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苏东坡先生说过,“宁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在我的家乡,竹林随处可见,我家的屋后也有一片青翠茂盛的竹林,毕姓人家的小屋掩映在青山翠竹间。儿时的我与小伙伴们经常穿梭在竹林里,那是我们最恰意、最有趣味的游乐园。</p><p class="ql-block"> 是中秋,我又回到了生我养我的地方。心情雀跃,天是蓝的,云是白的,风是清的,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翠竹香。车子刚停住,我就迫不及待直奔岭上(儿时我们都称屋后竹林为“岭上”),只见竹林一片狼藉,地上横七竖八躺满了已发黄的竹枝,茂密的竹林被砍伐一空,秋风穿林而过,飘零的竹叶摇摇欲坠,尽显落寞。我轻轻抚摸一根根翠竹,儿时的记忆犹如幻灯,仿佛自己又回到了那快乐的童年。</p> <p class="ql-block"> 当第一声春雷过后,竹林里就灵动起来。一个个尖尖的小脑袋,争先恐后从地下钻出来,有些甚至从石头缝里挤出来,山坡上、屋檐后,一不小心就会踩到竹笋。这时候竹林里热闹非凡,在大人的带领下,小伙伴们挎着竹篓,扛上锄头等工具,兴致勃勃奔进岭上挖竹笋。拨开地上的枯枝杂草,发现破土而出的笋尖又喊又叫,“这儿有”、“这儿也有”、“这里好多”……大人们就在我们的引领下,根据竹笋的长势和翠竹的疏密,选择一部分挖来食用,随着“咔嚓、咔嚓”的声音,不用多时竹篓就装满了竹笋,等待我们的将是一顿美味的酸菜炒笋。而留在竹林的竹笋,好像拥有一种神力,疯狂往上长。刚开始,我们还与竹笋比高,可没几天,就只能仰望它们了。它们一边上长,一边脱下褐色的外衣,露出青绿青绿的竹节,亭亭玉立,直触蓝天。</p><p class="ql-block"> 夏天的竹林,幽静清凉。在没有空调的那些岁月里,竹林便成了我们乘凉的乐园。我和小伙伴们在竹林里捉迷藏、荡秋千、爬竹竿,尽情地玩耍。在田间劳作的人们也喜欢到竹林里休息,凉风吹来,竹叶沙沙,鸟儿歌唱,给疲劳的人们带来一阵阵清凉。午饭后,竹林便成了我们的天堂,小伙伴们不约而同来到竹林睡“软席”。所谓软席,就是找几根间隙比较大的翠竹,用草绳缠绕在翠竹腰上,形成一张结实的网,再在网上铺满绿枝,地下也铺满绿枝,大点的或会爬竹子的伙伴就睡在“软席”上面;不会爬或小不点就睡在地下的绿枝上。夏风摇曳,竹影婆娑,偶尔阳光透过竹叶,洒下斑斓点点,伴着大自然的天赖之音,很快我们便进入了梦乡。</p> <p class="ql-block"> 不知何时,秋风来到了竹林,撒了一地金黄。星罗密布的野菊花点缀着林地,我和小伙伴们穿梭在竹林迤逦的画卷中,沐浴清凉的秋风,聆听蝈蝈的吟唱,陶醉在竹林深处的板栗中。秋风吹来,树上不时撒下几颗板栗,草丛中、落叶下,有些甚至滚到田埂边,火眼金睛的我们都会一一拾起。胆大的伙伴偶尔也会爬上树摇板栗,“快闪开,不然栗球砸你头了!”话音刚落,“哗啦啦……”,一个个刺球应声而落,有的还拖着一小截细梗青叶,黄的球,绿的球,青黄杂糅的,少数熟透了的还裂了口,露出圆鼓鼓的褐色栗子,我们尽情地享受这美味的大餐,欢声笑语流淌在竹林间。</p><p class="ql-block"> 冬天,万木萧条,而竹林仍然幽篁叠翠。一场大雪后,厚厚的白雪把竹子压弯了腰。雪停了,阳光照在竹叶上,闪闪发光,我们在竹林里摇雪,堆雪人,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鸟儿在竹枝上“唧唧喳喳”叫个不停,冬天在竹林里听鸟叫,也别有一翻乐趣,那叫声时高时低,婉转悠扬,把你引进小鸟的世界里。有时我们也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捕鸟,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我们满心欢喜掀起竹筛,结果一只也没有。不知是鸟儿太聪明还是我们太笨,始终没有逮到一只,但伙伴们却乐于其中,留连往返。</p> <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童趣流逝。在这个玩具堆成山、生活丰富的年代,竹林再也没了儿时的生气。我轻轻摇动着手中的翠竹,微风吹来,竹叶沙沙,像是向我点头问好。暖暖的阳光中,我仿佛看到了,在一片青翠茂盛的竹林深处,儿时的伙伴带着自己的孩子,在快乐的嬉戏,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洋溢在每一片竹叶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