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村上春树的文字想到的…

加州橙子

<p class="ql-block">  村上春树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一书中写到,他发表的第一部小说《且听风吟》是用英语写出来,然后才翻译成日语发表。</p><p class="ql-block"> 第一次用母语写作时,因受到语言过于丰富繁杂的困扰,村上春树感觉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堆砌了很多修饰词藻,显得华而不实,不是他想要的,于是果断将其废弃了。随后他找出英文打字机,开始用英语写作。在我看来这有点“凡尔赛”,用非母语写作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够办到的,当然这种事也只有村上春树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才做得出来,这既需要有一定的英语功底,也要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巨大的勇气。</p> <p class="ql-block"> 村上说,因掌握的英语词汇有限,《且听风吟》写出来的几乎都是短句子,也没有复杂的形容词和副词,文章反而显得轻盈明快。于是,像发现了什么秘笈,他开始用这种方法倒逼自己的写作。久而久之形成了独特的文体,用三个字来形容就是“口语化”。这样做的结果也受到评论界一些人的批评,他们认为村上春树的文字有一股“翻译腔”。这也是可以预料的,因为这本书就是翻译过来的,只不过是由一位放弃用母语写作的作家自己写自己翻译的。</p><p class="ql-block"> 这是颇有趣的一件事。不用母语,而用自己不熟悉的文字写作,才打开脑洞中的写作阀门,这样的事是不可能复制的。不过它也说明一件事,写作与你掌握了多少复杂的词汇没有必然联系,只要想写,人人都可以写。</p> <p class="ql-block">  按村上春树的话说,写作“根本无需罗列艰深的词汇,不必非用感人肺腑的美妙表达不可”。写作既可高深莫测,也可简略明快。简略的文字并不一定就不是好文字,反之,繁复的文字不一定就好。最好的状态是,让自己所思所想像小溪一样自由地流淌,让自己在写作时保持一种自由自在的“舒爽”和“快乐”,而不是像完成任务一样烦躁和不安。</p><p class="ql-block"> 村上春树的写作特点,特别是他的随笔通常是比较口语化的,文字生动易懂,读起来妙趣横生。由于他独特的风格,在作品的翻译上还发生过一些波折。早期翻译村上作品的是林少华,我们熟悉的《挪威的森林》和《海边的卡夫卡》等都是由他翻译的。也是经由林少华,读者才认识了村上春树并喜欢上了他的作品。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人诟病林少华在翻译村上春树的作品时“添油加醋”,“浓妆艳抹”,让村上“口语化”的风格受到了破环。后来一段时间,村上春树的“御用翻译”由林少华变成了施小炜,大部头的《1Q84》就是施小炜翻译的。</p> <p class="ql-block">  林少华和施小炜翻译的作品我都看过,他们各有千秋,没有明显的高下之分。不过,我个人觉得施小炜可能更适合翻译村上的随笔,因为村上的随笔更口语化,像面对面的在和读者说话。林少华则适合翻译村上的小说,因为小说的确需要一些更符合中国人阅读习惯的文字。只可惜村上春树不懂中文,如果由他来评判林施二人谁的翻译更符合自己的风格,才是最权威的吧。所以,一位语言风格突出的作家,不但自己会受到读者的青睐,就是翻译他作品的人,也可以具有高话题度。</p><p class="ql-block"> 我年轻的时候比较偏爱西方文学,虽然一些经过“浓妆艳抹”的翻译腔会让人望而生畏,很多时候都是硬着头皮读下去的,但毕竟是经典,再难懂也要坚持读下去。上了岁数,就越来越喜欢读村上春树笔下那些更“轻盈”的文字了。</p> <p class="ql-block">  其实生活的道理也不过如此,简略的生活,简略的人际关系是越来越多人追求的目标,简略不是简单,而是更高的一种境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