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筹备已久的庆祝略阳县红旗中学高七四级三班毕业五十周年聚会活动二零二四年十月三号在中华汉人的老家、天汉之江的源头汉中举行。此时,正值国庆七十五周年,我们祝贺祖国的生日也庆祝我们那年的那场“相遇”分别五十周年。这次聚会活动历时两天,大家聚的高兴,玩的快乐。本篇《美篇》记录下了这次庆典活动的点点滴滴的内容和过程。</p> 重逢,签到。 调试,准备。 <p class="ql-block">正式、壮重,不失快乐、活泼气氛的聚会活动中午十二时三十分正式在皮家园子拉开帷幕。</p> “圣旨到,王嘉陵接旨”! <p class="ql-block"> 王玉庆同学演示的太极功夫扇</p> <p class="ql-block"> 陈光玉同学的女儿表演的舞蹈。身材柔和,舞姿优美。</p> 董艳茹同学的外孙女 <p class="ql-block">汉中市中医院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陕西省第一批中医专家沈玉山同学向大家普及洗澡保护皮肤的知识。</p> <p class="ql-block">大合影。参加聚会活动的全体同学和家属、来宾。</p> 莅临这次聚会活动的三班同学合影 三班的男同学 三班的女同学 <p class="ql-block">本次聚会活动筹备工作组成员和特邀嘉宾同学合影</p> <p class="ql-block">三班的李氏三兄弟:李世忠、李世春、李正春。</p> 王氏三兄弟 <p class="ql-block">马蹄湾付家山同一知青点“点友”合影</p> 周玲同学自编自演的舞蹈 五十年的变迁丝毫不减当年的风采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上午十点游览汉中的湿地公园、芦苇荡。</p> 陈光玉同学和她的女儿、外孙 <p class="ql-block">穿过芦苇荡,跨过彩虹桥,到了天汉楼,乘车来到杨氏庄园。</p> 何海全同学和他的美女老师 <p class="ql-block"> 参加历次聚会活动的三班同学</p> <p class="ql-block">高中毕业时的一张老照片,其中有四位同学已经不在人世了。</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个温柔而略带凉意的秋日,我带着孩子,陪妈妈踏入了那个被岁月轻柔包裹的地方——一场跨越半个世纪的同学聚会。50周年的同学聚会,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相聚,它更像是一扇穿越时空的门扉,缓缓开启,我也与他们共同回望那些被风干的青春,感受生命最质朴而又深刻的韵律。</p><p class="ql-block"> 走进聚会现场,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温馨与感慨。每一位到场者的脸上,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但那份纯真与热情,却如同初见时那般炽热。</p><p class="ql-block"> 更让我动容的是那份深厚的同学情。尽管时光荏苒,世事变迁,但那份纯真的情谊却如同陈年老酒,愈久弥香。他们相互扶持,共同回忆着那些青涩的日子,分享着各自的喜怒哀乐。这种无需多言便能心灵相通的默契,让我深刻感受到,人生路上,有这样一群人相伴,是何其幸运。而他们班集中已经有8位同学离世,当主持人说到起立为8位同学默哀,我不知为何,内心翻涌,难过的情感难以言喻,或许是感性,或许是感慨。</p><p class="ql-block"> 当我站在一旁,看着妈妈与她的同学们相拥,相谈,相视而笑,我不禁感慨万千。生命,就是这样一场奇妙的旅程。它让我们经历风雨,也让我们收获阳光;它让我们品尝苦涩,也让我们享受甘甜。人生,能有几个50年,珍惜当下,享受生命,感受美好才是人生中浓墨重彩的部分。</p><p class="ql-block"> 聚餐结束,我们一起来到芦苇丛中,那芦苇宛如生命的诗篇,轻轻摇曳在岁月的河畔。它们以柔韧之姿,挺立于风霜雨露之中,每一根芦杆都书写着坚韧不拔的生命赞歌。阳光下,芦花如雪,轻盈飘逸,仿佛是生命中最纯净的梦想,在蓝天下自由绽放,给人以无限的遐想与希望。</p><p class="ql-block"> ——陈光玉同学的女儿旁观我们的聚会活动后写下的感想</p> 附:略阳县红旗中学的变迁 <p class="ql-block">在我们的记忆里,这是红旗中学仅存的一点痕迹——当年的教学楼。三楼(顶楼)右起第4、5、6窗户就是我们三班的教室。从左至右依次是一、二、三、四班教室,每三个窗户一间教室。</p> 二十年前的略阳县县城 <p class="ql-block">00年代的红旗中学旧址,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改名为“略阳县第一中学”。</p> <p class="ql-block"> 2008年地震后,一中迁往接官亭蹇家坝,二中搬迁于这里,现在是荣程中学。</p> <p class="ql-block">2008年地震后,天津市支援修建的略阳县第一中学,后命名为“略阳县天津高级中学”。</p> 略阳县红旗中学新貌 <p class="ql-block">附: 红旗中学</p><p class="ql-block">作者 | 裴惠朝</p><p class="ql-block">红旗中学这个名称只有在兴州生活50岁以上的人才知晓,这与现在的红色政权,红色党建,红色教育多么契合。红旗中学于1967年由略阳发电厂旧址迁入略阳县荣程中学现址,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更名为略阳县第一中学,“5.12”汶川大地震后,得益于天津人民的对口援建更名为天津略阳高级中学,现已迁出县城位于东渡河畔蹇家坝,现在的红旗中学旧址已被略阳县荣程中学(略阳二中前身)取代。</p><p class="ql-block">一日散步路过略阳县荣程中学门口,看见中学的大操场正在实施一个地下停车场、地上体育场的大型综合性项目。地面的绿色塑胶、水泥地面已全部开挖拆除,地面以下已深挖十多米,三四米以下露出了深灰色砂土层,这个化石般结构的地下土层勾起了我的回忆。38年前,即1985年秋季,我们在全县七区一镇(40个乡镇)学校按成绩海选进入红旗中学上高中,班上有农村、城市、铁路、略钢、电厂、外县的学生,生源来自五湖四海,都为考入略阳县第一学府---红旗中学而荣幸。进校后,除了上文化课外,每周的体育课、劳动课第一件事就是参加义务劳动铲除操场上的杂草,这片24亩的大操场,中间为足球场,外围是环形跑道,再外围布置了蓝球场、三级跳远、铅球场等运动项目,操场位于八渡河畔,河堤上长满了刺槐、柳树,河边有沙滩,清澈的八渡河日夜流淌,水域比现在大。由于上游电厂天天排放锅炉热水,河水变热,现在的铁厂坝林场家属楼基础部分就是原来河边的岩石滩,放学后或晚上是我们经常游泳、洗热水澡的地方。一直持续到穿棉衣前夕还有人游泳、洗澡。操场上可容纳全校1600多师生上早操,6个班同时上体育课。那时经过一个暑假的高温炎热,风吹雨淋洗礼,操场上杂草丛生,足可淹没膝下。为了避免露水打湿鞋子影响早操和体育课,每年9月1日开学,举全校师生之力铲除杂草,几周后,操场上的绿色被清除,现出了操场平地原形。虽然秋季雨水较多,偶有小草长出,但很快就被1600多人上早操、体育课、黄昏周边散步人群踩平。那时,学校对面象山湾山脚下有零星菜农住户,其余全是空地,电厂的黑色排污管日夜排放粉煤灰废水。煤灰沉淀,地面抬升,形成了浅灰色湖泊,有时还冒着热气。现在看就是采矿尾矿废水排放,沉砂回填的原理。三年后,我们毕业离校时,象山湾已成一片平地,只是冬季刮风偶有沙尘卷起。这一片平地后来建起了安居巷搬迁楼、城关区公所、储木厂、略阳二中(现为高台小学)、人民法院、石油公司改建。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略阳二中教学楼震裂受灾严重,当年7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略阳县二中视察灾后重建,慰问了师生,题词“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现在的草莓地、同馨园、天津略阳人民医院、县住建局上下还是一片片菜地,略阳市民的蔬菜供应来自于上下田间地头。后来全县地震灾后重建,红旗中学周边被一幢幢高层包围,西边的锁子厂被安居工程高层占据,电厂全面技改,加固提升排汽烟囱,除尘设施先进,昔日的黑烟粉尘变成了纯净的白云,排水防尘提升改造,当年的直流排污一去不复返,今日挖出的地下粉煤灰土层就是当年工厂排污沉淀的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走进红旗中学旧址校园,一排排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等建筑时尚、前卫、现代。已找不到三十多年前的小白杨、榆树、吃饭开校会兼而用之的学校大礼堂。我试图在记忆中找寻二层红砖宿舍楼,那时楼内木制上下通铺结构,由于人多住不下,宿管老师被迫给每个学生划两尺宽度床位,被褥只好对折铺上,晚上一人一个被窝,相互距离很近,能听到邻近同学的均匀呼吸,在记忆的尘埃中已找不到昔日一丝踪迹。高中毕业后,工作十多年后,还时常梦见宿舍几十人生活在一室的场景,宿舍有一个“大胖”“二胖”平时走得近,高三和高一住校生混住,周末或晚饭后,有背俄语、英语单词的,还有吹笛子、口琴的......真有一种“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的往昔情结。</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三年的高中岁月,我们农村孩子十分羡慕城里孩子穿西装打领带,吃穿不愁的生活,农村孩子就像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上学一样,很拘谨,很朴素,很自卑的生活样子。</p><p class="ql-block">记得那时,晚上九点过后,教学楼、宿舍楼统一熄灯,许多孩子在校园的路灯下读书学习到深夜,为高考备考冲刺。早上六点半起床电铃一响,在睡意朦胧中爬起来,折叠好被子,排队洗脸,刷牙,领取早餐吃饭,午饭晚饭常有值周老师维持排队秩序,如果没有老师镇场,就会出现卖饭窗口挤兑抢餐情况,谁个子高劲大就能快速抢到餐,这样混乱的秩序反而延长了售饭时间。吃完急匆匆走进教学楼,开始一天的学习上课、做作业、看书自习、背英语单词,每个人都沉浸在浓浓的学海中,别无杂念。就在那样的气氛中,国家有计划招生,每年要经过高考预选,预选不上的就毕业离校,预选上的学生继续上课,参加高考,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年代,每年学校考上20-30人上大学或中专就是最好的成绩了。其余大部分要招工、招干、参军才能就业,农村孩子大部分回到农村修理地球(实为种地)。</p><p class="ql-block">忆往昔,学校老师总是让人记忆犹新,个子不高,瘦弱但精神矍铄、戴着眼镜,一脸严肃的校长后为书记的领导任怀信;穿灰色西装,戴着方框眼镜的继任校长党修正;留着大背头,面似包青天的副校长屈来福,慈祥而教学有方的语文老师惠海虎、王文选,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王文选老师总结了朗朗上口的语法:之它他得往到去,其它他那这,则于是那就才,啊嘛呢吧那了哪当中讲,滔滔不绝的讲述至今记忆犹新;知识分子气息十足的数学老师、教研主任田文雄,微胖、嗓音高,语速平和的化学老师王培龙;和善友好的班主任刘永康;丫头气十足,一口流利的英语教学,备受师生关注的李筱燕老师;知识渊博,能猜高考题的地理老师雷永泉;一口四川口音,举例切合实际的政治老师刘文全讲价值、使用价值,如是说:八渡河的水,白石沟的水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师母每天早上打着热气腾腾的核桃饼子,下课后学生争抢购买,两毛钱一个,总有拿走饼子不付钱的个别聪明学生。还有眼睛高度近视,身材微胖,酷似大领导派头,动情讲过《项脊轩志》的语文老师马宝荣;热爱体育事业,组织篮球、排球、田径队晨练的廖光辉老师;还有执纪严明,处理不规学生的教务主任何德鳌老师……。这些前辈老师大多毕业于陕师大等名校,在知识分子上山下乡支援三线建设的时期,从外地有计划分配到略阳这个小山沟,执教一生,辛勤耕耘,许多老师两代人都留在了略阳,一些老师在改革开放政策调整时,调动到汉中或外地老家。听说地理老师雷永泉退休回宝鸡老家,年年坐火车到学校交党费。还有一名外籍老师终身未婚,潜心投身略阳教育;马宝荣老师立下遗嘱,去世后把身体奉献给祖国的医学事业,用于人体解剖,真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留下精神惠人间。昔日的红旗中学名师汇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1978年红旗中学学子常增虎被西安交大录取,1982年毕业西安交通大学志真空器件与技术专业,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瞬态光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员。从事激光等离子体超高速诊断,X射线激光技术,高速摄影研究。曾任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物理系特聘教授,中佛罗里达大学阿秒科学与技术前沿实验室主任,美国物理学会会员,现移居加拿大。这只是红旗中学走出去的一例人才缩影,许多和我们一级走出略阳大山的同学,由于缺少联系,对他们的成就了解甚微。1984年,红旗中学取得高考最佳成绩,上线50多人,位居汉中前列,在山区县名列前茅。在计划经济时代,每年能考上大学的学子毕竟有限,大部分学子要通过招工招干方式参加工作,农村户籍的学子路子更窄,要回到农村参加劳动,他们在略阳各行各业发挥了骨干作用,在90年代、20世纪初,你随便问一名村支部书记、乡镇党委书记,企业领导、部局长、教师、医疗等负责人,他们回答一定是红旗中学毕业的学生,在人才奇缺的年代,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为略阳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才智和力量。</p><p class="ql-block">光阴似箭,岁月如同杀猪刀,刀刀催人老。转眼我们从青春少年走过青涩岁月,进入了人生的下半场,即将退出人生舞台。想想学生时代,三年寒窗,远离故乡,我们吃过两毛钱的早餐,伍毛钱的红烧肉,铲过操场上的杂草,去过火车站为参加中越自卫反击战的人民解放军送行、唱歌、慰问演出;见证了改革开放农村、城市的巨变,目睹了略阳十字口皂角树下的变迁、老电影院、影剧院、高台旧城改造、嘉陵江上彩虹桥的拆迁、红旗中学的蝶变、略钢、电厂、铁路片区的兴衰。经历了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1990年“7.6”洪灾、2018年“7.11”洪灾、2020年“8.16”三次水漫县城的较大洪灾。五山三水一座城,城里装了8万人的略阳,2020年后,三年新冠疫情,我们经历了防控大转移,略阳县城一夜之间足不出户,看不见一个人影,昔日熙熙攘攘一下被寂静取代。2022年12月疫情放开后,我们经历了全民躺平的非常时期,每每在灾难来临时,党徽、党旗为我们指明方向、人民子弟兵冲锋在前来到山城,值根于人民中间,给予我们无穷力量,让我们坚定了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p><p class="ql-block">历史的车轮永远狂奔不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经历和故事,红旗中学已被历史尘封,但他们的故事如同平凡的世界一样伴着时代的脚步永远前行!</p><p class="ql-block">—END—</p><p class="ql-block">【本文作者】裴惠朝,在报刊和网媒发表有散文作品等,现居陕西略阳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