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

李毅梅

<p class="ql-block">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是苏轼的经典代表作之一,它不仅是一首叙事词,更是一篇叙志词。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p><p class="ql-block"> 初读《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便觉得气势恢宏,充满豪迈之气。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莫听” 二字起,直叙胸怀,有突兀之感,渲染出急风挟雨而来。“莫听”,不是“不听”的意思,而是“不去在意”,“不屑”的意思,有种大无畏的情怀。这是一句既和谐又充满矛盾的句子,雨点滴滴答答敲打在竹叶上,发出刺耳的噪音,让人感到心烦意乱。如果把它当着美妙的音乐来欣赏,何尝不是一件美事?任你风雨肆虐,我自坦然面对。</p> <p class="ql-block">  二句“何妨吟啸且徐行”,这是一句承上启下的句子。“何妨”引领二句,透出一点诙谐,更给人以潇洒、悠然之感,充满了挑战色彩。“徐行”而又“吟啸”,是用明、暗喻双写——这是在雨中的漫步,也是在坎坷的人生旅程中的信步。“吟啸”, 吟诗长啸,表示意态安闲,在这里也就是仰天长啸的意思。苏轼不惧风雨,在雨中吟哦着诗句,沉重的脚步,潇洒的神情却又带着倔强不屈。前两句是全词的枢纽,以借势宕开一笔,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为下文埋下伏笔。这样的起笔必会嚼之有味,经久耐读而不衰。</p> <p class="ql-block">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在狂风暴雨中行走,按照生活常规,自然是骑马胜过竹杖芒鞋,但是苏轼却豪迈地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里不是写实,而是隐含了两种生活的对比,一种是竹杖芒鞋的平民生活,一种是肥马轻裘的贵族生活。当心之淡然、行之坦然时,即使是竹杖芒鞋在泥泞艰难行走,,也胜过策马扬鞭奋蹄疾驰。“谁怕”二字,既是对现实风雨的坦然,又是对人生厄运的藐视!</p> <p class="ql-block">  “一蓑烟雨任平生”着笔精采,是我最喜欢的一句。此句更是如剥竹笋,层层推出,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封建士大夫常有这样的信条: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身,与“出仕为官”相对的常常是“退隐江湖”。既然朝廷不给词人兼济天下的机会,遭受打击后的苏轼,此刻也处之泰然,想寄情山水了却平生!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一新,心胸舒阔。</p> <p class="ql-block">  上片写遇雨后的情境,下片则写雨后并设想厄运之后再回首反思时的心态。“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由心中事折回到眼前景。刚才是边喝酒边在雨中行,虽衣裳湿透却不觉冷。现在雨停风起,又感到有些冷意,让人欣慰的是山头夕阳又送来些许暖意,好象特意迎接自己似的。这里给读者呈现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一边是“料峭春风”,一边是“山头斜照”,身在雨境,心存光明。既写景又喻人,由浅入深地阐明了深刻的人生哲理。生活中不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在严寒中有温暖,在绝望中有希望,在悲伤中有幸福。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p> <p class="ql-block">  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把整首词推向了高潮。天晴了,回头看看“萧瑟处”,刚才还是大雨滂沱,现在已经雨过天晴了。大自然就是这样,春夏秋冬,月圆月缺,反复循环。难道不是“也无风雨也无晴”吗?这饱含人生哲理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苏轼用心观察大自然后所获得的启迪和感悟:自然界的雨落雨止既属寻常,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p> <p class="ql-block">  《定风波》一词,语言干净、流畅,起承转合之章法、结构合理。本来风雨之中盼晴,乃人之常情。苏轼于此想得更深,既已不再有仕途沉浮之累,也就不觉得“风雨”之苦,自然也就无“天晴”之盼了。苏轼以此词来磨炼自己命运多舛的人生,泰然前行,永不言败。全词以充满人生哲理的“也无风雨也无晴”收尾,韵味无穷,发人深省。</p><p class="ql-block"> <b>此评发表于《中国诗词》2024年第九期。</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