馅饼

朵朵奶奶

<p class="ql-block">烙馅饼是我的长项。每次烙馅饼,我都会格外注意和面的步骤,因为这是决定馅饼成败的关键。面一定要软,软到几乎抓不起来的程度,而且要醒到位。至于水温,我更喜欢用七八十度的热水,这样能让面团更加柔韧,方便包馅。包馅的时候,褶要捏得均匀,包裹得严严实实,这样才能防止露馅,避免烙的时候锅里渗出汤汁,导致糊锅。火候也很重要,一般用中小火,并随时转动锅子调节。面软有韧性,装馅自然就轻松多了。饼入锅前,锅里放些油,把有褶的一面朝上,用手将饼坯按下去。由于面皮足够软,饼怎么按怎么是。当一面烙至微黄时翻面,一般翻两到三回,中间喷一次水,馅饼鼓起来就熟了。这样烙出来的馅饼皮薄馅大,咬上一口汁水直流,香飘四溢,满口留香。</p> <p class="ql-block">一次三十多年前的包头之旅让我对烙馅饼有了更深的体会。大爷家的三小叔子安排我们去他朋友家吃驴肉馅饼。那朋友是开洗浴中心的,可能是沈阳人,年纪不大。他家的房子很特别,是两套不同单元的房子打通的,有两个出入门,进去就像走迷宫一样。我们到的时候,那人的媳妇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就等着人齐了开烙。小叔子进屋后走到那女人身边说:“我嫂子的馅饼烙得好,让她给你帮下忙呗。”听了这话,我顿时有些为难。人家已经准备好了,我怎么好插手呢?我看着已经准备好的一盆面还有小叔子带来的一盆馅,有些犹豫。我迅速在厨房洗过手,用手按了一下面,整个人都崩溃了!就这面烙馅饼?能行?咱可是初来乍到的客人,哪有客人在主人面前指手画脚的道理?指挥人家掺点水进去?指挥人家重新和盆面?无论怎样都需要时间。来人已经到齐了,只能硬着头皮上了。结果可想而知,由于面皮柔韧度不够,包不进去馅,即使包进去了也露馅流汤,真可惜了那盆上好的驴肉馅了。那盆驴肉馅可是三小叔子精心切好剁好拌好的呀!</p> <p class="ql-block">最近一次经历是在跟着妯娌到她姐姐家串门的时候。她姐家离我家不远,只有三站地。那天她姐家也是吃馅饼。一进门,保姆就跟我们说,她家的面怎么也包不了馅饼。我和妯娌都是做饭高手,还没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于是我们走上前去查看。天啊!那面除了没醒到位之外,还稍硬了一些,真是劲道得擀都擀不开。一问才知道,那是她们家唯一的面粉,高筋富强粉。用富强粉烙馅饼确实有难度。于是我和妯娌赶紧想办法补救,添水,继续醒发……最后烙出来的馅饼几乎每个都打着补丁,但总算对付下来了。妯娌告诫她姐和姐夫,以后买普通面粉吧,蒸馒头、做烙饼、擀面条都用得着,那高筋面粉只能用来包饺子!</p> <p class="ql-block">看似一个普通的馅饼,里面包含着许多知识和技巧。无论是和面、包馅还是火候的掌握,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只有把这些细节都做好了,才能烙出皮薄馅大、香飘四溢的美味馅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