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华 <p class="ql-block">威海桥头镇位于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南,历史上以来一直处于文登、荣成、威海三县交界处,曾有桥头集“鸡鸣三县”、一脚踏三县”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10月2日荣成文史本草群一行12人走进桥头,探寻古镇之美,陶醉于生态自然的旖旎风光中、沉迷于历史浸染的人文气息中。</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 S 303 省道来到信河北村、义河北村。清顺至元年,林姓迁此定居,处于石家河北岸,并以村中小河为界同时建有两村,故名西河北、东河北。1930年取信义忠爱之意,更名信河北、义河北。</p> <p class="ql-block">从信河北村来到机场路西侧的西山后村。明嘉靖年间,刘姓由报信村迁来,处于报信西北山,故名西山后。村四周都被山恋包围着,甚为偏僻,在抗日战争期间是我党我军重要的根据地,1943年威海特区委在桥头西山后村成立战时邮局,除了在根据地发行外,还经常到敌占区秘密发行进步书刊。1945年8月,在战时邮局基础上成立新华书店,迁入威海市内办公。</p> <p class="ql-block">现山西山后建有山庄,内有滑草场、采摘园、休养垂钓等,赋予老村现代商业气息。</p> <p class="ql-block">大山深处,绿树环绕,丰富的植被使得空气清新,凉爽怡人,目光所及之处都是绿黄,让大家忘却浮生之羁绊,舒展开了筋骨,运动起了臂膀,留下了足迹与汗水,收获了笑声与健康。</p> <p class="ql-block">从西山后村,沿山路婉转前行至机场路,来到董家夼村。村中许多建筑青砖黛瓦马头墙,沿山势而建,错落有致,感受历史沧桑。</p> <p class="ql-block">董家夼村西原为梁氏祖茔所在,1958年前后整理土地消失。</p><p class="ql-block">《威海梁氏纪事》记录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梁氏祖茔的故事。传说梁氏先祖当年在董家夼为一大户人家放牛。大户人家请来一风水先生择选墓地,风水先生说“我为你选好了墓地,我的眼睛就会瞎了。”大户人家说:“不要紧,我会养你一辈子”,于是风水先生将村西的一个地方说与大户人家。大户人家后来果然逐渐富贵起来。而对这位瞎了眼的风水先生渐渐不理管不问,甚至连衣食都没有着落了。梁氏先祖可怜这位风水先生,对其照顾有加。</p><p class="ql-block">风水先生十分感动,想出一个对付大户人家的办法。风水先生让梁氏祖宰了一只鹅熬了一镬(huo,威海方言,锅的意思),然后打了一壶酒,宴请东家。席间,风水先生说:“黄窠寺东南方有两座大山,叫殷文山、簸箕掌,谁家祖茔如果埋在那里,后代肯定会高官厚禄,不出都督就出宰相。”大户人家一听颇为心动,便决定买下此地将自家的祖坟移到簸萁掌东坡。</p><p class="ql-block">此后风水先生又想法让大户人家将那块腾出的坟地卖给梁氏祖,还为双方写下“一湖(壶)酒,一河(镬)鹅,换得东家半面坡“的契约。将来东家若要反悔,一湖酒、一河鹅,他是拿不出来的。</p><p class="ql-block">风水先生对梁氏祖说:“你祖埋在这里,将来你们梁家世世代代都有官做,最高可做布政使。”梁氏家族拥有了这块安息的地方后,从此梁家子孙繁盛,代代出文人高官。清代著名的梁萼涵做到了山西巡抚、云南巡抚。现代香港行政长官梁振英、著名作家梁晓声等都是桥头梁氏的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董家夼村东行途经黑石村。1987年冬在黑石村东砖瓦厂原址西侧果园处曾挖掘出一个黑色陶罐和一个金属器具。这两件文物经中国历史博物馆专家鉴定后由威海博物馆保存。对金属器具的名称及用途有不同的说法,但对其历史年代没有异议,一致认为是汉代文物。因此桥头一带在汉代就有土著居民繁衍生息。</p> <p class="ql-block">中午就餐于桥头镇驻地清玲酒家,清玲酒家对面西北方向为威海三中。威海三中原荣成十六中,是我的高中母校(1986-1989年)。母校近在眼前,我禁不自禁地走了过去,原来一排排红瓦平房变成了一幢幢教学大楼,已完全没有了当年的模样!</p> 威海三中历任校长一览表 <p class="ql-block">秋高气爽</p><p class="ql-block">让我们迎着习习凉风</p><p class="ql-block">行清幽之山路,观阡陌之硕果</p><p class="ql-block">听山音、听水韵</p><p class="ql-block">静静地把生活的疲惫卸掉</p><p class="ql-block">感受大美桥头的独特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