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楚风、楚韵、楚文化代表了楚国的文化特色和精神内核,寿春、寿阳、寿州城则是楚都的三个不同称呼,代表了楚都的历史和地域特色。座落于皖中淮南的寿县正以其千年魅力展示着楚都的历史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 来到寿县古城,已经夜幕降临,正值国庆期间,古城墙被装扮的灯火通明,流光溢彩。岁月蹉跎,古楚大地依然涌动着无尽的韵律。一曲楚词,唤醒心底深处的共鸣?走在古城墙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就像走进了一个充满故事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这座城墙不仅具有军事防御功能,也是城市防洪的重要屏障。夜幕降临,暮色中宛如一条沉睡的龙,蜿蜒曲折,历史的痕迹在夜色中若隐若现。漫步城墙,听着脚步在古老城墙上回响,仿佛穿越时空,与千年往事共舞。城墙上的石砖已经斑驳,但依然透露出一种古老的力量和坚韧的气息。站在城墙上,远眺城市的繁华,心中不禁涌起一种宁静和从容,聆听那古老的楚风楚韵。</p> <p class="ql-block"> 来到八公山下,不可不吃“大救驾”。”这是寿县民间的一句口头禅。据说当年时为大将的赵匡胤率兵攻打南唐重镇寿春(今寿县)。由于战斗激烈,久攻不下,加之存粮短缺,赵匡胤因疲劳过度,茶饭不思,村民送来点心,赵匡胤大呼好吃,救了一位开国皇帝的圣驾!因此得名“大救驾”,驰名淮河南北。</p> <p class="ql-block"> 来寿县怎能不品尝一下淮南牛肉汤呢?牛肉汤具有鲜醇、清爽、浓香的特色。切成薄片的牛肉配上大锅熬制的牛大骨老汤,烫上一份八公山的千张丝、豆饼、粉丝、加上葱段、香菜后,汤清味美。再要上两张刚出炉的淮南烧饼,或直接吃或泡汤吃。一种满足感油然而生,人间美味不过如此……</p> <p class="ql-block"> 寿县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是最强县级博物馆,拥有文物一万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30余件。漫步在寿县博物馆,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这里汇聚了寿县历史的精华。尤其是战国时期的文物,展现了楚国的辉煌与繁荣,让人不禁为这片土地上的历史所惊艳。寿县,作为楚国最后的都城,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 郢爰印记金钣一整面的“郢爰”造型墙。“郢”为楚都城名,“爰”为纯金货币,使用时,根据需要将金版或金饼切割成零星小块;“越王者旨于睗”剑,此剑的主人是越王勾践的儿子,因为剑柄刻了他的名字,据说是当初勾践的儿子送给当时蔡国蔡侯君的;“重佛舍利”缠枝牡丹纹金棺银椁,金棺出土时是套放在银椁内,然后套放在石棺中。盛放在金棺内五颜六色的舍利大小共计330颗;“颍州开元寺”大铜钟该铜钟原为颍州(今阜阳)开元寺铸钟,约于明初南运寿州;楚大鼎也叫“铸客大鼎”,是安徽博物院的“镇馆之宝”,重达400公斤 ,1958年毛主席参观安徽省博物院时曾赞叹“好大一口鼎啊,可以煮一头牛了”,它也是2014年10月13日我国首个国家公祭日上的国家公祭鼎原型。</p> <p class="ql-block"> 说起刘安发明豆腐,也不是为了改善民生,而是一次无心插柳之举。方士炼丹,竟然发明了一种食物,至今风靡全世界。寿县的八公山是豆腐的发祥地,淮河流域的优质大豆,配上山间玛瑙泉的水,经过当地手艺人精湛的制作加工,有寿县“八公山豆腐甲天下”之说。是安徽十大名菜之一。</p> <p class="ql-block"> 而今豆腐更是做出了无数美食,各种口味的豆腐乳、豆腐宴、豆腐饺子,豆腐果,千张,腐竹、豆皮数不胜数,名扬四海……</p> <p class="ql-block"> 途经城南安丰塘水库,古名芍陂(音quèbēi),为楚相孙叔敖所建,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水利工程之一,至今仍发挥着显著的灌溉作用。远远望去像一座浩瀚的江湖,所以被誉为天下第一塘。旁边就是孙叔敖纪念馆:纳川吐流,灌田万顷,泽及当时,功施后世,保佑百姓安居乐业、五谷丰登,如今渠水涛涛,如泣如诉……</p> <p class="ql-block"> 寿县是中国成语典故之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据可查、有史可证的出自寿县或与寿县有关的成语大约500条。这些成语大多与寿县的山川地舆、风俗民情、历史事件、人物、诗文著作等有着密切联系。:一叶知秋出自《淮南子·说山训》;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源于淮南王刘安的炼丹故事;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出自淝水之战:投鞭断流源自苻坚攻打东晋时说的豪言壮语;化干戈为玉帛:出自《淮南子·原道训》…… 在此不得不提咸丰年间,这里曾考取一位状元,这位状元就是后来成为光绪皇帝老师及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创始人的孙家鼐。据传说孙家鼐的成长与其母“以竹寓学”的故事有关。自此反映出寿县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p> <p class="ql-block"> 畅游于楚风楚韵之中,究竟是一种怎样的魅力?它既能激荡人心,又能抚慰灵魂。或许,这正是楚文化的独特之处。它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又有细腻婉约的一面。这种矛盾而统一的美,正是其魅力所在。那青铜器的印记、温润如玉的诗词如同一首永不褪色画卷让人刻骨铭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