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3日,国庆节放假第3天,天气晴好,我与家人游览武汉大学。</p><p class="ql-block"> 说起来我家与武汉大学颇有缘份,先后有3位亲人就读武汉大学本科。上世纪80年代我爸应聘到武汉大学图书情报系(后改为图书情报学院)讲授《图书发行概论》、《新闻出版管理简论》课程。笔者大学毕业后曾脱产3个月到武汉大学进修专业课程,对于武汉大学非常熟悉。时隔多年再进武大校园,感觉学校变化颇大,新建了不少建筑,而那些早期老建筑修旧如旧,依旧那么吸引人,是游客打卡的必选之地。</p><p class="ql-block"> 下为手绘武汉大学校园示意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汉大学校园号称是全中国最美丽的校园,背靠珞珈山,面对东湖碧波,校园依山就势,整体规划非常好,校舍掩隐在繁密的树木中如同一个大花园。著名的樱花大道终年游客不断,特别是春季赏樱季节,宾客络绎不绝。为了不影响教学秩序,学校只能采取限制入校的措施。近年因疾情影响,对外来宾客入校采用预约办法。</p><p class="ql-block"> 今年9月24日,武汉大学解除社会人员进入校园预约规定,社会人员入校只需持有身份证均可从规定的2个校门入校。我们选择从学校西门入校,门口排起了长龙,但移动很快。</p><p class="ql-block"> 下为《楚天都市报》2024年10月4日头版报道10月3日(恰巧是我们去武汉大学的当日),武汉大学西门社会人员排队入校盛况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汉大学先后建有4座大门牌坊,目前尚存有1936年建于武昌街道口劝业场的老牌坊,以及2013年在武汉大学南门重建的牌坊。</p><p class="ql-block"> 据介绍,国立武汉大学牌坊始建于1935年春,初为木结构,由缪恩钊、沈中清设计,是一座三间单檐庑殿顶牌楼,油漆彩画甚是别致。牌坊正反两面的横幅上,均书有“国立武汉大学”的六字校名。这座木牌坊在建成仅一年左右之时,于1936年4月21日毁于一场大风。</p><p class="ql-block"> 下为1935年建成的武汉大学街道口木牌坊(图/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6年夏,校方在街道口木牌坊原址重新修建了一座牌坊,这一次以钢筋水泥材质保障牌坊的坚固持久。这座新牌坊仍由缪恩钊、沈中清二人设计,改用四柱冲天式,造型较为朴素敦实。牌坊背面的文字,换成了由时任武大中文系主任刘赜教授手书的小篆体“文法理工农医”六字,标示了武汉大学在当时所追求的理想办学格局与学科结构。</p><p class="ql-block"> 下为1936年建成的水泥材质街道口武汉大学牌坊(图/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随着城市发展,武汉大学校园逐渐与武昌城区连成一片,老牌坊所在的位置成了校园范围之外,而真正的校门入口却是个不起眼的通道。</p><p class="ql-block"> 1991年底,武汉大学决定依照老牌坊样式,在武昌八一路与珞珈山路交汇处修建一座新牌坊用作校门,<span style="font-size:18px;">其大小与街道口老牌坊基本一致,只是柱底夹杆石造型有所不同,并增加了一些装饰图案。牌坊两侧的门房,以1990年落成的人文科学馆塔楼为原型设计而成。</span></p><p class="ql-block"> 下为1993年落成的武汉大学校门牌坊<span style="font-size:18px;">(图/网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将近20年后,为改善武汉大学正门周边的环境与交通条件,武汉市政府决定在武大文理学部与信息学部之间的八一路沿线修建一条地下通道,并将路面改为绿化广场,使两个校区连为一体。武汉大学遂于2012年10月将八一路校门牌坊拆除。2013年9月,在这座被拆除的牌坊旧址以北约10米处,武汉大学历史上的第四座校门牌坊正式落成,其造型与1993年建成的第三座牌坊基本保持一致,只是尺寸略有放大。</p><p class="ql-block"> 下为2013年建成的八一路武大牌坊(图/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3年重新修整的武昌街道口处武汉大学牌坊,周边的环境有了很大的变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汉大学西门附近高架桥及高层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汉大学“雷军科技楼”位于武汉大学西门附近,这是一栋回字形建筑,与武大校园建筑的琉璃瓦造型风格一致。</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雷军系武汉大学1991年计算机专业毕业生。</span>2023年6月20日下午,武汉大学雷军科技楼(<span style="font-size:18px;">人工智能教学科研大楼)</span>举行竣工揭幕仪式。雷军与武汉大学校领导共同为该楼揭幕。</p><p class="ql-block"> 我记忆此地早期曾是武汉大学农场用地,种了不少植物。如今高楼拔地而起,学校又增加了一个高科技人才培训基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西门入囗人员很多,但入校后因校园面积大,人员很快分流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汉大学卓尔体育馆位于西门不远,据说是由武汉大学校友、卓尔控股董事长阎志向武大捐赠6000万元与校方共建,总建筑面积3.72万平方米,占地相当于2.7个足球场,可容纳8000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大楼,<span style="font-size:18px;">毗邻卓尔体育馆,此楼很气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途经武汉大学第四教学楼(教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四光雕像位于教四楼附近,李四光站立于一匹毛驴前,左手置于额上,瞭望远方,这是1928年历史的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曾任南京临时政府特派汉口建筑筹备委员,湖北军政府实业司司长。</p><p class="ql-block"> 1913年,远渡重洋,去英国留学,考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先学采矿,后改学地质,1919年毕业,被授予硕士学位。</p><p class="ql-block"> 1920年,接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的聘书回国,在北京大学地质系任教授、系主任,同时还担任过北京大学评议会的评议员和理学院的庶务主任。</p><p class="ql-block"> 1927年8月,赴南京,协助蔡元培等筹建中央研究院,并出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中央研究院评议员、院士。</p><p class="ql-block"> 1928年8月,国民政府决定组建国立武汉大学<span style="font-size:18px;">,国民政府大学院(教育部)院长蔡元培任命李四光、叶雅各、张难先、石瑛、王星拱、麦焕章等为国立武汉大学建筑设备委员会成员,李四光为委员长,叶雅各为秘书。</span></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珞珈山一带属于武昌郊区,荒山野岭,一片凄凉,为了选择校址李四光骑着毛驴来到这里,看到东湖珞珈山水,激动的从毛驴上跳下来,一遍又一遍的说,“没有比这更合适的校址了!”1928年11月,李四光主持新校舍建筑设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正式确定以武昌城外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远离闹市的罗家山(又名落驾山)、狮子山一带为新校址。依据了国外著名大学校园的理想模式,也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疏远相地选址理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汉大学校园工程于1929年3月18日开始勘测规划,主轴线为李四光勘测所定。缪恩钊带领助手沈中清及另外4名测工开始新校舍的测量绘图工作,经过5个月艰苦努力,按时完成勘测任务。</p><p class="ql-block"> 武汉大学新校址选定以后,李四光等人到上海,请来美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开尔斯设计武汉大学的校园。开尔斯是美国人(哈佛大学毕业),但是他对东方的文化,尤其是中国的文化十分熟悉。开尔斯在建筑中巧妙地把中西方文化融和到了一起,将中国传统建筑的“轴线对称、主次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原则融入武汉大学校园的设计之中,并巧妙地利用了珞珈山一带的地形来设计规划校园。开尔斯构思图纸时,常常在山上一站就是数小时,半年后完成了总设计图。武汉大学校园在保持中国传统建筑经典风格的同时,在许多实用设计上,积极吸纳了西方建筑的科学理念。</p><p class="ql-block"> 1929年8月,湖北省政府公布武汉大学校园范围,东以东湖滨、西以茶叶港、北以郭郑湖为界,南面自东湖滨切至茶叶港桥头,总计面积三千余亩。学校用七块银元一亩水田、五块银元一亩山地的价格买下校舍用地。</p><p class="ql-block"> 1932年5月26日,王世杰在珞珈山新校舍落成典礼上讲:“十二年前,我和李四光在回国途中曾经设想,要在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建设一所大学,今天这个愿望实现了。”</p><p class="ql-block"> 下为武汉大学校园早期照片(图/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汉大学老体育馆(宋卿体育馆),位于狮子山(武汉大学另一座小山)西南坡底部,1935 年 10月开工,1936 年 7 月完工。 <span style="font-size:18px;">馆长约35.05米,宽约21.34米,</span>总面积 2748 平方米, 造价12.31 万元,由上海六合公司承建。1934 年 4 月,黎元洪(字宋卿)二子黎重光(绍基)、黎仲修(绍业),将其先父筹集准备创办江汉大学的捐款, 全部移赠给武汉大学修建体育馆。因此,该馆又称宋卿体育馆。 </p><p class="ql-block"> 宋卿体育馆是三绞拱钢架结构,跨度空间特别大而且采光也好。绿色琉璃瓦屋顶、轮舵式的山墙以及三重檐歇山顶,融传统与现代建筑艺术于一体。1938 年 3 月, 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大学图书馆召开,这里曾经也是会场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宋卿体育馆一侧掩隐在树荫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四光雕像的斜前方是武汉大学鉴心湖,位于武汉大学中心地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笔者与亲友在武大鉴心湖边留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大鉴心湖旁的邮箱,现在很少人用它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位于武汉大学内中心鉴心湖附近,该博物馆总体建筑面积8410.3平方米,地下一层,地上三层,高28米,隶属于武汉大学,是一所地方艺术类专题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2011年6月,武汉大学83届校友陈东升以个人名义捐款1亿元人民币,用于建设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该博物馆以陈东升先生父亲的名字命名。2015年5月9日,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正式开馆。</p><p class="ql-block"> 据介绍,<span style="font-size:18px;">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负一层设置两个固定展厅和一个流动展厅,固定展厅展示武汉大学130多年办学历史积累下的文物、艺术品和动物标本,以及武汉大学以两次“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为代表的考古与博物馆学学科成果;流动展厅展示武大教职工、校友、社会捐赠的藏品和公益性的临时展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因节日期间参观人员太多,我们没有进馆参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大校园主干道樱花大道人潮涌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树林中的休闲亭空无一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大老斋舍,位于樱花大道旁,是武汉大学最早的学生宿舍之一,具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建筑整体设计巧妙,四栋宿舍通过三座罗马券拱门连接在一起,建筑主体以花岗岩的灰色为主色调,尤显质朴大方、厚重沉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斋舍建于1930年3月,竣工于1931年9月,由汉协盛营造厂承建,建筑面积为3773平方米,工程造价为55.09万元。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自然地势的变化,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老斋舍以其质朴大方、厚重沉稳的外观,尤其是其以花岗岩灰色为主色调的外墙,以及入口处的多层阶梯,展现了宏伟的气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笔者在老斋舍前游客的人群中留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入口处是百步梯,计108级台阶,外形统一,气势宏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旁边一个门楼正在修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栋宿舍由两个大天井将宿舍分隔为前中后3排,各排则依山势高低分为1至4层,宿舍屋顶做成了平面,由于是依山建筑,蕴涵“地不平天平”的理想追求,即虽众生起点不一,但通过努力学习,都会达到一样的成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每栋每层以《千字文》前16个字命名,形成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16个斋舍,形容这里包罗万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据介绍,当初规划老斋舍共有500间房,按每房2个学生,可容纳1000名学生。每房还有洗漱间。</p><p class="ql-block"> 后因学生多,每房曾住过4人,据说现又恢复住2人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笔者在老斋舍黄字斋前留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至老斋舍顶上可见三栋楼一字排开,正中是老图书馆,老图书馆两翼是文学院和法学院。这是一对“姐妹楼”,均为绿色琉璃瓦顶的四合院回廊式建筑,在宽阔的中式大屋顶中间开有天井,近看墙体宛如城墙,气势恢宏。</p><p class="ql-block"> 下为老图书馆大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图书馆位于狮子山顶,是武汉大学的至高点,前面就是老斋舍(又名樱花城堡)。由开尔斯等设计,上海六合营造公司中标承建,1933年10月开工,1935年9月竣工,建筑面积4767平方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图书馆占地呈“工”字形,由一座主楼和前后两翼的四座附楼联结而成,整体外观为中国传统殿堂式风格,飞檐画角,龙凤卷云,完整地体现了中国宫殿式建筑的威武和庄严,内部则采用了西式的回廊、吊脚楼、石拱门、落地玻璃等,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发挥得完美而极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笔者在武大老图书馆落成碑前留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笔者在武汉大学老图书馆花门前留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历史文献阅览室</p><p class="ql-block"> 老图书馆现为武汉大学图书馆的古籍馆(特藏部),以收藏历史文献为主,其内部空间由目录厅、检索厅、阅览厅、书库和辅助服务厅五部分组成,平面分布合理,使用方便。目录、检索出纳台介于书库和中央阅览大厅之间,并通过环形内廊与阅览厅直通,读者、工作人员与书籍的流线组织符合现代图书馆的使用功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3年武汉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老图书馆成为武汉大学档案馆、校史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图书馆侧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图书馆旁立有王世杰塑像。<span style="font-size:18px;">王世杰(1891.3.10—1981.4.21),</span>宇雪艇,湖北崇阳人,1929年至1933年任国立武汉大学首任校长。</p><p class="ql-block"> 王世杰早年就读于湖北优级师范理化专科学校,1911年肄业于天津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采矿冶金科,后留学英、法,1917年获英国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士,1920年获法国巴黎大学法学研究所法学博士。回国后曾任教于北京大学,与胡适等创办《现代评论》周刊。后进入政界。历任国民党政府法制局局长,湖北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长,海牙公断院公断员,武汉大学校长,教育部长,军事委员会参事室主任兼政治部指导员,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中央设计局秘书长。曾一度任国民参政会主席团主席。1945年当选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并出任外交部长,赴苏签定“中苏友好条约”,嗣任巴黎和会代表团团长。1946年选任“制宪国代”,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p><p class="ql-block"> 王世杰1981年4月21日病逝台北荣民医院。临终前立下遗嘱,将其一生所收藏的所有字画书籍赠与武汉大学,终年91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29年5月,国民政府法制局局长、法学家王世杰出任首任校长。他提出创造新武大的五个条件:巨大的新校舍、良好的设备、经费的独立、良好的教授、严整的纪律。排在第一的就是大学建筑。“大楼”的建设,是为了容纳“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大学”。新武大初设文、法、理、工4个学院,王世杰提出要把学校办成拥有文、法、理、工、农、医六大学院的万人大学。至1936年,学校发展到五个学院、16个系和2个研究所,是当时中国极少数开展研究生教育的综合性大学之一。</p><p class="ql-block"> 今日武大校园的老建筑群基本在上世纪30年代时期建成。</p><p class="ql-block"> 一期工程(1930年3月-1932年1月):文学院、理学院、男生寄宿舍、学生饭厅及俱乐部、教工第一、二住宅区、运动场、国立武汉大学牌楼等共13项;</p><p class="ql-block"> 二期工程(1932年2月-1937年7月):图书馆、体育馆、华中水工实验所、珞珈山水塔、实习工厂、电厂、部分生活用房、法学院、理学院(扩建)、工学院、农学院(未竣工)等共17项;</p><p class="ql-block"> 未完成工程:医学院、大礼堂、总办公厅因经费不到位未建。</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经历了7年的建设,占地面积3000余亩,建筑面积7万多平方米,工程造价400多万元(银元)。</span></p><p class="ql-block"> 不到十年,国立武汉大学就已声名在外。1937年,国立武汉大学和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以及国立浙江大学在全国进行统一联考招生,史称“五大名校联考”。20世纪30年代,胡适对一位外国友人说,“你如果要看中国怎样进步,去武昌珞珈山看一看武汉大学便知道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汉大学老文学院,是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主要建筑之一,位于狮子山顶的老图书馆东侧,与图书馆西侧的法学院是一对姊妹楼。由美国建筑师开尔斯设计,汉口汉协盛营造厂承建。1930年4月开工,1931年9月竣工,建筑面积3928平方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文学院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大楼平面呈“口”字形,为一栋绿色琉璃瓦顶的四合院建筑,在中式的大屋顶中间开有天井,并利用其地面空间加设了一间大教室。</p><p class="ql-block"> 现为数学与统计学院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笔者在武大老文学院、老斋舍旁留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文学院旁立有闻一多雕像</p><p class="ql-block">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浠水县巴河镇。中国近代诗人、学者、民盟盟员、民主战士。</p><p class="ql-block"> 1905年,进入绵葛轩小学读书。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乙班。1914年6月,论文《名誉谈》发表。1919年2月,成为《清华学报》编辑。1920年,编成诗集《古瓦集》《真我集》。1923年3月16日,长诗《园内》写定;9月,出版第一本新诗集《红烛》。1924年6月,毕业于科罗拉多大学。1925年1月上旬,参与发起“中华戏剧改进社”;7月,诗《七子之歌》发表;9月,被聘为北京美术专门学校筹备专员。1927年2月,担任武汉国民革命军政治部艺术股长。</p><p class="ql-block"> 1928年1月,诗集《死水》出版。8月10日,传记《杜甫》发表于《新月》第一卷第六号;同月,担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p><p class="ql-block"> 1929年11月10日,论文《庄子》、译诗《山花》发表于《新月》第二卷第九号;9月,开始讲授“英诗初步”。1930年4月10日,论文《杜少陵年谱会笺》发表于武汉大学《文哲季刊》第一卷第一期,至第四期载完;6月,辞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职务;9月,去山东任国立青岛大学(现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1932年8月,任清华大学国文系教授。1936年1月,论文《离骚解诂》发表。1943年,组织十一学会。1945年3月,联名发表昆明文化界《关于挽救当前危局的主张》。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的大会上,斥责国民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当日下午被国民党特务杀害逝世,时年47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汉大学老图书馆西侧旁是武汉大学学生俱乐部(又名学生饭厅及俱乐部),位于狮子山顶的西南部,是珞珈山最早竣工的建筑之一。1930年8月开工,1931年9月竣工,建筑面积2727平方米,工程造价12.27万元。由汉协盛营造厂中标承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汉大学学生饭厅及俱乐部,下层为学生饭厅,上层为学生俱乐部。为改善学生俱乐部的光线和活动空间,在传统的歇山顶上又增加了两层亮窗和马头墙屋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三重檐式歇山顶。内外装饰极富民俗特色,房梁上有房梁上有“宝葫芦插三戟”,祝福学生连升三级。房梁角的木纹上雕刻有“蝠(福)在眼前”,蝙蝠睁大眼睛,看着下巴前的铜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学生俱乐部其实是当时学校的礼堂,许多重大聚会和学术报告在这里举行。蔡元培、李四光、胡适、蒋介石、李宗仁、司徒雷登等人都曾在此演讲作学术报告。</span></p><p class="ql-block"> 1937秋,周恩来在礼堂作了《关于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的十大纲领》的演讲,同年12月31日,在礼堂又作了《现阶段青年运动的性质和任务》的演讲,反响极大,不少师生受到鼓舞,投笔从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武汉大学老法学院坐落于狮子山顶,与文学院分立于老图书馆的左右两翼,寓意“文左武右”、文武相谐、文华武英,建成于1936年8月,建筑面积4013平方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老法学院楼现为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樱顶上眺望远处的珞珈山。建校初期,首任校长王世杰及建校委员会秘书叶雅各亲自带领师生在珞珈山造林,半年植树50万株,使园林化的校园里的中西合璧建筑群更为秀美壮观。1933年,一期工程完工后,曾昭安组织编印了《国立武汉大学建筑摄影集》,含有41幅精美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离开老斋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汉大学理学院位于老斋舍东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理学院大楼是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群的主要建筑,位于狮子山东麓,坐北朝南,由一主四从共五栋楼组成,由美国建筑师开尔斯设计。其主楼及两侧附楼由汉口汉协盛营造厂承建。1930年5月开工,1931年11月竣工,建筑面积4571平方米,后排两侧附楼由景明洋行设计,汉口袁瑞泰营造厂建;1935年下半年开工,建筑面积549平方米,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时完成主体工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理学院建筑群杂糅了古今中外多种建筑元素:其中央主楼采用了希腊十字的平面布局,屋顶为庭占庭式穹顶,局部屋檐饰以中式绿色琉璃瓦,室内采用古埃及柱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李国平雕像位于理学楼旁。 李国平是我国函数论学科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数理学部首批学部委员(院士)、一级教授,在武大工作超过半个世纪。尽管他长期担任武大副校长、数学系主任与数学研究所所长等职,但从未脱离过讲台。他的学生中走出了5位院士、百余名教授和研究员等数学骨干人才。现在被称为武汉大学”四大名嘴“之一的李工真老师,是其三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理学院眺望大操场对面的行政大楼(老工学院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汉大学奥林匹克操场(又称“十二九操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笔者在“十二九操场”一侧留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汉大学“十二九操场”侧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九五八年九月十二日下午毛泽东同志视察武汉大学,七点二十分在此接见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武汉测绘学院、中南民埃学院的师生员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大“十二九操场”正面。该操场现在是全校师生开学、毕业典礼及重大活动的主场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汉大学行政大楼(原老工学院大楼),与对面的理学院遥遥相望。</p><p class="ql-block"> 老工学院大楼坐落在两座火石山之间的凹地上,其下方依照山势建有地下室和操场看台,是武大校园内又一例“天平地不平”的建筑佳作。</p><p class="ql-block"> 工学院大楼坐南朝北,其“背景”是平缓而苍翠的珞珈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汉大学工学院楼为武大早期著名建筑之一,由建筑美国工程师开尔斯等设计,开尔斯在这里将主楼设计为四角重檐攒尖顶的正方形大楼,在珞珈山这面天然的“屏风”上形成一幅镶嵌画,使原本平缓的山体陡增钟灵秀气。</p><p class="ql-block"> 工学院大楼的屋顶设计别出心裁,下檐采用孔雀蓝琉璃瓦,顶层则用透光玻璃作屋面,再用四个反扣的桔红色陶缶叠成宝塔状,形成四角重檐攒尖顶的收束;方圆结合,红、白、蓝三色相间,形成中外少有的屋顶形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工学院大楼双重屋顶的四角上,共有8处“仙人骑马”的造型雕饰,其4个下檐上每个骑马的“仙人”背后,都跟着8个“脊兽”(上檐上则为6个),其数量比校园内其它几处同样拥有这一装饰的建筑,如老图书馆、宋卿体育馆等屋顶上的还要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4年武汉大学工学院大楼由上海六合营造公司中标承建,1934年11月开工,1936年1月竣工,建筑面积8140平方米,造价40万元,其中由管理中英庚款董事会资助12万元。竣工不到三年,就被日寇侵占,成为日军的医院。</p><p class="ql-block">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后,武汉大学工学院被撤销,学校便将工学院大楼改作办公大楼,并一直使用至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汉大学工学院主楼高5层,主体平面呈正方形,顶部全部用重檐四坡玻璃盖顶,中央为一个集中采光的封闭天井,形成一个通高5层的共享式大厅,四周绕以回廊,作为楼层水平联系的通道,亦是学生课间活动的公共空间。楼下地下层为科技成果展示大厅,利用主楼前高台设地下通道,可由楼前道路直接进出大厅。由于采用钢梁屋架和透光玻璃作屋顶,阳光可从顶部直射厅内,形成了一个明亮的“玻璃中庭”,使人充分感受到光影效果和空间变化所造成的情趣。从攒尖式四角重檐玻璃屋顶,到共享空间的玻璃中庭构造,武汉大学工学院大楼是全世界最早采用空间共享这一建筑风潮的建筑之一。在国外建筑界,在大型公共建筑中采用“共享空间”和“玻璃中庭”的设计艺术,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才逐渐流行的。 </p><p class="ql-block"> 工学院主楼的细部处理也极为讲究,集美观性与实用性于一体。例如墙面上方配有多个中国传统建筑中罕见的狮面兽装饰,独具匠心;而在屋顶的四角飞檐下,还装有4个圆盘形水斗,称为“盛露盘”,形似吊灯,实则是屋面的排水口,既承接双层大屋面雨水的集中排放,不致损害墙脚,同时又美化了飞檐翼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汉大学工学院楼主楼的四角上各有一个配楼,面向主楼对称布局,四隅相望。这四座配楼分别是当时工学院的土木、机械、电机、矿冶四系以及研究所、实验室等的办公用房,均为矩形平面,有内廊,单檐歇山式屋顶,并覆有孔雀绿琉璃瓦。主楼高大的墙体被宽大的落地玻璃窗和削斜式恻角所美化,四角由绿色琉璃瓦歇山顶的中式配楼护持,更显雍容华贵,典雅大方,壮丽多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笔者在武汉大学老工学院楼(现行政楼)前留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汉大学现行政楼侧面建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汉大学华中水工试验所,位于珞珈山北麓,北与工学院大楼相对。 1935 年 8 月开工,1936 年 4 月完工。 总面积 2197 平方米,造价 9.89 万元,由湖北省政府与国立武汉大学合建,上海六合公司承建。屋面采用琉璃瓦歇山顶,屋内用弧型钢梁作顶,地面设有环型水道。建成后是学校工学院的科研基地, 在抗日战争中沦为日本侵略者的马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汉大学现行政楼后的大楼一一现校财务部用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汉大学国际合作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汉大学邮政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登上珞珈山麓寻找传说中的“十八栋”。没曾想在离“珞珈山庄”西边不远的山边找到了“半山庐”。</p><p class="ql-block"> 半山庐,又称单身教授宿舍,位于武汉大学珞珈山北麓山腰,高达7米。1932年开工,1933年竣工。建筑面积507平方米,工程造价2.03万元,由胡道生合记营造厂中标承建。半山庐作为武汉大学早期建筑的一部分,是全国重点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半山庐为两层砖木结构住宅建筑,小巧玲珑、环境幽雅。由两个阳台将三栋两层的楼房连缀而成,中间一楼伸出一个装饰性屋檐为入口,八个屋檐毫无装饰讲究,整栋小楼用色简拙,皆青砖墨瓦,外表极显质朴,与珞珈山的苍秀山势浑然一体。据说半山庐的建筑与选址是武大一位研究易经的教授所设计,虽依山而建,但庭前却异常开阔平坦。</p><p class="ql-block"> 1933年—1937年,来武汉大学任教的知名单身教授住在此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37年-1938年,“武汉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在珞珈山开办军官训练团,蒋介石亲任团长,蒋介石和夫人宋美龄以及国民政府的重要政要在此下榻。</p><p class="ql-block"> 1938年的武汉是全国抗战的中心,蒋介石在半山庐“日理万机”:调度指挥全国战场,操控内迁,规划后方大西南的交通建设,开办珞珈山军官训练团,召陈布雷商讨起草各类文书文告等等。幽静的半山庐人来车往,岗哨林立,灯火通宵达旦。蒋介石居半山庐期间,是其人生道路上的亮点,半山庐成为当时中国抗日战争的总指挥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半山庐旁现建有“校友之家”,系学校校友联络办公室所在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半山庐旁建筑现围起来正在装修,好像也是别墅楼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珞珈山庄”系武大接待会议场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珞珈山庄一楼大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珞珈山庄文创商店,内摆有不少武汉大学文创产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汉大学文创食品“洛樱”一一樱花风味冰淇淋,12元/支,供不应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在其中发现武汉大学档案校史馆编研出版的有关学校历史及人物的书籍。</p><p class="ql-block"> 原武汉大学档案馆馆长涂上飙编写的《珞珈风云一一寻找十八栋别墅里的名人名师》一书引起了我的注意,因时间关系,我只能粗略浏览一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涂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飙馆长对武汉大学历史及历史人物有深入的研究,著述颇多。他曾</span>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国立武汉大学迅速成功的背后有“三大”:大楼、大师和大学理念。民国时,很多大学校长主张“教授治校”。王世杰也很重视大师,但他同时强调“宁缺毋滥”和“提高教授的待遇”,前者要引进真正有学识的教授,后者使教授不得兼职以集中其精力。</p><p class="ql-block"> 20世纪30年代的时局,正是武大吸引人才的大好时机。从外部来看,正逢世界经济大危机,留学海外的中国学子纷纷回国;内部来看,“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危急,北方政治环境恶化,南京国民政府则大力支持长江流域的发展。另一方面,包括中央大学在内,很多大学并不为教师提供宿舍。而武大为了“筑巢引凤”,在珞珈山的东南面修建了条件优越的别墅,以引进有影响力的学者。这就是“十八栋”的缘起。</p><p class="ql-block"> “十八栋”的每一户都是假四层楼,抽水马桶、电话、冰柜等一应俱全,单设的水管可以为洗浴间提供热水,教授们可以在此享受最现代化的生活。完成一天的教学科研任务后,教师们在半山南路散步,还有教授双休日喜欢去山上打鹿子和野鸡。</p><p class="ql-block"> 于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师来到武汉大学。“十八栋”的住客,有数学家吴维清,物理学家查谦、桂质廷,化学家王星拱,古典文学专家徐天闵、刘永济,作家陈源和凌叔华夫妇,历史学家吴于廑,以及法学家周鲠生等。这些名师为新中国成立后武大几个王牌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学脉基础。</p><p class="ql-block"> 很多名师来自北大。国立武汉大学的筹委会中,多数人都在蔡元培任校长时期的北大任过教,首任文学院院长陈源曾是北大外文系教授,和王世杰、周鲠生都被视为深受胡适影响的“现代评论”派干将。国立武汉大学的发展风格,一方面受北大影响,崇尚学术自由、学者为大;另一方面也具有武大特色:重基础和交叉,特别注重外语训练。当时,武大的课程设置是复合型的,鼓励学生跨学科选课,文科生至少要选修一定的理科学分。同时,延续方言学堂的传统,强调外语教育,一些理工科专业学生不仅要学英语,还至少要选修一门第二外语。理学院开的99门课程中,有46门课程采用国外原版教材。这些特色后来都延续了下来。</p><p class="ql-block"> 全面抗战的爆发打破了珞珈山的宁静。1938年2月起,武大师生辗转西迁到四川乐山。虽然经费极缺、条件艰苦,但科研成绩斐然。1936~1949年,武大教师在顶刊《自然》《科学》杂志上共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有5篇是在乐山时期完成的。</p><p class="ql-block"> 1943年5月,英国科学家李约瑟访问位于四川乐山的武大。他在《川西的科学》一文中写道:“武大图书馆就位于圣人的祠堂内,理学教授们在可遥望西藏山峰的一座宗祠内讨论原子核物理,物理系教授胡乾善已完成了一部论述宇宙射线研究的专著……”他认为,武汉大学学术水平非常之高,甚至可与国立西南联大相媲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据介绍,从北到南步行珞珈山一周,十八栋就坐落其间。十八栋是位于武汉大学珞珈山腰东南英式乡间别墅风格的住宅群,一共十八栋,后增盖四栋。日军侵占武汉后,将有些别墅的内构造改成日式的,并拆除了一栋,所以目前现余21栋,但是大家还是用十八栋来称呼这个别墅群。</p><p class="ql-block"> 许多名人大家都曾在这些别墅中居住过,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周恩来居住的19栋和郭沫若居住的12栋。</p><p class="ql-block"> 因时间关系我这次没来得及去游览“十八栋”别墅,下次有机会一定再去专访。</p><p class="ql-block"> 下为周恩来居住的19栋,现内设周恩来纪念馆(网上照片,向作者致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武汉大学的早期建筑气势恢宏、布局精巧、中西合璧、美轮美奂,是中国近代大学校园建筑的佳作与典范。建筑风格之新颖、设计思路之先进,开中国大学校园建筑之先河。200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值得前往游览。</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