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说话》背行李的民工

程玉玲

2024年10月7日,国庆长假最后一天,上海小雨。<div>龙阳路地铁站南侧,大型商务中心建设工地大门口。</div> 上午,9:50许,有背着大大小小行李的中年男子在驻足张望。 他们好像在等待里面的人出来接应。 近看,右侧的男子,双肩背着一个白色编织袋,右肩背着一个黑色格子编织袋。左手扶着一个粉色拉杆箱,左胳膊和左胯夹着一个蓝色大包。一个人随身携带四件行李。<br><br>他的同伴,左侧的男子,一人背着两个黑色双肩包,脚下放着一个驼色的大塑料包。地上有雨水,他把包放在自己的脚上。包太大,两只脚只能垫住一小部分,大部分的包底仍然落在地上。 <div>农民工进城几十年了,早些年的行李几乎是清一色的编织袋。后来大大小小的箱子和双肩包逐年多了起来。<br></div><div><br> 但是,轻便、便宜、能装、实惠的编织袋,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出行装备。<br></div><div><br></div><div>他们不可能像飞机场那些有钱人,出行的东西用好几个大行李箱装着,堆放在行李车,风吹不到雨打不着,笃悠悠地推着。<br><br>财富上他们还不富有,唯一富有的就是一身的力气。<br></div> <div><div><br></div><div>出门带这么多行李,他们有可能从夏秋到冬季的全部衣物和生活用品都准备了。这一趟离家,至少半年几个月就得吃住在工地。<br></div></div><div><br></div><div>今后一段时间,他们有可能会在这里,为这个建设工地,洒下自己的汗水。</div><div><br></div><div> <br></div><div> 10月7日手机拍摄并记录</div><div><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