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提到太子山,就不禁让人想起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广为传唱的一首歌《高高的太子山》。这里说的太子山,是座落在京山县西南部的太子山。它虽不算太高,但名气很大。著名的湖北省国营五三农场在这里,连设立在离它二十多里路远的、石龙过江水库坝下横岭的湖北省太子山林业管理局、湖北省太子山林场,都是用它的名字来命名的。</p><p class="ql-block"> 太子山象一只卧虎,前出群山,横垠在大洪山余脉、与江汉平原相接的地方。它的东边和北边,是连绵不断的丘陵山地,南边和西边,是平畴千里,一望无际的江汉平原;这样,使它显得突兀,雄伟。</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暮春时说五三 视频 太子山</p> <p class="ql-block">当地人对这座山名字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某东宫娘娘被西宫娘娘迫害,逃到这座山的一个山洞里,生下了白龙太子,所以人们称它为太子山。由于这里是平原和山地的接合部,春天多有对流天气发生。一发生,就是大风大雨、有时还伴有雪、冰雹发生。每当这种天气发生,当地的土著说,这是白龙太子回来看望他的母亲了。据说他的母亲让他回来时,带大肉大魚回来,但他听错了,以为叫他带大风大雨回来,所以他每次回来,都是狂风暴雨的。至于每次发生对流天气的走向不同,说这是因为白龙太子每次回来,路迳不一样所致。还有一种说法是,西汉末年汉光武帝刘秀,和其兄刘寅参加了以新市人王匡、王凤为首的绿林起义军,他参加绿林起义军后,家人遭到了新朝皇帝王莽的追杀。他的大儿子在逃亡中死在了这座山上,被埋葬在这座山中上部西南坡的一个山凹里。这个位置的那座坟墓,在原来树木没不有现在这么茂盛和高大时,从西南方向很远的地方都能看到,非常显眼。刘秀做了皇帝后,非常怀念这个受他连累而死的长子,就派人到这里,修缮坟茔,还把这座山取名为太子山。有趣的的是,在离这里不远的北边,还有一个王莽洞山,山上有个洞,叫“王莽洞",说是王莽藏宝的地方,是国家4A级景区。还有传说,太子山是八百里周河的一个码头,与它相对应的码头是沙洋县汉江边的马良山。抗战时期,这里是新四军第五师经常活动的地方,也是五师的物资、财源补充地。山上有个寨子,寨墙、寨门还在,是土匪占山为王的地方。更为著名的是,在太子山南边几里路远的地方,是闻名世界的"屈家岭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它的价值,在本人写的《月湖漫步》中有叙述。</p><p class="ql-block"> 太子山并不高,最高峰架子山(又称白龙顶)也只海拔324、5米。但山上植被丰富,丛林密布,松、杉、栎等乔木和黄荆条、杜鹃等灌木,郁郁葱葱,遮天蔽日。除保持了水土、优化了环境外,还为众多的野生动物提供了优良的栖息场所。大型野生动物有野猪、豺狼、金钱豹、麂子、野羊、狐狸等。豺狼生性凶残,伤害牲畜和人员。1956年,农场职工医院书记黄德华11岁的女儿,被豺狼所残害。还有一年,郝冲生产队的牲猪,被豺狼咬死大小32头。</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 豺狼</p> <p class="ql-block"> 金钱豹也时常光顾这里。1967年深秋,驻场"三支两军"的解放军战士,在苏台棉花田里,击毙了一只正在伤害采摘棉花的农场女职工的豹子。据老猎人说,太子山上的豺狼走了,就说明豹子来了。</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 豹子</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 野兔</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 野羊</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 猪獾子</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 狗獾子</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 狐狸</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 斑鸠</p> <p class="ql-block">山上还时常有野兔、猪獾子、狗獾子、野鸡、斑鸠等小型动物出没。这些飞禽走兽,也为这里的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狩猎资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是 一九七四年,在赵冲生产队任农业技术员。一天早晨,正在食堂吃早饭,站在食堂门外过早的楚春娥、黎书贵突然喊道:映雪、映雪!快,来了一条狗子。出来一看,真有一条狗子在食堂前的场地上转悠。我马上放下碗筷,跑到隔壁张维杰他们知青住的宿舍里,从墙上取下了由黄德洪保管的,那枝守护猪场牲猪的制式猎枪。因为那时太子山上多有豺狼,它们昼伏夜出地光顾猪房牛舍,伤害牲畜。在狗即将离开的时候,对着它的前胛,一枪命中,将其击毙。给了食堂,大家好好地加了一个餐。后来才知道,是月湖叶小毛家的狗,它是随叶小毛的弟弟上学来到这里的。</p><p class="ql-block"> 这之后的冬天,在去维修房屋的路上,看到马玉江站在一块秧田的田埂上,盯着已翻耕过的秧田里。我问他怎么了?他小声地说:一只野兔子跑到这块田里去了。我说它还没跑走啊?他说没有,我一直站在这里没见它跑走。于是我又跑去拿了猎枪,来到了这块田边。走到秧田下面的一条田埂上,它没有动静,当走到上边的田埂上时,兔子突然从秧田的中央,向下面田埂方向跳跃着跑了出来,我马上端起枪,瞄向它并估计了一个提前量,"砰"的一声,兔子应声倒地,后腿动弹了几下,不动了。当晚,几人就着酒,打了一个平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能两次弹无虚发,是得益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备战,备荒人民"。每年在民兵训练时,至少要进行一次实弹打靶。</p><p class="ql-block"> 经过这两次,自认为枪法不错。本来在民兵实弹打靶时,就是经常三发子弹打个二十八、九环,三十环的。人,有点飘了,看来,可以上山打猎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年的四月中旬,这天休息,和提前约好的姬凤州、姜德清一起去太子山打猎。老姬的枪法怎么样我不知道,但知道老姜的的枪法那是弹无虚发,并且指哪打哪的。他俩人拿的都是土制单管猎枪。一九七十年代,既不禁猎,也不禁枪。民间的猎枪很多,会打猎的人基本上是人手一枪,特别是当地的原居民。1967年的一次武斗中,一方就出动了一百多人枪。我拿的是一枝苏式7、62步骑枪,此枪小巧,便于携带,枪的前面,还装有一把三棱形刺刀。因为民兵连所有枪枝都放在我们住的宿舍里,让我和宋和平保管。子弹因跟连长刘殿豪、武装部长黄保林关系好,可以要来,还有实弹射击时偷偷留下的子弹。那时,为了和美帝、苏修打一场人民战争,就把部队换装下来的枪枝发给了民兵。这些枪枝的口径,都统一改成了7、62毫米,所以,子弹都是通用的。</p><p class="ql-block"> 上午八点来钟,三人向太子山进发。向山上爬了一段后,三人分开行走,寻找猎物。走到一条小山冲里,我内急蹲下方便。这时,只听到一声枪响,紧接着一群野猪从小山冲里向下冲来,一头接着一头的,从离我不远的地方狂奔而过。看到后,我没有来得及系好裤腰带,就提起枪,想找一头大的野猪再开枪。结果在边瞄边找大野猪的过程中,野猪越跑越远了。在这种情况下,向着远去的野猪群开了一枪,如愿地什么也没有打到,只是把野猪吓得越跑越快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 野猪</p> <p class="ql-block"> 收拾好了后刚来到老姜站的地方,老姬也来了。老姜说:他来到这个山沟边,看到山沟中间的刺林子里,蒸汽腾腾,并有动物燥动的声音。刺林子很茂密,看不见里面是什么情况,他便朝着刺林子的中间开了一枪。结果,从里面跑出来了大小十多头野猪,看来是一家子躲藏在这里。里面,不断传来哼哼声,还有一定的动静,他判断肯定打中了一头野猪。我提着枪,下到了沟里,钻进刺林中,看到一头百十斤重的野猪躺在地上不断扭动身体动弹着。上前几步一看,在前胛骨位置的背脊骨被打断了。我怕它看到人后,会对人进行最后的拼命一击造成伤害,就端起枪,打开刺刀,向它的心脏部位连捅了几刀。第一次用刺刀刺肉体,别看刺刀的刀刃很钝,但刺到肉体上的感觉,就像刺在豆腐上似的。</p><p class="ql-block"> 那时这里的野猪很多,它们昼伏夜出,破坏生产,遭蹋农作物。秋天它们来到稻田里拱野荸荠吃,将成熟或即将成熟的稻谷拱翻并踩到泥里;将旱地里的红薯拱起来吃、糟塌。所以,上面鼓励人们对野猪进行猎杀。</p><p class="ql-block"> 我把野猪从山沟里拖上来,砍了一棵直径6、7厘米粗细的小树,穿在捆绑好的四肢之间,和老姬一起抬着下山。八点许上山,十一点多钟抬了一头野猪回来,不知羡煞了多少人。</p><p class="ql-block"> 把野猪整理干净后,给了刘殿豪、黄保林一些。黄保林听说是一窝野猪后说,你们怎么不回来拿手榴弹去炸呀。肉老姜也多分了一些,猪头也给了老姜,据说这是猎场上的规矩,谁打到的猎物,猎物的头就归谁,这是一种荣誉。</p><p class="ql-block"> 对于打猎来说,好像有点上瘾了。</p><p class="ql-block"> 一晃到了十月份,秋高气爽,又是一个休息日。我们三人又决定上山去打猎,阮国生知道后,他也要求参加了。阮国生曾于1960年4月,因其射击成绩优秀,参加了全国民兵代表大会,受到了毛主席的接见,并获赠56式半自动步枪一枝。在上太子山的途中,和奶牛队的龚小保,郭小金等五人碰到了,便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支颇具规模的打猎队伍。</p><p class="ql-block"> 除了在太子山的山腰,看到前方远处受到惊吓,拼命奔驰的两头四、五百斤重的大野猪外,一路上还没有碰到过其他什么猎物。越过月疱山,在架子山南坡碰到了一头一、两百斤重的野猪,但在此同时,又碰上了当地农村刘集的打猎队。这样两支打猎队都选择了不开枪,眼睁睁的看着这头野猪溜进了灌木丛中。因为,双方都怕开枪因猎物引起纠纷,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p><p class="ql-block"> 继续寻找着猎物。这时,我在一个十多米高的陡石坎上,看见一头一百多斤重的野猪钻进了下方一个灌木丛中,我便向灌木丛中间开了一枪。结果惊动了那头野猪,它从灌木丛中冲了出来,沿着一条小径,向我站的不远处冲了上来,向山上跑去。这时,阮国生端起手中的那枝79式步枪,照着这边一枪打来,这枪打得我出了一身冷汗。因为子弹带动的风力,把我的裤脚打得一摆。他拿的这枝老掉牙,弹簧撞针还有点问题、平时击发经常出现哑火的枪,竟然这次被他一下就打响了,并且子弹头还贴着我的裤脚飞过。他这一枪,使野猪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冲去。这时,老姜看见了,甩手就是一枪,将野猪击中。野猪虽然已被击中。但没有伤命,继续往前挣扎着跑去。我和阮国生一起去追。追了两百来米,看到京山县永隆公社来太子山砍茅草的棉农,正在用镰刀砍着倒在地的野猪,还高兴地说他们捡到了一头野猪。我们上前将野猪拖过来,对那两人说,皮都被砍烂了,你们说怎么办?两人悻悻离去。</p><p class="ql-block"> 接着,郭小金在灌木丛中,又打到了一头麂子。</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 麂子</p> <p class="ql-block"> 此刻,时已过午。象我这样初次上山的人,没有他们那些常上山的人经熬,感到又干又饿又疲劳,连走路都觉得没劲。这时,打猎的队伍已向返回方向边搜索边前进了。我和阮国生边搜索边找地方休息一下,但一听到说发现了猎物,人又象打了鸡血似的,一跃而起,向着猎物出现的地方跑去,也不知道是怎么又来劲了。</p><p class="ql-block"> 搜索到月疱山山峰下时,我当时在一个坎子下面。在我上方搜索的龚小保发现了一只野鸡,他向野鸡开了一枪,将刚起飞数米高的野鸡击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 野鸡</p> <p class="ql-block">但这一枪的子弹在我的头顶飕飕飞过,吓得我把头一缩。这只野鸡落到了刺树林子中,龚小保拨开刺树林,在离野鸡两米多远的地方用猎枪的枪托去勾野鸡,企图将它勾到跟前来。之所以用枪托勾,是因为自制猎枪的枪托,一般是用一根U型的树杆做的。他捏着枪管去勾野鸡,但野鸡并没有被打死,他一勾,野鸡就动;他一勾,野鸡就一动,勾几次都没有勾过来,把他勾火了。于是,他又往枪管里装了火药和子弹,口里一边骂着"狗日的”,一边向那只受伤的野鸡打去,野鸡被他把最后的一口气打没了。但他枪中射出的子弹,又一次在我头顶的空中呼啸,让人颤抖。</p><p class="ql-block"> 今天,被吓到了三次,实在是太危险了,让我坚定了不再上山打猎的决心。而自那以后,除了民兵训练实弹射击,再就是陪民兵连长、武装部长和领导带上大量的子弹、拿着步枪,冲锋枪、轻机枪出去过枪瘾外,基本上没有摸枪了。离现在最近的一次摸枪,是一九九O年秋,去市人武部民兵训练基地,看望本单位民兵训练时打了一次靶。</p><p class="ql-block"> 老姬、老姜他们,还是经常去打猎,这样,一来可常常吃到野味,二是打到了猎物后可以换到钱,贴补家用。有一次,他们在侦查到一块红薯地里,有野猪经常光顾的痕迹后,在田边的灌木丛中伪装设伏,蹲守了几个夜晚后,打到了一头四百多斤重的野猪。</p><p class="ql-block"> 从后两次上山打猎的情况来看,我认为步枪是不适合打猎的,特别是象我这样的"半瓢水"。它有两个缺点,一是打击面积小,只能打击到一个点。如果不是枪法特别精准,和具有熟悉野生动物活动规律的人,是难以击中猎物的。但步枪对于象野猪这样的大型动物的杀伤力,又是猎枪所不可比拟的。二是射程远,容易造成误伤。因为山上除了打猎的人以外,还有砍柴、砍茅草、游玩的人。猎枪射程近,子弹只比绿豆粒稍大一点,称为"散子",杀伤力较弱。但猎枪射击的覆盖范围比较大,能打击到一个面,在准确性不太大的情况下,也能杀伤猎物。特别是对兔子、狗獾子、猪獾子、野鸡、斑鸠等小型动物。</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那天,我跟着他们搞了一天,虽然人被搞得人精疲力尽的,但自己连毛都没有打到一根。随着大伙下山后,到山脚下的奶牛队,就是现在的月湖公园及"中国农谷"院士村所在地。在他们精通解猪、解麂的几个人的一番操作下,猪、麂、鸡都整理出来了。我不劳而获地分到了一块猪肉和一块麂子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回去后,在食堂吃了晚饭时听说总场晚上放电影,洗了澡后,又兴致勃勃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向总场电影院赶去。</span></p><p class="ql-block"> 唉,年轻真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黄 映 雪</p><p class="ql-block"> 于 蒲 阳 ( 应 城 )</p><p class="ql-block"> 2 0 2 4 年 1 0 月 7 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