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之旅3:参观辽宁省博物馆

尘烟梦雨如墨染

<p class="ql-block"> 游玩于2024年9月21日</p><p class="ql-block"> 创作于2024年10月7日</p><p class="ql-block"> 书接上回,9月20号我结束了本次沈阳之旅的第一天,第二天9月21号的早上我起床后,简单收拾了一下随身携带品就走出了旅馆,我今天的计划是去参观辽宁省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在小饭馆吃完早饭后,我乘坐沈阳地铁2号线,用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我在“省博物馆”站下了地铁,从地铁出来后便来到了我今天游玩的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  辽宁省博物馆,位于沈阳市浑南区,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馆内藏品数量丰富、质量精湛、特色鲜明,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主要展厅有《古代辽宁》、《明清瓷器展》、《明清玉器展》、《辽代陶瓷展》、《中国古代货币展》、《中国古代铜镜展》、《满族民俗展》、《中国古代碑志展》、《中国历代玺印展》、《中国古代佛教造像展》。展厅分门别类,有着极其丰富的展览内容。</p><p class="ql-block"> 我来沈阳之前,在网上详细查阅了关于辽宁省博物馆的各个展厅的有关介绍。经过研究对比,同时也为了避免出现贪多嚼不烂的情况,我决定这次参观辽博时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古代辽宁》和《满族民俗展》这两个展厅上。既然来这里参观,我就要看到能展现辽宁省历史文化的内容,了解我以前没有学到过的知识。以前我在参观国家博物馆和河北省博物院时也看到过关于瓷器、铜镜、古钱币等展览,早就视觉疲劳了,因此这次来辽博就没打算去浏览其它展厅。</p><p class="ql-block"> 我用身份证在辽博门口的闸机刷了一下后,就走进了博物馆内。来辽宁省博物馆,既不用提前预约,也不用买票,直接在门口刷下身份证即可进入,还是挺方便的。</p> <p class="ql-block">  我来到博物馆的一楼大厅,思来想去我决定去租一个讲解器,讲解器里有着对所有展出文物的详细介绍,听着里面的讲解不但可以知道每件文物的作用和所处的时代,而且还能了解到它们背后的各种故事和秘密,同时避免出现什么都没学到的走马观花式游览的情况。</p> <p class="ql-block">  我顺着电梯来到了三楼,走进了《古代辽宁》的第一个展厅(一个《古代辽宁》展览就足足有五个展厅!)我行走在这些展厅当中,仔细欣赏着每一件文物,认真聆听着讲解器里的精彩讲解,从中感受到辽宁省的历史文化是那么的博大精深,是那么的光辉璀璨!</p> <p class="ql-block">  《古代辽宁》的第一个展厅介绍的是石器时代的辽宁。辽宁是远古人类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包括了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较完整的序列,其文化特征与华北的旧石器文化相近。其中金牛山人和小孤山人创造的物质文化水平,均居于人类进化史的前列,成为辽河文明的先导。 </p><p class="ql-block"> 而在距今一万年前后,以磨制石器的使用、原始农业的产生、陶器的发明为标志,古人类跨入了新石器时代。辽河流域发现新石器时代遗址300余处,已遍布辽宁大地。其中8000年前后查海遗址出现的礼玉和龙崇拜观念,使辽宁地区率先进入“文明起步”阶段;5000年前牛河梁规模宏大的“坛庙冢”祭祀遗址群,是中华大地较早升起的文明曙光。</p> <p class="ql-block">  《古代辽宁》的第二个展厅介绍的是夏商周时期的辽宁。</p> <p class="ql-block">  距今约四千年以后,经过古国时代各地部族的文化交流、碰撞与融合,进入夏商王朝与周围方国并存时代。辽宁地区既有“与夏为伍”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又有多类型的其他青铜文化,构成商周北土的不同部族方国。这些文化各具特色,又与中原夏商王朝保持着密切联系,是后来东北不同系统民族文化的源头。</p> <p class="ql-block">  在商末周初,辽西大凌河流域发现了多处窖藏商周青铜器,均为社稷重器,其中的燕侯器说明周初燕国势力已达辽西,箕(jī)侯、伯矩和圉(yǔ)族器,也见于北京琉璃河燕国墓地,且有接受燕侯赏赐的纪录,说明这些器物的主人是周初活动于燕地的“殷遗民”,他们服事于燕侯,但仍保持着原氏族组织,且等级较高,是周初封燕后对当地殷遗民采取宽容统治方式的表现。</p> <p class="ql-block">  在商末周初,辽宁地区还存在着一种北方式青铜文化遗存。这类具有浓厚草原游牧文化特色的青铜器,以兵器、工具及马具为主,小巧玲珑,便于携带,适于游牧民族的马上生活。立雕的动物形象极为生动,富于个性。这类青铜器从黑海沿岸到蒙古高原均发现,是这一时期欧亚草原的主导性文化。大约在公元前二千纪末,一些游牧民族由今内蒙古中南部向东迁徙,直至辽宁及以东地区,形成一条以内蒙古长城沿线为时空范畴的文化传播带。</p> <p class="ql-block">  《古代辽宁》的第三个展厅展览的是战国至隋唐时期的辽宁。</p> <p class="ql-block">  战国晚期中华大地呈现出从分裂逐步走向统一的态势。随着燕国势力的东进,东北南部纳入燕的版图,辽宁地区逐渐成为中原文化的一部分。秦汉时期,随着国家的繁荣强盛,中央王朝加快了开发东北的步伐,辽宁境内发现的这一时期的遗迹遗物,证明辽宁已经成为当时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的化中心,和向周边地区传播中原先进文化的枢纽。</p> <p class="ql-block">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全国范围政权更迭纷繁。汉魏之际,辽宁境内“三郡乌桓”和公孙氏政权分别割据辽西和辽东,后都为曹魏所代。两晋时期,慕容鲜卑崛起于辽西,建立“三燕”政权,高句丽则占据辽东山地。南北朝时期,辽宁东部地区被高句丽占领,辽西地区则先后经历了北魏、东魏、北齐政权。这些政权和民族间的碰撞、兼并,加速了经济文化交流,为华夏文化注入了活力。</p> <p class="ql-block">  隋唐统一全国,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南北分裂局面,地接幽燕的辽宁成为经营东北的前沿。这里各族杂居、文化交融,是各族互市交易地,是中原通往东北的枢纽,是中央王朝联系东北各族的纽带,也是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和屏藩重镇。</p> <p class="ql-block">  《古代辽宁》的第四个展厅是关于辽金时期的辽宁。辽宁省曾是辽国和金国版图中的一部分,在两国的统治下得到了大力开发。只是很可惜,这次我来参观正赶上展厅内调整展览,没有开放。</p> <p class="ql-block">  《古代辽宁》的最后一个展厅是元明清时期的辽宁。</p> <p class="ql-block">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为主体建立的大一统帝国。蒙古族以其特有的进取精神推进了中国历史疆域形成与中华民族族体镕铸的新进程。辽宁地区虽饱受战争的创伤,但在元政府劝农政策的推动下,通过辽阳行省的管辖,以及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农耕、商贸及手工业等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疆域的扩大和驿站的开辟,加速了民族的融合与交流,使得辽宁地区的文化展现出独特风采。</p> <p class="ql-block">  随着明朝的建立,辽宁结束了自辽金元以来游牧、渔猎民族统治达四百余年的历史,重新纳入到以汉人为主体的大一统政权之下。对辽宁而言,这是一个边患日甚却又相对安宁的时期。塞外蒙古、女真势力的威胁,促使明朝的军事重心逐渐向东北转移。明政府通过“筑城关、辟马市”等措施,使辽宁成为中央政府抵御北方民族南进的重要屏障和控制东北亚地区的经略中心。经过两百多年的经营开发,辽宁地区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宗教兴旺、文化多元的局面,为女真的再次兴起奠定了基础。</p> <p class="ql-block">  明朝末年,建州女真在辽宁东部山区不断发展壮大,拉开了明清鼎革的序幕。女真杰出首领努尔哈赤及其继承者皇太极,经过五十余年的奋战,由辽左一隅,长驱西进,开创出大清王朝三百年基业。康雍乾时期,清政府灭南明、平三藩、收台湾、定新疆,成功抵制沙俄的入侵,迎来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康乾盛世。康熙、乾隆等皇帝先后数次东巡祭祖,其间,盛京城又几经重修扩建,更加雄伟壮观,彰显陪都的繁华与皇家气派。作为清朝的“龙兴之地”,有清一代,辽宁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繁荣富庶程度远超前代。</p> <p class="ql-block">  当我完全参观完《古代辽宁》的所有展厅后,才发现已经快下午四点了!光是游览一个《古代辽宁》我就用了六个多小时。期间我像一名历史学家,探索着辽宁省各个历史时期的风貌;像一名考古学家,发掘着各种历史遗迹;又像一个鉴赏家,赏析着展出的精美文物。我拿着手中的讲解器,基本上把里面所有展览的讲解听了个遍,真恨不得把所有知识都记在脑子里。同时我也为辽宁省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赞叹!《古代辽宁》这个展厅不仅仅是辽宁省历史的见证,更是辽宁省文化的积淀!</p> <p class="ql-block">  眼看还有一个小时左右就闭馆了,我加快脚步来到了位于二楼的《满族民俗展》展厅。由于讲解器里没有关于该展厅的音频讲解,所以也就派不上用场了。</p> <p class="ql-block">  我饶有兴趣的浏览着一旁复原的满族人生活场景,屋子里三面都是火炕,这是满族特有的万字炕,南北两个火炕是用来住人的,而西边的火炕则是用来摆放家具和供奉祖宗匣子的。其中的人物蜡像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的活计。整个场景是那么的具有生活气息,如果没有旁边其他游客的说话声和脚步声,我还真以为自己走进了满族人的住所,和主人一起坐在炕上唠着家常。整个场景也生动地再现了满族三大怪:大姑娘叼着大烟袋、养个孩子吊起来、窗户纸儿糊在外面。</p> <p class="ql-block">  玻璃柜里展出的满族服饰。男子的朴素的长袍马褂,女子的艳丽旗装和佩戴的荷包、香囊,都体现着满族的独特文化。</p> <p class="ql-block">  接着我又浏览了满族的饮食文化,最让我大饱眼福的就是展出的满族菜模型。虽然是模型,但是做的是那么逼真。即使没有香气,光是看着就已经让我垂涎欲滴了。各具特色的满族菜品,不仅丰富了我们的餐桌,也丰富了我们的饮食文化。</p> <p class="ql-block">  独具特色的满族节日和礼俗。</p><p class="ql-block"> 我用了四十分钟左右浏览完《满族民俗展》,学到了这么多有关满族的衣食住行,心里挺有成就感的。如果我们平时多了解一些其他少数民族的习俗,就可以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增进彼此间的感情,让民族之树更加茁壮!</p> <p class="ql-block">  当我把讲解器交给管理员并带着依依不舍之情走出博物馆后,太阳早已偏西,温暖的阳光为辽宁省博物馆穿上了一件金衣裳,整栋博物馆看上去熠熠生辉,仿佛象征着辽宁历史文化是那样璀璨光辉!</p><p class="ql-block"> 直到这时我才发觉自己的两腿都酸软了,两只脚疼的基本迈不开了,从上午九点多走进辽博参观,一直到下午四点半以后才结束游览,基本上没怎么歇着,确实很累。但是,这一天的收获却是满满的!既了解了辽宁省厚重的历史、又了解了满族丰富的习俗,我学到了这么多以前没接触过的知识。即使累也值得!不枉此行!</p> <p class="ql-block">注:①大家如果第一次去辽宁省博物馆,推荐先去三楼参观《古代辽宁》,值得一看!</p><p class="ql-block"> ②本次沈阳之旅我主要去了沈阳故宫、张氏帅府和辽宁省博物馆这三个大的旅游景点。期间还去了几个在沈阳当地停有名的街道,比如老北市、小河沿早市,我打算在下一篇作品中把它们放在一起简单叙述一下,敬请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