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4年8月24日</h1> <h1> 我们一早离开赫曼纽斯(Hermanus),驱车前往开普敦(Cape Town),途中,天空中一道美丽的彩虹为我们的旅程增添了绚丽的色彩。</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克尔斯滕博斯国家植物园</b><b>(Kirstenbosch National Botanical Garden)</b></h1> <h1> 我们到了开普敦,先去参观克尔斯滕博斯国家植物园,园里汇聚了各种南非本土植物,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植物园之一。</h1> <h1> 植物园位于桌山的东坡,占地528公顷,不仅是植物爱好者的天堂,也提供了许多步道,是户外活动的绝佳场所。</h1> <h1> 植物园拥有超过7,000种植物,其中大多数为南非特有的本土植物,成为了解南非自然生态的一个重要窗口。<br></h1> <h1> 天下着小雨,导游带着我们在植物园里走不同的步道,看各种南非植物,下面是其中几种最有代表性的南非植物。</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帝王花(Protea cynaroides),也称银叶花,颜色丰富多样,通常以红色、粉色、黄色或白色为主,是南非的国花。</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帝王花有着坚硬的花瓣,像皇冠一样环绕着中心,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花卉之一,象征着极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美丽。<br></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针垫花(Leucospermum)属于山龙眼科(Proteaceae),主要分布于南非的西开普省。</h1> <h1> 针垫花因其独特的外形像针垫而得名,是南非特有的植物,常被用于花卉装饰和园艺设计。</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针垫花呈圆球状,色彩鲜艳,通常为红色、黄色和橙色。<br></h1> <h1> 芬博斯地区(Fynbos region)是全球植物最丰富的生物群之一,许多物种独特于此,针垫花作为代表,体现了南非植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脆弱之美。</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苏铁(Cycad),俗称铁树,早在恐龙时代就已存在,是现存最古老的种子植物之一,主要分布于南非及非洲其他国家。</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南非苏铁(Encephalartos)属于极为古老的植物群体,仅在南部非洲的特定地区生长,已被列为濒危植物,受到严格保护。</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天堂鸟(Strelitzia)是南非的本土植物,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因其花形酷似展翅飞翔的鸟类,故得名“天堂鸟”或“鹤望兰”。</h1> <h1> 珊瑚树(Erythrina caffra)是南非特有的植物,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以鲜艳的红色花朵著称,冬季和早春开花,吸引大量鸟类和昆虫。</h1> <h1> 芦荟(Aloe)以其药用价值和独特外观闻名,优雅的花朵常用于园林景观设计,广泛分布于非洲大陆,南非则拥有丰富的芦荟种类。</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白果树(Brachylaena neriifolia)主要分布在南非的东开普省和夸祖鲁-纳塔尔省,是南非的本土植物,常见于海岸林地和山地灌木丛中。</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银叶树(Leucadendron argenteum)以其闪亮的银色叶片闻名,南非特有,是重点保护物种,主要生长在西开普省的开普敦地区,尤其是桌山附近。</h1> <h1> 野生茉莉(Wild Jasmine)在春夏季开花,散发出宜人的香味,小巧的白色花朵香气扑鼻,是南非常见的芳香植物之一。<br></h1> <h1> 南非雏菊(South African Daisy)以鲜艳的黄色花朵和明亮的中心著称,开花季节散发淡淡的清香,是南非特有的植物。<br></h1> <h1> 石楠(Heath)原产于南非,特别是在西开普省的芬博斯地区,其鲜艳的管状花富含花蜜,深受鸟类喜爱。</h1> <h1 style="text-align: left;"> 植物园除了花卉,还有许多鸟类。一只南非蜜鸟(Cape Sugarbird)灵活地在花朵上跳跃,细长的喙吸取花蜜,长长的尾巴随风轻摆,仿佛在戏谑地挑逗我们。</h1> <h1> 一只非洲猫头鹰,学名雕鸮(Bubo africanus),隐蔽在树木的高处,耐心等待捕猎的最佳时机。</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b>信号山 (</b></span><b>Signal Hill)</b></h1> <h1> 信号山(Signal Hill)是一座海拔约350米的小山,紧邻桌山,因其历史作用而得名——在航海时代,这里曾用作发射信号的地点。</h1> <h1> 由于桌山(Table Mountain)缆车正在维修,不对游人开放,我们只能改上信号山,到这里俯瞰开普敦,远眺桌山。</h1> <h1> 信号山山顶树影婆娑,蓝天映衬下的小径旁水洼清澈,展现了雨后的宁静与自然之美。</h1> <h1> 站在信号山顶俯瞰,白云、远山、与城市天际线融为一体,开普敦市区一览无遗。</h1> <h1> 站在信号山顶俯瞰,开普敦市区、桌湾(Table Bay)及大西洋尽收眼底。</h1> <h1> 站在信号山顶俯瞰,开普敦体育场形似一只巨大的面包圈,坐落在海边,与蔚蓝的大海融为一体。</h1> <h1> 站在信号山顶俯瞰,开普敦海港的建筑与大海交相辉映,船只在碧蓝的海面上航行,划出一条优美的白色弧线。</h1> <h1> 据说,开普敦一年有300多天多云,桌山因此常常婉拒与游客见面。</h1> <h1> 我们站在信号山顶观赏桌山,可惜身后的桌山被白云笼罩,仿佛一块巨大的桌布盖住了整个桌面,无法见其真容。</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普敦市政公司花园</b></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The Company Gardens)</b></h1> <h1> 下午,我们来到开普敦市政公司花园游览,这座公园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荷兰东印度公司时期,拥有许多历史建筑和文化机构。</h1> <h1> 市政公司花园是一个宁静的绿地,许多白色松鼠在草地上蹦跳觅食,为公园增添了生气与趣味。</h1> <h1> 南非议会大厦始建于1885年,是南非的重要立法机构,主要由两座建筑组成,分别是国民院和省院。</h1> <h1> 南非国家图书馆成立于1818年,馆内收藏了大量与南非历史、文化和文学相关的珍贵文献,是该国重要的文化和学术资源中心。</h1> <h1> 公司花园中有一座塞西尔·约翰·罗德斯的雕像,他曾担任南非总理,以推动英国在非洲的殖民扩张和“开普到开罗”铁路的愿景而闻名。</h1> <h1> 南非博物馆(Iziko South African Museum)建于1825年,收藏了丰富的自然历史、文化遗产和考古发现,展品涵盖从史前时期到现代,展示了南非的多元历史与生态。</h1> <h1> 南非博物馆另一侧远处清晰可见信号山,其轮廓和著名的树木线条成为开普敦市区的标志性景观。</h1> <h1> 南非议会大厦旧楼(Old South African Parliament Building)建于19世纪,曾是开普敦议会所在地,并收藏了大量本土和国际艺术品。</h1> <h1> 南非国家美术馆(Iziko South African National Gallery)是开普敦市中心最著名的艺术馆之一,展出南非及国际艺术家的作品,涵盖绘画、雕塑和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h1> <h1> 在开普敦的公司花园核心位置,靠近南非国家美术馆、南非议会大厦旧楼和南非博物馆,有一座马夫雕像(The Horse Memorial Statue)</h1> <h1> 马夫雕像由南非著名雕塑家摩西·科特勒(Moses Kottler)创作,雕像中两个裸体男性,一位黑人,一位白人,站在马的两侧,象征着跨越种族鸿沟的团结与合作。</h1> <h1> 我们走出公司花园,经过法国领事馆,建筑古典优雅,白色外墙与周围现代化高楼形成鲜明对比。</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开普敦的马来区(Bo-Kaap)</b></h1> <h1> 接着,我们来到位于南非开普敦市中心西北侧的马来区(Bo-Kaap)。</h1> <h1> 马来区坐落在开普敦市区的山坡上,区内布满狭窄的街道和独具特色的彩色房屋,是一个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的社区。</h1> <h1> 小区面积不到2公里,最宽处不到0.5公里,色彩鲜艳的房屋像积木似地排列在街道两旁。</h1> <h1> 马来区有大约6,000至10,000居民,其中70%以上是穆斯林,许多居民是东南亚奴隶的后裔,尤其是来自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的“开普敦马来人”。</h1> <h1> 马来区的大多数房屋建于18至19世纪,拥有平屋顶和简单的几何设计,反映了荷兰殖民时期的建筑风格。</h1> <h1> 这些房屋最初是为东南亚奴隶建造的,最初大多为白色,随着奴隶制度的结束,居民将其涂成亮丽的颜色,以庆祝自由和表达个性。</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4年8月25日</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b>好望角 (Cape of Good Hope)</b></span></p> <h1> 我们一早从开普敦出发,驱车约2小时,顺利抵达了好望角国家公园。</h1> <h1> 进入好望角自然保护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伫立在东海岸的迪亚士十字纪念碑(Dias Cross Memorial),这是为纪念首位绕过好望角的葡萄牙探险家巴托洛梅乌·迪亚士(Bartolomeu Dias)而建的标志性建筑。</h1> <h1> 再往前行驶不久,可以看到新好望角灯塔(Cape Point Lighthouse),相比旧灯塔,新灯塔位置更高、更远离海岸,解决了因海雾遮挡而无法有效工作的缺点。</h1> <h1> 我们把车直接开到开普半岛的开普角(Cape Point),山顶上伫立着旧好望角灯塔(Old Cape Point Lighthouse)。</h1> <h1> 开普角旧好望角灯塔建于1859年,是航海者的重要导航设施,但由于位置较高常被海雾遮挡,因此后来在较低处建了一个新灯塔。</h1> <h1> 我们小分队全体成员换上队服,精神抖擞、意气风发,正式踏上挑战真正“天涯海角”的征程。</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灯塔山不高,我们沿着石阶路慢慢往上走,一路攀爬,一路看景,一路拍照。</span></p> <h1> 好望角位于南非开普敦的西南端,濒临大西洋,是世界著名地标之一,作为航海历史中的重要航标,它曾是欧洲航海家开辟通往东方航线的关键地点,象征着希望与征服自然的勇气。</h1> <h1> 好望角曾被误认为是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实际上最南端是厄加勒斯角(Cape Agulhas),但好望角依然是航海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地点。</h1> <h1> 好望角于1488年被发现,最初称为“风暴角”,后来改名为“好望角”,象征着欧洲通向东方航线的希望。</h1> <h1> 我们在好望角老灯塔前庆祝登顶,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和自豪。</h1> <h1> 低头回望,好望角的蜿蜒小路尽收眼底,曲折的石墙围绕着陡峭的海岸,层层递进,与大西洋交融在一起,不离不弃。</h1> <h1> 站在山腰处,可以看到屹立在悬崖上的新好望角灯塔,俯瞰波涛汹涌的大西洋,孤立却坚毅,为过往船只准确指引方向。</h1> <h1> 大西洋蓝色的海水拍打着海岸,卷起层层浪花,白色的浪潮一次次涌上沙滩和岩石,一遍遍讲述着曾经发生在这里的故事。</h1> <h1> 然后,我们开车下到位于海边的好望角地标处,旁边是一座小山,周围环绕着大海,自然景色壮丽,令人心潮澎湃。</h1> <h1> 多数人认为好望角地标是开普半岛的最南端,但根据精确的地理纬度计算,这里实际上比开普角(Cape Point)偏北37米。</h1> <h1> 在好望角地标拍完照后,许多人选择去海边漫步欣赏海浪,而我们则决定登山俯瞰大海。</h1> <h1> 山上风很大,我们小心扶着铁索,一步步爬到山顶,大家就势儿在山顶平台上练练功,感受身心与自然的共鸣。</h1> <h1> 卜老板身手不凡,腿踢得很高,一看就知道是平时炼过的,显得特别专业且充满力量感。</h1> <h1> 罗美女是舞蹈队的骨干,劈叉和抬腿对她来说轻而易举,身体柔软,轻松自如。</h1> <h1> 波姐姐现学现卖,模仿做了一个瑜伽动作“勇士二”,动作还算到位,有模有样。</h1> <h1> 玲妹妹自编自导,表演了一个“飞鸿展翅”,身体平衡很好,动作协调流畅。</h1> <h1> 太太最近锻炼得少了,做了一个“舞王”瑜伽体式,动作还算标准,但略显生疏。</h1> <h1> 我勉强做了一个“鹤蝉式”体式,老胳膊老腿的,坚持不了多久,不服老也不行了。</h1> <h1> 我们背靠大西洋,迎着阵阵海风,伴着蓝天白云,在好望角的山顶上集体亮相。</h1> <h1> 我们开车徐徐离开好望角,一只鸵鸟前来送行,依依不舍地在海边与我们道别。</h1> <h1> 奔波了一上午,我们早已饥肠辘辘,来到海边的一家餐厅大快朵颐。</h1> <h1> 美味的龙虾海鲜大餐包括烤龙虾、鳕鱼、海虹、色拉和薯条,既补充了能量,又满足了味蕾。</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非洲企鹅(Spheniscus Demersus)</b><br></h1> <h1></h1><h1> 接着,我们来到了博尔德斯(Boulders)企鹅滩,见到了可爱的非洲企鹅。</h1> <h1> 非洲企鹅是南非唯一的企鹅,目前被列为濒危物种,数量从1950年代的几百万只已下降到2020年代的不到19,000只。<br></h1> <h1> 每只非洲企鹅重约2-5公斤,寿命通常为10至15年,胸部和腹部的黑色斑点独一无二,眼睛周围的裸露皮肤用于调节体温。</h1> <h1> 非洲企鹅通常模仿驴叫发声,伴随着头部摇动,用于吸引配偶,因此被称为“驴子企鹅”。</h1> <h1> 非洲企鹅可以潜水到130米深,游泳速度可达每小时20公里,它们能喝海水,并通过腺体将盐分排出体外。</h1> <h1> 在企鹅滩,我们还看到了一只岩蹄兔(Rock Hyrax)。岩蹄兔与大象有共同祖先,同属蹄兔类(Paenungulata)的进化分支。</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b>十二门徒山</b></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Twelve Apostles Mountain)</b></h1> <h1> 下午,我们抵达开普敦著名的十二门徒山,这是桌山群的一部分,由十八座山峰组成,绵延6公里,平均海拔约750米。</h1> <h1> 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统治下,该山脉被称为城堡山(Kasteelbergen),后来因山峰排列如同十二位守护圣徒而得名为十二门徒山。</h1> <h1> 如果这座十二门徒山在中国,我觉得肯定会被命名为更具本土文化特色的“十二生肖山”或“十八罗汉山”。</h1> <h1> 我们走到十二门徒山的海岸边,感受天水之间的平衡。</h1> <h1> 我们聚在十二门徒山的海礁上,无惧惊涛巨浪的冲击。</h1> <h1> 我们在十二门徒山的海岸边做瑜伽,感受身体与自然的和谐相融。</h1> <h1> 我们坐在十二门徒山的海水旁,从容不迫,尽情汲取大海的能量。</h1> <h1> 我们站在十二门徒山的礁石上,颐指苍天,欲与天空试比高。</h1> <h1> <span style="color:inherit;">我们在十二门徒山海边集结,即兴吟诵【卜算子】词一首,以舒情怀。</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礁石随潮涌,</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脚底水轻凉。</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潮声徐抚心自安,</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天地满清芳。</span></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br></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十二门徒山下,</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远望共晴苍。</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怀抱幸福心境阔,</h1><h1 style="text-align:center;">海天共悠长。</h1>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b>远眺桌山</b></span></p> <h1> 我们回到威斯汀酒店(Westin Hotel),在顶层酒廊坐下,慢慢斟满一杯葡萄酒,一边享用轻餐,一边欣赏桌山的落日。</h1> <h1> 桌山终于羞答答地揭开笼罩在桌面上的“桌布”,露出真容,半遮半掩地与我们相见。</h1> <h1> 一缕缕白云轻轻从平坦的山顶飘过,晚霞渐渐染红了天空,映衬着静谧的开普敦黄昏。</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4年8月26日</h1>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法国小镇</b></h1> <h1> 今天是我们在南非的最后一天,下午就要搭乘航班离开。趁着上午的时间,我们来到了法兰舒克(Franschhoek)这个充满法国风情的小镇游览。</h1> <h1> 法兰舒克(Franschhoek)在荷兰语中意为“法国角”,因悠久的法国移民历史而闻名。</h1> <h1> 法兰舒克小镇四面环山,风景如画,拥有秀丽的山谷、知名的葡萄酒庄园和艺术画廊,成为游客追寻美景与文化的理想目的地。</h1> <h1> 小镇保留着浓厚的法式风情,建筑多为典雅的欧式风格,典型设计元素包括白色外墙、弧形窗户和简洁的线条,营造出浪漫而宁静的氛围。</h1> <h1> 小镇主干道旁的荷兰归正教会教堂(Dutch Reformed Church)始建于1847年,白色外观简洁优雅,是法兰舒克的地标之一。</h1> <h1> 教堂前方的钟楼建于1855年,是教堂的重要标志,钟楼与教堂一起见证了法兰舒克悠久的历史。</h1> <h1> 法兰舒克因其浓厚的艺术氛围而闻名,拥有众多一流的艺术馆和画廊,展出了各种浪漫艺术作品。</h1> <h1> 这是一幅在杰拉特独家艺术画廊(Gerart Exclusive Art Gallery)展出的肖像画,作品出自南非著名艺术家杰拉德·斯尼曼(Gerart Snyman),以现代抽象肖像和野生动物画而闻名。</h1> <h1> 这是杰拉德·斯尼曼的另一幅现代抽象艺术作品,充满活力的色彩和独特的表现手法,展现了艺术家内心的激情与强烈情感。</h1> <h1> 这是在艺术@非洲(Art@Africa)的雕塑花园中展出的一座现代雕塑,描绘了一位正在激情演奏的小提琴女演奏家。</h1> <h1> 这是在艺术@非洲的雕塑花园中展出的另一座现代雕塑,描绘了一位纤细的女性正在翩翩起舞,舞姿优雅,充满艺术感。</h1> <h1> 我们参观完艺术@非洲后,顺便在一家“中餐馆”享用了一顿精致的午餐。下午,我们将分别乘飞机离开南非,这次难忘的旅行就此圆满结束。</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4年8月27日</h1> <h1> 经过33个小时的飞行与转机,跨越三大洲、三大洋、两大半球,我们终于回到了坦帕。接机大厅里站满了欢迎的人群,热烈地迎接我们凯旋归来。</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下非洲】全文完。</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