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庄浪人眼里,很多事情的答案都可以用三个字来给出,那就是“世下的”。</p><p class="ql-block"> 鸟儿为什么在天上飞?鱼儿为什么在水里游?花草为什么五颜六色?树木为什么千奇百态?夏天为什么烈日炎炎?冬天为什么寒风刺骨?毛驴为什么四条腿?人为什么两条腿?……给出的答案都是“世下的”。也就是说,谁也不知道为什么,但谁都知道这是大自然造就的,他们一生下来就是这个样子的。</p> ***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二月二要炒豌豆?为什么清明节要上坟?为什么五月五要戴荷包?为什么八月十五要吃蜂蜜?为什么腊月二十三要送灶爷?为什么三十晚上要吃饺子?为什么正月十二要耍社火?为什么正月十五要点灯盏?……给出的答案也都是“世下的”。也就是说,在他们看来,这些风俗习惯都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爷爷们是这样做的,父辈们也是这样做的,到了儿子、孙子,跟着照做就是了。</p> ***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有些人出生在城市?为什么有些人出生在农村?为什么有些人出生在官宦人家?为什么有些人出生在贫寒之家?为什么有些人付出很少却得到很多?为什么有些人付出很多却得到很少?为什么有些人蛮横无理却受人尊重?为什么有些人彬彬有礼却遭人歧视?为什么有些人投机钻营却人见人爱?为什么有些人老实本分却人人嫌弃?……给出的答案还是“世下的”。也就是说,在他们看来,这些都是人的命,人是不可能与命运抗争的。在命运面前,人只能接受,只能默默的承受。因为,那都是“世下的”,是无法改变的。</p> *** <p class="ql-block"> 生活中,面对一些无法回答的问题,比如,我为什么要读书?我为什么要去耕地?我为什么要起这么早?我为什么要这么辛苦?诸如此类,当大人无法解释时,都会说,那是“世下的”。任何事情,一旦说是“世下的”,人们一般会选择顺从和接受。也就是这一句“世下的”,避免了很多麻烦事,也平息了很多事。</p> *** <p class="ql-block"> 秦腔里,我最喜欢看《金沙滩》,这部戏的悲壮总是让人泪目,其中包含的儒家忠君思想也每每使人为之动容。宋王听信谗言,被困幽州,杨大郎决定假扮宋王前去赴死。当他身穿宋王的滚龙衣,头戴宋王的骄天翅时,不长不短刚合体。在场的宋王和杨业都认为这是前世里造就的,是“世下的”。所以,杨大郎替宋王一死便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杨大郎毫无悬念的死了,宋王为了安慰杨家将,只好封他个忠孝王。杨业说,大郎儿虽然替主送命,但有道的万岁将他封为了神。每当看到这里,心中都会五味杂陈。杨家的忠义表露无遗,令人肃然起敬。</p> *** <p class="ql-block"> 佛教里曾有很多故事,说无论你经历多少苦难,享受多少幸福,亦或是舍身喂了老虎,那也都是“世下的”,是不能更改的。所以,只有“舍”“忍”“让”才能求得福报。或许,为了求得下一个“世下的”,就必须承担上一个“世下的”。</p><p class="ql-block"> “世”这个字很有意思,好像在西周金文里就已经出现了。其中有一个意思是指三十年的时间,引申指一辈子。又指父子相继,引申为代代相传。这也可以解释有些“世下的”即是指那些代代相传、约定俗成的事。当然,“世”还有产生、出生之意,如《逸周书·本典》中说:“本生万物,曰世”,《列子·天瑞》中说:“损盈成亏,随世随死”。这就可以解释有些“世下的”即是指那些自然生成的、天造地设的事。</p> *** <p class="ql-block"> 人类文明的延续,一靠文献,二靠图像。我们在研究图像时,往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追根溯源,但在追到最初的源头时又往往是令人无奈和尴尬的。因为,我们很难弄清最初的创造者。比如是谁第一个描绘了伏羲女娲的样子?是谁画了第一匹马?又是何人第一个创作了天象图?我们今天看到很多图像似乎在某一个时间里就突然流行开来了,有一些图像又在另一个时间突然消失了。在很多时候,我们的工作总是探讨那些追随者,但对于那些首创者,却永远停留在猜想当中。我想,对于某一图像的追随者和模仿者而言,他们心中肯定有一个挥之不去的概念,那就是“世下的”。也就是说,对于他们反复复制和描绘的样本,或许他们是不知道所以然的,而对于他们而言,只需知道这些来自师傅的传统样式是“世下的”就足够了。由此,我们是否可以说,对于人类的图像史而言,很多都是“世下的”。正因为是“世下的”,所以,后代就有必要传承它,并且在很多时候甚至连原因都不太多问的继承它。</p><p class="ql-block"> 综上,“世下的”,是一个具有极大解释功能的词,是一个能安抚人心灵的词,也是一个能传承人类文明的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