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朴民风 佛善之地——魅力板桥村》

油田人张庆

<p class="ql-block">在广袤的冀中平原中部,有一个独具魅力的村落——板桥村。它位于高阳县晋庄镇西北侧,交通便利,省道津保公路(南线)高保路段沿村边穿过。东距高阳县县城仅 10 公里,西邻清苑区,距保定市区 25 公里,是县域最西的村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全村总人口 3398 人,925 户,村域面积达 5.15 平方公里。这里有肥沃的耕地 6443 亩,村级公路 4 公里,为村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教育资源丰富,板桥村中有板桥小学,一栋三层教学楼彰显着对知识的重视与传承;还有板桥村、天滢艺术两所幼儿园,为孩子们的成长奠定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板桥村的历史变迁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唐朝始建,便开启了它的传奇之旅。明清时期,更是达到了兴盛的巅峰。</p><p class="ql-block">清朝时,板桥作为镇,地位举足轻重。那时,外埠来的官员马队人员纷纷在此休整,可见其在交通和接待方面的重要性。街道上,马蹄声阵阵,人员往来频繁,热闹非凡。</p><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板桥为乡,涵盖四十八个村,其管辖范围之广,影响力之大,不言而喻。然而,命运多舛,因晋庄出了一位大官,板桥乡的级别下降为村级,晋庄村则变为晋庄乡。</p><p class="ql-block">但板桥并未因此而沉寂。1947 年前,板桥归安州管辖,名板桥镇。古河缓缓流淌,桥头的碑刻“登石望月铁板桥”在岁月中静静伫立,见证着“板桥晓月”成为“安州八景”之一的辉煌。</p><p class="ql-block">1947 年后,板桥划至高阳县管辖,虽名称变为板桥村,但其历史底蕴依然深厚。</p><p class="ql-block">板桥村曾经的水陆码头,连接着保定府与河间府,商贸往来不断,人才济济,物资集散频繁,那繁华的景象仿佛就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板桥村民风古朴,处处流淌着岁月沉淀的醇厚韵味。这里的人们理佛求善,内心满怀着对生活的敬畏与热爱。</p><p class="ql-block">村里矗立着一座庙宇,它宛如一位时光的守护者,见证着板桥村的变迁与发展。每年的“三月三”,传统庙会盛大开启,是周边城乡最大的庙会之一。庙会上,商贾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摊位林立,商品琳琅满目,生意一片红火。香客们怀着虔诚之心,纷至沓来,他们在袅袅青烟中,默默祈祷,为家人、为生活、为未来祈福。戏台上,精彩的表演吸引着如涌的戏客,喝彩声、欢笑声此起彼伏。人们焚香、献花,用最真挚的方式表达着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期许。在这里,传统与现代交织,信仰与希望并存,板桥村的庙会不仅是一场物质的交流,更是一次心灵的盛宴,等待着每一个人来感受这份独特的魅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