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来豫中”白马寺与地坑院

昌年

<p class="ql-block">  2024年9月20日,上海迎来了今年第14号台风“普拉桑”,在风雨交加中,我们登上了K738次列车,开启了为期9天的山西之旅。</p> <p class="ql-block">长途的行程在舒适的软卧包厢,老同学有说有笑时间好快,次日清晨六点不到,列车缓缓停靠在河南洛阳站。此时天阴飘着细雨,旅行社的大巴已在车站等候我们一行20人的团队到来。</p> 白马寺 <p class="ql-block">  古都洛阳,白马寺被誉为“中国佛教第一寺”,是中国最早的佛教菩提道场。它始建于东汉(公元68年),是中国佛教的“释源”和“祖庭”。</p> <p class="ql-block">白马寺作为国务院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名字源自“白马驮经”的故事。东汉使者与印度高僧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回到洛阳,为纪念这一历史时刻,特建此寺并命名为“白马寺”。</p> <p class="ql-block">白马寺正门坐北朝南,山门外矗立着两匹北宋时期的石马,左右相对,守护着这座千年古刹。</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前“心”字石。</p> <p class="ql-block">齐云塔,又称释迦舍利塔、金方塔、白马寺塔,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后经金代重修,至今仍巍然屹立。</p> <p class="ql-block">白马寺内的钟楼与鼓楼,历经沧桑,钟声悠扬,鼓声激越,仿佛诉说着千年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大佛殿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地祈福膜拜。</p> <p class="ql-block">佛主威严肃穆,令人肃然起敬,心灵得到了净化。</p> <p class="ql-block">清凉台摄摩腾、竺法兰翻译佛经《佛说四十二章经》,纪念碑文见证了佛教在中国传播的重要历史时刻。</p> <p class="ql-block">竺法兰祖师墓,墓碑上刻着他的生平事迹,让人缅怀这位对中国佛教作出巨大贡献的先贤。</p> <p class="ql-block">白马寺泰国风格的佛殿,金色的塔尖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别具一番异域风情。</p> <p class="ql-block">缅甸风格的佛塔造型独特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印度风格的佛殿则充满了浓郁的异国色彩,让人仿佛置身于遥远的国度之中。</p> <p class="ql-block">白马寺前神州牡丹园,每年五月是赏花期。</p> <p class="ql-block">  中午天气转晴,我们在陕州品尝了当地民俗特色十碗席,每一道菜都充满了浓厚的地方风味。</p> <p class="ql-block">十口大锅,十道小菜。</p> 地坑院 <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参观了陕州“地坑院”,这是一种古老的居住方式,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是全国乃至世界唯一的地下古居民建筑群代表地。</p> <p class="ql-block">步入地坑院的隧道,仿佛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p> <p class="ql-block">地坑院的建造特点是在平地上挖一个方形或长方形的坑,然后在坑的四壁凿出窑洞用于居住,通常有一个窑洞作为门洞,连接一个斜坡通道通向地面。这种建筑形式不仅结构简单,而且所用建材少,建筑成本低,是当地居民理想的居住选择。地坑院被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是中国特有的四大古民居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老杨家院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窑洞装饰着漂亮的剪纸窗花,透出温馨的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地坑院天井里,一长溜土灶,蒸、煮、炸、炖、焖、保温一次搞定。</p> <p class="ql-block">邻里之间的通道,充满了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从地面上看院落,别有一番景致。体验了“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人”的民居奇观。</p> <p class="ql-block">地坑院不仅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而且冬暖夏凉,与地上温度形成鲜明对比,是古人智慧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中国农民丰收节,五谷丰登一片繁荣景象。</p> <p class="ql-block">在陕州老街上,感受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气息交织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 👁👁谢谢您的观赏!</p><p class="ql-block"> 下集请看“晋善晋美”<span style="font-size:18px;">山西篇。</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