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原是我的家,2024太原马拉松(简称太马)是家门口的盛事,当然要参与一下。于是,早早就开始关注报名信息,早早就商议到底是跑全马还是跑半马?按照个人想法当然要跑全马,但是按照队长的意愿是要跑方阵,6*6=36人的大队伍,按照这个指示,几个人乖乖的都报了半马。太马一票难求,但好歹我们几个人都如愿的中签,为方阵跑奠定了基础。然后就是来宝队长各种吆喝,各种组织,最后组成了5*5=25人的方阵,另外加两个旗手,跟邯郸半马方阵队伍一样,也算是比较完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马新路线曾经发过两次公众号。6月27号我们四个人按照新路线体验了一下。广场—大南门—北大街—拱极门—折返—胜利桥—滨河西路—北中环—折返—晋阳湖会展中心。这一路超级好跑,而且又很新颖,有点挺美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月太马新路线重新发布。8月10日和来宝队长,李哥、赵姐四人又探路一次,但这次在半马路线和全马路线上纠结不统一,最后还是以半马距离结束,路线就啥也不是了。只不过跑起来就很开心,也就没必要去纠结对错,没必要去关注那些不重要的东西,只是老孟和小炜没参加有点小遗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8月18号再一次探路,这次的路线可是完完整整的对了,只是中间我的腿有点抽筋,骑了三公里自行车给他们做补给也算是一种体验。回忆起来八月份还真没少跑,不过对太马不一般的热爱足可以用脚步和三次探路来诠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9月19号跟邻居小伙伴相约去领物,也神约了小炜和桂英,偶遇了赵姐和李哥,大勇。匆忙领了装备,拍了几张照片,顾不上薅羊毛,便赶紧回佳亲忙活,只是心已经开始惦记着太马的赛道,开始琢磨怎么跑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宝队长云南看儿子没回来,姓名墙上找到他的名字,小炜说“给他拍一张”,哈哈,铁哥们就是铁哥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简单逛逛马博会,除了人多也没觉得有啥想看的,老孟没过来,桂英忙活的自己得瑟去了,也就简单的和小炜,大勇拍了几张照片,然后回佳亲上班,去忙活我那些小公主小少爷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1号来宝队长让去会展中心领方阵刀旗,背包,我就带姐姐一起去了,顺便让姐姐看看太马领物和马博会的场面,确实和邯郸太不一样,她还说“这么热闹。”,忙碌完已经不早了,把那些没领的刀旗和背包放我车上,准备第二天早上早一点带到现场,然后接着清点物品,人数,一个个的进行登记,有点小繁琐,但也都是应该做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桂英总是那个吃苦耐劳愿意付出的人,一个人大太阳底下看摊子,还让我们有点小纠结,不过一闪念也就过去了。其实大家都在帮忙,都在为太马方阵帮忙。小炜赞助了劲酒、能量胶、盐丸;老孟邀请专职摄影师帮忙拍照片和视频,还安排了当天晚上鲅鱼饺子馆的庆功宴。而我,自然是那个管家,负责处理琐事的人。还要说的是齐总赞助了帽子,志勇赞助了风韵酒,来宝赞助了钥匙扣、背包和刀旗。“一个好汉三个帮”,身边的几个铁哥们真的是可圈可点,大家都不约而同的相互扶持,相互帮忙,为了共同的爱好,为了共同的目标。也应了那句古话: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1日晚上九点多,来宝队长群里发消息,有人不参加方阵跑了,大家还有没有认识的人帮忙介绍一下。又是这样?邯郸就是因为这事搞得麻烦,这太马临时变故的事又来了。我赶紧联系邻居小梁,没想到人家很爽快的就答应了,真的是救火英雄,但没想到太马赛道上她还是个救人的英雄。(这也是赛后她跟我讲的。)事情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梁跟着方阵跑到十二公里左右,去上了个厕所,出来就看到一个男子在路边吭吭锵锵、气喘吁吁的,她当下就觉得他可能是心脏出问题了,马上给他掐人中,顺手把别号码布的别针取下来给这个男的在虎口、后脖颈处扎了几针,放放了血,等这个先生缓过来没事了她才开始追队伍。告诉我追了两公里才追上,可是累坏了。当时那个先生非要加她微信,一直要感谢她,说是救了他一命。当听完她讲给我的这个故事后,让我特别的感动和敬佩。“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她不顾一切的去救人,而且还追了两公里又追上队伍,这种超强的责任心和担当确实不一样,值得炫耀和夸赞。我也因有这样的好邻居好朋友而骄傲和自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同学一大早很顺利的送我们到了集结点,恰巧遇见沈乌贼,我喊了他一声,人家很乐意的跟我们合了影,他的一圈至少有五六个人围着他,拍照的就有两个,还有拿衣服的,还有举广告小标语的,原来跑马明星居然也这么大的阵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很巧在集结区遇见了老领导,自然合了两张照片,岁月悠悠,时隔二十来年,难得在马拉松赛道上相遇,也算是一种幸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年轻的小美女拿着脸贴给我们挨个装饰,突然想起来倩倩,平遥古城半程马拉松是她给大家弄装饰,只是太马没中签,告诉我去当志愿者了,以另一种方式参加太马,看来大家对太马的热爱又有了新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依然是各种合影,各种摆拍。气温不高,还有点小风,正是跑马的好天气,我们几个也顾不上热身,忙着发装备点人数,等我们的方阵队伍齐齐当当的准备完整才放下心来,抽空去存了包,上了个厕所,这时也就到开赛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马的氛围感真的是太好了。锣鼓喧天,歌声阵阵,沿途观赛的队伍,人群密集,加油声震耳欲聋,跑过五一广场,跑过大南门,看着人群试图看到熟悉的面孔,快到新建路的时候,就听见二姐的声音,“来宝,来宝战队!来宝,来宝战队!”,我也激动的喊着:“二姐,我们在这里!二姐,二姐!”这段视频就是二姐拍的,她说看见我们真激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独一无二的方阵队伍战旗飘飘,飒飒风采 ,引来了无数跑友的夸赞和拍照,还有好多直播大V也把我们录进去了,还有路边的围观群众更是对着我们狂喊:“加油💪,你们真棒!你们是哪里的?”来宝地道的太原话回复:“俺们就是太原的!”,更是引来了一片喝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依然是黄金队伍排列组合,我在前排最右侧,协助配速员调整排列和控速,老孟在我左侧,配速员雷阳在中间,小炜在我后面,桂英在老孟后面,来宝依旧在最后一排中间负责全局协调。一路上耳边一直听到他喊:“崔敏,回来!崔敏,跟着队伍!”,哈哈,每次方阵跑总有被揪住不放被一直叨叨的对友,不过大家也都很熟悉,也都不生气,或许当时有点不高兴,过后就又都是一大堆感谢队长的话,这就是成年人的成熟和睿智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按号码布搜索照片,几乎都是大合影。半程马拉松就是这样,赛道上人挤人,看着摄影师恨不得冲进镜头里,结果往往都是大合影。而全马赛道上的摄影师很多,尤其是30公里以后和冲刺时候,摄影师拍的你连做造型和摆动作的想法都没有了。所以每次跑全马时候,半马前我根本就不往摄影师镜头前凑热闹,“前半程别分心好好跑,后半程有的是机会拍照。”,这是来宝队长传授给我们的秘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赛道上遇到很多感人的场面,有老者,有轮椅选手,有黑暗跑友,有推着婴儿车的妈妈选手,情不自禁地总会被他们感动到。他们对跑步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对健康的热爱,对这些热爱努力的付出和坚持都让我们敬佩和动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的旗手和配速员都相当的优秀,按照队长的指令有计划的进行调整步频和配速。不过期间有一段速度太快,花姐和竹子姐姐,还有溜达几个人都掉队了,我有点着急,喊雷阳慢一点,慢一点,一定要把大家完完整整的带回到终点,一定要保持方阵的完整性,可是雷阳是半马130水平的大神选手,要带整个队伍在230—300完赛,对他确实是一种折磨,后来来宝调整了战略,要求方阵230以内完赛,并叮嘱雷阳向我看齐,调整配速和步频,还好,我们25个人在228完赛。雷阳一路辛苦了,大家也都松了一口气,觉得这个成绩还能交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辛苦摄影师杨哥,起点帮我们拍完又赶到五一广场帮我们拍摄,而美篇第一个视频就是杨哥的大手笔,唯美,震撼,有感染力,看一遍激动一遍,实在数不清次数,确实是屡看不烦,满满的回忆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刚到终点,杨哥已经等候好一会了,又给我们拍照录视频,实在是辛苦,而拍照过程中还有好多小创意,又给照片增添了意义和魅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领完赛包和奖牌的队伍排的好长,遇见了熟悉的静静和荣儿,大家呱唧呱唧的聊着赛道上的小插曲,兴奋、开心,还有感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滨河西路跑到18公里左右看见了马路边等候的来宝四姐紫儿,又是一阵兴奋,领完完赛包就又看到紫儿在帮忙整理装备,把背包刀旗一个个收回来整理好,小连帮忙取了存包,把钥匙扣赶紧发给大家,等这一切弄好后已经不早了。收到东山邻居丹阳的信息,安排大家在黄河人家聚餐,没办法,只好把剩下的事情交给紫儿和来宝,我赶紧骑了一个小蓝车去饭店。关键时候还是来宝的姐姐们给力,还是有姐姐好啊!</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次我们小区有14个邻居中签太马,两个全马,12个半马,奖牌放在一起正好拼个圆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说起来我们东山小跑团也是满满的自豪。今年年前搬回东山,跑步的场地从公园也挪到了东山,开始各种不习惯,场地路面的不习惯,坡道太多,车辆也多,小公园弯道太多,跑起来真不舒服,有段时间宁可开车去公园跟李哥赵姐他们约着跑,也不想在东山跑。偶尔一个早上,遇到了江军,聊了两句就跟着他跑到了小区外面,顺着长风街,马庄路,绕到小区后面返回来,这一跑还挺舒服,然后他又拉我进了小区跑步群,当时群里有30来人,有一种找到组织的激动和归属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来发现他们每周六都要去跑一趟东山,我也就跟着一起跑山。第一次跑东山,一路大坡根本吃不消,一路连走带跑的,跟不上他们,有点丢人。后来我自己专门去跑了几趟,<span style="font-size:18px;">就是为了训练自己的爬坡能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赛道上遇见爬坡,我就有一种兴奋,心里暗自窃喜“我的强项来了!”。慢慢的,大家渐渐熟悉了起来,经过大半年的相处也都成了好朋友,每天早上都要约着跑一跑,无论是三公里还是五公里,十公里,而且还都要群里分享跑步轨迹,每个人也都不吝啬的给晨跑的小伙伴点赞👍,一股满满当当的正能量在传递着~~~</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午十三个人一大桌子,大家开心的谈论太马赛道上的趣闻趣事,酒喝了不少。菜吃的不多,一个中午就是分享着开心和喜悦,尤其是丹阳,小阮,彩虹,小梁,幸福泡泡,他们几个都是第一次上赛道跑半马,收获颇多,感受深刻,而且成绩还都不错,值得祝贺。江军和小赵完成了人生首个全马,也是一堆感动,只是江军有点事情没参加聚餐,不过饭桌上大家一直聊着他,都说他是牛人,成绩406,是我们队伍里的老大哥。而建敏、老李和老赵又是资深的铁人三项选手,前段时间刚跑完雁门关越野赛,成绩也相当不错。他们都是一群充满力量和热情的年轻人,浑身散发着光,照耀着身边热爱运动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感谢老孟安排的鲅鱼饺子庆功宴。中午回了家迷迷糊糊睡了一觉,晚上宝宝接上我,然后赶紧去赶场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来了一些方阵队友,还有赵姐和李哥,李哥的成绩又PB了,这小老头真让人刮目相看,除了仰视就是羡慕,不过看他每天的跑量也就知道什么是“终于如愿”啦!惹的赵姐说:“这徒弟出徒了,已经把师傅拍在沙滩上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马的方阵跑是我们第三个方阵跑,各大平台和媒体都对我们有了一些报道,也得到了越来越多跑团和社会机构的关注和认同。曾看到有一篇文章,说现在的马拉松变味了,赛道上更多的是显眼包,更多的是奇装异服,更多的是各大跑团的大旗挥舞,还有众多的网红主播一路直播,确实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种形式异彩纷呈。我们熟悉的“小太阳”就是以跑马传递民族文化,她每跑一场马拉松就会穿着当地民族服饰上赛道;山居老虎以“跑一场马拉松,爱上一座城”闻名遐迩,他的小作文堪称经典,通过他对一座城市的介绍,真的比教科书还准确,到位,有感情,有深度,简直让人拍案叫绝。也许这些是一种趋势,也会是一种潮流,那么方阵跑未来会怎么样?我们会继续组织下去吗?如果继续组织的话,我们怎样做会更好?这也许是我们接下来需要深入思考的话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记录美好,享受当下,又是在太马完成一个月后才写完这个美篇,只能说抱歉。最近拖延症比较严重,大家见谅就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千年晋韵,锦绣太原。迎泽大街的辉煌,迎泽大桥的敦厚,滨河两岸的秀美,助威观赛群众们的热烈,九大景区的免费开放,未中签也同样享受的待遇,让太马扬名天下,让更多的跑马人对太马刮目相看。太马以最真诚的热情欢迎跑马爱好者的到来,并做出了最温暖,最优质的服务。太原是我们的家,我们深深的爱着它,我们以太原人跑太马荣耀和自豪,更以“百日跑来宝战队方阵跑”跑过太原马拉松而自豪和骄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马,我们明年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