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游应滨书苑

云淡风轻l

<p class="ql-block">  龙年国庆假期不愿到热门景区遭受人从众之苦,又不想在家窝七天,就和家人去了一趟新城区的滍阳应滨书苑看盛世菊花展。滍阳·应滨书苑位于平顶山市新城区白龟湖国家湿地公园内西部,古应国墓地(滍阳岭)南端,长安大道与应河东路交汇口向南1.5公里,可直达应滨书苑景区北门。应滨书苑景区占地面积约160余亩,南部与白龟湖相连,西部应河环绕。应滨书苑系平顶山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滍阳镇西滍村乡村振兴示范项目,也是平顶山民间文艺家协会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倾力打造的平顶山市民间民俗文化展示基地。</p> <p class="ql-block">  书苑内沿通道摆放着五颜六色、造型别致的菊花,大门口的鹰城根假山、鹏程万里雕塑在盆盆金黄菊花簇拥下雄伟壮观,园区内更有威武霸气的菊龙、吉祥沉稳的菊象、憨态可掬的熊大熊二……,尽管很多还没到怒放的最佳观赏期,但是与两边的花纸伞、空中的红灯笼相映成趣,穿行其间,赏心悦目,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耕读客栈内错落有致地分布着耕地铜雕像、一排小石磨、犁耧板车,几间茅草屋前墙面上挂着马灯、成串的红辣椒和玉米棒子,一下子就勾起了游客们的缕缕乡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气象塔</p> <p class="ql-block">  书苑内除了菊花展、湖光水色之外,更有三处文化景点值得观看:一是中国360行民俗文化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百里不同风,千里不通俗。传统民俗文化,作为传统封闭式社会所产生的文化,有着特定民族、特定地区、特定环境或特定行业、阶层的人们生活需求和方式。本馆通过对清末民初三百六十行瓷碟,传统节日礼仪图片,旧农具用具,生产、生活模拟场景等的陈列和展示,再现中原地区等区域民间习俗,物质、精神生活的时代青景。三十六行反映自唐代起社会行业的分工。</p><p class="ql-block"> 清人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说:三十六行者,种种职业也。就其分工而约计之,曰三十六行,倍之,则为七十二行;十之,则为三百六十行。每一个行业都会有在这个行业中十分杰出的人,那么这个人就是这行的状元。大致意思是无论每一行,不论做什么,只要用心去做都能成功.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说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通常说法。</p><p class="ql-block"> 中国以农立国,辅以孝道同于世,所以对于岁时节年恒不出“敬祖”,“酬神”,“娱乐”三种意义。本馆所展示的内容万花筒般地揭示了中国社会历史时期的民俗众生相。这种“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时代印记,时至今日,仍然镌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  二是中国应姓文博馆。馆内面积约700㎡。展厅由前厅、廊道展厅、帝王庙厅、应候世系厅、应姓文化厅、文献研究室等组成。陈列内容主要有应国青铜礼器、古代陶器、石刻汉砖、拓片、古书、书画、应姓家谱、应国历史文化及应姓研究资料成果展示等。</p> <p class="ql-block">  三是碑廊。廊内墙上镶嵌在滍阳镇出土的古代建筑上的精美石刻,图案精美绝伦,辅以准确的文字介绍,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应滨书苑菊花展虽然规模不大却也绚丽多彩,苑内湖光桥影秀美自然,书苑内的民俗文化博物馆、应姓文博馆、石刻碑廊藏品丰富、底蕴深厚,令人留连忘返,感受到鹰城历史文化的悠久灿烂,观后甚觉不虚此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