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美篇号:20325267</h1> <h1>安阳天宁寺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文峰路2号,是安阳的标志性建筑。天宁寺始建于隋文帝仁寿初年(601年),迄今已有1400多年。唐、宋、元、明、清历代增修扩建,至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彰德府(安阳古称)知府黄邦宁维修,规模达到空前,时亭、台、楼、阁、殿、堂、庙、宇百间。</h1> <h1>天宁寺作为佛教文化在中国兴盛的品牌缩影,全国以天宁寺命名的佛家寺院不在少数,但安阳的天宁寺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被誉为“南北丛林之冠”。</h1> <h1>天宁寺山门</h1> <h1>天王殿</h1> <h1>天王殿为悬山式建筑,面阔三间14米,进深8.4米,通高9.6米,2002年由市古建所设计在旧址上重建。</h1> <h1>大雄宝殿</h1> <h1>大雄宝殿为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22.65米,进深17.8米,清乾隆三十六年重建,2001年由安阳市古建所落架大修。</h1> <h1>天宁寺塔始建于五代时期后周广顺二年(公元952年),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元、明、清三代都曾重修此塔。砖木结构,密檐式佛塔,通高38.65米,分为五层,塔体为平面八角形,第一层塔身有高浮雕佛佛传故事;塔身自下而上逐层外扩,形成上大下小的优美外观,在全国属首例;每层檐下施砖质斗拱。沿塔内旋转阶梯可登塔顶。塔刹为一高10.8米的喇叭式塔。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1> <h1>天宁寺塔又称“文峰塔”。清乾隆三十七年,彰德府知府黄邦宁主持重修天宁寺和塔,他认为塔与南边的孔庙(在今安阳市西大街小学校内)相呼应,二者可以代表古城的文化高峰,便在塔门横额上题了“文峰耸秀”四个大字,于是天宁塔又得名为“文峰塔”,一直延续到现在。</h1> <h1>文峰塔高38.65米,塔基周长40米,壁厚2.5米,砖身木檐。八角形的塔身立于圆形莲花座上,莲瓣共7层,上下交错,左右舒展,上承塔身,下护塔基,把塔装饰得更为美丽壮观。<br></h1><h1>大多数的塔都是由下而上的逐渐缩小,而文峰塔之独特,就在于其一反常规,塔身上大而下小,呈伞状,为国内外所罕见。塔身有五层重檐,从下往上逐级增大。</h1> <h1>圆形莲花座上就是塔身了,塔身第一层令人惊叹的是精美的砖雕,塔身四个正面有门,正南为实门,其余为砖雕假门,门楣为拱券形,上雕二龙戏珠图案,龙在云中飞行,张牙舞爪扑向火焰珠。砖雕假门上按木制门形式雕刻,门框周边雕满西蕃莲。八根龙柱每根雕刻腾龙两条(火焰流云环绕龙的四周,布满龙柱),龙身卷曲弯转,努力向上,似欲腾空飞去,于是龙柱上八条铁链既固定了砖雕砌块,又挽住了神龙。</h1> <h1>正南为实门</h1> <h1>砖雕假门</h1> <h1>门窗之上是八幅高浮雕佛传故事,雕刻人物甚多,形象逼真,画面生动。</h1> <h1>正南面为三身佛像,中间端坐法身毗卢遮那佛,右为报身卢舍那佛,左为应身释迦牟尼佛。</h1> <h1>西南面为释伽佛说法像,释伽牟尼端坐中间,弟子阿难和迦叶分立两旁,佛龛前立两位护法金刚。</h1> <h1>东南面是波斯慝王及王后侍佛闻法像。佛祖结跏趺坐于莲台上,左一贵妇人,高髻,长衣宽袖,双手合十;右侧一人头戴王冠宽袖长衫;其后一人躬腰双手捧贡物。</h1> <h1>东北面为佛为天人说法像<br></h1> <h1>东面为飞天,雕刻释迦牟尼佛涅盘经变。画面中央佛祖侧卧,头顶现出佛光,佛光顶端立一小佛像,象征佛祖已转世,弟子们围绕四周,痛苦万分,前蹲一力士,一手托腮,一手抚膝,极为悲哀。室外狮子痛吼。两侧双树,说明此事发生在娑罗林双树之间。右侧树上悬挂大钟一尊,其旁一武士作敲钟状,诏告佛祖涅盘。整个画面制作精细,人物表情丰富。</h1><h1>这些浮雕造型生动,神情逼真,姿态自然,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h1> <h1>赵朴初老先生游过此地发出了“层伞高擎窣堵坡,洹河塔影胜恒河。更惊雕像多殊秒,不负平生一瞬过。”的赞美,作为资深佛教大家尚如此感叹,彰显了安阳天宁寺佛塔艺术价值的独到之处。</h1> <h1>重建古天宁寺图碑</h1> <h1>国家文保碑</h1> <h1> 2024年7月8日拍摄</h1> <h1><i>摄影、编辑、制作:银杏叶</i><div><br></div><div><br></div></h1><h1><b>谢谢您的浏览</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