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世界级历史文化宝库—莫高窟

山东孙柏远

<p class="ql-block">甘肃敦煌莫高窟,是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云门石窟、甘肃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p> <p class="ql-block">一日游敦煌,一眼望千年</p> <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5日,我们随山东新疆甘肃旅游专列,穿越茫茫的无人区戈壁滩,远处的黄沙逐渐被风吹散,来到了向往已久的瑰丽宝藏—莫高窟</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时期,一个僧人经过此地,发现金光闪闪,如现万佛,于是便开凿了第一个洞窟。日后又有很多法师凿窟修禅,形成了现在的规模。</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次一共游览观看了4个窟,洞窟编号分别是:96、138、148、328</p> <p class="ql-block">这是民国初重修的九层楼,她是莫高窟标志。</p> <p class="ql-block">九层楼,洞窟编号第96号,初唐(618-705)。此窟开凿于初唐</p> <p class="ql-block">窟内的大佛高35.5米,两膝间宽度为12米,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p><p class="ql-block">根据敦煌遗书《莫高窟记》记载,这尊大佛为唐代武周证圣元年(695年)由禅师灵隐和居士阴祖所建。是佛国三世中的“未来佛”弥勒佛,即释迦牟尼的“接班人”。大佛的制作方法为石胎泥塑,即在崖壁的石沙岩体上凿出佛像的大体形状,再用草泥垒塑、用麻泥细塑,最后着色而成。这尊大佛因多次重修,已非唐塑原貌,但仍不失雄伟壮观的气势。</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138窟开凿于晚唐(公元835-907年),距今一千多年,洞窟前的木构建筑是清代时期修建的,洞窟中能看到五代、元、清等时期重修的历史痕迹。第138窟的洞窟形制覆斗顶形,在洞窟中心设有佛坛,坛上的佛背屏与窟顶相连。</p> <p class="ql-block">第138窟的主室中心设有佛坛,一组塑像都是经过清代重修,主尊趺坐佛是晚唐塑的,清代经过重修。送子娘娘等十二身、六臂观音一身、胁侍二身完全是清代作品。</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148窟位于窟区的南端</p> <p class="ql-block">该窟建于盛唐大历十一年(公元776年)</p> <p class="ql-block">洞窟主室平面呈长方形,窟顶为纵券顶。洞窟中央佛坛上塑有释迦牟尼涅槃像。这尊涅槃像头南脚北,面向东方,右胁枕手,累足横卧,身长14.40米,从体量上对比是莫高窟的第二大涅槃像。在涅槃像身后还塑有多身菩萨、比丘、天人等,都已经过后代的重修。</p> <p class="ql-block">佛右胁而卧,面型丰满、双眼微闭,左手自然放于左腿之上。衣纹柔软,随身体起伏而变化,一副安然入睡之态。</p> <p class="ql-block">涅槃是佛教的核心概念,是指佛教修行的最高成果。</p> <p class="ql-block">历史无言,唯石能语</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328窟是开凿于初唐时期的代表洞窟。</p><p class="ql-block">第328窟西壁佛龛内的群像,均为唐代原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是此窟的参观重点。</p> <p class="ql-block">西壁佛龛中,释迦牟尼结跏趺坐于莲花宝座上,身披田相袈裟,右手平举,作施无畏印,左手抚膝。佛像造型丰润,神情威严而端庄,两眼俯视,给人一种亲切感。随着佛陀手臂的动态而改变的衣纹褶皱十分细致,结跏双腿和被包裹的双脚,使袈裟的横向褶纹疏密有致,极富韵律。</p> <p class="ql-block">在佛像两侧塑的是佛的两位弟子迦叶和阿难。左侧为迦叶,他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首,因少欲知足被称为“头陀第一”。这身塑像身着水纹田相格袈裟,端严直立,双手合十,双眉紧缩,表现出一位老年高僧庄严虔敬的神情。</p> <p class="ql-block">右侧为阿难像。阿难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他19岁皈依佛门,侍佛25年,多闻佛法,长于记忆,被称为“多闻第一”。此身阿难像身躯微斜,两手笼于袖内,昂首侍立,面貌丰润,双目微睁,似在出神聆听。</p> <p class="ql-block">弟子两侧为两身胁侍菩萨,均足踏莲花,作闲适的“游戏座”。发髻高耸,面相丰腴,双手纤巧,胸饰璎珞,腰围锦裙。艺术家对菩萨身形线条的塑造精准而富有质感,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佛龛外侧为三身供养菩萨,体态修长,璎珞长垂,胡跪于莲台,气质端庄典雅,造型严谨细致。</p> <p class="ql-block">鸣沙山上、月牙泉边,练一套传统杨氏太极拳:“拳在泉边练,人在画中游”</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让我心生敬畏</p><p class="ql-block"> 站在沙丘上眺望那高耸陡峭的石壁,隐隐约约能看见一些石窟,那便是“千佛洞”——莫高窟,处处彰显着华夏文明的独特风韵。莫高窟,让我心生敬意。</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的历史文明,让我心生敬意。站在石壁下,望着那开辟在峭壁上的石窟一座接着一座延伸到无尽的远方,我不禁心生赞叹:它是人类文明的精粹,是人类灵魂的汇聚,是人类生命的永恒,是中华民族勤劳智慧的结晶!一千多年的层层累聚,一代又一代工匠的潜心创造,才有了如今的莫高窟。仰望天空,聆听石窟的声音,我仿佛能听见它的心脏在跳动,这一千多年它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均匀,是一种壮阔的生命!是一种伟大永久的信仰!</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的制造工艺,让我心生敬意。望见那威武、巨大的佛像,两侧的佛像排列整齐,庄严而又肃穆,充满静谧的气息,他们的美丽扣动了我的心弦。走进石窟,仔细观望,可以看见菩萨们的手腕、膝盖微微隆起,端庄而又富有灵气,颇有一种仙境之感。他们的脸光滑圆润,眉毛如弯弯的柳叶,眼睛散发着神采。工匠们用他们高超的制造工艺将菩萨们的温柔慈祥、神采奕奕惟妙惟肖地展现在人世间。它们焕发出来的气息和光彩与众不同,犹如一道独特的神光在照耀。</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的飞天壁画,让我心生敬意。仰望窟顶,只见云雾缭绕中,她们衣衫飘动,俯瞰众生万象;仙乐飘渺中,她们舞动身姿,笑对人间百态。她们有的吹箫弹奏,有的翩翩起舞,有的臂跨鲜花、花篮,将开心快乐的花瓣洒向人世间。翩跹的仙子仿佛真得下一秒就奔向九天,“史话敦煌,壁上飞天原是梦;气冲云霄,空间追月化为真。”传说中的“飞天”已然照进现实,中国的航天在这里兴起,扯动了我喷薄的敬意。</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一个让我心生敬意的地方,一尊尊威武祥和神秘的石塑屹立在沙漠的深处,投入沙漠母亲的怀抱。它是一座历史沧桑的艺术宝库,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勤劳。</p><p class="ql-block">莫高窟,永远让我心生敬意。</p> <p class="ql-block">欣赏窟内飞天壁画</p><p class="ql-block">唐代大诗人李白咏赞敦煌飞天仙女诗:</p><p class="ql-block">素手把芙蓉,</p><p class="ql-block">虚步蹑太空。</p><p class="ql-block">霓裳曳广带,</p><p class="ql-block">飘浮升天行。</p> <p class="ql-block">敦煌飞天,这个穿游于几万平方米壁画中的精灵,无疑是古人感通天地之际凝气成形的表现。故而,有人把飞天比喻为敦煌壁画的“眼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这飞天正是点通敦煌艺术鲜活生命的那一点灵犀!</p> <p class="ql-block">飞天是天宫的精灵,在造型上集中了人间最善良、最美丽的形象,使人觉得亲切并产生护佑感。</p> <p class="ql-block">飞天是古人对美好的向往,如今中国人终于实现了飞天的梦想</p> <p class="ql-block">在如织的游人中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手指孤云向君说</p><p class="ql-block">卷舒久已任秋风</p><p class="ql-block">我自人间漫浪</p><p class="ql-block">平生事,南北西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