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水古城里有一块《廉先生序》石碑(原碑在济南博物馆),是考证李清照里籍的史证,也是营建李清照故居的依据。此碑是李清照之父李格非为其好友廉复隐士撰写的一篇碑文。<br> 廉复(约994—1084),北宋时期齐鲁著名隐士,本河南祥符县人,饱读诗书,颇富才华。但北宋王朝因施行“守内虚外”的政策所导致的“积贫积弱”外患严重的社会现实,以及由恩荫制所造成的官僚机构益庞大,无能冗员充斥朝廷,党争纷起,官贪吏污之风气,使得他憎世仇俗,无意于仕途官场。为逃避朝廷征召,他藏节匿行,逃遁于山水间。于宋仁宗天圣年间(1032年左右)恝然从河南祥符迁来齐州(今济南)之东的章丘,在位于赭山下的绣江河源定居。<br> 清康熙《章丘县志》记载的廉复 清道光《章丘县志》记载的廉复 古代的隐士 赭山,赤色红土,宝山福地;明水,泉韵水秀,山环水绕,廉复所选实为“风水宝地”。<br> 定居后的廉复,不与官交不与吏往,俨然过着隐君子的生活,“尽束其平生所读书置屋栋间”,而潜心研究《易经》。研读之余便携儿孙,在眼明堂北,砚池山南的一片荒坡之上创建家园。“筑室结庐,植竹数千木数百”,不几年工夫就把一片荒坡治理成了“茂松修竹,溪深水静”,人称“廉家坡”的美丽庄园。当时他“种田百亩 , 活十余口年岁无不给”,生活富足,人丁兴旺。四五十年后,已是八九十岁的老人了,虽“云巾凫羽舄服藜杖”,但“犹有童颜”“望之如神仙中人”。以至于有人怀疑他是食仙丹度日,有化黄金之术的神人。有些不事劳作,妄求钱财之辈,竟到他家求学点石成金之法术。廉复感到可笑,但诚恳地对他们说 : 治家必先“诚于家”,诚则生爱,爱家才能理家、发家。不怕劳苦,植木筑室,种田养家,这是顺乎人情、合乎常理的事,吾哪有什么法术呢 ? 治家和治国同理,就是有人来问我“治天下国家者,吾亦将以是语之”。他的朋友王文恪公成为高官显宦后欲将他推荐到朝中做官,因了解他的脾性,怕他不可屈就而中止了这个打算。宋英宗治平年间下诏求贤,当时的齐州刺史王才叔发现了他,“将迫先生行,先生阴使人进其弟子胡鄢”,代替他入朝为官。可以看出,他终身不仕的决心是很大的。廉复的博学多识、高风亮节得到了当时在朝为官的明水人李格非的推崇。李格非把他看作同乡中的老前辈。每次回故乡探亲,必与哥哥李和叔带领子侄去廉家坡拜访廉复先生。向他求教经学文艺,谈时政国事,礼尚往来,遂成莫逆之交。两家交往频繁,廉复及家人也常去明水李家做客。<br> 廉复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 年),以九十岁高龄无病而死。为了表示对这位隐君子的怀念,李格非的哥哥李和叔对廉先生的为人做了极高的评价。李格非更于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九月十三日亲自撰写了《廉先生序》一文颂扬廉复淡泊清白的一生“以记名实”。当时的太学诸生曾把这篇序文奉为经典“附于策断之末传诵天下”,一时廉复竟被儒者尊为先师,这影响是相当大的。廉复去世后三十七年——宋徽宗宣和五年(1124)正月 , 廉复的孙子廉宗师、曾孙廉理廉主把李格非所撰序文刻之于石立碑祭祖,又请李格非的侄子李迥为碑文写了题记。 《廉先生序》石刻及拓片 《廉先生序》石刻局部,有"李格非,文叔序”字 《廉先生序》石刻局部 清康熙《章丘县志》记载的《廉先生序》原文 《廉先生序》石刻复制碑 历史上章丘的文人学士对廉复其人亦是推崇备至,历代祀为乡贤,尊为隐逸,其事迹载入自明弘治以来的各本《章丘县志》。明末隐居于白云湖上的著名学者张光启曾多次寻访廉复遗踪并有《访廉处士故宅》一诗见存,诗云: <font color="#ff8a00"><b>高尚如君少,遗踪此一寻。飘然今日客,自识古人心。<br> 峻岭村墟在,残碑风雨浸。九泉不可作,慨然对秋林。</b></font><br> 张光启《访廉处士故宅》(书影) 对廉先生表示了深深的悼念和敬意。到了元代“以劫火之故”宋宣和碑仆倒,“坼裂不可植”,又由廉氏后人廉锐、廉铎重新镌刻立石,时间是元至正六年(1346)五月。当是明末张光启所见之碑。至明代可能由于战乱和瘟疫,廉家坡已无廉姓之人,此碑久失其封,乡人出于对廉复的纪念之情,于嘉靖年间将此碑由庄后移植到庄内关帝庙一侧,一直保存到1966年底。可惜的是,在“文化大革命”这场空前的浩劫中被砸碎,大都运往水利工地砌进了水渠,剩下的几块,被弃之庄内井泉之侧成了妇女浣衣洗菜用的石头。直到1981年文物考古部门的同志为研究李清照里籍问题广泛寻取佐证时,才找到了残碑四块(其中三块现存济南李清照纪念堂、一块存于章丘市博物馆内)。 李清照纪念馆(原清照园) 李清照纪念馆全景 而今的廉家坡背靠赭山,前环绣江,风景依登临当年廉先生耕耘处,极目远眺,但见城区楼房座座,鳞次栉比,车水马龙,一派繁华。绣江两岸,菱荷袅袅,烟波微茫,稻花飘香。 <font color="#333333"><b>(文/图:翟伯成)</b></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