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安阳行2:殷墟博物馆

王守亮

2024年10月7日,自驾到河南安阳 <p class="ql-block">下午游殷墟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p><p class="ql-block">商人以玄鸟为图腾、以青铜为礼器、以甲骨为记载,继承了夏代为灿烂文明,形成了更加辉煌的商文明。</p> <p class="ql-block">商文明中的青铜器也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器的最高成就。商代青铜器其中蕴含的礼仪和礼制、秩序和地位,是世界青铜文明的杰出代表。</p><p class="ql-block">商,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古老部落。根据史料记载,商人的祖先:“契”(qi),因为帮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到了商地。</p><p class="ql-block">从此之后,商人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一个强大的部族,并创造出了灿烂的商文明。</p> <p class="ql-block">司母辛鼎</p><p class="ql-block">殷墟博物馆内的另一件镇馆之宝就是出土于妇好墓的司母辛鼎。该文物是1976年出土于殷墟宫殿遗址妇好墓中。司母辛鼎共出土两件,其中一件收藏于殷墟博物馆中,另一件收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4]</p><p class="ql-block">殷墟博物馆中的司母辛鼎通高80.5厘米,重128公斤,鼎体四角各有扉棱一条,口下饰兽面纹一组,由两条对称的夔[kuí]纹构成,以扉纹作鼻梁,以云雷纹作衬底,腹部四面左右侧和下侧分别饰有排列规整的乳钉纹各三行,足上端外侧饰兽面纹,内壁中部有铭文“司母辛”三字。司母辛鼎是妇好子嗣为祭祀其母亲所铸造的,该鼎造型硬朗,庄重大气,是商周时期少数几件百公斤以上的重型铜器之一。</p><p class="ql-block">源自头条</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1600年,商朝的首领成汤,率领方国的联军以“革命”的方式,推翻了夏朝的统治!</p><p class="ql-block">到了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定都在这里。并且,商人信奉神灵、崇尚祖先,他们以龟甲和兽骨为媒介,与上天沟通“问吉凶、占祸福”,并逐渐发展出了:“一事多卜”、“习卜三卜”的占卜制度。到了商朝末期,商王帝辛实施了一系列激进的措施,这激化了王权与权贵的矛盾,西周趁机起兵反商,经过牧野之战之后,帝辛自焚而死,西周建立,殷商灭亡。</p> <p class="ql-block">亚长牛尊</p><p class="ql-block">亚长牛尊是现今为止,殷墟发现的唯一一件牛形青铜器,它也是安阳殷墟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亚长牛尊于2001年出土于安阳市殷墟花园庄一所墓葬。这座墓葬保存完好,是殷墟少有的未被盗掘的商代墓葬。此尊整体作牛形,通长40cm,带盖高22.5cm,腰围52.5cm,注口长12.9cm、宽9.1cm,重7.1kg。牛体态健壮,牛头前伸,口部微张,其眼、耳、鼻、角、腹、尾以及其他体貌特征均生动逼真。牛身满饰龙、鸟、虎、象等各种动物形纹饰。造型奇特瑰丽,纹饰繁缛[rù]精美。[4]</p><p class="ql-block">这件青铜尊仿水牛制成,栩栩如生的造型体现出工匠对水牛特征把握的精准性,也是当时殷墟气候的直接反映。尊是酒器的一类,亚是武官的称谓,长是家族长氏的意思。这件通体遍饰神性动物纹样的牛尊,不仅仅是一件祭礼的酒器,更是殷商时期人神沟通的媒介,担负着沟通天地的神圣职责。该牛面部铸铭文“亚长”。亚长是商王朝南部“长”国的部落首领,是商王朝地位仅次于妇好的军事将领,也是这座墓葬的主人。</p><p class="ql-block">源自头条</p> <p class="ql-block">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亚长牛尊,是殷墟发现的唯一一件牛形青铜器,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亚长是商王朝南部“长”国的部落首领。</p><p class="ql-block">司母辛鼎,是武丁王后妇好子嗣为祭祀其母亲所铸造的,也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屯南甲骨,牛肩胛骨上发现单字93个,堪称是一片惊天下的“甲骨明星”。</p><p class="ql-block">嵌绿松石甲骨,该甲骨是中国博物馆现存唯一一件文字镶嵌绿松石甲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