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社会主义思想史简介及人物介绍:</b></p><p class="ql-block">《社会主义思想史》(1933 年黎明书局出版,郑学稼译,孙寒冰主编)是当时研究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一本重要著作。</p><p class="ql-block"> 孙寒冰是中国经济学家。他早年留学美国,回国后在多所高校担任要职,还曾创办《文摘》杂志,并任黎明书局总编辑。在当时的出版界和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力。</p><p class="ql-block"> 郑学稼生于 1906 年,福建长乐县人。他早年毕业于东南大学农学院,曾出版过畜牧书籍六种。后来转向研究社会科学。他一生著译出版了近七十部书。</p><p class="ql-block">(注:书本为大厚本 小16开</p><p class="ql-block"> 尺寸22cmx15.5cmx5.2cm)</p> <p class="ql-block"> 本书收录了世界上最早一批最知名思想家创造性的提出和研究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这本书的出版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社会主义思想的关注和探讨。在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社会处于剧烈的变革时期,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本书对于当时的学者和读者了解社会主义思想的演变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今,这本书已成为研究当时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重要文献资料之一。</p> <p class="ql-block"> 社会主义思想史是一部漫长而丰富的历史,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重要阶段:</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 空想社会主义时期:</b></p><p class="ql-block">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如古希腊关于人类历史发轫的“黄金时代”传说,中国古代对“大同世界”的憧憬等,都体现了对平等、公有社会的向往。但现代意义上的空想社会主义诞生于资本主义早期。1516 年,英国政治家托马斯·莫尔发表《乌托邦》一书,描绘了一个财产公有、人人平等、共同劳动、没有贫富差距、每个人自由而幸福生活的海岛“乌托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p><p class="ql-block"> 19 世纪初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这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顶峰的时期。其主要特点包括批判矛头直接对准资本主义制度;理论上提出经济状况是政治制度的基础、私有制产生阶级和阶级剥削等观点,并以此分析历史和现状;在设计未来社会蓝图时以大工厂为原型,抛弃了平均主义和苦修苦炼的禁欲主义。代表人物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例如,欧文曾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进行“新和谐移民区”实验,但最终以失败告终。</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时期:</b></p><p class="ql-block"> 19 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学说则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这两大理论发现为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p><p class="ql-block">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1848 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系统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正式诞生。《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以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策略和目标,为无产阶级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纲领。</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3. 社会主义实践时期:</b></p><p class="ql-block"> 巴黎公社:1871 年,法国巴黎爆发了工人阶级起义,建立了巴黎公社。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为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虽然巴黎公社仅存在了短暂的时间,但它的精神激励着无数的无产阶级革命者。</p><p class="ql-block"> 俄国十月革命:1917 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在革命中采取了正确的策略,成功地夺取了政权。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为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榜样和借鉴。</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4. 苏联社会主义探索时期:</b></p><p class="ql-block"> 列宁时期:十月革命后,列宁领导苏联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他提出了新经济政策,允许一定程度的市场经济和私人经济存在,以恢复和发展经济。同时,列宁强调无产阶级专政的重要性,为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斯大林时期: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运动,使苏联迅速从一个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过度强调计划经济、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5. 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b></p><p class="ql-block"> 1949 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在过渡时期,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p><p class="ql-block">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中国经历了曲折,但也取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就,如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同时,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b></p><p class="ql-block">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发展,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p><p class="ql-block">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借鉴。</p><p class="ql-block"> 总之,社会主义思想史是一部不断发展和演进的历史,不同时期的思想家和实践者都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推动了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不断进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本书著者:雷岱尔(Harry W. Laidler)</b></p><p class="ql-block">哈利·惠灵顿·雷岱尔(1884 年 2 月 18 日 - 1970 年 7 月 14 日)是一位美国的社会主义作家、杂志编辑和政治家。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 早年经历:</b></p><p class="ql-block"> 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家庭氛围政治上较为自由。</p><p class="ql-block"> 1907 年从卫斯理大学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后在《布鲁克林鹰报》担任记者,同时晚上就读于布鲁克林法学院,1910 年从法学院毕业。随后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并于 1914 年获得博士学位。</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 政治生涯:</b></p><p class="ql-block"> 雷岱尔从青少年时期就是坚定的社会主义者,1903 年加入美国社会党。</p><p class="ql-block"> 1905 年成为“校际社会主义协会”的创始成员,并进入其执行委员会。1910 年法学院毕业后,他担任 ISS 的秘书,并从 1913 年该协会杂志《校际社会主义》创刊起担任编辑,直到 1921 年。</p><p class="ql-block"> 1921 年,随着社会主义运动的青年部分大多加入美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劳工党,ISS 决定更名为“产业民主联盟”</p><p class="ql-block"> 雷岱尔被任命为改组后的组织的执行主任,一直担任该职位到 1957 年。</p><p class="ql-block"> 他曾在纽约市议会担任过两年的议员。与和平主义牧师诺曼·托马斯关系密切,两人有着相似的成长背景和对美国社会主义运动的看法。</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3. 著作贡献:</b></p><p class="ql-block"> 著有《社会主义在思想和行动中》等书籍。</p><p class="ql-block"> 编辑过《当今的社会主义:各国社会主义和劳工政党当前立场和近期发展的资料手册》(1916)等作品。</p><p class="ql-block"> 雷岱尔在推动美国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美国社会主义运动历史上的重要人物。</p><p class="ql-block"> 在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领域较为知名,著有《社会主义思想史》。在这部著作中对一些空想社会主义的著作和人物进行了研究和阐述。比如,在很多外文版社会主义思想史专著中,他对德国约翰·凡勒丁·安德里亚的《基督城》有过不足千字的极简略介绍。</p><p class="ql-block"> 他的著作对于研究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后人了解社会主义思想的演变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历史资料。</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译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译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译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译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译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目次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目次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目次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目次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目次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目次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目次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目次八</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目次九</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目次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目次十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目次十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目次十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目次十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目次十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目次十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人物介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托马斯-摩尔(莫尔):</b></p><p class="ql-block"> 托马斯·莫尔(1478 年 2 月 7 日—1535 年 7 月 6 日)是英格兰著名的政治家、作家、哲学家和空想社会主义者。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p><p class="ql-block"><b> 1. 教育背景:</b></p><p class="ql-block"> 出生于伦敦的一个法官家庭,幼年丧母,由父亲带大。他的父亲对他要求极为严格,这对莫尔产生了深刻影响。</p><p class="ql-block"> 幼时被送入伦敦的圣安冬尼学校学习拉丁文。13 岁时,寄住在坎特布雷大主教、红衣大主教莫顿家中,从莫顿那儿得到很多有益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1492 年,进入牛津大学攻读古典文学,学习了希腊文,得以阅读柏拉图、伊壁鸠鲁、亚里士多德等人的作品,其中柏拉图的思想对他产生了巨大影响。后来还接触了很多人文主义学者,使他成为坚定的人文主义者。之后因父亲要求改学法学,进入新法学院和林肯法学院学习。</p><p class="ql-block"><b>2. 政治生涯:</b></p><p class="ql-block"> 1504 年,年仅 26 岁的莫尔就被选为议员,曾在国王亨利七世无理要求一笔补助金时,在议会中起而反对。</p><p class="ql-block"> 亨利八世即位后,莫尔重返政界,深受亨利八世宠信,担任过王室申诉法庭庭长、枢密顾问官、副财务大臣、下议院议长等职务,并于 1529 年成为英国大法官。</p><p class="ql-block"><b>3. 学术著作:</b></p><p class="ql-block"> 约在 1513 年至 1518 年间,用英文和拉丁文写了《国王理查三世本纪》,这是英国历史学的第一篇名著,对后世产生影响,莎士比亚的戏剧《理查三世》以此书为蓝本塑造了一个暴君的形象。</p><p class="ql-block"> 1516 年出版了最著名的作品《乌托邦》,该书全名是《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书中叙述了一个虚构的航海家航行到奇乡异国乌托邦的经历,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弊端,并提出了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为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者提供了思想基础。</p><p class="ql-block"><b>4. 宗教立场与结局:</b></p><p class="ql-block"> 莫尔反对新教改革,批评了马丁·路德等的神学观点。他还反对亨利八世与天主教会的分裂,拒绝承认亨利为英国国教的最高领袖,并反对亨利与卡瑟琳·阿拉贡的婚姻无效。由于拒绝宣誓效忠,他被判叛国罪并被处决。1935 年,教宗庇护十一世将莫尔封为殉道圣人;2000 年,教宗约翰·保罗二世宣布他为政治家和政治家的守护圣人。</p><p class="ql-block"> 托马斯·莫尔在英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的思想和著作对英国以及世界的政治、哲学和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被认为是欧洲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创始人,也是英国人文主义的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劳勃.奥文:</b></p><p class="ql-block"> 劳勃·奥文即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1771 年 5 月 14 日 - 1858 年 11 月 17 日)。他是一位威尔士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实业家和慈善家,被认为是“现代人事管理之父”以及人本管理的先驱。其主要贡献包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1. 管理实践改革:</b></p><p class="ql-block"> 改善工人劳动条件:在 1800 - 1828 年,他在自己位于苏格兰的纺织厂进行了管理试验。他批评当时资本家过分注重机器而漠视人的做法,通过改善工厂设备摆设、搞好清洁卫生等方式,为工人创造相对舒适的工作场所。还主动将工人的工作时间从 13 - 14 小时缩短到 10.5 小时。</p><p class="ql-block"> 关注工人生活环境:在工人住宅区周围进行绿化,修建了整齐的工人宿舍,为工人及其家庭提供了较好的居住条件。并且为了丰富工人的闲暇生活,专门建造了供他们娱乐的“晚间文娱中心”,这是现代俱乐部、夜总会的雏形。</p><p class="ql-block"><b>2. 教育理论与实践:</b></p><p class="ql-block"> 创立学前教育机关:欧文是历史上第一个创立学前教育机关(托儿所、幼儿园)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者。1816 年,他在自己的工厂针对幼儿创办了一所幼儿学校,招收不满 6 岁的儿童,为儿童的成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他认为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培养智育、德育、体育全面发展的新人。</p><p class="ql-block"> 推动教育立法:主张建立教育制度,实行教育立法,认为“教育下一代是最最重要的问题”“是每一个国家的最高利益所在”,详细列举了教育法案的具体条款,如教育部门的领导人选、教师的培养、经费的开支等内容。</p><p class="ql-block"><b>3. 社会理想探索:</b></p><p class="ql-block"> 揭示社会问题:欧文在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无产阶级贫困的原因,并从生产力的角度提出公有制与大生产的紧密联系。晚年还提出过共产主义主张,最著名的著作为《新社会观》《新道德世界书》。</p><p class="ql-block"> 社会实验尝试:1824 年,欧文在美国印第安纳州买下土地,开始新和谐移民区试验,但最终以失败告终。不过,他的实验和理论对后来的社会主义思想和实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4、卡尔·马克思,全名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德语: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b></p><p class="ql-block"> 马克思是德国的思想家、政治学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创立的广为人知的哲学思想为历史唯物主义,其最大的愿望是对于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马克思创立了经济理论《资本论》,马克思确立他的阐述原则是“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认为,这是“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东西。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2px;">5、弗里德里希·恩格斯</b>(德语:Friedrich Engels,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教育家、军事理论家,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和领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p><p class="ql-block"> 恩格斯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卡尔·马克思从事学术研究提供经济支持。马克思逝世后,将马克思遗留下的手稿、遗著整理出版,并众望所归地成为国际工人运动的领袖。</p><p class="ql-block"> 恩格斯是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和马克思共同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共同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参加了第一国际的领导工作。马克思逝世后,他承担整理和出版《资本论》遗稿(第二、三卷)的工作,还肩负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重担。除同马克思合撰著作外,他还著有《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反杜林论》等。1895年8月5日,恩格斯因病逝世。</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6.韦布(伯)</b></p><p class="ql-block"> 西德尼·韦伯(Sidney Webb)。他出生于1859年7月13日,是著名的英国工联主义和费边社会主义理论家、改良主义政治活动家以及知识渊博的学者。以下是对他的一些介绍:</p><p class="ql-block"><b> 1. 早年经历与学习:</b></p><p class="ql-block"> 西德尼·韦伯出生于伦敦一个中下阶层家庭,早年曾在瑞士和德国梅克伦堡等地学习,16岁离开正规学校后仍坚持自学。后考入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法学院,通过努力学习考取文官,并于1884年取得律师资格。</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2. 政治活动与费边社:</b></p><p class="ql-block"> 1884年,“费边社”在伦敦成立,这是一个由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团体。1885年,经挚友萧伯纳的介绍,韦伯加入费边社,并很快成为该组织的领导成员之一和最杰出的理论家。</p><p class="ql-block"> 1887年,韦伯为费边社起草了《社会主义者须知》。1889年,他发表了题为《社会主义的历史基础》的公开演讲,被编进《费边论丛》,这篇演说大大加强了费边社的影响,也第一次公开、系统地阐明了费边社会主义的理论。</p><p class="ql-block"> 韦伯主张通过议会斗争、“渗透”和劝说等方式实现社会主义,反对无产阶级的革命变革,倡导渐进的、合乎道德和宪法的变革。</p><p class="ql-block"><b>3. 学术研究与著作:</b></p><p class="ql-block"> 他和妻子比阿特丽丝·波特·韦伯(Beatrice Potter Webb)合作密切,著有《英国工会运动史》(1894 年)、《产业民主》(1897 年)等。还钻研了十七到二十世纪英国地方政府机构的历史,出版了多本相关著作。</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4. 社会活动与贡献:</b></p><p class="ql-block">- 积极参与教育改革活动,创立了公立中级教育制度和初级学校学生奖学金制度,赞助创办技术学校和职业学校等。</p><p class="ql-block"> 1914 年以后加强在工党中的活动,1918 年为工党起草了重要的政治宣言《工党与新社会秩序》。</p><p class="ql-block"> 在1924 年和1929 - 1931 年两届工党内阁中,先后出任过贸易大臣和殖民事务部大臣,1929 年受封为帕斯菲尔德男爵,进入上院。</p><p class="ql-block"> 总的来说,西德尼·韦伯是英国社会主义运动和理论发展中的重要人物,他的费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对英国的政治、社会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7、拉塞尔(拉萨尔)</b></p><p class="ql-block"> 斐迪南·拉萨尔(Ferdinand Lassalle,1825 年 4 月 11 日 - 1864 年 8 月 31 日)是普鲁士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法学家、工人运动指导者,社会主义者,也是德国早期工人运动著名领导人。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p><p class="ql-block"><b> 1. 个人经历:</b></p><p class="ql-block"> 早年学习与思想形成:出生在布雷斯劳(现弗罗茨瓦夫)的一个犹太富商家庭,少年时勤奋好学,曾被称为神童。在柏林大学攻读哲学、语言和历史,接受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影响,还接触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和蒲鲁东的著作,开始形成自己的社会主义思想,但始终未摆脱黑格尔唯心主义的羁绊。1844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p><p class="ql-block"> 参与革命活动与诉讼案:1848 年欧洲革命期间,参加杜塞尔多夫民主派的革命活动,与马克思、恩格斯结识。因参与革命活动曾多次被捕。1846 年他开始参与索菲娅·冯·哈茨费尔特伯爵夫人的离婚和财产诉讼案,此案延续了 8 年,最终他为伯爵夫人争得了 30 万塔勒的财产,自己也获得了 7000 塔勒的固定年金。</p><p class="ql-block"><b>2. 理论贡献:</b></p><p class="ql-block"> 提出“铁的工资规律”:这是他的重要理论之一。他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阶级的贫困是由所谓“铁的工资规律”造成的。该规律使工人的平均工资始终停留在一国人民为维持生存和繁殖后代、按照习惯所要求的必要的生活水平上。</p><p class="ql-block"> 强调国家帮助与普选:他认为解放工人阶级的唯一道路是依靠国家帮助发展工人合作社,使工人获得全部劳动所得,而这只有通过普遍的直接的选举才能实现。</p><p class="ql-block"><b>3. 政治活动:</b></p><p class="ql-block"><b> </b>创立全德工人联合会:1863 年 5 月 23 日,全德工人联合会成立,拉萨尔当选为联合会主席。该组织是德国第一个全国性的工人组织,对德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但他的一些理论和做法也受到了马克思、恩格斯等的批评。</p><p class="ql-block"> 与俾斯麦的关系:为了求得普鲁士国家的帮助和实现普选,拉萨尔从 1860 年 5 月起多次与俾斯麦密谈和通信,表示工人阶级“本能地感到自己倾向于独裁”。这一行为使他的威望逐渐下降,也引发了很多争议。</p><p class="ql-block"><b>4. 历史评价:</b></p><p class="ql-block"> .积极方面:拉萨尔是德国早期工人运动的重要推动者,他的活动和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人阶级的意识,为德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的组织工作和宣传活动使工人阶级开始形成自己的政治力量。</p><p class="ql-block"> 消极方面:他的理论存在一定的机会主义倾向,过分强调国家的作用,忽视了工人阶级的自主斗争和阶级意识的提高。他与俾斯麦的联系也被认为是对工人阶级利益的一种妥协。</p><p class="ql-block"> 总的来说,斐迪南·拉萨尔是德国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人物,他的理论和实践对德国乃至国际工人运动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讨论和争议。</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8、柏柏尔</b></p><p class="ql-block"> 奥古斯特·倍倍尔(August Bebel,1840 年 2 月 22 日 - 1913 年 8 月 13 日)是德国社会主义者、德国社会民主党创始人之一,也是该党 40 多年来最有影响和最受欢迎的领导人,西欧社会党历史上杰出人物之一。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p><p class="ql-block"> <b>1. 早年经历:</b></p><p class="ql-block"> 倍倍尔出生于科隆的一个普鲁士下士家庭,家境贫困。父亲早逝,母亲靠开小卖部和做手工艰难维持生计。他自幼经历了生活的艰辛,曾当过旋工学徒,流浪打工,亲身体验到德国工人阶级的苦难,这使他对社会的不平等有着深刻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后来,倍倍尔定居莱比锡,这里活跃的政治氛围和工人运动对他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积极参与莱比锡职工教育协会的活动,并逐渐成长为工人运动的领袖。</p><p class="ql-block"><b>2. 政治生涯:</b></p><p class="ql-block"> 创建政党:1869 年,倍倍尔与威廉·李卜克内西共同创立了德国社会民主工人党(SDAP),该党致力于为工人阶级争取权益,推动社会主义运动。1875 年,该党与全德工人联合会合并为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SAPD)。</p><p class="ql-block"> 领导工人运动:在德国政府颁布《反社会党人非常法》、对社会主义者进行镇压的时期,倍倍尔毫不畏惧,坚持领导工人运动,成为德国社会民主运动的核心人物。他积极组织地下活动,通过各种方式宣传社会主义思想,为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不懈奋斗。</p><p class="ql-block"> 国际影响力:倍倍尔积极参与国际工人运动,是第二国际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他与各国社会主义者保持密切联系,为推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b>3. 思想贡献:</b></p><p class="ql-block"> 在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方面,倍倍尔强调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认为党应该成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带领工人阶级进行斗争。</p><p class="ql-block"> 在议会斗争方面,他主张利用议会平台,为工人阶级争取合法权益,同时也不放弃其他斗争方式。</p><p class="ql-block"> 在妇女解放问题上,倍倍尔认为妇女解放是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张妇女应享有与男性平等的权利。</p><p class="ql-block"> 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方面,他倡导各国工人阶级团结起来,共同反对资本主义的压迫。</p><p class="ql-block"> 总的来说,奥古斯特·倍倍尔是德国工人运动的杰出领袖,他的思想和实践对德国乃至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他的思想存在一些局限性,但他为工人阶级的解放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9、柏伦斯坦(柏恩斯坦)</b></p><p class="ql-block"> 爱德华·伯恩斯坦(Edward Bernstein,1850 年 1 月 6 日 - 1932 年 12 月 18 日)是德国社会民主主义理论家及政治家。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b> 1. 生平经历:</b></p><p class="ql-block"> 出生于柏林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872 年成为德国社会民主工人党的一员。1875 年,在哥达同奥古斯特·倍倍尔及威廉·李卜克内西准备了统一党国会。1878 年起,作为社会民主机构的私人秘书在苏黎世工作。1888 年,因普鲁士的压力被驱逐出瑞士来到伦敦,并和恩格斯有了密切联系。</p><p class="ql-block"><b>2. 理论贡献与主要观点:</b></p><p class="ql-block"> 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与修正:伯恩斯坦最著名的作品是1899 年写的《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的任务》。在该书中,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提出了质疑和批判。他指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即将灭亡的预测没有得到充分论证,比如他认为资本家产业的集中过程虽显著,但并未成为普遍现象,资本的所有权反而变得更加分散;还指出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存在一些缺陷。</p><p class="ql-block"> 改良主义道路:伯恩斯坦认为社会主义可以通过资本主义的逐步改良来实现,而不是通过暴力革命和资本主义的灭亡。他主张工人阶级应通过合法的议会斗争等方式争取权利,随着工人权利的逐渐扩大,资本主义将和平地过渡到社会主义。这种观点使他成为进化社会主义(改良主义)的建立者之一。</p><p class="ql-block"> 对其他理论的看法:在经济政策方面,马克思认为自由贸易既是资本主义最快的成就也是其结束,但伯恩斯坦把贸易保护主义看成是一种反对进步的行为,认为德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是为了政治权益,将德国与世界隔离,造成了不良局面。</p><p class="ql-block"><b>3. 政治活动:</b></p><p class="ql-block"><b> </b>1901 年,回国禁令取消后回到德国,并于 1902 - 1918 年期间担任德意志帝国议会的成员。1913 年在一次军备制表的投票中,他与德国社会民主党的左翼分子投了反对票。1915 年 7 月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 年成为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USPD)的创始人之一。1919 年重新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1920 - 1928 年再次成为德意志帝国议会的成员,1928 年退出政坛。</p><p class="ql-block"><b>4. 历史影响:</b></p><p class="ql-block"> 伯恩斯坦的理论和观点在当时的德国社会民主党内部引发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修正主义与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对立。他的思想对后来的民主社会主义思潮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一些国家的社会民主党所借鉴和发展。</p><p class="ql-block"> 总的来说,爱德华·伯恩斯坦是德国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其修正主义思想在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历史意义,同时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争议</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0、考茨基</b></p><p class="ql-block"> 卡尔·考茨基(Karl Kautsky,1854 年 10 月 16 日 - 1938 年 10 月 17 日)是捷克-奥地利哲学家、记者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p><p class="ql-block"><b> 1. 生平经历:</b></p><p class="ql-block"><b> </b>早年学习与思想转变:1854 年 10 月生于奥地利帝国的布拉格,9 岁时全家迁居维也纳。1874 年入维也纳大学学习历史和哲学,受家庭影响也曾喜欢绘画和写小说。早期对社会主义感兴趣,开始研究经济学和《资本论》,1881 年 3 月前往伦敦会见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后逐步转向马克思主义。</p><p class="ql-block"> 理论活动与影响力提升:1882 年筹备创办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理论刊物《新时代》并任主编。1885 年迁居伦敦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历史,19 世纪 80 - 90 年代发表了一些对《资本论》和唯物史观通俗论述的著作,得到恩格斯的认可。1895 年恩格斯逝世后,考茨基同倍倍尔等人成为社会民主主义的主要理论家和德国社会民主党的核心,被认为是第二国际的主要理论代表。</p><p class="ql-block"> 后期政治立场转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考茨基的政治立场发生变化,他支持社会沙文主义,提出“超帝国主义”论。1917 年因对一战观点不同离开社民党,建立德国独立社会民主党。俄国十月革命后,他抨击苏维埃政权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德国法西斯执政后,他迁居维也纳,后取得捷克斯洛伐克国籍。1938 年逃亡布拉格,不久又逃到阿姆斯特丹,并在那里逝世。</p><p class="ql-block"><b>2. 主要成就:</b></p><p class="ql-block"> 理论贡献:考茨基是《资本论》第四卷的编者,该书被冠名为《剩余价值理论》或翻译为《剩余价值学说史》,对马克思的经济学说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传播。</p><p class="ql-block"> 刊物创办:创立了社会主义理论刊物《新时代》,该刊物在当时的社会主义运动中具有重要影响力,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和讨论提供了平台。</p><p class="ql-block"> 理论著述:著有《土地问题》《无产阶级专政》《恐怖主义和共产主义》等作品,对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p><p class="ql-block"><b>3. 历史评价:</b></p><p class="ql-block"> 积极方面:在 1895 年到 1914 年期间,考茨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传播者和捍卫者,对马克思主义在欧洲的传播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理论和著述对当时的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p><p class="ql-block"> 消极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考茨基的思想逐渐偏离马克思主义,走向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他反对无产阶级专政</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1、柯尔</b></p><p class="ql-block"> 乔治·道格拉斯·霍华德·柯尔(George Douglas Howard Cole,1889 年 9 月 25 日 - 1959 年 1 月 14 日)是一位英国政治理论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p><p class="ql-block"><b> 1. 教育背景:</b></p><p class="ql-block"> .出生于剑桥,父亲是一名建筑商。他先后在圣保罗学校和牛津大学贝利奥尔学院接受教育。</p><p class="ql-block"> 1910 年在牛津大学取得古典学中级考试第一名,1912 年在人文学科(哲学与古代历史的结合)考试中也获得第一名。随后获得了莫德林学院为期七年的奖学金。</p><p class="ql-block"><b>2. 职业生涯:</b></p><p class="ql-block"> 一战前后:1912 年秋,他接受了纽卡斯尔·泰恩的阿姆斯特朗学院的哲学讲师职位,但教学条件不理想。1915 年,他成为工程师联合协会的无偿研究人员,为工会应对战时立法提供建议,这使他得以避免被征兵。一战期间,他个人是和平主义者,但在战争问题上采取了务实的态度。</p><p class="ql-block"> 学术研究与活动:</p><p class="ql-block"> 曾与妻子玛格丽特·波斯特盖特·科尔一起写作,并在伦敦大学指导辅导班、组织专业工会等。1925 年回到牛津,成为大学学院的研究员和大学经济学讲师。</p><p class="ql-block"> 多年担任费边社周刊《新政治家》的主席,为该刊物撰写了大量文章。1931 年成立社会主义信息与宣传协会,后因该协会走向共产主义而与之决裂,并成立新的费边研究局。1938 年,新的研究局与分裂的老费边社合并,在新规则中应科尔的要求删除了集体化的内容。</p><p class="ql-block"><b>3. 理论贡献:</b></p><p class="ql-block"> 作为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信仰者,他提出了基尔特社会主义理论(通过工人基尔特组织生产)。</p><p class="ql-block"> 著作众多,可分为基尔特社会主义、历史、传记、经济政治社会分析以及小说等五大类。其代表作品《社会主义思想史》是经典的五卷本著作,他的历史和传记作品为其检验社会主义信仰和对个人的依赖提供了证据。</p><p class="ql-block"> 总的来说,乔治·D·H·科尔在英国的政治、经济、历史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他的理论和著作对英国的社会主义运动和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2、托落斯基(托落茨基)</b></p><p class="ql-block"> 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1879 年 11 月 7 日—1940 年 8 月 20 日)。他是苏联红军的主要缔造者,俄国历史上重要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p><p class="ql-block"><b> 1. 早年经历:</b></p><p class="ql-block"> 出生在乌克兰南部的扬诺夫卡村的一个富农家庭,原姓勃朗斯坦。1896 年,托洛茨基转到尼古拉耶夫城市读书,并开始从事工人运动,组织了“南俄工人同盟”。1898 年初,“南俄工人同盟”遭破获,托洛茨基被捕入狱,后被判处流放西伯利亚。在流放期间,他积极为社会民主党撰写号召书和传单等。1902 年秋,托洛茨基逃出西伯利亚,之后一直沿用“托洛茨基”这个名字。</p><p class="ql-block"><b>2. 革命生涯中的重要事件:</b></p><p class="ql-block"><b> </b>参与十月革命:1917 年回到俄国后,托洛茨基率领“区联派”与列宁派联合。随后被推选为布尔什维克党的军事革命委员会主席,指挥了攻打冬宫的起义行动,为十月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 苏俄国内战争:十月革命胜利后,托洛茨基担任过外交委员等职务。后来,他辞去外交人民委员的职务,担任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负责红军的创建和指挥。他大胆倡议使用旧军事专家,反对游击作风,组建了一支最终战胜外国干涉军和国内白军的红军。</p><p class="ql-block"> 党内斗争与失势:列宁逝世后,托洛茨基在与斯大林的权力斗争中逐渐失势。1927 年,他被开除出党;1929 年,被苏联政府驱逐出境。</p><p class="ql-block"><b>3. 理论贡献:</b></p><p class="ql-block"> 提出“不断革命论”,认为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具有不断性,社会主义革命以及国际革命也具有不断性。</p><p class="ql-block"> 在经济建设方面,托洛茨基也有自己的一些观点和主张,例如对新经济政策的看法等,但这些观点在当时的苏联党内存在较大争议。</p><p class="ql-block"><b>4. 流亡与结局:</b></p><p class="ql-block"> 被驱逐出境后,托洛茨基先后流亡土耳其、法国、挪威等国,最终定居墨西哥。1940 年 8 月 21 日,托洛茨基在墨西哥自家的住宅中被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特工用冰镐暗杀身亡。</p><p class="ql-block"> 托洛茨基在俄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他的思想和理论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他与斯大林的权力斗争以及他的结局也成为了历史研究的重要课题。但需要指出的是,托洛茨基的一些观点和行为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争议性。</p> <p class="ql-block">此为孤本 目前未发现有第二本</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整理:陈龙</p><p class="ql-block">本书收藏者:陈龙1892656201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