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推辞的艺术</p><p class="ql-block">那天,我看了当代杂文家鄢烈山先生的《毛遂之死》这篇文章感悟颇深。在我没有看到这篇文章之前,我和很多人一样,只知道“毛遂自荐”这件事,那是一位勇敢无畏、自信满满的智者形象,至于毛遂是怎么死的并不知道。《毛遂之死》一文,对此做了详细描述,这篇文章通过毛遂之死,告诉了我们另一个耐人寻味的道理。</p><p class="ql-block">鄢烈山在文中写道,公元前256年,燕国派遣大将栗腹攻打赵国。赵王欲选派毛遂为主帅出征迎敌,毛遂闻之大惊。毛遂赶到赵王那里,这次不是推荐自己,而是推辞自己。毛遂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骐骥一日千里,捕鼠不如蛇猫。逞三寸之舌当仁不让,仗三尺剑实非我能,岂敢以国家安危,来试验我之不才之处。</p><p class="ql-block">说真话,毛遂不仅很聪明,而且很明智。他不仅懂得何时可以自荐,而且深知何时必须推辞的道理。但赵王仍然坚持让毛遂挂帅迎敌。尽管毛遂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最终还是一败涂地。面对如此败局,只能以死谢罪。于是,毛遂避开众人,来到一个山林里拔剑自刎。一个旷世奇才,就这样倒在了“毛遂自荐”的神话里。</p> <p class="ql-block">当然说,鄢烈山先生在文中,没有注明“毛遂之死”的史料来源。我也未曾看到过公认的,权威的,可靠的,有关“毛遂之死”的答案。但是,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撇开“毛遂之死”的历史真伪不谈,对此说法的真实性不去考证。我觉得鄢烈山先生讲述的这个故事,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很有趣、很耐人寻味的故事。</p><p class="ql-block">鄢烈山先生的《毛遂之死》虽非史实,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寓意,为我们揭示了另一种人生智慧,即推辞的艺术。鄢烈山先生笔下那虚构而又不失深意的“毛遂之死”,深入探讨了在功利与淡泊之间,如何以推辞为舟,寻觅心灵的宁静港湾。如何在功利与淡泊之间找到平衡?如何让自己的心灵得以安宁?'</p><p class="ql-block">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们往往被名利所驱,竞相推荐自己,以求得展示所长,实现个人价值。然而,并非所有的机会都适合自己,也并非所有的舞台都能成为我们的主场。毛遂的推辞,便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智慧选择。他明白,真正的成功不在于盲目地抓住每一个机会,而在于选择那些最适合自己的舞台,展现最真实的自我。</p> <p class="ql-block">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推辞,并非逃避,而是一种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态度。它要求我们在面对诱惑与机遇时,能够冷静地分析自己的实力与条件,做出最符合实际情况的判断。正如古人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在复杂多变的人生旅途中,懂得适时地推辞,才能避免无谓的失败与挫折,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p><p class="ql-block">毛遂的悲剧,让我想起历史上的另一个著名典故,那就是诸葛挥泪斩马谡。这个典故说的是,以饱读典籍自命的马谡,立下军令状领命镇守街亭。有着参谋天才的马谡,不知道纸上谈兵,和真正的带兵打仗有着天壤之别。其结果,马谡,这个满腹经纶、才华横溢的青年将领,不仅丢失了街亭,还赔上了自己的聪明脑袋。</p><p class="ql-block">马谡的悲剧,在于他未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与局限,盲目自信地接受了超出自己能力范围的任务。与毛遂相比,他缺乏的正是那种清醒的自我认知和明智的推辞。而诸葛亮的挥泪斩将,则是对这一教训的深刻反思与警示。他意识到,在用人之际,必须量才录用,不可盲目求全。同时,也提醒后人,要时刻保持谦逊谨慎之心,以免重蹈覆辙。</p> <p class="ql-block">野心和欲望,是人类的一种天性。有朝一日能够象毛遂那样一举成名,光宗耀祖,是天下无数人梦寐以求的愿望。于是,在功利的社会里,很多不甘寂寞的人们,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和欲望,不择手段地推荐自已,挖空心思地粉墨登场。因此也就有了官场,商场,情场,甚至刑场上,纷纷扬扬的喧闹。</p><p class="ql-block">在当今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里,人们往往面临着种种诱惑与挑战。如何在淡泊与功利间寻找平衡的推辞艺术,便是在这纷扰的世界中,为我们提供的一盏明灯。它教会我们在面对诱惑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判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纷扰的世事中,保持一颗平和而坚定的心,而不被外界的喧嚣所扰乱。</p><p class="ql-block">“毛遂之死”虽为虚构,但其所蕴含的智慧与哲理却值得我们深思。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里,我们要学会运用推辞的艺术,在功利与淡泊之间寻找属于自己的平衡点。不盲目追求名利与地位,不轻易接受自己完不成的任务。在适合自己的舞台上尽情挥洒汗水与智慧,在淡泊与宁静中守护好心灵的港湾。如此,方能在人生的旅途中走得更加稳健与从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