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生日即母亲痛苦磨难日

如歌岁月出彩人生

<p class="ql-block">【原创文】杨逊哲</p><p class="ql-block">【拍摄照片】杨逊哲</p> <p class="ql-block">  儿时的记忆中,每逢生日都是母亲在猪食锅里煮一个鸡蛋,觉得待遇很优厚、规格很高贵,那时我们心中对生日的向往和期待仅次于过年。</p><p class="ql-block"> 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及家庭经济条件稍许改善,过生日也由“猪食蛋”提级为全家当天必做一份米粉肉吃,可没了小时候那种渴望感和幸福感!也许是到了似懂非懂的年纪,希望自己永远不要长大罢了。</p><p class="ql-block"> 后来,自己立业成家了,每到我们姊妹过生日,父母总是要操劳张罗几桌饭菜,把兄弟姐妹们都叫来吃上一顿团圆饭,畅谈工作、生活、家国之事。既利于家庭和睦大团结,亦益于家风传承风范存。生日祝福不仅仅表达对未来美好前程的憧憬,更要感恩父母赐予生命海洋般的恩情、天地大的厚德!因为没有母亲的十月怀胎的磨难、撕心裂肺的分娩痛苦、父亲起早贪黑的辛勤工作、和风细雨般的敦敦教诲,哪会有我们的今天?!</p><p class="ql-block"> 今又是我的生日,不禁想起我勤俭节约、艰辛一生的妈妈,她以不屈不挠的性格、吃苦耐劳的精神,白天同全劳动力出工,晚上又要做缝补浆洗等家务活,还得照料孩子们的学习……那时我父亲的工资只有45元钱一个月,最多供养九口人之多。没有办法,母亲只好夜以继日,节衣缩食,我们五姊妹的衣服都是小的捡大的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政治思想、学习和劳动上,对我们要求很严格,稍有不从,则打骂相加,毫不留情。一般而言是严父慈母,而在我们家则是“严母慈父”。</p><p class="ql-block"> 二十一年前的五月初一,是妈妈七十大寿的大喜日子,那天,父亲以我们儿女的名义为妈妈写了一篇贺文,要我在寿宴上诵读。鉴于当时情况及时间等原因的限制,未能如愿。今回想起来甚是遗憾!故,拍摄父亲手稿,发表于美篇,聊以慰藉双亲在天之灵,永铭父母养育、教诲之恩,传承崇高、勤俭家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