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5.南京City walk建康都城四至(东半部)

陈洪杰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南京 City walk西提沃克(城市漫步),继续寻访建康都城四至(东半部);指认建康城东宫故址。</p><p class="ql-block">云中漫步老师介绍:南京史上的建康城,由内向外,依次为宫城(台城)、都城、外郭及卫星城。</p><p class="ql-block">建康都城,源于东吴(建业城),名于东晋,兴于南朝,毁于陈末。</p><p class="ql-block">建康都城位于宫城外围,外郭内圈,属于建康城的第二重城垣。都城周回二十里一十九步,折合今制8775.7米(南京城墙志载)。台城之外、都城城垣之内分布东宫及诸多衙署。</p><p class="ql-block">建康都城四至:南侧约在今五福巷、马府街、马府西街(娃娃桥)、闺奁营、九条巷、张府园一线;西侧约在今大香炉渐折向丰富路北段、铁管巷、糖坊桥、估衣廊一线;北侧约在今珠江路南侧水道(即南唐都城北壕)的南侧一线;东侧约在今二条巷及直北、复成里、棉鞋营一线。</p><p class="ql-block">建康都城有十二门:南面正门——宣阳门,即东吴之白门,门址约在今马府西街(娃娃桥)与闺奁营交会处东侧小公园处(星火广场),向东北2里直对台城的大司马门,南去六里直对朱雀门,再南五里为建康城之国门;宣阳门东侧之津阳门约在今太平南路与马府街交叉口东侧 ;都城南面的广阳门、清明门,都城西面的阊阖门、西明门,都城东面的东阳门、建春门,都城北面的大夏门、玄武门、广莫门、延熹门位置不详,待定。但东侧正门建春门以大司马门前横街直通西侧正门西明门,北侧延熹门以二宫中大道直通南侧清明门,北侧大夏门直通南侧广阳门等,亦可大概推断现今之位置。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建康都城的东南角约在五福巷东延线与棉鞋营南端(原斛斗巷)交会处;建康都城的西南角约在张府园与大香炉的交会处;建康都城的西北角约在北门桥东南、新世纪百货大楼的西南角;建康都城的东北角约在竺桥雍园小区的北门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今天活动集合地点(地铁三号线,浮桥站2号出口)在珍珠桥附近,顺便过来看看珍珠桥(玄武区文保单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具体位置:珠江路与太平北路交叉路口西侧。九十多年前的珍珠桥上,曾有无数热血青年在这里为国争权、为民请命而血染珍珠河,这就是著名的“珍珠桥事件”,这也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各地民众掀起反对国民党统治、反对内战、要求抗日的高潮。2021年,珍珠桥入选南京红色地名名录。</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 <p class="ql-block">珍珠桥下珍珠河。</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珍珠河北起武庙闸,南至浮桥。系沟通玄武湖与内秦淮河的河道。唐.《建康实录》称,东吴宝鼎二年(267),后主孙皓建昭明宫,意“引后湖水激流入宫内,巡绕堂殿。”即开此河,名城北渠。至南朝陈代,一次陈后主在此河中泛舟游乐,忽遇下雨,见河面上布满了晶莹可爱的水泡,宫人指着水面说:“满河珍珠。”从此更称今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地铁三号线浮桥站2号出口,出发前的集体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出发</p> <p class="ql-block">路过太平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太平桥始建于明初,寓意皇都一派升平景象。现有太平桥南、太平桥北街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杨吴城濠是由外秦淮河、孙吴时开凿的东渠、青溪、六朝都城护城河及人工挖掘的城濠共同组成,它的水流主要来自玄武湖、青溪和秦淮河。杨吴时期建造江宁府城,将如今的内秦淮河的一段包入城内,沿城周开濠二十五里,同时将之前的运渎和青溪以及六朝都城护城河的部分河段打通,史称“杨吴城濠”。</p> <p class="ql-block">竺桥</p><p class="ql-block">位于杨吴城濠东北面的转角处。南唐时即有此桥。明代为皇城护城河最西北面的一座桥。2005年《南京桥梁名称探析》称,南唐建于青溪上,因当年附近有片紫竹林,故名竹桥。清《同治上江两县志》载:“竹桥在驻防城西北。城,故燕雀湖也。”《客座赘语》“武定侯竹园在竹桥西”,其竹桥,即指此桥。后"竹"雅化为“竺”。1365年,朱元璋在苏州抓获张士诚,押解南京后,将其在竺桥上杖责而后勒死。</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 <p class="ql-block">水闸后面暗河上的桥是挺尸桥,现已被覆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挺尸桥位于竺桥东。传明太祖驸马梅殷因反对朱棣篡位,被害于桥上,故名。 后因此名不雅,即以谐音改为庭市。1997年,辟建龙蟠中路时拆除。</p> <p class="ql-block">路过南京市珠江路700号,原中央地质调查所旧址之一,是我国近现代绝大多数地质前辈都在此工作过的地方。她是中国地质科学的发源地,也是培养中国地质工作者的摇篮。</p> <p class="ql-block">建康都城的东北角——约在竺桥雍园小区的北门前,在此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雍园为街巷,位于梅园新村毗卢寺墙外。北起竺桥,向南再向西至梅园新村。为民国建筑群区之一,多为别墅。1933年后建,初名荣园,后更名雍园。建国后成巷,以雍园得名。</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白崇禧公馆</p><p class="ql-block">白崇禧公馆位于雍园1号,占地面积388.9平米,为融中西建筑风格为一体的中国式四合院。共有房屋3幢16间,建筑面积266.3平米。院内2幢2层红色小洋楼东西错位,南北相向而立,红砖围墙,古铜色木门。院子前部和小楼之间有两个十分雅致的小花园。</p><p class="ql-block">白崇禧(1893-1966),字健生,广西临桂人,回族,陆军一级上将。保定军官学校毕业。1924年任国民革命军第7军参谋长。国民政府成立后,历任军委会常委、第4集团军副总司令、军委会副总参谋长、军训部部长、国防部部长等职。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 <p class="ql-block">梅园新村中共代表团办事处原址</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该处是1946.5——1947.3国共两党进行和平谈判的中共代表团办驻地,周恩来、邓颖超、董必武、李维汉、廖承志、钱瑛等曾在此办公和居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坐落在长江路东端梅园新村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史上这里也是建康都城东宫的故址。东宫始于东晋,但晋初在台城西南,孝武帝时又迁台城东南,名太子宫。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五年(438年),移建太子宫于台城东北东华门外,名为东宫城,是为“东宫太子”的由来,大名鼎鼎的萧齐文惠太子萧长懋、萧梁昭明太子萧统等均住过这里。其故址大约就在今梅园新村至大悲巷及雍园南部一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汉府街3号,蓝庐,黄裳将军故居。</p><p class="ql-block">黄裳(1897-1938)民国中将 江西省于都县车溪乡优胜村社背坑人。毕业于云南讲武堂。北伐时期任第一军参谋长,后留学德国学习兵工,回国后在国民革命第一军刘峙将军麾下任副参谋长。曾任济南兵工厂少将厂长。1937年5月任陆军中将。1938年8月武汉抗日保卫战中不幸牺牲。2005年、2015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江苏省黄埔军校同学会江苏省黄埔亲属联谊会2018年12月1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 <p class="ql-block">蓝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系国民党将军黄裳1935年花30万大洋买下周围7亩2分地后于1947年自建。因屋顶瓦片为少见的蓝色,故称为“蓝庐”。现存中式风格2层楼房,砖木结构,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84.9平米。现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汉府街位于南京市玄武区长江路东端、梅园新村以南,因明代汉王陈理的王府在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二条巷41号,新四军第三工作委员会联络点遗址,该联络点在1986 年建中山东路住宅小区时被拆除。</p> <p class="ql-block">复成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北接二条巷,通头条巷,南至常府街。原为荒地。建国后,群众在此建简易平房定居,因靠头条巷,名头条巷棚户。1996年2月,改建为新居民区,因地处复成桥旁,以“复成”二字加通名“里”字命名。</p> <p class="ql-block">棉鞋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位于复成桥西南。南接斛斗巷,北至常府街。清《同治上江两县志》谓棉鞋营。其城图称"绵甲营"。传明代,为军鞋制作场所,故名。《金陵野史》称该巷与龙蟠里、胭脂巷为旧时南京三大诗巷之一。</p> <p class="ql-block">建康都城的东南角,约在五福巷东延线与棉鞋营南端(原斛斗巷)交会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从五福巷东头与马路街交界处,可以进海院后门,顺道进去看一下张佩纶宅俗称的小姐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绿色树木掩映下的张佩纶宅俗称小姐楼</p> <p class="ql-block">张佩纶宅</p><p class="ql-block">云中漫步老师介绍:张佩纶宅俗称小姐楼,位于白下路273号。</p><p class="ql-block">其前身依次为太平天国石达开的翼王府;清代的张侯府;明代的襄城伯府;元代的明道书院及南轩书院;南宋时期的明代(道?)书院。</p><p class="ql-block">民国初,为安徽督军柏文蔚公馆;金陵崇实学校;不久变更为“清理江苏沙田总局”。</p><p class="ql-block">1928年10月,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院址设在白下路273号。</p><p class="ql-block">1937年12月,南京沦陷,白下路273号被日伪占据。</p><p class="ql-block">1942年8月,汪伪政权动员原私立中国公学部分校友在白下路原立法院院址“复校”。</p><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后,白下路273号为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员工宿舍及部分下属机构办公地。</p><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白下路273号曾作为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院校“陆军大学”筹备办公地。这个“陆军大学”,即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p><p class="ql-block">1950年底,白下路273号划归南京海员训练班使用。南京海员培训班即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前身。</p><p class="ql-block">白下路273号张佩纶宅院曾有3幢绣花楼呈品字型分布,南侧一幢为主楼,东侧一幢即大家熟知的“小姐楼”,西侧一幢连着一个花园即西花园。</p><p class="ql-block">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初,张佩纶购居张侯府废园。光绪二十九年正月初七日(1903年2月4日),张佩纶因误服补剂去世。</p><p class="ql-block">那年,张佩纶夫人、张爱玲的奶奶李菊耦年仅38岁,张爱玲的父亲张志沂(又名张廷重)5岁,张爱玲的姑姑张茂渊1岁不到。</p><p class="ql-block">张志沂生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闰三月初十日(1898年4月30日),那时张佩纶一家租住在南京七家湾。张茂渊1902年6月3日出生于白下路273号。</p><p class="ql-block">张佩纶去世后,李菊耦带着一家人继续居住在白下路273号,直到1907年左右全家迁往上海。张志沂称白下路273号为“南京侯府”或“金陵侯府。</p><p class="ql-block">《资料源自公众号——情怀135》</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另注:张爱玲出生于1920年9月30日,据上述资料,她应该与小姐楼没有直接关系。</p> <p class="ql-block">五福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东起马路街,西至长白街。一说晚清是吴堂(吴棠?)公馆到李鸿章府邸必经的一条巷子。吴、李两家是姻亲(李妾莫氏传为吴送),来往密切,两家又是福、禄、寿、喜、财五福俱全的高官人家,故名五福街。一说因晚清这里有供奉“五福都天金容大帝”的善司庙而得名。因与门西五福街重名更今名。</p> <p class="ql-block">马府街</p><p class="ql-block">位于太平南路东侧。东起长白街,西至太平南路。 明代有街。清《同治上江两县志》称:“马府街,《待征录》引《澹墨小纪》:郑和本姓马,家于此,故名。”</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太平南路和马府街交会处,这里是建康都城“津阳门”的大约位置。</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活动结束地点:马府西街与闺奁营交会处(星火广场),是东吴之白门、东晋及南朝建康都城的宣阳门故址。</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感谢刘老师(老顽童)的拼图制作的轨迹图。图中蓝线表达的是建康宫城四至,亦即台城四至;绿线和红线组合表达的是建康都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