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老城,跟着巴图串胡同2024.10.7

周山老翁

<p class="ql-block">由巴图老师总策划,红红老师沿途讲解,我们随图说洛阳摄影群的部分老师参加了这次老城串胡同活动。</p><p class="ql-block">原定活动路线:青年宫——老子纪念馆——安喜门——环城北路——古仓街——含嘉仓遗址——春都路——五股路——青铜器作坊碑——中共洛阳组纪念馆——星星对窝街——康乐巷——洛阳新闻博物馆——寿春北街——中州路——青年宫</p><p class="ql-block">由于路线长,时间有限,最后参观了星星对窝村后就结束了本次活动。部分人员跟着巴图和红红老师到五股路后,沿西闸口街、人民路、民主街返回青年宫。</p> <p class="ql-block">青年宫广场活动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福王府石狮</p> <p class="ql-block">敬事街小学,刘少奇同志曾到此视察,校名由郭沫若题字。</p><p class="ql-block">据《洛阳志》记载,1706年(清康熙四十五年),河南知府赵于京在此建立"天中书院";1726年(清雍正四年)知府张汉重修该书院,易名为"周南书院";清光绪三十二年(1905)正月,洛阳县知事徐仁麟在周南书院原址创办洛阳县立高等小学;民国四年(1915)遂改名为洛阳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民国十二年(1923)高等小学校与初等小学合并,改名为洛阳县立第一完全小学校。民国二十二年(1933)学校开始招收女生。民国二十七年(1938)因日军侵华,敌机轰炸,学校迁至李村老君庙。次年改名为洛阳县立模范中心小学校。民国三十一年(1942)学校又搬迁到洛阳北关龙泉沟。民国三十二年(1944)五月,日寇侵占洛阳,学校停办。同年秋,日伪洛阳县政府在该校办"洛阳县立中心小学"。民国三十四年(1945)八月抗日战争胜利,九月学校复课,又改名为洛阳县立文峰镇中心国民小学校。民国三十七年(1948)洛阳解放,该校更名为"洛阳市立第一完全小学校"。一九四九年秋又在寿春街设立一个分校。一九五一年学校改名为洛阳市立东北隅完全小学校,两个分校独立。一九五五年学校一至六年级共二十五班,高小十一班,初小十四班,在校学生1199人。一九五六年三月学校归属老城区领导,改名为洛阳市老城区敬事街小学。</p> <p class="ql-block">这家水煎包一定不赖,看排队的人就知道了。</p> <p class="ql-block">书店街</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老城的老建筑,如是说。</p> <p class="ql-block">莲花寺西街</p> <p class="ql-block">莲花寺街。莲花寺街的名称来源于唐朝兴建的莲花寺,这座寺庙内设有莲花池,因此得名莲花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条街道逐渐形成,并保留了这个富有意义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洛阳老子纪念馆‌位于洛阳市老城区北大街北口,是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洛阳祖师庙的基础上改建而成的。祖师庙始建于元末明初,最初是为了纪念道教的始祖老子而建,后来在清代改名为真武庙或玄武庙,供奉道教中镇守北方的神灵真武大帝。2006年,祖师庙因其大殿及殿内典型的元代风格梁架结构,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纪念馆占地面积约1700平方米,现存前殿、大殿和东耳房。大殿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内左右暖阁各一间,歇山顶,四周斗拱,飞檐起翘,琉璃瓦覆盖。顶部正脊两端有陶塑龙吻,脊背饰龙、荷花彩陶浮雕,殿顶四角戗背上塑有四神。</p><p class="ql-block">洛阳老子纪念馆不仅是一个展示老子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道家思想、感受先贤智慧的好去处。它通过丰富的展览内容,让游客能够深入了解老子的生平和思想,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老子纪念馆里的展品</p> <p class="ql-block">红红老师在做讲解</p> <p class="ql-block">展室内拍摄</p> <p class="ql-block">巴图老师给大家介绍老子纪念馆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老子纪念馆的古建筑映衬着远处现代建筑上的牌子:古建筑设计施工</p> <p class="ql-block">老子纪念馆门前的石狮</p> <p class="ql-block">道法自然</p> <p class="ql-block">老子骑牛像</p> <p class="ql-block">安喜门是金元洛阳城北城门,遗址位于今洛阳老城北大街。</p><p class="ql-block">安喜门在洛阳建城史上有着重要影响,史料记载,金元两代的洛阳城原是土墙,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明威将军陆龄督众将其筑成砖墙。城墙上开有4门:东为建春门,西为丽景门,南为长夏门,北为安喜门。</p><p class="ql-block">因洛阳城屡遭战火侵袭,原有的安喜门早已不复存在。安喜门恢复重建工程,于2010年启动。恢复性重建的安喜门位于北大街与环城北路交叉口处,城楼高约20米,城楼建成后,下方中部宽约8米的门洞可实现机动车双向通行,两侧各宽约4米的门洞为行人通道。</p> <p class="ql-block">洛阳安喜门的将军是明威将军陆龄。‌‌</p><p class="ql-block">陆龄在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被任命为明威将军,负责督建洛阳城墙,将其从土墙改建为砖墙。这一工程不仅包括城墙的修建,还涉及到了城墙上四座城门的开设,其中北门即为安喜门。陆龄的贡献对于洛阳古城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他不仅完成了这一重大工程,还在城门上建造了重楼,使得安喜门成为古洛阳四大城门之一,彰显了古都的威严与庄重。</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理发摊,五元真不贵</p> <p class="ql-block">算卦的生意不咋样</p> <p class="ql-block">北大街横穿安喜门</p> <p class="ql-block">卖油饼的摊位</p> <p class="ql-block">很快就到了古仓街</p> <p class="ql-block">含嘉仓遗址。含嘉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代国家粮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北,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一说始建于唐太宗贞观年间至唐高宗永徽年间(约627—655年),是隋朝在洛阳修建的最大的国家粮仓,经考古发掘,遗址面积40多万平方米,有数百个粮窖。仓窖口径最大的达18米,最深的达12米,被誉为“天下第一大仓”。从唐朝开始大规模存粮、开始成为国家的大型粮仓,历经唐、北宋500余年,后来废弃。现代考古证实仓城东西长612米,南北宽71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共有圆形仓窖400余个。大窖可储粮1万石以上,小窖也可储粮数千石。唐天宝8年总储粮量约为5833400石。被称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粮仓。</p><p class="ql-block">隋炀帝迁都洛阳并修建隋朝大运河后,天下交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一条生命线,隋朝大运河的主要使命就是漕运,漕运最主要的物资就是粮食。含嘉仓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粮仓,也是大运河最重要的配套设施之一。</p><p class="ql-block">含嘉仓位于隋唐城内,这样的选址,和回洛仓不无关系。回洛仓建于隋朝,位于城外。隋末,天下大乱,李密夺取回洛仓,洛阳城一时陷入无粮境地。“手握”粮草的李密底气大增,更让隋统治者恐惧的是,粮食成为瓦岗军吸附民心的资本,大量饥民和缺粮的义军纷纷投奔瓦岗军,瓦岗军一时羽翼丰满。</p><p class="ql-block">虽然后来因为多种因素,瓦岗军起义没能成功,但李密抢占粮草的成功战略,却成为另一个有心人的“教训范本”,这个人就是李世民。李世民看到了粮仓在城外的弊端,他决定在洛阳城内建立粮仓,以免重蹈当年隋统治者覆辙。这个被李世民精心“设计”地理位置的粮仓就是含嘉仓,含嘉仓不仅供应洛阳城里的粮食,还起着关东和关中之间漕米转运站的作用,后来,它逐渐取代当时最大的粮仓——洛口仓,成为天下第一大粮仓。</p><p class="ql-block">我曾到过这里参观,馆里仅有一座仓窖可供参观,其规模和回洛仓不能相比。据说含嘉仓是当年修建焦枝铁路时被发现的,还有好多仓窖被铁路覆盖无法发掘,令人咂舌!</p> <p class="ql-block">长期生活在涧西,这些铁路标志很久没看到了</p> <p class="ql-block">可惜含嘉仓休息不开放,只好在门口拍照留念了</p> <p class="ql-block">郑铁洛阳车务段的大楼真气派</p> <p class="ql-block">火车头也不常见了,碰巧遇到左边是停着的,右边是疾驰而过的列车。</p> <p class="ql-block">街上卖菜卖红薯卖水果的,有卖有买。</p> <p class="ql-block">路标</p> <p class="ql-block">洛阳机务段。这个名字如雷贯耳,但我从未到过。今天见到,立拍以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来到了中共洛阳组纪念馆。</p><p class="ql-block">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位于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区瀍涧大道455号,南侧与陇海铁路紧邻。1921年12月,河南省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洛阳组”在此诞生。2001年,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原称“中共洛阳组纪念馆”)在二十世纪初比利时、法国修筑汴洛铁路办公用房基础上改建而成,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占地2887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128平方米,主要包括纪念馆主馆、接待中心、七一广场、七一游园、纪念馆旧址等。纪念馆建筑主体以极具标志性的红色清水混凝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以现状保留建筑极具代表性的形式作为基本单元,沿多级退台层叠错落,呈现出新老场所交融、时空交汇的沉浸式红色教育氛围。</p><p class="ql-block">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旧址</p><p class="ql-block">1921年12月,河南省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洛阳组”在此诞生。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占地2887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9128平方米,规模位居河南省党史类纪念馆前列,是集党史展览陈列与党建教育为一体的大中型历史类纪念馆。纪念馆以极具标志性的红色清水混凝土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以现状保留建筑极具代表性的形式作为基本单元,沿多级退台层叠错落,呈现出新老场所交融、时空交汇的沉浸式红色教育氛围。</p><p class="ql-block">特别是旧址“中共洛阳组诞生地”,占地面积440平方米,保护范围面积800平方米。两栋建筑坐北朝南,形制一致,均为品字形分布,面阔三间,前置东西走廊,三间正房每间东西宽均约3.5米,南北进深均约6米。正房房顶为对称式双坡瓦屋顶,后院为面积约80平方米的品字形院落。</p><p class="ql-block">中共洛阳组诞生地纪念馆展厅,陈列面积3305平方米,分别设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两部分,常设展览为——“薪火传承、铸就辉煌”河南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洛阳组历史陈列展,临时展览包括:领航——从中共一大到中共十九大专题展、党旗飘飘——党旗的演变、河洛儿女心向党、从中共洛阳组走来——河南省红色资源巡礼展览等。</p><p class="ql-block">展览聚焦中国共产党建党初期在洛阳的革命实践,以“初心使命”贯穿全篇,全方位展现中共洛阳组成立前后风起云涌的历史,以及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洛阳干部群众拼搏进取、奋勇前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p><p class="ql-block">馆内珍藏800余幅珍贵历史图片、160余件展品、70余幅油画和多媒体展陈等,主要包括《战斗在北大的共产党人》、《李大钊传》、《共产主义原理》外文版、《椿园载记》等书籍;民国政府向比利时、荷兰、法国等发行的陇海铁路债券,早期陇海铁路列车时刻表、运输凭单、旅行指南等铁路运行文件资料;民国主要报纸对陇海铁路大罢工的报道,包括工人周刊“敬告全国同胞书”、大公报“陇海路罢工志祥”等;主要历史人物用品,包括罗章龙用过的血压计、陇海铁路工会洛阳分会附设铁门员工子弟学校证章、民国陇海区铁路工会徽章等;早期陇海路工人使用的工具,包括铁路早期信号灯、票夹、工人工具和配件等等。</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外通红的石榴</p> <p class="ql-block">星星对窝村</p> <p class="ql-block">星星对窝街的来历确实与天上掉下来的星星有关。‌</p><p class="ql-block">这条位于洛阳城东的街道,因其独特的街名“星星对窝”而闻名。关于这个街名的来历,有多种传说和说法。一种流传较广的说法是,很久以前,有两颗星星从天上掉下来,分别砸在了瀍河两岸的石头上,形成了两个窝,一个方一个圆,这两个窝隔河相对,因此得名“星星对窝”。随着时间的推移,河东的方石头窝被埋在了路下,而河西的圆石头窝则保留了下来,甚至被用作石臼,用于舂米捣蒜等用途‌。</p><p class="ql-block">另一个版本的故事与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有关。公元23年,天降陨石,刘秀在昆阳之战中得到了神助,以少胜多,大败王莽新军。东汉定都洛阳后,洛阳一带流传着许多与刘秀有关的传说,虽然这些传说与星星对窝街的直接命名无关,但显示了古人对天象的敬畏和神话色彩‌。</p><p class="ql-block">此外,还有说法认为星星对窝街的名字来源于明朝时期的一个驸马爷或蔡家,他们请风水先生指点,按照风水先生的建议,在墓地或家中埋下石臼以改善运势。多年后,这些石臼被挖出并用于日常生活,因其形状类似星星而被用来命名这条街道‌。</p><p class="ql-block">尽管这些故事和传说无法完全证实街名的确切来源,但它们为星星对窝街增添了神秘和浪漫的色彩,使得这条街道成为了一个充满故事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以下借用影友拍的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