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范谈(六十八)具像的摄影、抽象的摄影

John Fan 范朝亮

<p class="ql-block">接着上一期的话题今天继续谈谈具像与抽象的摄影。自从摄影技术发明以来,摄影最主要功能就是具象的记录。久而久之,摄影师开始不满足于对现实世界直白的记录,逐渐地融入个人的情感与认知,将摄影演化成某种意义上的艺术创作。</p> <p class="ql-block">具象的摄影艺术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将现实世界呈现于作品之中,无论是大景还是小景,让人一眼就明了我们拍的究竟是什么。比如这幅冰岛的无人机作品,尽管我已经尽力融合个人的创作意图而避免平铺直叙的表述:把天空排除在画面之外,海面只占极小的面积,选择近乎小景的构图而极力避免大风光的印象,但是海岸线,沙滩,河流还是毫无疑问地告诉读者我所拍摄的现实场景。</p><p class="ql-block">抽象摄影则是另一种风格:它是既与物理世界相关又不容易立即识别的图像。尽管画面同样来自现实世界,拍摄的目的已经不再是对现实世界的展现。抽象的影像也可能基本来自后期制作甚至AI生成,那已经属于绘画的范畴 - 以摄影形式表现的电子绘画,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p><p class="ql-block">在冰岛的同一个时间与地点,我决定拍摄一张抽象的作品。很多人有个错觉:觉得抽象作品一定是很小的场景。其实抽象与否与场景的尺度没有必然的联系,就像具象作品同样也有大景小景之分一样。</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尺度不小的场景,我用无人机在平行于地面的方向来回飞行,边飞边拍,一行一行地扫描,拍下了整个场景,后期用了其中八张图片拼接成一张非常高像素的大图。这样一张作品对读者来说已经几乎失去了明显的地理特征,一眼看去甚至已经不知道这是地上水流还是天上的飞鸟。</p><p class="ql-block">具象摄影所依赖的现实元素包括在线条、形状、光色、明暗、透视等等。这些画面的元素被用来营造形式和空间的印象、进而表达作者的情感。但是这些印象或者情感的传达通常强调对现实场景的展现。</p> <p class="ql-block">现实的场景给读者带来的共鸣与冲击是直击的。就像这张美西南的日出,荒野上辉煌的朝霞,毫不隐讳地给人一种来自大自然的印象,让读者心里立刻产生震撼与敬畏。这种扑面而来的感染力是其他摄影形式很难替代的。</p><p class="ql-block">然而震撼之余,很多直截了当的具象摄影作品又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一幅好作品就像一个好故事,讲得明明白白的同时留给读者留下的想象空间也就很少,作者的意图与读者的体验几乎没有多少偏差。再加上大众摄影大军带来的无休止的反复轰炸,久而久之读者会被震撼得有点疲劳。</p> <p class="ql-block">抽象摄影同样使用光色、形状、纹理和构图来唤起情感、思考与印象,只不过摄影师不再刻意交代现实环境的特征,而是用自己的观察与想象在平凡的世界之中提炼出一片精华。既然缺少明确的可辨别性,一幅出色的抽象作品也可能难以复制。</p><p class="ql-block">在同一地点,经过多次的观察,我又决定拍摄一张抽象作品:居高临下地用中长焦段拍摄沟底的一片色彩与纹理。由于不用顾及作品的现实性,构图便有了充分的自由,画面的上下左右方位也完全不必与现实场景有任何吻合。拍了许多张之后我终于找到了自己满意的构图。</p><p class="ql-block">相比之下这张抽象作品没有了明显的主题,缺少了直接的震撼,却多了些理解上的不确定性。读者的第一印象可能是画面像什么?是像河流还是像树根?这些问题完全留给读者去解释。读者想象的结果很可能与作者完全不同,但多了一个版本,作品就多了一分兴趣与生命。我们常说好作品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沙龙摄影尤其如此,但是主题太明确却又扼杀了读者的想象力。其中的分寸恐怕就是艺术吧?</p><p class="ql-block">具象摄影作品受现实的制约,往往容易陷入缺乏艺术创造性的印象。尤其在大众摄影时代,过度重复的主体即便能给人第一时间的冲击,很难继续引起读者对其更深刻的艺术性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多年前常去锡安国家公园的三姐妹峰拍摄,那里日出时的美景的确让人难以忘怀。然而身临其境,我们究竟有多少创作空间呢?这样峻峭、举世闻名的山头被清晨的阳光染得通红、映照在溪流之上,构图的选择已经非常有限了。</p><p class="ql-block">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是在努力创作,只不过因为眼前的场景自己没见过、没拍过而造成的创作假象。岂不知同样的图片早已经充斥了互联网,作品本身已经没有多少创意可言,更多的却是机械地优化:今天等到一片不同的云,明天又找到一块不同的石头做前景。既然我们的作品拿出来展示,创意的参照物便是所有人的作品,而不仅仅是自己的作品。就像自己的每一个家人和每一道菜对自己来说都是举世无双的一样,我们最珍惜的东西不一定具有创意,但是我们却常常把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混为一谈。</p> <p class="ql-block">我决心在三姐妹峰下拍出一张不同的作品。我在《理性的灵动》一书中详细介绍过这张作品的拍摄过程,这里就不再重复了。这是我平生最喜欢的作品之一,飘逸的金发,让我忘却现实的场景,沉浸在想象之中。</p><p class="ql-block">要拍摄一张与众不同的抽象作品首先要学会放弃眼前显而易见、常人觉得珍贵的东西:红色的山头、峻峭的岩石、通红的倒影。不知道放弃的话谁会在这光色最佳的时候去寻找并拍摄一块巴掌大的水面呢?同质化的程度往往与显而易见的程度成正比。你的显而易见也是别人的显而易见,结果多的是优化,少的是创意。</p><p class="ql-block">舍得放弃才会花上很多时间,独自、安静、细致地去观察与思考,在具象的场景让自己拍得毫无新意的时候,依旧静静地坚持,创意就这样产生了。这张《飘逸的金发》是我在千里之外的场景前后不下十个早晨观察的结果。我常常在这里河边的石头上毫无目的地坐上许久,这是我外拍最美好的时光。</p><p class="ql-block">往往我们把摄影创作当成一种高效运转的机器:在最短的时间内出最多的大片,获最多的奖项。我也一再鼓励身边的摄影师多出作品,多去参赛。但是物极必反。当我们一年内出了几百张大片,获得几百个奖项的时候,自己就要警觉了:也许那些根本只是商业性神操作的产物?与个人的创作水平毫无关系。亚当斯终其一生才有多少张好作品?我们大概不太会比他多很多。</p> <p class="ql-block">其次,我们要学会在自己感觉到走投无路的时候换一个视角,换一个视野,往往会柳暗花明。人生如此,摄影也是如此。科罗拉多公路边的一片湖水,加上对岸一片秋色的树林,美!但是这样的美片已经毫无创意可言,凡是路人都用这样的视角。于是我放起无人机,尝试着换一个视角。于是这张多年前的作品《秋色的印象》成了我《摄影范谈集》一书的封面。秋色,一点印象即可,把具象留在读者的想象中,我们不要总是担心读者不知道树林为何物。</p><p class="ql-block">近些年我越来越喜欢无人机的拍摄,尽管它与普通相机相比还处于画质的相对劣势。但是它带给摄影师一个常人未知的视角,达到一个常人无法达到的机位,创作的自由度便大为提高了。</p> <p class="ql-block">那么抽象摄影是不是每一位摄影师的灵丹妙药?只要拍张别人看不懂的东西便是前无古人的佳作呢?完全不是。抽象作品也有其明显的弱点:常常缺乏震撼力。前面已经说过:具象的大风光带给人的震撼是无与伦比的。</p><p class="ql-block">为了凝聚注意力,很多抽象作品便采取极简、极端反差的形式:比如在幽暗的背景上展现一个明亮的线条。初始的注意力的确是抓住了,但是这样过于简化的作品往往缺乏摄影作品具备的细微的信息,留给读者的常常是空洞的内容和短暂、强迫性的注意。</p> <p class="ql-block">抽象摄影真正的力量在于画面之外的想象。但我们往往对拍摄的要求却只是停留在好看而已,片面追求纯视觉美感的层次之上。一件美观的抽象作品与其他作品一样如果不能引起读者的好奇与想象,无异于一只花瓶:美观,但是没有生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摄影范谈》目录:</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dacxj7d"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 18px;">《摄影范谈》专栏目录</a></p> <p class="ql-block">范朝亮,英文名John Fan,早年获李政道CUSPEA奖学金,旅美四十载,涉足物理,医学和摄影等完全不同的领域。是物理学博士,放射医学专家,美国医学物理学会院士,同时又是国际顶级在线摄影艺术画廊1x.com的策展人及中国大使,四光圈摄影创作团队发起人之一,锐影工作室创始人。作品在国际摄影界屡获殊荣, 频繁发表在国内外出版物,在多个国际展览中展出,并被多家图片社收藏。他的全部摄影作品收集在其个人网站:</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johnfanphotography.com" rel="noopener noreferrer" target="_blank"> John Fan Photography 个人网站</a></p> <p class="ql-block">范朝亮著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摄影范谈集 - 三周改变你的摄影观》于2019年出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理性的灵动 - 大自然的摄影语言》于2017年元旦出版,入选2017年1月百道好书榜。第二版于2019年出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