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79年,我在鄂托克旗第一中学读高中时,王小玲老师是高中26班至31班的政治老师,同时兼任27班的班主任。我和我的同学们都喜欢王老师的政治课。王小玲老师也是我读高中时最喜欢、最敬佩、最爱戴的政治老师,是我心中的偶像。因为喜欢王老师的政治课,长大后我也成为一名思政课老师,做一名像王老师那样的好老师也是我追求了一辈子的职业理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4年8月6日,王小玲老师从南京出发,开启了15天的“省亲”旅程,去内蒙古探望她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一一鄂托克草原。第一站:鄂托克前旗,第二站:鄂托克旗,第三站:乌海市,第四站:鄂尔多斯市,最后到达呼和浩特市。一路走来,王老师带着提前精心准备好的礼物去看望曾经插队落户、亲如一家的牧民、和扎根草原的知青、当年的同事、朋友、学生欢聚。无论走到哪里,牧民、知青、同事、朋友、学生都以最热情、最真诚、最隆重的礼仪迎接王老师“回娘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78岁的王老师,依然是记忆中的那个可亲、可爱、可敬的王老师:热情、开朗、笑容可掬、充满激情和活力,精神矍铄,满头白发更显老师儒雅、智慧、风度翩翩的气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8月19日,林荣、蔡敏、刘建华、武敏、李淑珍还有东南大学王老师的学生在青城与王老师欢聚一堂。毕业43年后的今天,再次与老师重逢,又看见老师熟悉的笑容,又听到老师久违的声音,喜悦、兴奋、激动之情难以言表。在座的每个人都百感交集、感慨万千。把酒言欢、对酒当歌、载歌载舞,参加宴会的每个人尽情抒发着对老师的思念之情和感恩之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举杯,举杯,再举杯!一杯杯美酒表达着我们对老师的敬爱之心,深情的歌声抒发着我们对老师的感恩之情,遥远的鄂尔多斯并没有割断师生间的深情厚谊。王老师教我们的时间只有两年,但老师对我们的影响却是一辈子。因此,我们这群学生与王老师结下了一辈子的师生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人们常说:距离让思念更美丽。近半个世纪的分别,有太多的话想对老师诉说,千言万语汇成了一句话:感谢您,亲爱的老师,您是我们这群学生娃生命中的贵人!是我们今生最美的遇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68年10月21日,王小玲老师和一千多名南京知青响应党的“上山下乡”号召,怀揣着革命热情和革命志向,从先进、文明、发达的古都南京来到了祖国最北疆: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这个北方落后、贫穷、知识贫乏的牧区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当年的这批南京知青,有的刚刚初中毕业,有的刚刚高中毕业,有的还没有毕业。正值青春妙龄、豆蔻年华的“南京娃”,凭着火一样的革命激情,来到遥远的鄂尔多斯草原,开始学着骑马、放牧、挤羊奶,学做一名草原上的“牧马人”,过起了真正的牧民生活。想像不出他们承受了多少生活煎熬、经历了多少思念亲人的痛苦,渐渐习惯了牧民的生活方式,渐渐适应了牧区的生活环境,“浴火重生、凤凰涅磐”,最终蜕变成草原上的鸿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辽阔的草原、洁白的羊群、是南京知青心中最动人、最难忘的一支歌;草原上善良、纯朴的牧民是南京知青割舍不下的亲人;鄂托克草原是南京知青魂牵梦绕的第二故乡。知青岁月是他们一生中最难忘、最特别的记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在鄂托克草原上,这批南京知青历经春夏秋冬、雨雪风霜的洗礼,为草原的进步和发展贡献了他们的知识、才华和智慧。南京知青就是一束光照亮了草原,给封闭、荒蛮、知识贫乏的草原带来了先进文明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理念,南京知青用他们的努力和行动,一点一滴影响、改变着草原上人们落后的生存状态。这些南京知青把最美的青春年华留在了草原,鄂托克草原上的人们也永远记住了这群“南京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时间不语,岁月无声。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提起南京知青,每一个鄂托克旗人都有讲不完的故事、道不完的情谊。南京知青和鄂托克旗人结下了一辈子的情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特别是60年代出生在鄂托克草原上的这群学生娃,对南京知青更是情有独钟。因为,草原上最大的受益者就是这群学生娃。这群出生在60年代的学生娃,从小学、初中、高中,幸运遇见了一大批南京知青老师:刘海燕、金辉、李其正、顾卫东、段玲玫、蒋爱玉、周永娣,王小玲、蒋富强、王子燕、郑永坦……就是这群“南京娃”让鄂托克草原上的“学生娃”用知识改变了命运!拥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这些南京老师不仅有文化、有素质,而且多才多艺。南京知青老师用自己渊博的知识、高尚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影响着我们,不经意间在我们这群学生娃稚嫩的心中种下了一颗追求人生理想、追求美好生活的种子,为我们打开了探求知识、了解世界的窗口,让我们这群生活在偏远、封闭地区的学生娃,考上了中专、大学,走出了牧区,走向不同工作岗位,拥有了不一样的人生。南京老师就是我们这群学生娃生命中的一束光,点燃了我们心中的梦想之灯,点亮了我们的人生之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每一次与南京老师重逢,我和我的同学们总是以最真诚的热情、最崇高的礼节、最隆重的仪式迎接最敬爱、最崇拜的老师“回家”。发自肺腑的话语倾诉着我们对老师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动情的歌声、欢快的舞蹈抒发着我们对老师的深情厚谊和感恩之心;一杯杯美酒寄托着我们对老师深深的思念和美好祝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每次与南京老师久别重逢,我不知道该怎样做,才能表达对老师的感恩之心,我不知道故事究竟该怎样写才能倾诉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我曾以《最美的遇见》、《长大后我就成了你》、《陪你一起看草原》等文章来诉说对南京老师的真情实感。但无论怎样写都感觉自己的语言是那样的苍白而无力,即使这样,我知道只有这些文字才能抒发我的情怀,才能与同学们共同分享与老师的这些美好过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深知:在成长的道路上,如果能遇见一个影响你三观、改变你人生的好老师,那么,你就是那个最最幸运的人!我们这群出生在鄂托克草原60年代的学生娃就是最幸运、最幸福的人!师恩难忘!感谢遇见的所有南京老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时间无情,岁月留痕。在求学的道路上,老师陪我们走过的那段青春岁月,终身难忘!那段流金岁月里的美好时光己化作永恒的记忆,永远珍藏在我们心里!</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祝福所有的南京老师们:</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好人一生平安!</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致敬所有的</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南京知青和南京老师们!</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美编:李淑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时间:2024年10月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