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第二天蒙蒙亮,“起床了,起床了”,一个高亢的女高音把我们从梦境中惊醒。紧接着,这个“女高音”又远离知青小院,开始在全村炸响。后来才知道,这是村里的党支部副书记陈玉芝,一位漂亮、泼辣的中年妇女。她负责全村每天的“叫早”,即催促大家起床和上工。自己终于意识到,我们不再是躺在家中温暖被窝中的孩子,“新农民”的生活已经开始,我们必须面对集体生活和繁重的劳作,必须要起早上工挣“工分”养活自己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后来回村看望同心庄党支部副书记陈玉芝(中)</p> <p class="ql-block"> 我们同心庄是一个小村庄,大约30户人家,200口人,许多人有河北河间县口音,宛如一个地处北京郊区的河北村庄。以前这里是清朝皇帝的“鹿苑”,全国各地上供的野生动物放在这里饲养,专供皇帝打猎。这里有闻名遐迩的“四不像”和梅花鹿,有山鸡、大雁和狐狸,这里有成群的野鸭甚至野猪,有维护“鹿苑”的奴才和猎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那年回村看望同心庄党支部老书记南宝祥(中)</p> <p class="ql-block"> 到了清朝末年,垂帘听政的慈禧太后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就让身边两位来自河北河间县的大太监到鹿苑里“跑马占地”,占下3000余亩地作为俩人今后养老的庄园。两位大太监对慈禧感恩涕零,决心携手同心共建新家园。</p><p class="ql-block"> 他俩面向皇城方向叩首结拜为兄弟,正式给庄园取名为“同心庄”,在老家河间县招募许多同乡亲友来此地居住耕作,形成同心庄村最初的雏形。不到60年,临近解放时,两位当时同样富有的大太监过继后代中,一家的“成分”还是地主,另一家却成了贫农。所有这些,都是老王队长(实际上是副队长)给我们痛说革命村史时讲的,至今我仍然记忆犹新,甚至还记得那位白发老地主担着粪桶给各家厕所掏粪的镜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一天队里派给我的活是和一位蔡金泉大叔赶着一头牛拉着稻谷脱粒机到分厂农机站去修理。路不好走,牛走的很慢。一路上,这位大叔问了我许多问题,似乎对我们这些高中生到农村插队并不理解,也主动告诉我许多村里的情况,使我对这个村开始有所了解。这位大叔也成了我最先认识的村民,知道他们哥三个都住在本村,分别称为“金海"、“金江"和“金泉”。我们把脱粒机送到农机站“住院”,再回到村里,也就完成了一天的工作,插队的第一天的劳作似乎还比较轻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很快就到了“三夏”,繁重的劳动开始压上我们的肩头。同心庄那时耕种稻麦两茬,即收完稻子种麦子,收完麦子种稻子,不断地赶季节,农活非常劳累,经常从天之欲晓一直干到天黑。种麦子已经实现了机械化,收麦子还主要靠人力,靠镰刀。麦子刚刚上场,一部分人在场院脱粒,另一部分人则开始“耖地”,即用拖拉机把刚收割的麦地耕耘后灌上水,赶着牛拉的齿耙把水田弄平,然后全体社员返回稻田抓紧时间插秧和挠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和同学马玉忠由于在“十二中"都是学校篮球队员,身高马大,插队第一年夏收就被队长选中,随队里到城里永定门粮库交公粮。我俩和村里最棒的两位劳力一起扛麻袋,把麦子一袋袋扛上粮库高高的囤子。我们扛着100多斤的麻袋,走在颤巍巍的跳板上,心里什么都不敢想,一咬牙,居然也挺过来了。</p><p class="ql-block"> 秋天,队长又派我俩和那两位最强的社员,靠四人的体力把几十米长的铸铁机井管从地下“拔”上来,一根根拆开,换上新的接口橡胶垫片,再一根根接好“放”下去。现在想想都后怕,庆幸那时没有“努着”受伤留下病根。第一年,队里就给我和马玉忠每天记8.5工分,第二年我们就开始挣满分10分了。实际上,我们从一开始就已经干了“十分”的活!</p><p class="ql-block"> 同心庄插队生活已经过去四十年了,似乎还能听到当年村里陈玉芝副书记每天“叫早”的声音……</p><p class="ql-block"> (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4年7月写于都市庄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马玉忠(二排右二),我在后排右一</p> <p class="ql-block">注:</p><p class="ql-block">1. 这是《同心庄插队生活》系列中的一篇,山村照片来自网络,部分是自己的国画作业和生活照片;</p><p class="ql-block">2. 背景音乐是我以前唱的歌声《乡恋》,表达我对同心庄的怀念,它已经被拆迁,只能留在我们的脑海中;</p><p class="ql-block">3. 今年(2024)是我们到同心庄插队五十周年,重发此文,回忆五十年前的知青岁月,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美篇制作于2024年10月6日</p> <p class="ql-block"> 我今年(2024)已经年近古稀,回想当年插队生活仍记忆犹新……</p> <p class="ql-block">今年九月参加团中央庆祝国庆75周年MV拍摄留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