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南阳市实验学校从青少年本位出发,秉承学校“为了明天”的办学理念,践行“立德立行,至善至美”的校训,开设了“3F校本课程”体系下的行走课程。结合南阳本土特色,为七年级阶段学生量身定做“仲景中医药文化行”行走课程。</p><p class="ql-block">实验学校七十八班孩子们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来到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医圣祠,进行参观学习!</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子 母 阙</p><p class="ql-block">丹桂送爽,一路花香,在市区东关的温凉河畔,一座坐北朝南的祠堂傲立路旁。祠的大门为砖石混合结构,黄色琉璃瓦覆顶,布局严谨,巍峨壮观。登上九级踏,门前是一对高大雄伟的子母阙,阙正面镶嵌一对朱雀,,西南而立,展翅欲飞,象征着方位和吉祥。大门上方是郭沫若题写的“医圣祠”三个大字,苍劲有力,熠熠生辉,更加显得庄严肃穆。门上装饰有300公斤重的铺首衔环。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铺首衔环。传说辅首是龙的第九个儿子,性好静,警觉性极高,善于严把门户。辅首所衔之环为门环,原来的作用是客人来访敲门之用,后来演变为一种装饰性建筑,象征着威仪。这就是医圣祠</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门 庭</div>步入门庭,首先映入眼帘的一块巨大的照壁,是由一块完整石料制成,长宽各为3.5米,为当代碑林所罕见。照壁的正面刻写的是已故中医黄竹斋先生撰写的《医圣张仲景传》,生动地描述了张仲景光辉的一生和对中医事业做出的伟大贡献。 两侧是著名学者任应秋教授题写的一副对联:上联是"阴阳有三,辨病还需辨证。"下联是"医相无二,活国在于活人。""阴阳有三",就是中医上所说的三阴三阳,"辨病还需辨证"是说,要想治好病人的病,必须依照辨证论治的学说,找出病的根本原因。"医相无二"是说,医生宰相没有区别,医生治人,宰相则治国;"活国在于活人"是说,要想把国家治理好,首先要把人治好。照壁的背面刻写的是张仲景亲自拟定的《伤寒杂病论》序,文中陈述了他走上医学道路的原因,照壁前后映,浑然一体,使人在肃穆中油然而生崇敬之情。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前 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缓步进入前祠,只见雕梁画栋,崇楼高阁,绿树翠竹,清雅密静。整个布局独具匠心,格调高雅,令人耳目为之一新,倍觉心旷神怡。</p><p class="ql-block">进入祠内,首先看到的是十大名医塑像:岐伯、扁鹊、华佗、王叔和、孙思邈、李时珍等,他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似在讲述千古医海故事</p> <p>坐中的是张仲景塑像,睿智刚毅,坚韧恬淡,表现了他的果敢追求,不慕权利,忧百姓之忧,劳百姓之劳,为民着想的高尚抬头望去,只见庭院中间矗立着一奠高大的医圣塑像,凝眉深思,忧国忧民之情溢于眉宇间,令人肃然起敬,此时,我们仿佛跨越了1800多年的时空,亲身感受到了他那"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为良相,定为良医"的胸襟,塑像后面紧接着的是六角碑亭,里面是中国领导人的一些题词。驻足环视,庭院的绿树丛荫中还耸立着十大名医塑像。他们有的长须拂胸,慈眉善目,肩背药锄,仰天昂首的歧伯;清癯冷隽、灵秀聪睿的华佗……独具风貌,情态各异。表现了医学家们为中医学发展不辞劳苦,呕心沥血的动人情景。</p> 青松郁郁,翠竹婆娑,大自然的气息,使我们心旷神怡,让我们领略到“圣地”灵气和岁月的记忆。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p>走进碑亭,有毛主席,周总理等伟人的题词</p> 沿青石大道前行,眼前呈现出一座高大宏伟的朱红色三孔拱形山门, <p class="ql-block">2021年5月12日,习总书记来南阳市进行视察,第一站就来到了医圣祠,在了解了张仲景的生平之后呢。并对中医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指示。他说呀:要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p> 来到后祠。迎面就是医圣长眠的墓地,汉代风格的拜殿和墓亭前后攀连,结为一体,给人们清雅肃穆之感。墓前有清顺治13年(1639年),南阳府丞张三异重修陵墓时所立石碑,高8尺,上书"东汉长沙太守医圣张仲景之墓"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医圣祠内感怀先贤</h3> 仲景墓呈俯斗形,四角各有石刻羊头,代表吉祥如意,墓顶一莲花台坐,象征着张仲景高尚的品德。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羊护墓四时祥 二雀守门医圣安 </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经辨证伏瘟神 伤寒病论益黎元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斤五谷除心病 娇耳神汤祛冷寒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广集博采成方书 宅心勤研为圣贤 </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汉代坟墓有个特点,那就是墓的四角都刻有羊头,寓意吉祥如意 ,医圣墓上的四个羊头早已被百姓们摸得光亮,<div><br></div><div>来到医圣祠不摸摸羊头都算是白来了。你摸了嘛?</div> 医圣祠主要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为新建,后半部分为原有。<br><div style="text-align: left;"> 上图为前半部分,有大门、塑像、中心亭、纪念碑、碑廊等。中心亭内石碑上有毛主席、周总理等题词,第一任卫生部长李德全1959年9月为纪念馆题词并序。左右两侧为碑廊,分别为历代名医石刻像和名人题词。</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善德善心善行 尤缘善医至善 </p><p style="text-align: center;">名山名水名胜 更因名人而名</p><p><br></p> <div style="text-align: left;">张仲景还有“祛寒娇耳汤”为穷人治病的气祛寒的典故。相传张仲景在冬至这天把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药物放在锅里煮,熟了以后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再下锅用原汤再将包好馅料的面皮煮熟。面皮包好后,样子象耳朵,又因为功效是是为了防止耳朵冻烂,所以张仲景给它取名叫“娇耳”。张仲景让徒弟给每个穷人一碗汤,两个“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汤,浑身发暖,两耳生热,再也没人把耳朵冻伤了。相传这就是冬至吃饺子的来历。 南阳人习惯称饺子为扁食<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每年冬至 记着吃饺子哦</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离张仲景墓不远处的一处天然泉眼,由于发源于医圣祠内,因而被人们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悬壶济世 葫芦从里边往外流水,水滴入清潭,鱼儿在水中嬉戏!</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据说可以祛病消灾,今天你用泉水洗手洗脸没有呢?<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孩子们驻足堂前,仔细聆听着张仲景的故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敬仰之情溢于言表<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p class="ql-block">讲解员绘声绘色的讲解吸引着孩子们饥渴心灵,迫不及待的要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百余年树龄的古树,枯木逢春,发出了新的枝丫,医圣仲景活时不仅治病救人,就连仙逝后还能医活枯树啊!</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仲景,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人,生于公元150年,卒于公元219年,享年69岁。生于南阳,葬于南阳,是土生土长的南阳人。逝世之后,葬于故里南阳,其墓址位于城东温凉河畔。后人为缅怀纪念张仲景,以他的墓为核心建祠供奉。</p><p class="ql-block">于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因其广泛收集、研究中医药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古语所说的“为众方之宗、群方之祖”,描述的就是这本书。是后世医学者必修的经典著作,历代医学家对之推崇备至,赞誉有加,至今仍是我国中医院校开设的主要基础课程之一。在这部著作中,还创造了三个世界第一:首次记载了人工呼吸、药物灌肠和胆道蛔虫治疗方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是由于这本书在我国中医学界的特殊地位以及影响深远,因而使得张仲景被后世尊称为“医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是南阳人的骄傲啊</p> <div style="text-align: left;">张仲景在任长沙太守期间,正值疫疠流行,许多贫苦百姓慕名前来求医。他一反封建官吏的官老爷作风,总是热情接待前来求医的百姓,细心诊治,从不拒绝。开始他是在处理完公务之后,在后堂或自己家中给人治病,后来由于前来治病的人越来越多,闲暇的时间根本忙不过来,于是他便把诊所设到了大堂之上,公开坐堂应诊,首创了名医坐大堂的先例,他的这一举动,被传为千古佳话。<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left;">后来,人民为了纪念张仲景,便把坐在药店内治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这些医生也把自己开设的药店取名为“XX堂药店”,这就是中医药店称“堂”的来历。<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百寿亭"和"百寿图它们是中国历代书法名家的手迹。</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这是"张仲景敬仰之碑<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百 寿 亭</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南阳医圣祠还有一著名景观"百寿亭"。这里从书圣王羲之到郑板桥,集历代书法家"寿"字石刻于一壁。最值得一提的是吴昌硕写的"寿"字,此字又"长"又"瘦",我们号曰"长寿"。治疗疾病就是为了延年益寿。中医事业为人类做出了伟大贡献,"百寿亭"之"寿"意祝世人健康长寿。</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驻足环视 令人肃然起敬</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传承中医文化 弘扬国药精粹<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今天我们重温了峥嵘的历史,看到了众多的文物,听见了许多动人的故事,收获甚多。医圣张仲景,扁鹊,华佗,孙思邈,李时珍等为代表的的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的中医药已经传承几千年,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它之所以流传下来,是因为它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蕴含着人文科学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古牌坊静默无声,暖阳下的你们要成长的更加绚烂<br></div> <p class="ql-block">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时代的召唤催人奋进。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迫切需要中医药对于疾病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康复发挥重要的作用。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p> <p class="ql-block">活动结束后,家长和学生们纷纷交流心得体会,谈收获悟感受,收获满满啊!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我们传承发扬下去, 弘扬国药精粹。作为新时代的少年,努力学习,立志成才,应该扛起中医药文化的大旗,学习并传承中医药精神!</p> <p class="ql-block">总策划:南阳市实验学校</p><p class="ql-block">策 划:七十八班家委会</p><p class="ql-block">编 导:袁傲军老师</p><p class="ql-block">制 作:吴骐丞爸爸</p><p class="ql-block">摄 影:七十八班家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