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第一关——雁门关

中镇隐士

<p class="ql-block">  雁门关上古称北陵,夏商周称西隃关,春秋称句注塞,魏晋分成西陉关、东陉关。曹魏时期旧址上置雁门关西陉关关城,唐武周时期,复建西陉关关城(地址铁裹门)。自铁裹门设关后,勾注塞之名遂为雁门关之名取代。明洪武七年(1374年),在旧址上复建东陉关关城于今址。现景区分为三个区域:雁门关主要景点、外围景点和近代遗存。</p><p class="ql-block">雁门关被誉为“中华第一关”,2001年,被确立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被确认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名称由来</p><p class="ql-block"> 雁门关之称,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屡有内犯,唐驻军于雁门山,于制高点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唐书·地理志》描述“东西山岩峭拔,中有路,盘旋崎岖,绝顶置关,谓立西陉关,亦曰雁门关。”雁门关一词最早见于《魏书》,泰常四年(419年)八月:</p> <p class="ql-block">春秋战国时期</p><p class="ql-block"> 勾注塞古称西盼,西愉之名,始见于《穆天子传》。西周与俨狁[yǔn]曾多次在山西境内作战,西愉是其反复争夺的天险要地。</p><p class="ql-block">勾注塞之名,见于春秋战国时期。《战国策》记述了赵襄子"勾注之塞"击杀代王之事。《吕氏春秋》则把勾注塞列入"天下九塞"。晋定公十五年(前497年)赵简子攻伐占领邯郸,令其诸子驰在勾注设置关塞。战国,赵肃侯沿勾注一线筑长城,现存遗址有句注塞铁裹门处的"V"字工程。赵肃侯二十四年(前326年),赵武灵王攻灭中山,破林胡、楼烦诸部,在勾注山之北设置云中、雁门、代郡等三郡。赵孝成王(前265年一前245年在位)时,李牧常驻雁门防备匈奴。</p> <p class="ql-block">秦汉时期</p><p class="ql-block"> 在秦统一中国中,秦军四次征伐平定雁北,统一全国后,在雁门塞以南置太原郡,雁门塞以北置代郡、云中郡、雁门郡。雁门险阻成为屏障太原和支撑雁门、云中、代郡的要塞,是秦将蒙恬攻伐匈奴的重要依托。</p><p class="ql-block">汉武帝继位后,以中尉程不识为车骑将军屯雁门。元光五年(前130年)夏,发卒万人治雁门险阻。元光六年(前129年)、元朔元年(前128年)卫青北伐匈奴行动均以勾注山北的雁北地区一带为进攻基地。</p><p class="ql-block">"雁门塞"之称,最早见于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国志·魏书·鲜卑传》所引《魏书》,东汉在反击匈奴及卢芳之战中开始逐步加强雁门塞。建武十三年(37年),东汉遣马武屯摊沱河以备匈奴,增加雁门塞的防御,所筑的汉长城在雁门关北后腰铺附近。建武二十四年(48年),呼韩邪单于率漠南八部匈奴归服于汉,派左南将军屯雁门。</p> <p class="ql-block">  魏晋南北朝时期</p><p class="ql-block"> 勾注塞在曹魏、西晋之时正式设关,设有常驻之兵把守。黄初四年(223年),牵招率魏军与泄归泥鲜卑骑兵出雁门塞,还归时,修缮整治了雁门北故上馆城,置屯戍以镇内外。北齐文宣帝天保八年(556年),于长城内侧筑第二防线的长城,自今山西省偏关以东老营附近起,东经雁门关、平型关,到达山西省下关附近,与北魏“畿[jī]上塞围”之南环长城合围。[</p> <p class="ql-block">隋唐五代时期</p><p class="ql-block"> 隋代多次修筑长城及雁门,唐朝建立后,唐军多次越雁门关北击打匈奴。广明元年(880年),为防备沙陀,唐驻军于雁门山,于铁裹门设关城,戍卒防守。自铁裹门设关后,勾注塞之名遂为雁门关之名取代。</p> <p class="ql-block">宋辽金元时期</p><p class="ql-block"> 两宋时期,宋太宗平定北汉后任命杨业知代州,杨业到任后在雁门关两翼南北要道修建边寨,共建6寨。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杨业抗辽大捷后,又增修三寨。治平二年(1065年),再次在雁门关一线修筑堡寨。宋初,宋辽以雁门关一线内长城为界,十八隘两侧双方设堡驻军。宋熙宁七年(1074年),辽以20万大军压境,要求重新划界。几经周折后,宋神宗答应,以宁武县分水岭为界,北坡辽境,南坡宋境,宋在雁门关一线“失地七百里”,内长城被辽占据。</p><p class="ql-block">元朝建立后,修筑加固了雁门关。天顺元年(1328年)九月,冀宁路所辖代州之燕门关、阳武关,皆穿壁垒石为固。</p> <p class="ql-block">明清时期</p><p class="ql-block"> 在金、元时期,雁门关年久失修。明朝在西陉修旧创新,在其北口构筑城堡、望楼、烽火台、墙障等,同时在东陉筑路修垣,大建关城。洪武七年(1374年),吉安侯陆仲亨于东陉关旧址新筑关城,沿沟注山筑城、塞、烽燧与内长城相接,后在景泰元年(1450年)、天顺八年(1464年)、成化八年(1472年),雁门关守将多次补墩整修。同时在弘治七年(1494年)筑偏头关边墙、补添宁武墩堡,正德元年(1506年)建武安君庙,正德十一年(1516 年)东筑七堡西筑四堡,正德十二年(1517年)增修广武营。至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巡抚李景重筑关墙,在长城基址上复筑雁门关内长城,正式形成完备军事防御体系。嘉靖十一年(1532年)和嘉靖二十三年(1543年),进行了两次大规模修筑。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在关城建起公署1处及宁边楼、威远楼。清朝建立后,雁门关成为商旅通衢[qú]之地。咸丰六年(1856年),僧人善全在武安君庙旧址上兴建佛寺,改名护国镇边寺,并募化重修观音殿,扩建为3间。道光年间,善全募化主持了雁门关商道的重修。</p> <p class="ql-block">近现代</p><p class="ql-block"> 民国十五年(1926年),在关南古关道中盘道侧修建雁门关混战阵亡将士的公墓陵园-关陵。</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日军进犯山西,占领雁门关后,在雁门关沿线制高点修筑据点、炮楼等工事,为冬季取暖,据守日军陆续将雁门关内多处古迹拆毁殆[dài]尽,将其旧木料运至据点以作柴禾,仅东、西城门洞及小北门、李牧饲遗址等尚存。</p> <p class="ql-block">位置境域</p><p class="ql-block">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代县城北20公里处雁门关村南。雁门关分为西陉关与东陉关,西陉关是古雁门关,当地俗称“铁裹门”,地理坐标为北纬39°9'44″,西经112°48'45″,位于恒山山脉西段的勾注山中,地处代县雁门关乡赵庄东陉关西侧,两关相距约5公里。东陉关地理坐标为北纬39°11'13″,西经112°51'48″,G208国道从关下西侧穿过。雁门关西连宁武关、偏关,东接平型关、紫荆关、倒马关,与宁武关、偏关合称为“外三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