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 诱敌入瓮 直罗镇设伏

邓 琮

<p class="ql-block">  富县古称富州,这座高原小城因有两次著名的“奠基之战”而极富传奇色彩。远在战国时期,秦国以“雕阴之战”大败魏国,一举奠定了发展壮大、成就霸业的坚实基础。而在近代,则发生了负有盛名的“直罗镇战役”。毛泽东评价道:“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对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p> <p class="ql-block">  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后,1935年10月20日,国民党东北军第57军、第67军共5个师3万余人从东西两侧企图合围刚经过长征到达陕北不久的红军。紧急关头,毛泽东、周恩来和彭德怀指挥红一方面军,在直罗镇打了一场漂亮的伏击歼灭战。</p> <p class="ql-block">  红军以一部兵力诱敌入直罗镇。11月21日夜,红军主力突然发起进攻,国民党军第一○九师大部被歼,残部退入直罗镇东南土寨负隅顽抗。迫近直罗镇的国民党援军遭到红军阻击后,23日沿葫芦河西撤。红军乘胜追击,在张家湾地区歼灭国民党军第一○六师一个团。被红军包围在直罗镇东南土寨的第一○九师残部待援无望,23日午夜分路突围,24日上午被红军全歼,师长牛元峰自杀。直罗镇战役取得歼敌一个师又一个团的重大胜利,巩固了陕甘根据地,为中共中央把全国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举行了奠基礼。</p> <p class="ql-block">  从11月21日开始,直罗镇战役历时4天,歼灭东北军第57军109师又106师617团,击毙敌师长牛元峰以下1000余人,俘虏5300余人,缴获各类枪械3500余支、战马300匹以及其他军用物资。整个战役,红一方面军伤亡800余人,鄜县游击队伤亡50余人。直罗镇战役,是1935年11月初中央红军与红15军团在陕北会师、中央成立了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后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这一胜利,使国民党军“围剿”红军的企图彻底破产,巩固了陕甘革命根据地,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起到了积极作用。</p> <p class="ql-block">  在此次战役指挥中,毛泽东高度重视掌握战场环境优势,充分利用地利提升战斗力。集中优势兵力,持重待机,防止轻敌麻痹。红军坚持“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寻求有利条件下的作战,避免不利条件下的作战”等作战原则,分割敌军,各个击破,在运动战、伏击战中歼灭敌人。</p> <p class="ql-block">  11月5日,毛泽东等领导在下寺湾军事会议上,详细听取红15军团领导的前期作战情况介绍,全面了解分析东北军的战斗力和高级军官特点,据此判断东路之敌第67军遭重创后会十分谨慎,诱其再次上钩比较困难,而西路之敌第57军尚未吃亏,部分高级将领还很骄狂,诱其深入创造战机的可能性大,进而决定集中兵力,设计引诱西路之敌第57军东进,在其前进方向上选择了地理上易攻难守、有群众基础的直罗镇伏击歼敌。在红一方面军精心布局引诱下,东北军骄纵冒进,其第57军军长董英斌于11月17日奉命出动,第109师师长牛元峰误判直罗镇一带没有红军主力,于11月20日上午兵分三路在6架飞机配合下向直罗镇攻击前进,下午第109师5800余人进占直罗镇,按红军指挥员的设计进入了“口袋”。</p> <p class="ql-block">  直罗镇战役堪称巧用地利持重待机的典范。孙子曰:“知天知地,胜乃不穷”“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败”。红军利用地利取得作战胜利的实例很多,如四渡赤水、遵义战役、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以及保卫、巩固陕甘苏区的山城堡等战役中,红军都预先测绘了作战地区的详略地图,有力保证了指挥员战前把握战场环境、利用地利巧妙部署兵力,指挥部队作战。</p> <p class="ql-block">  直罗烈士陵园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富县直罗镇直罗街宝塔山下,主要安葬的是红军长征途中在直罗镇战役中牺牲的烈士。安葬有在直罗镇战役中牺牲的中共中央委员、红一军团四团代政治委员黄甦、红二团团长李英华和聂荣臻元帅的警卫员孙起峰,以及12名小烈士,和在其他革命战争中牺牲的富县籍有名烈士325名,在直罗镇战役中牺牲的无名烈士630名。陵园是陕西省级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陕西省国防教育基地、入选民政部第六批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p><p class="ql-block"> (本文参考了有关党史和网络资料,图片来自网络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