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318进藏(下)

婉约婵娟

<h3>  9月8日晚,我们住在波密藏王大酒店。早晨6点钟,我和先生起床来到了不远的大桥上。我们发现这里是看日照金山的绝佳位置。</h3> <h3>太阳还没出来,雪山已经清晰可见了。这条江叫怕隆藏布,是雅鲁藏布江的最大的支流。</h3> <h3>我们目睹了日照金山的全部过程,开始的时候是这样的,雪山部分变红了。</h3> <h3>雪山被云雾笼罩了</h3> <h3>二次日照出现,整个山峰都红了</h3> <h3>这里四周雪山环绕,另一处雪山变红了。</h3> <h3>背面的雪山也红了。</h3> <h3>日照金山此起彼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真是一次视觉盛宴。</h3> <h3>9月9日吃过早饭,我们从波密出发了,今天晚上入住林芝。今天我们最重要的目标是在色季拉山口看南迦巴瓦峰。</h3> <h3>南迦巴瓦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最东端,受印度洋暖气流的影响,常年云雾缭绕,难见真颜。被称之为“羞女峰”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美雪山,十人九不遇,我们今天会看见吗?</h3> <h3>沿途正在修建的川藏高铁</h3> <h3>通麦大桥是川藏公路南线318国道著名通麦天险路段上的咽喉工程,在同样的位置分布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三座跨江大桥,主要通车的为通麦特大桥为单塔斜跨大桥,</h3> <h3>通麦大桥处于怕隆藏布江和易贡藏布江的交界处。</h3> <h3>追虎沟特大桥,川藏公路西藏境内内最大的公路双塔斜拉桥,</h3> <h3>藏王洞是西藏第一个王,聂赤赞布的住地,波密是他的故乡。</h3> <h3>雅鲁藏布江</h3> <h3>鲁朗位于西藏林芝八一镇以东80公里左右的川藏路上,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有“东方瑞士”的美誉。</h3> <h3>森林、草场、雪山、河流、还有成群的牛羊,这每一处都是一副治愈系的风景画。</h3> <h3>海拔三千米的鲁朗小镇,植被茂盛空气含氧量非常高,不易产生高原反应。<br><br></h3> <h3><br>被森林环抱的小镇,随处可见的是田园风光。</h3> <h3>既然来到了鲁朗,就不得不尝一下这里的特色美食,鲁朗石锅鸡。</h3> <h3>这幅画的背景就是南迦巴瓦峰</h3> <h3>把车洗刷干净,我们朝圣一样向南迦巴瓦进发,心里充满了期许。</h3> <h3>中途经过射箭场。</h3> <h3>鲁朗距离色季拉山口有30公里,一路上我不停地向南迦巴瓦方向遥望,好像有云彩呀。心里有点紧张,暗自祈祷,佛祖保佑🙏</h3> <h3>终于到了色季拉山口。果然有云彩,心里一下子凉了。</h3> <h3>先在画像前留个影吧。美丽的南迦巴瓦,我们真的没有缘分吗?</h3> <h3>我心有不甘,去问卖水的大姐,今天南迦巴瓦出来了吗?大姐说,早晨出来了一会,后来再也没露脸。看见两个摄影爱好者在支三脚架,我也搭讪着问,今天能有日照金山吗?回答说希望不大。还是我们的张总,看了云象之后,给我做了很专业的分析:只要有风,云彩就会走,现在前边的云彩向后移动,看见南迦巴瓦的机会还是有的,30%左右的可能。</h3> <h3>我坐在那里想,如果今天看不见南迦巴瓦,明天我可以辛苦一点起早开车去索松村看日出,那里看见南迦巴瓦的机会好像多一些,但离林芝70多公里的山路,摸黑走路不安全,来回要3个多小时,耽误行程也未必能看到。正当我胡思乱想的时候,张总招呼我先去撒隆达。</h3> <h3>隆达通常是一种纸片,上面印有经文、咒语、佛像等吉祥物图案,用于祈求好运和庇护。</h3> <h3>经幡是藏族地区一种独特的宗教和文化现象,通常由蓝、白、红、绿、黄五种颜色的布条组成,这些颜色分别象征天空、祥云、火焰、江河和大地,是生命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经幡上印有佛陀教言和各种图案,通过风的吹动,每飘动一次就被视为诵经一次,不断地向神传达人的愿望,祈求神的庇佑。</h3> <h3>大家都对南迦巴瓦都有期许,在海拔4720米的山口上,一直坚持等下去,没有人想离开,等待中,女士们玩起了漂移。</h3> <h3>忽然间我发现南迦巴瓦峰显露出来了。我兴奋地招呼大家来看。</h3> <h3>开始肉眼还很难分辨,好顿指点,还是有人看不见,毕竟这里离南迦巴瓦峰30公里左右。</h3> <h3>慢慢地山显露越来越多,除了山尖,看得很清晰,</h3> <h3>在等待了3个小时之后,我们终于看到了南迦巴瓦峰,大家都很兴奋,很快南迦巴瓦又被云雾遮盖了。这时我们大家商讨,我们团队有5个人开车回林芝,5个人继续留下来看日落,期待能看到日落金山。</h3> <h3>可能是我们的诚意感动了上苍,奇迹就在那一刻发生了,我们在海拔4720米山口,等了4个半小时之后,在日落的那一刻,南迦巴瓦峰冲出云层,象一把宝剑,直上云霄。</h3> <h3>手机,相机,视频交替进行,忙的不亦乐乎。</h3> <h3>回来的路上,我们分享彼此的感受。能看见南迦巴瓦日照金山,这是我们这次旅行中最庆幸的事情,不虚此行。美好的景色,让我们的心灵得到释放和升华。</h3> <h3>我们回到林芝,已经是晚上9点钟了。先行回来的朋友已经把饭菜点好等着我们,大家共同分享喜悦,分享彼此的感悟。</h3> <h3>第二天我们发现酒店给大家提供藏服拍照,这回时间充足,我们美美地拍起照片。我心里有种预感,今后的行程会越来越顺利。旅行让我们有机会跳出日常的琐碎和局限,去体验不同的文化、历史和风景。</h3> <h3>从不愿意穿民族服饰照相的先生,也穿起来藏服</h3> <h3>经路人指点,原来男士的藏服是这样穿的。</h3> <h3>9月10日上午,我们离开林芝,向拉萨进发。</h3> <h3>我在2007年来过林芝,这是那时候的照片。已经有17年,那时候青藏铁路刚刚成,我和姐姐及2位同学,从西宁坐火车进藏的,我自己高原反应还是挺重的。</h3> <h3>林芝巴松措水是绿色的,岸边不远有个小岛,叫空心岛,岛上有个寺庙,是宁玛派(红教)的寺庙。</h3> <h3>米拉山口。海拔5013米,也是吐蕃王朝立国之君松赞干布的故乡。</h3> <h3>林拉高速通车以后,不再经过米拉山口。林拉高速2019年通车,它是雅叶高速的一部分,从四川的雅安到新疆的叶城,多雄伟的工程!它穿越横断山,唐古拉山,昆仑山。目前没有全线通车。</h3> <h3>这是2007年我在拉萨布达拉宫拍摄的照片,也是我最喜欢的一张照片,照片中我充满喜悦和自信。</h3> <h3>2007年7月</h3> <h3>2024向2007致敬。</h3> <h3>2007年</h3> <h3>2024年</h3> <h3>2007年,我和姐姐在布达拉宫广场</h3> <h3>2007年我和同学在布达拉宫广场</h3> <h3>布达拉宫始建于松赞干布时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松赞干布于7世纪初统一了青藏高原,建立了吐蕃王朝,并将首府从雅隆地区迁至拉萨。</h3> <h3>迁都后,松赞干布遵照祖先的遗愿,在拉萨城中心位置的红山之上修建宫殿红山宫,这就是最初的布达拉宫。</h3> <h3>据文献记载,红山宫的规模很大,外有三道城墙,内有宫室千座,为当时吐蕃王朝统一的政治中心。</h3> <h3>后经动乱吐蕃王朝瓦解,红宫废弃,清顺治二年,五世达赖喇嘛重建布达拉宫。基本建成以白宫为主体的建筑群。五世达赖喇嘛圆寂之后,其总管桑吉嘉措扩建布达拉宫,修建了今日所见红宫部分。此后,布达拉宫又经历了多次修建,才逐渐形成了我们现在所见到的模样。</h3> <h3>布达拉宫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杰作,是藏民传统的优秀建筑艺术,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也是各族人民敬仰的地方。</h3> <h3>在布达拉宫后边,有个叫宗角禄康的湖,这个湖是十七世纪重修布达拉宫时挖出的人工湖。我们这次有充足的时间从各个角度游览布达拉宫。</h3> <h3>这个角度是人民币五十元背景图片,它是在药王山上拍摄的</h3> <h3>布达拉宫主楼高117米,共13层。</h3> <h3>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由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三部分组成。</h3> <h3>大昭寺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h3> <h3>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h3> <h3>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h3> <h3>大昭寺因为供奉释迦摩尼12岁等身像,很多信徒拔山涉水来这里,就是为了一睹圣象的尊容。</h3> <h3>罗布林卡始建于十八世纪40年代(达赖七世),是历代达赖喇嘛消夏理政的地方,是一座典型的藏式风格园林。</h3> <h3>建筑以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登明久颇章为主体,有房374间,是西藏人造园林中规模最大、风景最佳的、古迹最多的园林</h3> <h3>羊卓雍措是集高原湖泊、雪山、岛屿、牧场、温泉、野生动植物、寺庙等多种景观为一体的、独特的自然风景区</h3> <h3>羊卓雍措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周围还有常年不溶的雪山冰峰,最高的达海拔7000多米。湖泊、雪峰与蓝天融为一体。</h3> <h3>2007年我在羊卓雍措</h3> <h3>2007年我在念青唐古拉山</h3> <h3>2007年7月我和姐姐在纳木错</h3> <h3>纳木错骑牦牛是标配</h3> <h3>2007年7月我在日喀则扎什伦布寺</h3> <h3>我们在网红打卡地,吉祥圣雪餐厅吃藏餐,这里吃饭要排队。</h3> <h3>9月12日,我们和团队分开了,他们继续走青藏线经西宁回成都,我和爱人从拉萨直接飞回大连,8天的旅游生活,使我们陌生到相识到依依不舍。我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暖和连接。</h3> <h3>  每一次的旅行,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成长,让我们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个瞬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