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画面上的人物叫张树声,子振轩,安徽合肥人,生于1824年,卒于1884年,曾任两广总督、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等要职,是昏聩的亲王朝中一位睁开慧眼看世界的重臣。他在1884年临终之际,给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的《遗折》中,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流论调提出了大胆的批判,主张学习借鉴西方制度体系中合理的成份。《遗折》中表达的思想理念,在一百四十多年后,仍然闪耀着睿智而深刻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说说1884年发生在中国和世界的一些大事情。这一年,越南沦为法国保护国;清政府正式在新疆设省;美国自由女神像安装竣工;法国军舰炮击台湾基隆,马尾海战爆发;格林尼治时间正式被采用为国际标准时间。这一年。你中日甲午海战爆发还有十年……离辛丑条约签订还有17年……</p> <p class="ql-block">140年后的今天,在这位历史人物面前,有多少人会因为自己的愚钝无知而自忏形秽、无地自容!</p><p class="ql-block">让我们心怀敬仰,一起阅读这篇140年前的《遗折》:</p><p class="ql-block">夫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驯致富强,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用现代语言翻译一下这篇《遗折》:</p><p class="ql-block">西方发达国家的治国之策,有根本和表层的原因。这些国家尽管历史文化远逊于我国,然而建成为富强的国家,具有制度的成因和表面的成果。培养人才于现代学堂;讨论治国方略于议会;君王与国民成为利益共同体;上层和普通民众齐心协力;追求实际而摒弃虚荣;思考成熟再付诸行动,这些,是制度的根本。而抬眼可见的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是这种制度的根本带来的成果。我们放弃制度改善而舍本求末,无论怎样苦苦追赶,终究难以企及。即使军舰数量多,铁路四通八达,有什么用呢,无非是自欺欺人而已。</p> <p class="ql-block">《遗折》出炉10年后,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廷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宣告失败。历史终于以悲剧成就了这篇啼血的奏折,带泪的告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