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湘南永州到桂北贺州4:湖南江永兰溪乡上村村

风中的雾溪

<p class="ql-block">游览上村村本不在计划中。在去著名的勾栏瑶族居住的黄家村的路上,摩托车司机告诉我说黄家的上面有个村子叫上村,也是瑶族,很古,让我过去看看,我同意了,结果大喜过望。</p> 上上村培光桥远眺 培光桥 <p class="ql-block">据说培光桥是一位儿子为母亲积德而建,为此地风俗。</p> <p class="ql-block">上山的路上,看到不少凉亭,有些修缮过,有些已经破败了。老日子的时候村民在道边普修凉亭,既可以让沿着潇贺古道来往于湖南和广西的行者有个歇脚喝水的地方;也为了了还心愿或为老人做功德。一路上看到的凉亭之多,让人觉得这里助人和慈善的风气盛行,这在我离开上村的时候也深有感触。</p> 村口柚子树 远眺石鼓亭 <p class="ql-block">上村是勾栏瑶居住的村子,村子不大,但很有特色。司机帮我找了位老人带我在村里转,老人带我转了石鼓亭,石鼓亭既有瑶族装饰,又有汉式建筑的风格,是一座装饰性非常强、美丽的重檐阁式亭子,是村子的标志和社会活动的中心。在上村村里溜达,一位大嫂提着一桶刚摘的柿子,说我是客,让我捡又大又甜的路上拿着吃。我捡了一个握在手里,感受着柿子的光滑圆润,也感受着淳朴和热情。</p> 上村村石鼓亭 <p class="ql-block">如所有瑶族的村庄一样,石鼓亭临塘而建。石鼓亭外有一口古井,由古井形成一跌水式水塘,活水从上及下从小台阶上跌下,上面洗菜,下面洗衣,水流哗哗,人们在那里洗涮聊天说笑,说笑如水流,天然形成村里家长里短信息的集散地,也是村规民俗的传播传承地。周边的房屋与亭、水相互关联,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洗涮•上水洗菜,下水洗衣。</p> 村戏台 <p class="ql-block">村里遗留许多文革痕迹,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上村村的周边为防御土匪修有围墙,并设了东西南北四个寨门。寨门内外的小路由青石板铺就,其中一条通往广西,是著名的潇贺古道的一部分。据老人讲,现在的路几乎没有人走,还保持着古道的风貌。从湖南的上村走到广西的油沐村,大约需要4个小时,当时我真心想自己走一趟。我随带路的老人登上通往广西的寨口,看着青石板铺成的蜿蜒古道和郁郁的山色,觉得走一趟古驿道是一件使情感很饱满的事情。</p> 潇贺古道 寨口与老人•出去就踏上了潇贺古道。 重檐风雨过街廊 <p class="ql-block">从老驿道回来,老人带我去了他的家。他的儿子在村口建了三层大屋,现代范儿的,毫无特点。老人和老伴儿自己守着老屋,政府给修了沼气池和灶头,有了清洁能源,他们不需再用柴火烧饭,家里和厨房收拾得干净利索。村里类似的老屋很多,年轻人追求时尚不喜老屋,再好的老屋也娶不进儿媳妇,只有老人坚持住着,勉强支撑。许多老屋濒临腐朽倒塌,有些几乎败了,非常可惜。在老人家,我想如果让我选择住在一间老民居中,我定会选择上村村的这间老屋。</p> 庭院 门和老人 老屋装饰 <p class="ql-block">离开上村村时,我在村口等车。一位村民告诉我,班车要很久才来,让我走下去到路口,有许多班车回江永。我想也是,便顺路向下走。刚走没多久,那位村民高声喊我向我追来,我停下来听明白了,他的一位朋友的朋友刚好要开车出村,他看还有座位,便要朋友的朋友捎我到大路边,说天气太热,怕我走下去中暑。没想到那辆车是回江永县的,司机把我直接捎到江永县市内的大桥边,还千叮咛万嘱咐让我注意安全。我省了脚力,内心添了许多温暖。</p> 草垛和鸡 <p class="ql-block">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