<p class="ql-block"> 2024年的中秋假日,我与驴友计划在云南与贵州交界的地方旅行,24道拐,便是我们的一个点。</p><p class="ql-block"> 印象里的24道拐,便是那道如龙游于苍山之中的盘山公路图。因为没有到过,客观地认为这条抗战时期著名的抗战公路应该是在云南那边,毕竟,滇缅公路名声卓著。</p><p class="ql-block"> 做了功课,我才知道,24道拐是在贵州的晴隆县。深入其中,有幸触摸那段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一段往事如烟的历史徐徐向我们弥漫而来,让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肃然。</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晴隆县,处于云贵高原中段,隶属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居于黔西南州西南部东北角,古为</span>夜郎国(郡)属地,秦、汉时期设立县制,在县属地一度置夜郎县、谈指县。1390年(明<span style="font-size:18px;">洪武23年),改卫名为安南卫,后代又改设安南县,1941年(民国30年),国民政府改安南县名为晴隆。</span></p><p class="ql-block"> 24道拐,古称鸦关,位于晴隆县西南约1公里处的峻山陡峰之中,明清时期,是一条入滇必经的蜿蜒古驿道。关口建有“涌泉寺”,寺外设茶亭,专供路人游客小憩。鸦关雄险,名噪滇黔,明代诗人叹之“列哉风高仰万山,云空叶积马蹄艰,一为行省衣冠地,便是雄图锁钥关”。</p><p class="ql-block"> 1931年9.18事变后,南京政府着手把云贵川作为抗战的大后方核心进行经营,为作全面抗战准备,开始修筑和打通云南通向贵州的滇黔公路。</p><p class="ql-block"> 鸦关是滇黔公路通向后来战时陪都重庆的唯一必经咽喉之路。该路于1935年由工程师邹岳生领队勘测设计,由西南公路局局长曾养甫督工动工,1936年夏随滇黔公路的全程竣工而通行。</p><p class="ql-block"> 24道公路弯道呈“S”型顺山势<span style="font-size:18px;">盘旋曲行于雄峻陡峭的睛隆山和磨盘山之间的一片低凹陡坡上,四周山峦叠起,横直起伏,气势磅礴,加上山势陡峭,弯道频急,浮云连绵,烟气莽莽,使得鸦关</span>形成集雄、奇、险、峻于一身的天险,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令人叹为观止,世人形象地称之为“24道拐”。当时修筑的路,虽为战备公路,但路况很差,常有土崩发生,修好时主要走马车,鲜有机动车辆通行。</p> <p class="ql-block">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由于中国国力的薄弱和战略物质的缺乏,中国节节抵抗,节节败退。到了1938年1月,战争由东南沿海平原逐步向西南高山地带一步步延伸,中国抗<span style="font-size:18px;">战进入水深火热之中。</span></p><p class="ql-block"> 当时的云南,是中国与反法西斯同盟国联系并取得援助的陆、空国际通道滇越铁路、驼峰航线的所在地,也是唯一对外联系的窗口,抗战地位举足轻重。为防御日军从中南半岛北犯中国战场西南大后方的最后战略屏障,中国急需开辟一条新的国际通道,连接昆明,西至缅甸腊戍,以保障援华抗战物质的运输。于是,国民政府就开始修筑险峻的滇缅公路,并派远征军奔赴缅甸。在1937年11月至1938年8月间,云南12个县的各族人民自带口粮行李,扎营千里,冒着瘴疠,劈山开路,凭着一腔报国热血以献出近3千人的生命为代价,仅用8个月的时间在没有机器、全凭人力的条件下抢修出了被美国总统罗斯福赞为"人间奇迹"的滇缅公路。美国驻华大使詹森视察该路后更是说:“中国政府能于短期完成此艰巨工程,此种果敢精神与毅力,实在令人钦佩……这种精神是全世界任何民族所不及的。" </p><p class="ql-block">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在短时间内席卷东南亚,随即矛头直指缅甸。在1942年初,日本侵占马来西亚后,开始入侵并占领缅甸,中国远征军兵败缅甸,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至此,<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国的陆、海国际通道被日军完全切断,与外界的联系仅仅只剩穿越珠峰险象环生的驼峰航线了,抗战的困难进一步加剧。</span></p><p class="ql-block"> 打通陆上国际通道,是中国坚持抗战的保证。生死存亡之际,1942年,美国陆军准将约瑟夫·史迪威在受任美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兼盟军中国战区总参谋长时,美陆军部长史汀生就要求他“维持滇缅公路”的运输,并致力于“改进中国陆军的战斗效能”。</p><p class="ql-block"> 史迪威临危受命,不惜余力,带领同盟军一面与日军作战争路,一面与中国军民修路,艰苦卓绝,终于在1944年中国军队在滇西和缅北大反攻胜利后修通了始自印度东北部雷多(现称为利多),经缅甸密支那,分南北两线连接滇缅公路,终至中国云南昆明的公路。这条中国抗日战争大后方唯一的陆路运输线以及国际援华物资的大动脉,史称<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印公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945年,第一批由美军及南洋机工驾驶的车队从印度雷多出发通过滇缅公路经“24道拐”到达重庆,盟军中国战区最高统帅蒋介石在重庆作了《中印公路接通的意义》讲话,</span>将包括“滇缅公路”和“滇黔公路”在内的“中印公路”这条“中国抗战生命线” 命名为“史迪威公路”,用以纪念史迪威的功绩。由此,“史迪威公路”也就成了二战时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标志和意义深刻的世界性公路。随着史迪威公路作用的发挥,中国战略物质得到保障,大后方得以安定,中国抗战开始进入反攻走向胜利的阶段。</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对外联系的通道只有驼峰航线时,滇黔公路承担了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任务,成为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24道拐更是成为这条中国抗战公路唯一的生命通道。无数运送军用物资的卡车从昆明出发只要安全经过这处天险,就可以翻山越岭将国际援华物资运往抗战前线和重庆。日寇丧心病狂,曾多次派飞机对24道拐公路进行轰炸,欲截断黔滇咽喉,使中国丧失抗战能力。</p><p class="ql-block"> 为确保24道拐的运输顺畅,1942年,美国工程部队1880工兵营进驻晴隆沙子岭3公里处,在当地军民配合下,对24道拐进行维护、改修,该部队一直驻守到日军无条件投降后的一个多月才逐渐撤离。</p><p class="ql-block"> 在此期间,美军随军记者的一张照片<span style="font-size:18px;">刊登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画史封面,标注为“中国境内史迪威路之二十四拐”。画面是一</span>支车队正在缓慢艰难地攀爬在曲曲拐拐的中国高山公路上,20多个180度的拐弯叠加着升到山顶,构成了世界公路奇观。</p><p class="ql-block"> 这幅全景般地展现了中国抗日战争国际大通道的艰辛和中美人民抗战信心的照片,<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经刊登,就引起了世界的轰动,</span>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标志性的永恒记忆。24道拐也就成了著名的"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标识,被世人誉为"中国抗战的生命线"和“历史的弯道”。一时之间,24道拐名声大噪,响誉世界,成了一幅史诗般的画卷在黎明前的黑暗时刻点燃希望,<span style="font-size:18px;">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战线的斗志,是具有纪念意义的人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标识。但是,当时的人们并没有确切地说明24道拐的具体方位,大部分人认为是在滇缅线上,晴隆当地人更是把它视为偏僻落后凶险的象征而不愿提及,这为后世研究的众说纷纭留下了伏笔。</span></p><p class="ql-block"> 二战后,由于种种原因,史迪威公路的大部分路段处于废弃状态。有“史迪威公路形象标识“的24道拐也一度淡出历史的视野,成为一条隐没在群山间的“无名英雄路”。</p><p class="ql-block"> 1995年,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云南电视台的工作人员沿着滇缅公路而行,试图寻找二战时期闻名于世的24道拐那张老照片的拍摄地点,为此,还召集了许多专家学者和交通战线的人士,请他们提出可能的地点,却始终没有发现与老照片相似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直到2002年,才在滇缅抗战史专家戈叔亚的探访下确定了方位,使得这条于1955年因320国道的改线而退出运输线的滇黔公路“24道拐”被世人论证认可。一时之间,24道拐迎来了“抗战文化地标”、“亚洲战争图腾”和“中美两国联合抗战的化石版遗址”等等光环。并于<span style="font-size:18px;">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span>2015年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于2016年,被中国侨联确认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p> <p class="ql-block"> 2015年8月24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位于晴隆县晴隆山的24道拐抗战公路名列其中,是贵州省唯一一处被列入的纪念名录。渐渐地,24道拐就成了人们必去瞻仰的风景名胜地。</p><p class="ql-block"> 24道拐景区有两个游客接待中心,分别在24道拐的山上和山下。那一日,我们车辆在半山公路行驶,经过一处不起眼的地方时,到过24道拐的驴友海子急忙招呼大家,说24道拐山下的接待中心到了。</p><p class="ql-block"> 望着高耸入云的陡峭大山,人们根本想像不出哪一处的地貌能与照片上24道拐的形状相似,便把车开进接待中心去探个究竟。</p><p class="ql-block"> 接待中心普通得犹如一家农家院子,面积很小,工棚似的办公区里也没有什么人。我们在院内热闹了一阵,才走出一位中年妇女,她告诉我们,前段时间因暴雨,24道拐某处出现了塌方,现景区正在维修之中,24道拐是不允许走了,可以去山上的接待中心坐观光车从观景台看24道拐。</p><p class="ql-block"> 我问她可不可以徒步走上去?她并不是很强制地拒绝,而是委碗地说,路程很长,一般人走不起,而且,路有垮塌,也不安全,景区是不允许走上去的。</p><p class="ql-block"> 从标识牌下看“24道拐”的起点,公路宽约6米左右,岩砂路面,像废弃了许久,又像是常有人维修,虽非常陈旧却也十分干净。既然别人己经反对,我们只好遵从,没有徒步。后来从观景台观看,24道拐整条公路不长,上到山顶也就七、八公里左右,只有半山腰有一处塌方,路并没有被完全淹没。不能行走其中感受,大家都有些小小的遗憾。</p><p class="ql-block"> 上到山顶的接待中心,是处公路垭口,中心的后面有条公路,就是弃用的老国道24道拐,路两边插满了红旗,出口有个岗亭设有卡子,也是因为有塌方的原因,不允许通行。</p><p class="ql-block"> 往后退了10多米,在一处陵园门外,我问了晒苞谷的当地村民,他告诉我,再往回走10多米,大路的左侧有条通往观景台的公路,沿途有许多村庄,是否收门票,他不知道,反正看到有车辆通行时,并没有人拦。</p><p class="ql-block"> 烈士陵园是为了纪念剿匪烈士而立的,并非是我想像中的抗战陵园,我走上去一躬,那些被铭记的和已经被遗忘的,一下子都涌上了心头,礼毕,我大喊一声:“买票去!”</p><p class="ql-block"> 贵州省在2024年的旅游中还是很给力的,高速公路在周未和节假日半价收费,全域景区对教师、医护人员、军人、学生和60岁的老人等实行免门票政策,同行的驴友就有几个人一路享受了这一优惠,在这里,她们就被减免了60元的门票,只收30元的区间交通费,让我们一阵羡慕。</p> <p class="ql-block"> 观景台是处纪念馆,在24道拐斜对面的山脊上依山而建。雄伟的台阶间,有美国大兵与筑路工人互点烟火的和谐塑像,也有大炮直指群山拱卫公路的战争布局。从<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里观望24道拐,那边的景色尽收眼底。当年美军随军记者的老照片,应该也是在这边方位取景的,来此的人们,纷纷拍摄,抚今追昔,对比、找寻和回味那段历史。</span></p><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建筑有5、6层楼,每层楼都陈列有二战时期抗战的遗物和相关介绍。<span style="font-size:18px;">整个纪念馆紧扣主题,还原历史,充满了战争的硝烟。</span></p><p class="ql-block"> 据悉,24道拐全长约4公里,蜿蜒于晴隆山山脉西南坡,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效路面宽约6米,从山脚</span>到山顶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50米,坡的倾角约60°左右。为解决排水问题和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公路还修有6处石砌拱涵和19处石砌挡土墙,最高的挡土<span style="font-size:18px;">墙9.2米(位于第11拐),在当时,</span>算是比较先进的工程。</p><p class="ql-block"> 24道拐, 记载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艰苦卓绝的历史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杰出贡献,也是中美两国人民携手并肩抗击法西斯的历史见证,更记载了世界华人华侨的爱国情怀。在抗日战争中,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3200多名华侨青年机工,组成“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服务团”回国支援抗战,在滇缅公路上抢运军需、维护车辆,有力地支援了抗战。一直到抗战胜利,有1000多人就牺牲在这条“死亡公路”线上,幸存下来的有1000多人回到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另有1000多人留在祖国。</p><p class="ql-block"> 24道拐也是中国远征军四次出征经过的路,这是中国自甲午战争以来的首次出国作战,“十万青年十万军”,“一寸山河一寸血”,出征的军人打出了军威、国威,许多人血洒疆场,有的连遗骨都还散落在异国他乡的荒野上。</p><p class="ql-block"> “今天正好是9.18事件93周年纪念日,缅怀先烈,重温抗战历史,好有意义喔。”驴友忘川对着众人一番解说。</p><p class="ql-block"> 我没有言语,一个人独处一旁,静静地凝望眼前的24道拐,朦胧中,那条路仿佛一块屏幕,一下子忙碌了起来:身材高大的美国筑路大兵,佝偻身躯低头劳作的民众,倚着车窗探出脑袋目视前方穿着时尚的汽车司机,举起旗帜向前行进的军人……一幅战时画卷,不断浮现眼前。特别惊奇的是,那些军人,他们头都不回看一眼,走上山口,尤如穿越时空的大门,进去一个消失一个,仿佛被历史岁月吞食,而这一景象不依不饶似的,不停地在我眼前云绕。我不忍凝视,闭上眼睛,默默肃立思索。</p><p class="ql-block"> (海纳百川2024年9月18日于24道拐初稿,10月7日完稿于花垣城北花果山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