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教育的几点思考

〖杏林杂谈〗常富林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治病先疗心,有许多心理疾患始发于儿童,所以儿童心理引导至关重要。而儿童的教育和培养是儿童心理引导的手段和过程。</span></p><p class="ql-block">对于儿童教育,有人认为中国的传统教育落后于西方的现代教育,根据我在国外与国内儿童教育的观察,其实并非如此,除了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在教育方式上略有不同外,其它很多方面是相通的。在国外來自中国的爸爸妈妈们,对于如何教育孩子问题上正在积极寻找一种孩子生在国外又有国内情结的教育方式。我作为一位老者,以旁观者的身份,谈几点个人看法供参考。</p> 儿童教育重在培养 <p class="ql-block">培养的含义是培育和养成,其培育就象园丁育花养草一样,育花养草需要三个条件,一是气候,二是细心耕作,三是阳光雨露。在儿童的培育中,所谓气候,就是给儿童创造一个成长环境,如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对孩子成长十分重要,所以《三字经》中有“昔孟母,择邻处”,即为了孩子的成长环境,昔孟母不惜多次搬家。再者是家庭氛围,现在不是说“好的家风从好好说话开始”吗,好的家风是对孩子潜移默化的教育,在家庭中要“好好说话”,特别孩子的父母要给孩子作出榜样,好好和自己的父母说话,决不可当着孩子的面指责对方。创造和谐平等的家庭氛围是对孩子是最好的教育。同时在给孩子的培养中要给“阳光,雨露”,父母长辈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是对孩子的“阳光”,再者,给孩子的“笑脸”,多伸“大拇指”以示鼓励,对孩子的关爱更是对孩子成长的“阳光雨露”。养即养成,从小开始培养,从小事做起,培养儿童好的习惯,如热爱学习,热爱劳动,乐于助人。从告诉孩子分享食物,玩具开始,培养孩子关爱他人的人格。</p> 儿童教育的目标 <p class="ql-block">对于儿童的教育是要有目标,还是顺其自然,在理解上存在差异,我这里讲的儿童教育的目标,不是说教育孩子一定要考上哈佛,或清华,北大作为教育目标。不一定要孩子“成龙,成凤”,但要希望孩子成才。因此教育的目标,应该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如何做事,如何生存。意大利儿童教育专家蒙台梭利认为”教育是使人成为人。第一个人是刚刚出生的生物性的人;第二个人是为人,为人就是受过教育,具备了教养、具备了人格的人。”这就是蒙台梭利教育的意义,也就是人格形成才能成为真正的人”。做什么样的人,毛主席倡导做五种人“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这没有意识形态色彩,而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span></p> 儿童教育的兴趣培养 <p class="ql-block">“兴趣是开发智力的源泉”,儿童教育专家蒙台梭利认为”人之所以有学习的欲望,就是受到与生俱来的智能所驱使,也就是孩子内在有一种执著追求知识和求发展的冲动。如果这种内在冲动不通过教育去启动他,将会使幼儿本身存在着的巨大能量迟滞、消磨。”我们在大学教育中,提倡“全面教育”的理念,其实在儿童教育中同样重要,目前国内外家长都有让孩子参加“课外活动”风气,这种风气有利于培养孩多方面能力,但不要强求孩子学这学那,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进行培养,让孩子自由选择,这样才能激发孩子学习的冲动。培养孩子主动学习的习惯。在选择课外活动中,不要盲目追风,不要与别人家孩子进行比较,不要以成为什么“家”,不让自己的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为目的,而是以培养孩子兴趣,激发学习潜能,培养创造力为目的。</p> 宽严相济,自由与禁止 <p class="ql-block">宽严相济,是中国的传统教育方法,自古就有”宽严相济,过宽而生玩,即用严亦宜宽。”的说法,西方儿童教育学家也有红、绿、黄灯之说,实际上即是一种宽严相济的另外一种说法,即红灯(行为)是绝对禁止的,这即是“严”,绿灯(行为)是鼓励的,是可行的,这即是“宽”,黄灯(行为)是应加以引导的,也是交通信号灯中的“慢行”,但进入红灯行为,必将严厉禁止。作为家长必须要告诉孩子,那些该做,可做,那些不该做,这是家长的责任所在。现在流行一种说法,“不要给孩子说“不”,如果对孩子“红灯行为”不说“不”,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态度。但要尽可能给孩子有必要的自由空间(给孩子开绿灯),让孩子独立思考,激发孩子的潜能和创造力,不要给孩子太多的“不许”,否则就会阻碍孩子的想象和创造空间。</p>

孩子

教育

儿童教育

培养

宽严

儿童

相济

阳光雨露

蒙台梭

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