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年国庆节天气很好,诠释了什么叫风和日丽,是我喜欢的温柔的阳光,微微的风。</p><p class="ql-block">跟几位朋友去香港西贡晒晒太阳,探访了其中一个离岛:盐田梓,这是全岛鸟瞰图。</p> <p class="ql-block">从西贡新公众码头搭船15分钟便到达这座小岛,往返票价70港币,船司机按人头算,拉多少人上岛,下午5点前就去拉多少人回来西贡码头。所以船票千万别丢了,还有别误了最晚的返航时间!!!</p><p class="ql-block">面积不足1万平方公里的小岛盐田梓,却有很多历史人文故事。</p><p class="ql-block">盐田梓不单拥有香港硕果仅存的盐田,客家人的迁徙和发展文化,更汇聚天主教和客家文化,以及自然生态面貌于一身。</p><p class="ql-block">如今岛上没有村民居住,也没有任何旅游公司与单位,接待活动全部由保育中心运营,岛上无垃圾桶,全部垃圾要自己随身携带带走。</p> <p class="ql-block">盐田梓最为人知的除了曾经丰产晒盐就是天主教教友村之名。</p><p class="ql-block">自十六世纪开始,天主教信仰随着利玛窦等传教士到达中国。明朝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罗马教廷于时为葡萄牙殖民地的澳门设立教区,管辖中国大陆、日本和邻近岛屿的教会事务。直至1841年,罗马教廷在英国占领香港(岛)后,迅即设立“香港天主教教会”,负责教会在华的传教事务。香港成为了传教士入华的第一站。当时,新界还是属于大清帝国治下的地方;对于远渡而来的传教士而言,到新界传教是向“真正的中国人”传教。因此,他们努力学习客家话,又把自己装扮成中国人一样,为的就是与“新界人”沟通。其时,居于新界的,有本地人,也有客家人。所谓本地人,就是指在康熙迁界令以前,早早定居于香港的人。虽然他们也是香港的客家,但毕竟比康熙复界令以后才抵港的客家人早;因此,他们多称呼较迟到埗的族群为客家人。相对上水、元朗一带的本地人,处于弱势的客家人比较容易接受天主教会信仰。一方面,他们初来乍到,族群较小,抵抗心理较弱;另一方面,传教士会为客家人提供武装保护及西式教育。因此,客家人聚居的西贡,成为了天主教传教的重点地区。孤悬海隅的小岛盐田梓是一个孤悬海隅的西贡离岛。19世纪初,陈氏移居该岛,建立了盐田梓村。不久,两位意大利神父:和神父( Simeon Volonteri)和柯神父(CajetanoOrigo)到访盐田梓村。由于,这是一条“单姓氏”村落,长幼阶级分明,管理也相对单一,只要村中长老带头信奉天主教,族群都会望风景从。再者,盐田梓村孤悬海外,主要靠晒盐与捕鱼为生,生活环境相较差,自然极需要传教士的经济支援。</p><p class="ql-block">顺理成章,在1866年,全村村民都接受洗礼,开始信奉天主教了。盐田梓村也成为了香港第一条全村信教的“教友村”。夏其龙《天主作客盐田仔——香港西贡盐田仔百年史迹》中记载了当年的信教人数:“盐田仔于1872年教徒人数为43,1892年为110人;66 直至1959年仍有193位教徒”,并称赞他们是“传教区内十分优秀的教友”。</p> <p class="ql-block">1890年,圣若瑟教堂取代原先的旧圣堂重建落成,属罗马式建筑物,由米兰传教会神父所设计。教堂设计简约,融合了天主教与客家村落的生活格调。2005年,“圣若瑟教堂修缮项目”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优异奖”;2011年,教堂被香港古物咨询委员会评为二级历史建筑。</p> <p class="ql-block">2004年初,圣若瑟小堂在教会的资助下展开复修工作,带动了盐田梓文化及生态旅游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修复后的岛上随处可见中宗教文化符号</p> <p class="ql-block">1866年,圣诞节,陈氏家族约三十人领洗信奉天主教,并捐出土地予教会兴建圣堂和学校,奉圣约瑟为主保。1875年,全岛居民领洗。1890年,圣若瑟小堂落成祝圣,取代了昔日的小教堂。由于盐田梓全村村民均信奉天主教,所以有“教友村”之称。</p> <p class="ql-block">福若瑟神父雕像</p> <p class="ql-block">修复后供公众祈祷的祈祷阁</p> <p class="ql-block">有朋友好奇的问讲解老师,渔村不都是信奉妈祖的吗,怎么这里会信奉天主教。除了以上分享的天时地利人和,还有盐田民虽都是天主教徒,却又焚香拜神,在香火萦绕的祖坟旁边颂念天主教祷告文,真是“中西结合”,相映成趣,恰恰是香港乃中西文化熔炉的又一例证。无独有偶,我在陆丰,潮汕等沿海地区看到妈祖庙跟教堂在一起的都很多,很多基督教徒平时拜拜都准点拜拜,到了礼拜日仍然不忘做礼拜。</p> <p class="ql-block">澄波学校建于1920年,是盐田梓及附近村庄唯一的小学,在村民陆续搬走后,于1997年关闭。学校现已改建成文物展览中心,展品丰富地反映了一个香港边缘化天主教客家村落的历史和社会文化面貌,是珍贵的历史回忆。据新近考古发掘,盐田梓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两千年前的东汉时代。</p> <p class="ql-block">废弃的旧房子</p> <p class="ql-block">三百岁的活泉井,如今泉水仍然全年不缺</p> <p class="ql-block">坍塌的古屋,这座客家村落,曾有村民约四十家,全盛时期更是有一千两百多人居住。现时只剩空置房舍。</p> <p class="ql-block">陈列馆摆设当地居民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村庄开村先祖陈孟德夫妇300前来到此岛,在此垦荒拓植开枝散叶。</p> <p class="ql-block">“梓”指乡居,有不忘故乡之意,盐田则为晒盐之田,在可以晒盐为生的地方,不忘故乡,故而得名。及后有广府人把客家话的“梓”字听错为广东话的“仔”字,所以又称为“盐田仔”。</p> <p class="ql-block">修复中的村屋,据说村民计划开民宿</p> <p class="ql-block">智慧的陈氏家族,利用潮涨潮落带来的自然资源,修堤坝,造盐田,组织岛上村民以晒盐为生。昔日全盛时期的盐田曾达六亩之多,盐产量足以供西贡全区之用。</p> <p class="ql-block">现场可以买到天然盐,一小瓶子50港币。</p><p class="ql-block">目前盐田梓的盐田是香港唯一的天然盐田,游览之余还可以学习到曾经失传的制盐匠人工艺,可谓相当有教育意义</p> <p class="ql-block">2010年起,村里的原居民推动复兴村落,希望改变荒岛现状。从英国返回香港并担任盐田梓村村长的陈忠贤说:“我小时候移民英国,20世纪80年代回到香港,其中一个心愿就是振兴盐田梓,恢复昔日风貌。”</p><p class="ql-block">在村民和义工们的共同努力下,2015年,盐田修复完成;第二年,盐田出产了修复后的第一桶盐;2018年,举办晒盐工作坊。盐场目前每年可产约十吨海盐,质量达到国际食品安全委员会的指标要求,可以安全食用。</p><p class="ql-block">修复传统盐田的工作,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关注。2015年盐田活化项目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奖”,盐田梓的文化价值和特色得到国际社会肯定。</p> <p class="ql-block">上图玉带桥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当时盐田梓岛上村民的生活资源较为匮乏,村民希望能来往滘西洲开拓资源和耕作,因此他们动员全村的人力物力来建造连接两岛的桥梁。由于桥身长年累月受到海浪冲击,经三代村民不断修复,才得以保留。桥梁可见层层叠加的修复痕迹。虽然外观改变了,但它却一直承载着盐田梓三代人的共同回亿。</p><p class="ql-block">由于客家人主要由妇女负责耕作劳动,玉带桥不仅是一条便利村民生活的通道,更代表客家妇女吃苦耐劳的形象。虽然如今再没有客家妇女每天在桥上来回往返,但这条桥仍标志着她们曾经为家庭和村落付出奉献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站在山顶可以看见对面高尔夫球场和滘西洲</p> <p class="ql-block">随处可见的古樟树,根据老师讲解,村里居民每生一个女儿便会种下一棵樟树,来年女儿长大出嫁,便可砍下樟树做成柜子装扮嫁妆。</p> <p class="ql-block">讲解服务的义工老师</p> <p class="ql-block">村里非常适合散步的小路,通往盐田</p> <p class="ql-block">通往玉带桥</p> <p class="ql-block">村间小路</p> <p class="ql-block">偶遇坐轮椅的狗狗,18岁了,主人为了她能够活得体面,设计安装支架让她可以跟她到处游玩。</p> <p class="ql-block">最后两点小建议:</p><p class="ql-block">1:攻略一下天主教的发展及演变</p><p class="ql-block">2:上岛前记得带饮用水和便当,小零食还有垃圾袋,留意返航时间。</p><p class="ql-block">在西贡码头可以到巷子里吃老店小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