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意大利Day1️⃣1️⃣(上)‍~费拉拉·乔托来过吗?‍08/23/2024

可妮视角

<p class="ql-block">Hotel Europa让我们吃上了意大利之行最丰盛的早餐,这是事后才意识到的。</p> <p class="ql-block">各式奶酪腌肉,甜点酸奶咖啡,一应俱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想去的地方9:30am才开门,走过去花十几分钟,于是</span>悠悠闲闲吃着早餐,旅行是放纵自己的好机会。</p> <p class="ql-block">酒店走廊里的画很水粉风范,我们check out先、预定了的士、寄存了行李,火车是11:10am,时间足够的,为了寻找13世纪乔托学派的壁画,出发。</p> <p class="ql-block">我们又走上了费拉拉僻静的小巷,</p> <p class="ql-block">一路都是充满了韵味的老街,</p> <p class="ql-block">9:30am未到,我们已经又站在了Monastero di Sant'Antonio in Polesine的门外。掐秒按门铃,片刻门上小窗打开了, 又见昨天老嬷嬷的笑容,讲什么听不懂,但就是不开门。心里着急啊🥹…… 不一会儿又来了一位大妈,按门铃,只放她进了去,什么情况? 终于开门迎客了,原来内里不能随意走动,大妈是督导负责导游与讲解,</p> <p class="ql-block">这扇厚重的大门,隔离着修女的天地与外面的世界,参观为修女保留的内部教堂真是一种能够深深触动的体验,不仅因为可以呼吸到的未受污染的氛围,还因为乔托画派的壁画,这些壁画创作于十三世纪末和十四世纪中叶。</p> <p class="ql-block">从前厅下方的厚重小门进入修道院,立即发现自己置身于古老回廊的门廊中。公元 1000 年之前,这座修道院建于波河河床的一座小岛上。13 世纪中叶,修道院建筑群迎来了聚集在该宗教团体创始人贝阿特丽斯·德埃斯特 (Beatrice d'Este) 周围的本笃会修女。</p> <p class="ql-block">这座修道院里安放着其创始人贝阿特丽斯二世的遗体,她于 1226 年出生于尤加内河畔卡拉奥内城堡,是阿佐七世和乔凡娜·迪·普利亚的女儿。年幼时,她失去了挚爱的母亲,而她的哥哥里纳尔多则因政治原因被派往普利亚。她也经常得不到父亲的爱,因为阿佐七世经常因军事任务而外出。然而,与家人疼爱的隔绝并没有阻止她在精神高度集中的环境中成长。当她还年轻时,就坚定了将自己完全献给基督的唯一愿望,经过一段时间的独处和祈祷,她成功地获得了父亲的许可,让她立下修道誓言。</p><p class="ql-block">1254 年 6 月 26 日,贝阿特丽丝和她的侍女梅尔特鲁达·达·帕多瓦 (Meltruda da Padova) 庄严宣誓要过修道院生活。其他年轻的贵妇和侍女被贝阿特丽丝的美德所吸引,要求加入她,这样她们就形成了一个献身于上帝的灵魂社区。</p><p class="ql-block">教皇亚历山大四世批准了主教法令,将教堂和圣斯特凡诺·德拉·罗塔·迪·福科莫托修道院移交给贝阿特丽丝和她的姐妹们。由于加入修道院的女性人数不断增加,决定将修道院社区转移到波莱西纳的圣安东尼奥教堂。</p><p class="ql-block">贝阿特丽丝一直受到祈祷的热情滋养,但身体虚弱,于 1262 年 1 月 18 日去世,年仅三十多岁。1527 年至 1530 年间,从受祝福的贝阿特丽斯·德斯特的墓碑上涌出了一股神奇的涓涓细流,每​​年 10 月至 3 月都会出现,至今,人们仍将其视为该地神圣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大妈进的全是意大利语,完全听不慬! 她还真机伶,立马打开手机里的谷歌直接译成英语一路举着让我看,敬业啊!我便似懂非懂得跟着她,眼睛更多是瞄向墙体: 它由 Blessed Beatrice d'Este 建于 13 世纪,教堂内的壁画包括乔托、拜占庭画派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画作</p> <p class="ql-block">一扇狭窄的门可以进入修女唱诗班,这是费拉拉最迷人的环境之一:大房间的两侧长凳对齐,一侧是尼科洛·罗塞利(Nicolò Roselli)的大型祭坛画《鞭打》,对面有三座小堂,位于顶部楣梁上放置着一座富有表现力的 15 世纪耶稣受难像,内里都装饰有珍贵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尼科洛·罗塞利(Nicolò Roselli)的大型祭坛画《鞭打》(16 世纪) ,框架是同一时期由雕刻和镀金的木材制成。</p> <p class="ql-block">左侧的小教堂致力于耶稣童年故事和圣母一生的故事:这些是乔托画派的壁画,绘制于 1315 年至 1320 年间。</p> <p class="ql-block">中央的小堂拥有三座小堂中最大的壁画,前墙上是多梅尼科·帕内蒂(Domenico Panetti)的《天使报喜》(15 世纪)。</p> <p class="ql-block">两侧墙壁呈现出相似的图像:上面是 14 世纪的彩色窗帘;下面是 15 世纪中叶之后的圣母玛利亚和各位圣人的图像。</p> <p class="ql-block">怪诞的天花板:异教起源的存在,这对于教会环境来说非常奇怪,但这证明了修道院和宫廷之间的密切联系,这种装饰在 16 世纪末在宫廷中很流行。</p> <p class="ql-block">左边小堂与中央小堂各有一幅天使报喜,风格迥异,二个世纪的岁月流淌。</p> <p class="ql-block">从中央小堂望向中央祭坛,很有一番气势;</p> <p class="ql-block">右边的小堂以受难为主题,是两位乔托大师的作品:一位是13世纪末,《耶稣登上十字架》壁画的作者,另一位是14世纪中叶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这里还多有一个楼梯向上,</p> <p class="ql-block">我一个人偷偷开了小差走了上去,可以近距离平视乔托画风的湿壁画。太幸福了。</p> <p class="ql-block">大妈真的好敬业呀!我却常常开小差,一旦归队,她便会举起手机让我认真学习,自然听到了一些皮毛。这里国际友人只是我俩,其余都是本土游客。</p> <p class="ql-block">壁画于1305年开始第一次绘画,其后还有一次,可以明察文艺复兴前后的风格差异。古旧的真正的“湿”壁画真是保存得好呀,我而且特别喜欢乔托派人体比例还没那么拥有解剖结构的拙璞形象,有点流连忘返了,</p> <p class="ql-block">这个设置是有什么特殊意义吧?</p> <p class="ql-block">发现后面还有小堂,巴洛克风格的豪华装饰,貌似并不对外开放,只探了一个头就作罢了,</p> <p class="ql-block">唱诗班的木椅与老嬷嬷的背影,</p> <p class="ql-block">一圈下来,再看手表已经10:20am,没有时间买手信留作纪念了,只能聊表心意匆匆作别。</p> <p class="ql-block">急行军赶回酒店,</p> <p class="ql-block">10:30am正好跨进酒店大堂,小哥看着我们的影子才拿起了电话叫出租,“No worry, the taxi will be here in 5 mins”,小城的办事节奏呗;</p> <p class="ql-block">果不其然,5分钟不到出租车已到门口,</p> <p class="ql-block">这次走大路了,二旁新建的高楼一栋又一栋,</p> <p class="ql-block">柏油路林荫道很现代,</p> <p class="ql-block">火车站的小模样;</p> <p class="ql-block">火车又十分准点地入了站😜👍,</p> <p class="ql-block">我们是商务舱? 竟然提供食物,</p> <p class="ql-block">偶尔见旁边意大利人真大条,行李手机随手一扔便走开了,去年已经发现了,今年拍照为证,我们照样神经紧张,哎😅</p> <p class="ql-block">路过了翡冷翠(意大利人真的如此发音),掠过了托斯卡纳地区,指点着给小青年看,他假装知道了。</p> <p class="ql-block">罗马,这次我带着小青年一起回耒了,去年十月的许愿池许愿绝对灵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