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古建:家庙宗祠文化拾遗

沧浪书客

<h1> 家庙宗祠文化拾遗</h1><br><h3> <font color="#333333">家庙宗祠,或称祠堂,或曰家族祠堂,一般是以家族为单位或一个姓氏为单位进行祖先祭祀的地方。其名称有“某氏家祠”、“某氏宗祠”等等,民众多以“家庙”称之。十几年来,笔者走过烟台许多乡村,采风拍摄了数十处家庙祠堂,深感其在乡村民众心中的影响和意义。<br> 过去,家族宗祠是很普遍的。几乎每个村子都有,有的甚至还有数处,这主要原于此村姓氏多少或规模多大。小姓群众往往有宗亲村,逢祭祀时,要到宗亲村进行。这种文化现象在历史上久延不绝。新中国成立后,在新思想传播中,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有许多家庙宗祠被当作“四旧”遭到横扫拆除,保留下来的不多。我所拍摄的宗祠建筑中,都是曾作为村办公或学校保留下来的,目前列入文物保护目录受到保护。所以,有的根据文物保护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维修,有的对已拆除部分进行重建,还有的仅对现状予以保护,差别很大。</font></h3><h3><font color="#333333"> 古代社会中,家族祠堂建设有一定的讲究,不得随意而为。我所拍摄的乡村祠堂建筑中,以牟平王格庄西道口村的徐氏宗祠规制最高,有九门提督之称。北头村都氏家祠、北岘村的周氏宗祠、上庄村的于氏宗祠、大河东村王氏宗祠等规制也比较高。规制高低与此姓氏历史上是否出现过有名望地位的人物有关。如西道口村的徐氏祠堂与清江苏巡抚徐士林有关,牟氏家祠与蒙古成吉思汗黄金家族有关,上庄村于氏宗祠与历史上出现过一门多进士有关,北岘村的周氏宗祠与那个一品老白丁的故事有关,等等。每一处家族祠堂都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家族或姓氏的根,是血脉相连的文化符号,是凝聚家族后代的精神认知和基础,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的乡绅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内容。本篇先介绍10处宗祠情况。<br></font><font color="#333333"> </font></h3> <h3> ↓ <font color="#333333">北头村《都氏家祠》。清朝嘉庆七年(即1802年)修建,至今200多年。北头村及周围村庄都姓人家,为蒙古族后裔,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子孙。家祠中供奉着成吉思汗以及一世祖必里海等的画像,还设有蒙元文化陈列室。</font></h3> ↓ 上庄《于氏氏祠》。明代建筑。院中一棵柏树,有450多年的历史。祠堂有北屋四间,东西两厢,分别供奉着于家四大支脉有祖先。明清两代,上庄村于氏家族共出进士九人,贡生举人近二百人。其中一支同门就出了四个进士,传为美谈。 ↓ 西道口《徐氏宗祠》。西道口村清末建村。徐氏为清江苏巡抚徐士林后裔。徐士林曾做过乾隆帝的老师,官至江苏巡抚。 ↓ 北岘村《周氏宗祠》。北岘周氏三世祖周振国传说其进京赶考,名落孙山,回下了家,在京城卖西瓜时,乾隆封为一品老白丁。回家后,按一品修建了官宅及宗祠。此虽然为传说,但此人确实真实的,而且宗祠规制较高。 ↓ 河北崖村《赵氏宗祠》。此村是著名的历史胡同文化村。前几年来村采访采访,与村人先生赵述洲谈到胡同形成年代,家谱上说其因“辽人作乱”。后来我查找了一些资料始知:努尔哈赤大军大败明辽东军,孔有德等部退来登莱地区,引起半岛大部动乱。故赵氏先人筑胡同自保。赵氏族谱列赵氏辈份共20个字,为“继述先人业,忠诚嗣绪昌。克家传世德,永发祖宗光”。 ↓ 养马岛《张氏宗祠》。宗祠为村委会办公场所。张氏民初出了一位奇商,即张颜山。先在烟台德国洋行学生意。后偶有奇遇,并经过努力成为名满烟台、济南、上海的富商,多有善举,受到社会褒奖纪念。 ↓ 小沙埠《王氏宗祠》。目前空闲,保留旧样。上世纪70年代曾是电影《咱们的牛百岁》外景地。我曾几次到此采风摄影,曾问及遇到的村民有关情况,都言语不详。 ↓ 大河东村《王氏宗祠》清中期王氏建村,后有其他姓氏加入。王姓在村中属于属于书香门第。建村200多年间,出现过王明萼等官吏以及进士举办多名。当地有“大河东的鸡会读书”的民谚。 ↓ 大庄头《柳氏宗祠》。原宗祠建于清朝嘉庆二十三年,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现在看到的是新维修的建筑。正屋、大门和围墙维修的很漂亮,房梁有彩绘。家谱称柳氏为春秋时期鲁国柳下惠之后裔,故中堂供奉《柳下惠》画像。 ↓ 紫埠村《赵氏宗祠》。紫埠村,元末明初,夏姓由河南省固始县迁至此,乐其风土,止步定居,故名止步。后赵姓加入成为望族。村中赵氏宗祠,栽植两株白皮松,系赵氏先人从北京带回来的,起先在花盆里生长,后移植在祠堂院内,至今200多年,枝叶繁茂,成为村中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