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华文化·师者与学生同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家长和老师都是学生的引路人,都可以成为师者,传道受业解惑是对学生人生重要的的引领,是保护孩子天性,挖掘潜能的关键所在。中国古代有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一个人的成长,一个家族的兴旺,一个民族的兴衰,依靠的是道德和读书,是文化与智慧。老子告诫人们“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tián)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但是有多少人不会被世俗的观念和虚伪所诱惑,通过修身,格物,能否理解和应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是一个人蜕变的关键。宋代诗人苏轼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唐代诗人王之涣说过“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所以人类只有尊道而行,不断进取,才能生生不息,不断走出自我,不断超越自我,达到至善若水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的健康成长,选择学习阅读的内容很重要,包括学习的知识、技能,家庭健康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同样至关重要。目前电子书刊、大众文学、良莠不齐的西方文学、品质低劣的视频,网络游戏像毒品一样无时无刻不在吸引人们的目光,人们选择什么样的内容关系到每一个人的成长。</p> <p class="ql-block"> 人类学习的内容从哲学的角度可以分为这两类:小知与大知,小知还可以理解为小学,言传的知识,下学的内容,课本知识,人类出版的各类书籍,各种科学技术都是小知的内容;大知是大学,意会的认识,上达的内容。这些内容虽然有分类,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一体的,而不是分割的,我们现在说的大学是西方的分科之学,被解读为某一学科的专业之学,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知识越学越专,领域越来越窄,中华传统文化意义上一以贯之的大学已经荡然无存;而中华文化意义上的大学不是单纯的寻求外界物质运动规律的“外学”而是以修身为根基的“内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华文化古代大学之道,是以彰显人的光明德性,造就心灵高尚的新人,达到最高善的境界为宗旨。</p> <p class="ql-block"> 2010年11月21日刘仲林教授发起的以中国科大人文学院主办,安徽省图书馆协办的中华文化大学堂举行了隆重的开学典礼,中华文化大学秉承古代“大学之道”的宗旨,重点是身心境界的提升,符合中国古代大教育观的思想,结合中西大学优势,阴阳互补,为中式大学和西式大学的联系与转化,指明了中西大学融会贯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变革的方向,刘仲林教授成为国内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相结合,即交叉学科的带头人。中国古代无论是小学、还是大学,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不断实践,不断感悟,逐渐达到至善若水的境界之美,这些智慧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贵和尚中、刚健有为)与传统美德(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学习了下学的内容只能说明具有了理性思维的能力,至于能否正确运用知识还要看个人的品德修养底蕴,也就是我们说的德,孔德之能唯道是从,通过对品德的修养逐渐悟道,同于道 ,才能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所以我们的教育是培养有能力、有思想、有觉悟、有境界、有创新思维的社会人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