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龍》四三 附會篇

【华夏美学】展示平台

【南朝梁】劉勰/著 <p class="ql-block">【原文】</p><p class="ql-block"> 何谓附会*?谓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合涯际*,弥纶*一篇,使杂而不越*者也。若筑室之须基构*,裁衣之待缝缉*矣。夫才童*学文,宜正体制,必以情志为神明*,事义为骨髓*,辞采为肌肤,宫商*为声气;然后品藻玄黄*,摛振金玉*,献可替否*,以裁厥中*:斯缀思之恒数也*。凡大体*文章,类多枝派*,整*派者依源,理枝者循干。是以附辞会义*,务总纲领,驱万涂*于同归,贞*百虑于一致;使众理虽繁,而无倒置之乖*;群言虽多,而无棼*丝之乱。扶阳而出条*,顺阴*而藏迹,首尾周密,表里*一体:此附会之术也。夫画者谨发而易*貌,射者仪毫而失墙*,锐精*细巧,必疏体统*。故宜诎寸以信尺*,枉尺以直寻*,弃偏善*之巧,学具美之绩*:此命篇之经略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 *附:指文辞方面的安排。会:指内容方面的处理。*文理:这二字在本书中一般指写文章的道理,此处据上下文意,应指文章的条理。*与夺:取舍。*涯际:指文章的各个部分。*弥纶:综合组织的意思。弥,弥缝。纶,经纶。*越:逾越,这里指文章层次的互相侵越。*基:建筑的基础。构:结构。*缉:缝得细密。*才童:指有才华的青年。*神明:指人身体最主要的部分,如神经中枢。*事义:文章中讲到的事情及其意义,也就是写作时所用的素材。骨髓:《太平御览》卷五八五引作“骨鲠”。《辨骚》篇所说“骨鲠所树,肌肤所附”,和此处“骨髓”“肌肤”意思相同。 *宫商:五音中的两种,常用以代表五音,这里指文章的音节。*品藻:品味评量。玄:黑赤色。*摛(chī)振:发动。金玉:指钟磬一类的乐器。*献可:选用合适的东西。献,进。替否:丢掉不合适的东西。替,弃去。*裁:判断。厥:其。中:恰当。*缀思:构思。数:方法。*大体:这里有大概的意思。*派:水道的支流。*整:和下句“理”字意同,都是整理的意思。*附辞会义:整理作品的文辞和内容。*涂:同“途”,道路。*贞:正,使之正。四乖:不合。*棼(fén):纷乱。*扶:沿着。阳:日光。条:小枝。*阴:暗处。*表里:指事物的两个方面,这里指作品的内容(“里”) 和形式(“表”)。*易:改变。*仪:审视。*毫:毛发。*锐精:集中精力,注意推敲。*疏:忽视。体统:主体,总体。*诎(qū)寸以信(shēn)尺:《太平御览》卷八三〇录《尸子》:“孔子曰:‘诎寸而信尺,小枉而大直,吾为之也。’”诎,屈,缩短。信,通“伸”,舒张。*枉尺以直寻:《孟子·滕文公下》载,“《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朱注:“枉,屈也;直,伸也;八尺曰寻。在尺宜寻,犹屈己一见诸侯,而可以致王霸,所屈者小,所伸者大也。”*偏善:指片面的、无关全局的小巧。*具:俱,有完备的意思,和上句“偏”字相对。绩:功绩。*命篇:谋篇。经略:概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 什么叫作附会?就是指综合全篇的条理,使文章首尾连贯,决定写进什么和不写什么,把各部分都融合起来,组织成一个整体,做到内容虽复杂,但层次还是很清楚。这就好比建筑房屋必须注意基础和结构,做衣服也少不了缝纫的工作一样。有才华的青年学习写作,首先应该端正文章的体制,必须以作者的思想感情为主体,好比人的神经中枢;其次是体现其思想感情的素材,好比人体的骨骼;再次是辞藻和文采,好比人的肌肉皮肤;最后是文章的声调音节,好比人的声音。明确了这几点,然后像画家调配色彩、乐师安排音节一样,适合的就选用,不适合的就删去,以求做到正好得当:这就是构思写作的普遍法则了。一般说来,文章像树木有许多枝叶,江河有许多支流似的,整理支流时必须依照江河的主流,整理枝叶时必须遵循树木的主干。所以,在写作上整理作品的文辞和内容,也应该提纲挈领,把许多不同的途径都会合成一条道路,把各种不同的思绪都统一起来,使内容虽丰富而不至次序颠倒,文辞虽繁而不致纷如乱丝。文章中有些应该突出表现,像树木在阳光下枝条招展,有些应该略去,像树木在阴暗处枝叶收敛,总之,要使全篇自首至尾都完整周密,内容和形式紧紧结合成一个整体:这就是所谓附会的方法了。但是假如画师画像只注意毫发,反会使容貌失真,假如射手只看准一小点,便会注意不到大片的墙壁,聚精会神于细微之处,对整体必然有所疏忽。所以,应该舍去一寸来注重一尺,放弃一尺来舒展八尺,也就是说,应该牺牲文章中枝节性的小巧,而争取全面美好的功绩:这才是创作的主要方法。</p> <p class="ql-block">【原文】</p><p class="ql-block"> 夫文变无方 *,意见浮杂,约*则义孤,博则辞叛*,率故多尤*,需为事贼*。且才分*不同,思绪*各异,或制首以通尾*,或尺接以寸附 *,然通制*者盖寡,接附*者甚众。若统绪失宗* ,辞味必乱,义脉不流*,则偏枯*文体。夫能悬识腠理*,然后节文*自会,如胶之粘木,石之合玉*矣。是以四牡异力*,而六辔如琴*;并驾齐驱,而一毂统辐:驭文*之法,有似于此。去留随心,修短*在手,齐其步骤,总辔而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 *无方:与《通变》篇“变文之数无方”用法相同。方,常。*约:简单。*叛:乱。*率:草率。尤:过失。*需:迟疑。贼:害。*才分:指各人写作才能的特点。*绪:端绪。*首、尾:指一篇作品的始末。*尺、寸:指一篇作品的一段、一句。*通制:指上句 “制首以通尾”的意思。*接附:指上句“尺接以寸附”的意思。*失宗:指文章缺乏重心,主次不分。*义脉:以人体的气脉喻文章内容的脉络。流:流通,流畅。*偏枯:病名,即半身不遂。*悬:高远。腠理:肌肉的纹理,这里借以指写作的道理。*节文:指音节和文采,即第一段所说“品藻玄黄,摛振金玉”两个方面。*石之合玉:石中包含着玉。*四:一车四马。牡(mǔ):指雄性的马。*辔(pèi):马缰绳。如琴:和谐如奏琴。琴声由若干弦组成,但能弹奏得很和谐。*驭文:指写作。驭,驾驭。*修短:指多写或少写。修,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 作品的变化没有定数,作家的心意和见解也比较复杂,如果说得太简单,内容就容易单薄,如果讲得太繁多,文辞便没有条理,写得潦草,毛病便多,但过分迟疑,也反而有害。且各人的才华不同,思路也不一样,有的能从开头连贯到尾,有的则是枝枝节节地拼凑,可惜能够首尾贯通的作者很少,而逐句拼凑的作者却较多。如果文章没有重心,词句的意味必将杂乱,如果内容的脉络不通畅,整篇作品就呆滞而不灵活。必须洞悉写作的道理,才能做到音节和文采自然会合,就像胶可黏合木材,石可包玉一样。所以,四匹马用力不同,但在一个会驾车的人手里,六条缰绳可以像琴弦一样和谐;不同车轮一齐前进,车辐都统属于车毂:驾驭写作的方法,也与此相似。或取或舍,决定于作者的内心,或多或少,都掌握在作者的手里。只要控制住总的缰绳,步调便可一致了。</p> <p class="ql-block">【原文】</p><p class="ql-block"> 故善附者异旨如肝胆*,拙会者同音如胡越*。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此已然*之验也。昔张汤拟奏而再却*,虞松草表而屡谴*,并理事之不明,而辞旨之失调也。及倪宽更草*,钟会易字*,而汉武*叹奇,晋景*称善者,乃理得而事明,心敏而辞当也。以此而观,则知附会巧拙,相去远哉!若夫绝笔断章 *,譬乘舟之振楫*;会词切理,如引辔以挥鞭。克终底绩*,寄深写送*。若首唱荣华*,而媵句憔悴*,则遗势郁湮*,余风不畅,此《周易》所谓“臀无肤,其行次且* ”也。惟首尾相援*,则附会之体,固亦无以加于此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 *善附:善于附会。异旨:指不同的意旨。肝胆:肝和胆紧密相连,比喻联系密切。*拙会:拙于附会。同音:和谐音调。胡越:古代称北方的少数民族或异族为胡,越地在南方,比喻关系疏远。*已然:已经是这样。*“张汤”句:《汉书·倪宽传》载,汉武帝时张汤任廷尉(最高司法长官),时常有疑奏被汉武帝退回。后由倪宽代拟处理,受到武帝赞赏。拟,草拟。*“虞松”句:《三国志·魏书·钟会传》注引《世说新语》载,司马景王让中书令(掌机密文书的官)虞松作表,呈上两次仍不满意。后来钟会见到了, “为定五字”,得到了景王的称赞。草,起草。谴,谴责,责备。*倪宽更草:指倪宽曾替张汤重新草拟疏奏事。更,重新。*钟会易字:指钟会为虞松改定上表事。*汉武:汉武帝。*晋景:三国时魏国权臣司马师,西晋时被追尊为景帝。*绝笔:不再写,指全篇结束。绝,断。断章:一章的断句。*振:收。楫:桨。*克终:有始有终,指全篇都写好。克,能。终,文章结尾。底绩:收到功效。*寄深写送:大意是说收尾时要有余韵不尽之意。*首唱:指作品的开头。荣华:光彩。*媵(yìng)句:指作品的结尾。媵,陪嫁的人。憔悴:形容文章没有光彩,与上文“荣华”相对。*遗势:结尾的气势。郁:郁滞。湮( yān):阻塞。*次(zī)且(jū):同“趑趄”,行走困难,也比喻犹豫徘徊。*援:相互呼应。*无以加于此矣:没有超过它的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 所以善于附会的人能把不相干的事物联系得像肝和胆那样紧密,不善于附会的人会把本来相联系的事物处理得像胡和越那样互不相干。有时修改文章比写文章还艰难,换一字有时比改写一句更麻烦。这是已经被证明过的。以前张汤草拟奏章两次被退回,虞松起草章表屡次遭到责备,都是因为讲的道理和事情不够明白,文辞和意旨也不协调。后来倪宽替张汤重新草拟,钟会替虞松改了几个字,于是汉武帝对倪宽的改动赞叹称奇,晋景帝对钟会的改动也很满意,那是因为修改后道理说得恰当而事情明白,文思敏捷而措辞得当。由此可见,附会的巧妙与拙劣,效果相差甚远!至于收笔结尾,好比乘船时收拾船桨;文辞与内容配合,像拉着缰绳挥动鞭子。有始有终才能收获功效,寄托深远要有含蓄不尽之势。若开篇写得很有光彩,而结尾缺乏生气,最后文势便会阻塞,文气不畅,就像《周易》中说的“臀部没有皮肉,行走也就困难”了。只有首尾相互呼应,那么附会的作用,才可说是达到了最高境界。</p> <p class="ql-block">【原文】</p><p class="ql-block"> 赞曰:篇统间关*,情数稠叠*。原始要终*,疏* 条布叶。道味*相附,悬绪自接。如乐之和*,心声*克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释】</p><p class="ql-block"> *篇统:指文章层次的安排。统,统绪。间关:崎岖辗转,指艰难。*情数:指内容多种多样。稠叠:繁多,复杂。稠,多而密。*原:追溯。要(yāo):约会,这里有联系的意思。*疏:疏通。*道味:指作品中体现的道理、意味。*如乐之和:《左传·襄公十一年》载,“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心声:表达思想的语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译文】</p><p class="ql-block"> 总之,篇章的全面安排是不容易的,内容的种类也十分繁杂。作者必须从头到尾,把一枝一叶都布置得很恰当。只要内容能布置妥帖,思绪自然可以连贯起来。就像乐曲必须和谐一样,作者内心的话也都要配合得协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