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left;"><font color="#167efb">教育的发展与土家族地区的文明开化</font></h3> <b><font color="#ff8a00">引子:我们是谁?</font></b><br><br><h1>很多人,走着走着,就忘了自己的祖宗;很多民族,走着走着也忘了自己的来历。我们是谁?很多土家族人都不清楚了。</h1>在现在的芸芸众生中,一定要区分出土家族和汉族,是个很难的事情。甚至,湘西北很多人,认为自己成为土家族民族身份,只是为了孩子的高考带来五到十分的加分。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除了风俗习惯与洞庭湖周边有些不一样之外,他们没有觉得与周边地区的人有多大差别。但是,真实的历史是这样的吗?<br>我们到底是谁?为什么我们是现在的我们?我们是怎样变成现在的我们的?弄清楚这些,是这篇文章的初衷之一。<br>本着这个初衷,翻阅了一些的地方史志及相关文献,写下了这篇文章。文章主题是“湖广土司地区向文而化的陈年旧事”,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文化教育的发展与土家族地区的文明开化”;第二部分,是“改汉姓,用汉名”;第三部分,是“移风易俗与土汉同化”。<br>三个部分之前,先了解一下主题中的三个关键词:“向文而化”、“湖广”以及“土司”。<br>“向文而化”,就是接受文教,向着文明,走向开化的意思。<br>“湖广”作为行政区划名词,在明清时代指两湖(湖北、湖南)地区,即明清时期湖广总督治理下的地区。<br>“土司”,就是元代以来朝廷敕封或者自封的少数民族地区首领(土王、土酋),最高品级宣慰使司(正三品),最低的有峒长、寨主。中间的土司品级一般是宣抚使司、安抚使司、长官司、副长官司或者冠带长官司,此下就是千户司、百户司、峒长、寨主等。<br>湖广地区的土家族,主要集中在湘鄂西边区的武陵山脉中。<br><br>父母辈口中,经常会听到一句话:“养儿不读书,就像喂头猪”。这是湘西北人乃至湖南人对教育重视程度最简单的概括。可是,重视文教,不是自古就有的。特别是湖广土家族分布区域,在不远以前,文化教育并不是举手可得或者轻而易举的事情。<br>我们先了解一下湖广土家族的地理分布情况。<div><br><font color="#167efb">一、蛮荒莽野中的我们:土家族的地理分布</font><br>中国的中部偏西南部,有一条南北竖列的大山,自湖北至重庆、湘西,到贵州,绵延数千里,这就是武陵山脉。<br>武陵山脉中部和北部的崇山峻岭中,自北而南,从行政区划来说,有湖北恩施、宣恩、鹤峰、长阳、五峰,湖南的龙山、保靖、桑植等;从西到东,是重庆的酉阳、石柱及湖南的慈利、石门、大庸。这大片区域里,自古以来,是土家族的中心聚居区。湖广土家族土司治理的主体地区,以容美土司统治地区(现湖北鹤峰为土司府所在地)为中心,直至贵州思南这一大片区域,土千户以上有大大小小几十家土司,各自划地而治。</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土家族行政区域分布图</font></h3> 在武陵群山之中,在我家附近的张家界及临近的石门境内,有几条大河,一是澧水,二是溇水,还有渫水,都发端于湘西北或湖北恩施境内,从西往东,最终都汇入澧水,进入洞庭湖。文中要说的土司及土家族的事情,也主要与这几条河和山中这些地方的人有关。<br>本文主要集中在慈利的文史资料基础上,稍微梳理了一下慈利为代表的湖广地区土家族文化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节点,以慈利为一个着眼点或者样本,供有兴趣的人了解湖广土家族地区向文而化的过程及文化教育的发展。<br><br>二、慈利的土司与九溪卫城<br>慈利是笔者的家乡。在元代,境内有慈利安抚司、茅冈安抚司、靖安宣抚司,麻寮长官司、梅梓长官司等土司。元朝成宗皇帝时,升慈利县为慈利州,并在州西土家族地区(现桑植县境内)设置安定和柿溪两个土州(古代朝廷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州,承认当地土酋的自治地位,纳入朝廷管理)。明初,慈利境内先后存在慈利军民安抚司、麻寮长官司、靖安长官司等土司。清初,慈利九溪卫下设麻寮、添平两个军民守御千户所及其下属百户所等,各级土司为数不少,清朝雍正初年,湖广总督迈柱为改土归流,提报朝廷的相关文献中,提到两个千户所及下属百户所等,有六十多名土酋土官。<br>在改土归流之前,土汉双方的百姓不能随便出入对方的境内,“蛮不出汉境,汉不入土峒”,出入境均需“护照”。这是历朝历代治理土司地区的大方向。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容美土司与地方政府所立汉土疆界碑</font></h3> <div>清朝雍正初年“改土归流”开始后,全国大部分土司治地都划入州县,纳入己有州县管理或者新设州县,朝廷指派“流官”施政。中央王朝在原本“羁縻之地”以“流官”取代“土官”,以郡县制代替土司治理,设立与“内地”相同的行政建制,并对风俗习惯、文化教育、生产方式等一并进行改造。这一大的政策将对湖广地区的土司治地的各方面,特别是对文化教育,产生了决定性影响。<br>慈利军民安抚司,没有捱到清朝的改土归流,在明朝初年早早地就被灭了。这在西南夷的所有土司中是个特例。</div><div><br><font color="#167efb">三、覃垕悲歌与九溪卫城的修建</font><br>明朝洪武三年,朱元璋的军队征战四川的明玉珍军事集团——“大夏国”,沿途征集人手与给养,强征大木(主要是金丝楠木),遭到湘西北地区土司的激烈反对。土司覃垕(慈利军民安抚司司主)联合临近地区的土司,与明朝军队血战数年,几次重创明朝的十数万大军。强龙毕竟强。洪武五年,战斗终告平息,覃垕的女婿朱思济为了朝廷的封赏,把自己的“丈人佬儿”出卖了。覃垕最终兵败。所以啊,大家要当心,女婿是一种危险的生物。<br>土司覃垕王被装在站笼里,押解到南京,他被刚刚自封为正宗皇帝的朱元璋判了死刑。洪武五年六月六日,覃垕被剥皮凌迟致死,慈利军民安抚司也被废除。<br>他死后,从鹤峰到慈利、大庸,留下一个“六月六,晒龙袍”的节日习俗;还留下了一句民谚: “六月六日落,牛草烂成末”。农历六月六日这天,如果下雨,当年的年成不好。节日和民谚还有很多人都知道,但是知道来历的,不多了。<br>慈利土司的反抗还没有完。明朝洪武二十二年,慈利西北、现桑植境内又发生了安福土司夏得忠(原慈利军民安抚司副使,安福所千户司司主)等土司的叛乱。西南夷地区,山河震动,规模很大。这两次叛乱,除了首义的慈利土司覃垕、夏得忠,桑植、龙山、保靖乃至川东、鄂西南的土家族土司多有参与。范围之广,规模之大,令朝廷大为恼火。<br>叛乱平息后,朝廷依然不得安心,于是在洪武二十三年,令九溪卫指挥使吕成等人,就近凿石伐木,修建了九溪卫城,以掌控现今张家界市管辖下的永定、慈利、桑植以及湘西自治州管辖下的龙山、保靖、永顺附近的土家“峒蛮”以及凤凰及更南的“苗蛮”之地。<br>为了大家了解九溪卫城周边的地理形势,文中附加一副明朝张家界行政区划图。地图中间黑线标画区域,为现今张家界市管理的区域。<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明朝张家界行政区划图</font></div> 下面,就说说这座卫城及其在慈利土家族地区文明开化过程中的作用。<div><br><font color="#167efb">四、慈利“土苗蛮区”的开化:从九溪卫城学宫到各地书院</font><br>九溪卫城自修成之前,即以索口寨闻名湘西北。这座山寨时废时兴,掌控着附近土苗蛮区。在此废寨修城,就是因为其险要的地理位置。<br>卫城城高一丈八,四个门,周围九里,北面有堑壕;其他三面,临水而建。城在山间河湾中;城起后就建了学宫,学在山下城墙里。山在北,是巍巍北山;水在南,是清清溇水。江水浩浩,三面绕城,自西向东流。现在的九溪卫城,早就残缺不全了,剩下最显眼的是南北门的城门楼和北面的一段城墙。生生不息、来来往往的,是生活在这里、经过这里的人。<br>向文而化,是湘西北“蛮族”千百年历史里的大趋势。<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溇江环绕的九溪城</font></h3> 九溪城,先有城,后有学。卫所建起后所修学宫,供卫所官兵子弟读书。自明朝初年建立这座卫城开始,卫城官兵基本上是来自于外地的客官客兵,不同于当地土民。官兵来后,其家属子弟,也逐渐来到此地。因之,儒家精神随着儒学教育和中原风习逐渐潜入,由官而民,由兵家至土家,甚至汉文汉语,也逐渐取代了土家人的日常刻画和土语。建立学宫的成效,还是不错的。《九溪卫志》中记载,自从九溪开办学宫后,通过省试的不少,甚至有的士子还到京师去,参加科考。卫志中,不无骄傲地写到,这里出去的学童能与通都大邑的人才相抗衡。<br>慈利、九溪卫及卫所管理下的千户所、百户所附近的土家族人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语言文化,随着强势的外来儒家文化日日夜夜的浸润,年年岁岁的推衍,逐渐汉化、同化。<br>其演化过程,与武陵山脉中其他地区的土家族人的经历大体相同。他们都经历了一个因教而育、向文而化的过程。慈利、九溪附近的人,因为卫所的建立,加之更靠近洞庭湖平原一带,开化更早一点而已。<br>九溪卫的学宫先导慈利的教育,然而这一个学宫并不能完全带动慈利的教育。在九溪卫学宫出现之前,自元代到晚清,先后出现过很多书院,书院对慈利的文明开化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慈利境内,先后出现过十个书院。据慈利地方史志学者罗显庆先生梳理,慈利的书院最早创建于元,盛于明、清。简要情况如下罗先生叙述如下:<br>“天门书院,在天门山之麓。元处士田希吕建。其地后拨入永定县(今张家界永定区,前大庸县),今废。聚奎书院,在县西二十都。元翰林待制杨舟建。今其地废为民居。环溪书院,在水西门外,元县人张兑建,今废。月川书院,在六都观嘉渚。明邑侯刘长春建。后改为准堤庵,其遗址今废。<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月川书院,后改为准堤庵,其遗址今废。</font></h3> 清溪书院,在龙头坪。明洪武年间进士刘畴、刘玖建,后改为文庙,其遗址在现县卫生防疫站一带。羊山书院,在羊角山麓。明朱成文建。今废。零阳书院,在县城内西隅。嘉庆四年,邑候陆振基劝。溇江书院,在九溪东仙侣洞上。同治末,县人李树芳等募建。渔浦书院,在八都(阳和)渔浦。光绪十二年(1886),县人田金楠等募建,后改为渔浦小学。萝洞书院,在十五都官地坪。同治十年(1871年),县人罗祖纲等募建。其地解放后划入桑植县,今存遗址。两溪书院,在三都两岔溪。光绪十七年(1891),县人朱希文建,后改为两溪小学。”<br>(以上关于原慈利境内书院的情况,均引自罗显庆先生的文章:《慈利的书院》)<br><br>民国后,西式的学校教育逐渐引进到大湘西地区,很长时间里西式教育与传统的学宫、私塾教育并行,一直延续到共和国初期。大舅舅就是从张马溪边的私塾转到杉木桥云台学校的。在云台学校,他才开始了现代意义上的学习。云台学校,则是大姨夫等一帮士绅为首,牵头成立的,那是正值抗战烽火之中。<div><br><font color="#167efb">六、推进文明开化的样本:慈利二中</font><br>最后,说一说笔者曾经就读过的慈利二中。<br>这是一座古城与一所学校的故事;也是城与人的故事,更是走出荒蛮、走向文明的故事。<br>一座殿、一口大钟、三棵古树,是这所学校的标志。城,是旧时闻名湘西北、掌控土苗蛮区的九溪卫城。残缺不全的城墙,基本原样的南北城门,是古城遗存。<br></div>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卫城南门</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卫城北城墙残迹</font></h3> 慈利二中,就在九溪卫城中,跟卫所的学宫没有渊源,但也是蛮荒莽野间的人们,走向文明开化的桥梁。<br>慈利二中最初建于民国三十二年(1931年),原名私立溇江中学,1952年的时候改名为省立慈利二中。学校里,有一座大殿,是历经千年风雨而不倒的梅花殿;有一座古钟,是久经兵火而未熔的兴国寺古钟;还有一群古树,是八百年前古人栽种留下的那些樟苗柏苗。古殿、古钟、古树,都是兴国寺的遗存。学校,就在九溪古城中央靠北的太平山上。<br>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梅花殿与古钟</font></h3> 九溪城从来都不是因二中而闻名湘西北的,但二中现在是这座城里最有名的所在,是这座城的文脉传承地,也是慈利西北地区乃至于湘西北地区重要的教化场所。<br>卫城建立的学宫与二中没有直接的继承关系,但是这一带地方文明文化的种子,是在卫所学宫建立时候就种下了。二中代表无数个二中和很多个慈利、甚至远至湖北四川贵州原土司治理区。这些地方基本上都是这么走向现代文明的。<br>慈利县第二中学,其前身是湖南保安团第十一团团长(其实就是地方武装)朱际凯、诨名朱疤子,朱华生兄弟(慈利、桑植、鹤峰一带有名的匪首),1931年在九溪所创办的溇江中学。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朱氏兄弟在慈利一带是名人。为了创办这所学校,朱际凯将其原配妻子吴少华陪嫁的20亩良田捐了。但是现在一般都说是由怀化芷江警备司令李善后和南北大侠杜心五等名流,于1943年2月出资创办的, 不提这个朱际凯、朱化生兄弟了。在湘西北鄂东南一带,他们曾经是贺帅的劲敌;国民党政权在大陆失败后,朱家兄弟沦为匪类,最后被镇压了。<br>1947年至1949年,学校曾是中共桃慈支部从事地下革命活动的据点。1952年春,人民政府接管溇江中学,更名为省立溇江中学。后更名为慈利第二中学。学校从办学至今,培养了两三万人。许多学生从这里毕业后,成了军政要人、商界巨贾或者学界名人。“两弹元勋”陈能宽、教育家黄泽南、解放军战斗英雄李刚、中将谭本宏、少将谭健等都曾求学于此。<br>慈利二中,不仅仅是一所学校;古城也不仅仅是一座城。它们都是土司治理区的教育与文明,由上层向草民社会扩展湘西北地区走出蛮荒、开化文明的关键节点。它就是一个推动文明开化的样本。<br><br>写到这里,文化教育的扩展这部分,基本上就结束了。希望有知识的人们,多给我提供相关材料,进一步完善这篇不成文的文章。<br>后面的第二部分将叙述“改汉姓,用汉名”和第三部分“移风易俗,土汉同化”。<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