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章来源巜黄冈文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明末清初,地处西南的巴蜀大地经历了历史上罕见的天灾人祸:从平定杨奢叛乱造成大量人口死亡开始,紧接着便是张献忠三进三出的“屠川”,吴三桂在四川的疯狂烧杀,明官军和四川地主武装的杀掠。瘟疫、大旱、水灾甚至虎灾也接踵而来,给四川的社会经济造成严重破坏,人民生活苦不堪言。清初,朝廷为迅速恢复四川的生产,采取了招还流遗,鼓励移民入蜀等垦荒的措施,再次推动了大批湖广移民入川大潮。麻城人因有明代入川移民的广泛联系,在清初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吸引下,在这次移民大潮中,再次充当了先锋,从而也使“麻城孝感乡”逐步演变成巴蜀外籍移民最响亮的移民祖籍地,进而使麻城孝感乡的影响进一步扩大,成为巴蜀移民的共同记忆符号。</p><p class="ql-block"> 1、明末清初四川人口出现了历史上最少的记录</p><p class="ql-block"> 据统计,1661年(顺治十八年),四川布政使司共有人丁16096人。按照自顺治至雍正朝所计“人丁户口”系指男丁16岁以上至59岁以下的人口,丁外又如妇女、小男、老男才是总人口的标准推算,四川的总人口为80480人。这个数字是四川历史上人口统计的最低数。该年全国的总人数为一亿零五百三十五万。四川总丁数为全国丁数的0.0764%;四川总人数为全国总人数的0.0769%。以顺治十八年的丁口与明万历六年四川户、口的丁口比较,顺治十八年仅为万历六年丁口的6.1%,也就是说,明代四川人丁只有6.1%存活下来了。又以总人数进行比较,顺治十八年四川的总人数仅为万历四川总人数的2.6%,也就是说,四川只有2.6%的人存活下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当然以上的数字是指当时能够登记载册的户口,由于明末清初四川长期处于战乱之中,大批民众逃亡,统计未必全面,但类似“数千里内,城郭无烟。荆棘之所从,狐狸豺虎之所游”“成都所属州县,人口断绝千里,内冢白骨亦无一存。人数既尽,遗无可为食,地中掘枯骨而糜之以糊口”的记载遍及四川各府、州县志,四川当时凋蔽荒凉当属不谬。</p> <p class="ql-block">2、清政府鼓励各省之民入川开垦</p><p class="ql-block"> 招还流遗:1660年(顺治十七年),四川巡按张所志看到四川土广人稀、道路榛莽,“招辑流移,各令复业”。1668年(康熙七年)户部题本说:“(四川)任此荒,增税无策,……舍招集流移之外,别无可为裕国之方。”该年十一月,户部复原任四川总督刘兆麒疏言:“蜀中流民寄居邻省者,现在查令回籍。而山川险阻,行李艰难。地方各官有捐资招抚,使归故土者,请敕议叙”。户部同意现任文武各官“招抚流民,准量其多寡,加级记录有差。”康熙二十五年六月,户部议复同意四川巡抚关于“四川乡绅,应回原籍”的疏请。并指出:“四川土广人稀,若居官者尽留他省,则川中人益稀少,愈致荒芜矣”。康熙二十七年,玄烨皇帝谕令四川巡抚噶尔图,原任四川巡抚姚缔虞奏请招辑四川流移缙绅回籍,要“次第行之”。康熙二十九年,玄烨谕令:“四川缙绅迁居别省者甚多,应令伊等各归原籍”。该年,四川巡抚姚缔虞,鉴于平定吴三桂四川大乱之后,“蜀绅宦游者多以故土荒残留滞异地”,“疏令还籍以实地方”。</p><p class="ql-block"> 以劝垦为考成:顺治十四年四月,福临根据户科给事中粘本盛疏奏,批准“督垦荒地,应定劝惩则例”。对督、抚、道、府,州县、卫所官员及文武乡绅劝垦有功人员给予奖励,又申明“开垦不实,及开过复荒,新旧官员俱分别治罪”。康熙七年(1668年),题准四川文武各官招民复业,每百家记录一次,四百家加一级,五百家加二级,六百家加三级,七百家以上不论俸满即升。康熙十年六月,玄烨批准四川湖广总督蔡毓荣关于“敕部准开招民之例”的疏请。通过以上措施,以劝垦为考成,把州、县以上官员的政绩升奖,处罚与开垦联系起来,既调动了四川地方官员组织开垦的积极性,又起到了督促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入川民人准其入籍:康熙十年,“客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开垦者,准其入籍”。康熙五十一年,玄烨谕令大学士:“嗣后湖广民人,有往四川种地者,该抚将往种地民人年貌,姓名、籍贯、查明造册,移送四川巡抚,令其查明。”雍正五年,户部议复四川巡抚马会的疏言“楚民入川落业者,定例令地方官给与印照验收……凡入川穷民,务令各该地方官给以印照,到日验明安插。”雍正六年又规定:“入川人户众多,奸良不一。饬令该管地逐户挨查,取结编入保甲。”康熙二十九年,户部批准四川陕西总督葛思泰疏言:“蜀省流寓之民,有开垦田土,纳粮当差者,应准其子弟在川一体考试。著为例。”但“如中试之后因原籍,并往别省居住者,永行禁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开垦田土永准为业:顺治六年,福临要求户部,都察院传谕各抚、按,转行道、府、州县有司,凡各地逃亡人民,不论原籍,别籍必广加招徕,编入保甲,俾之安心乐业。查本地方无主荒田,州、县官给以印信执照开垦耕种,永准为业。”康熙二十九年,议准:“四川荒地多,流寓之人情愿在川居住垦荒者,将地亩永给为业。”雍正六年,是准:“各省入川民人,每户酌给水田三十亩,或旱地五十亩。若有子弟及兄弟之子成丁者,每丁水田增十五亩,或旱地增二十五亩……给以照票,收执管业”。</p><p class="ql-block"> 此外,还有“官给牛种口粮”,“新垦田地分年起科”,“鼓励老农入蜀教垦”,“春耕农忙禁派民役”,“查还官兵强占民田”等诸多优惠政策,鼓励外省人入川垦荒。这些政策的实施,立即掀起了新一轮的移民大潮。湖广紧邻四川,大批湖广人抢得先机,捷足先登,出现了移民史上又一次“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潮。因有“麻乡约”为沟通四川和家乡麻城之间的信息和感情架起了桥梁。在清初这些鼓励垦荒的政策出台之后,具备亲情和信息优势的麻城人,便蜂涌入川,再次成为“湖广填四川”的急先锋。</p> <p class="ql-block">3、明末清初入川的麻城人</p><p class="ql-block"> 明末清初,麻城人对四川更为了解和熟悉。加之,当时麻城地区开始陷入战乱,后来又接连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了空前规模的入川寻生路,入川寻发达的移民潮。特别是康熙至乾隆年间,麻城中南部许多家庭都是亲兄弟、堂兄弟携子侄成群结队涌向四川。各姓氏家谱中记载颇详。</p><p class="ql-block"> ①随张献忠入川的麻城人</p><p class="ql-block"> 1627年(明崇祯十六年)4月,张献忠进军麻城,在麻城当地一次性招兵五万七千人,编入军中,别立“新营”,翌年7月,改称“英勇营”,由洪正隆率领,随张献忠入川征战。兵败后,这批军人隐姓埋名,散落民间,在四川繁衍生息,成为开垦之民,其中大多数告诫后人:祖籍为麻城孝感乡。</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②“奉旨垦荒”的麻城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川县的许多移民都来自湖广省,尤以麻城孝感乡鹅掌大丘人为多;渠县的落籍移民据傅昌志先生统计共58支,其中来源麻城孝感乡的有21支,这21支中有15支来源于“麻城县孝感乡细鼎子高阶堰”,此外,还有祖籍地集中在孝感乡“洗脚河”,“大石板”,“扒凿岭”,“青山”,“复阳村”,“卧牛石”的。这些移民大多称为“奉旨垦荒”或“奉旨实川”。</p><p class="ql-block"> 据四川和麻城两地民间流传的说法,那时朝廷颁发“楚民实川之诏”时,一些地方官为争政绩,四川和麻城一带的官员进行勾结,在一些地方实施过强行移民。他们往往把一个个村子围住强行迁徙,所以移民的原籍不仅大地名相同,连小地名也一样。著名作家马识途的祖先来自麻城,那是在乾隆年间,马氏四兄弟从湖北麻城奉旨垦荒,他们从长江溯水而上,到达忠州离石宝寨十多里的弯丘和沙坝落业,现在马氏四支人共繁衍后代千余人。</p><p class="ql-block"> 嘉庆汉州志:据《黄氏祠序》“天府古国,海内羡为乐业,而黄氏(原籍湖北麻城县)子孙遂由此西迁而乐业焉。”</p><p class="ql-block"> ③逃荒入蜀的麻城人</p><p class="ql-block"> 在清初“移民垦荒”优惠政策的引导下,麻城人只要遇到歉收,或家中人多口阔、入不敷出,或是破产失掉了土地,便奔赴“天府古国”的四川。著名作家艾芜(原名汤道耕)的祖先,在原籍麻城孝感乡是以种田为主的耕读人家,但因失掉了土地,康熙中叶在“湖广填四川”的大背景下,只有到西蜀去求生存,于是携带妻子儿女,从长江水路进入四川。清初麻城一带接连发生旱灾、水灾、瘟疫、蝗灾,甚至地震,可以想象,清初因逃荒入蜀的不在少数。</p><p class="ql-block"> ④经商入蜀的麻城人</p><p class="ql-block"> 随着入川麻城人的增多,也由于“麻乡约”逐步演变为能运送大批货物的“马帮”商行,四川与麻城之间的贸易逐渐兴盛起来。四川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农产品丰富起来,粮食的价格甚至低于湖广许多,而麻城家乡一带的特产在四川也格外受到广大湖广移民的欢迎,于是有不少麻城人结成了商帮。有不少人经商发财,成为一方巨富。在麻城各姓氏族谱中,均有“入川贸易”的记载,有一些巨贾还在族谱中立有传。如麻城《熊氏族谱》,《刘氏族谱》,《尉氏族谱》等等,都记录有其祖先怎样通过到四川贸易发家致富,然后恩泽族人的传奇经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除了以上几种情形的入籍四川者外,还有入蜀游学、教书、行医的麻城人;在川为宦改籍的麻城人;慕蜀地山川形胜入籍的麻城人;入川隐居避祸的麻城人;甚至还有一些麻城的和尚、道士也前往传法布道西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据光绪《广安州新志》载:湖北黄(州府)麻(城县)籍的移民,占入籍广安州人数的26.64%,在四川的有些地方,这个比例更高。</p> <p class="ql-block">4、清初湖广移民仍打“麻城孝感乡”旗号</p><p class="ql-block"> 麻城县孝感乡作为元末明初迁川的中心,一直是当年迁川的湖广移民——后来的土著、“旧家”人心目中的精神家园,更是他们的祖籍识别标志与“品牌”形象。可是到了清初,大批外省移民,主要是湖广移民,也打出“麻城孝感乡”旗号,都说自己的祖籍也来自麻城县孝感乡。其实,麻城县孝感乡早已在明代成化八年撤销了。</p><p class="ql-block">究其因,我们认为,在清初外省移民大量入川之前,元末明初入居四川的黄麻籍和“麻城孝感乡”的老民,是清政府最先招辑的对象,他们从外地逃难返籍归来,成了在战乱后再造“天府”的资格老民。同时,大批黄麻饥民利用元末明初以来曾经有大批人员迁川的特殊历史渊源,轻车熟路,捷足先登,成为最先在四川落户的外省移民。依次入川的新移民在落户到某一个具体地区时,由于人生地疏,必然面临着更为强大的土著势力和竞争对手。为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与复杂的人文环境中求生存,立稳足,他们不得不动用一切有利的社会资源,力求“荫以自庇”,以获得当地社会、名望家族的支持和保护。在这方面,由元末明初就迁来的麻城孝感乡移民,也就是此时的土著居民,无疑“最能当此重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方面由于他们入川时间早,资格老。他们在四川的经历和对四川的认识和经验,已融入当地社会的现实,他们在后来的移民面前,具有更多的物质和精神优势。另一方面,他们不仅人多,而且素质高。早期麻城孝感乡的移民人才辈出,人文荟萃,且颇多世家望族。如:明代首辅杨廷和家族,明代思想家、易学家来知德家族,清代康熙朝户部尚书张鹏翮家族等等。这些都在无形中提高了麻城孝感乡在四川社会上的地位、声誉,以至形成“麻城孝感乡”这块在清代四川颇有影响的移民品牌。它象磁铁般吸引外来移民,促使他们聚集在“麻城孝感乡”的旗帜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一些湖广移民出于同其他省籍移民竞争社会资源的需要,在入籍之初,就将自己某世祖先说成是来自“麻城孝感乡”的,这也是许多四川清代移民仍称“麻城县孝感乡”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麻城移民对川、渝社会经济的深远影响</p><p class="ql-block"> 从元末明初到清代中期的麻城籍移民,在长达几百年的时间里,对四川、重庆等地的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不仅开垦了大量闲置的荒地,兴建了大量的生产生活设施,还从家乡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种植模式,在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中提高了生产水平,恢复和发展了四川经济;他们与不同省籍移民间,与当地居民间通婚,促进了人口的繁衍优化;他们还将家乡的语言、饮食、风俗习惯带到四川,促进了巴蜀文化与荆楚文化的融合;他们在艰苦和复杂的环境中生存发展,历炼了意志和品格,涌现出大批杰出人物,为国家和四川之发展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p><p class="ql-block"> ①麻城移民为四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p><p class="ql-block"> 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的大移民,最直观最显著的作用在于为四川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使四川的土地资源得到了充分开发。以清代的重庆地区移民为例,1671年(康熙十年),重庆地区仅有耕地面积12.4万亩,到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已达到584.39万亩。雍正六年清丈土地后达到1259.76万亩,以后长期保持耕地面积在1100万亩到1200万亩。耕地面积几乎是清初大规模移民前的100倍。到了乾隆年间,四川的农业生产达到甚至超过其它地方,出现了川粮济楚,川粮济闽、台,川粮济滇、黔,川粮济陕、甘等大量粮食出口的壮观景象。以麻城移民为代表的湖广移民是入川最早的外籍人,对移民入川起到了领航和主力作用。麻城移民从元末到清中期持续不断迁往四川,是四川劳动力最稳定的补给地。人是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麻城人对四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自然具有特殊的历史性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②麻城移民为四川带去了先进的耕作技术</p><p class="ql-block"> 明清移民中,麻城老民和江西迁麻城的新民源源赴川,将江西、湖广两地的一些新的耕作技术,新的农作物品种带进四川,又将这些较先进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使四川的农业生产技术具备了杂交优势和后发优势。祖籍麻城的阚昌言,在任四川德阳知县时,结合祖籍地的生产经验和四川的自然条件,写成了《农事说》一书。该书从天时、地利、人力三方面,分别讲述抓紧农时、改良土壤、讲究耕作技术等诸多农业技术,在任内“常巡视陇亩,劝课农桑”,用他的农学理论直接指导生产,大大地提高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水平。</p><p class="ql-block">图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③“麻乡约”开中国近代邮政通讯之先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元末明初,麻城大批迁往四川的垦农远离故土,思乡心切,相约每年推选不负众望者回乡探望,往返捎带家信和两地特产,以致年年如此,相约成习,这就是著名的“麻乡约”。它是我国通信史上的一大创举,为明朝中叶民信局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到清代咸丰中叶,“麻乡约”逐渐演变为客运、货运、送信的民间商帮组织。著名的“麻乡约大帮信轿行”,其业务不但涉及西南三省,还远至汉、沪、津、京、滇、缅、越、清。“麻乡约”带动的乡情传递,至今绵绵不绝,它极大地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信息和货物交流,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p><p class="ql-block"> ④“泸州老窖”名扬天下</p><p class="ql-block"> 洪武四年,从麻城孝感乡迁出、落籍四川隆昌的郭孟四,是隆昌郭氏的开山祖。郭氏家族人丁兴旺,距今已有600余年,传30余世,估计在世人口5000余,郭氏家族在明代中叶已靠酿酒致富,到清嘉庆年间富甲一方。万历十三年,郭氏在泸州兴办天成曲酒厂,是驰名中外的曲酒“泸州老窖”的原产地,曾获巴拿马博览会金奖。泸州老窖品牌,虽经时代变迁,至今仍名扬天下。这正是麻城移民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精神的一个缩影。</p><p class="ql-block"> ⑤促进四川官话的形成</p><p class="ql-block"> 据崔荣昌《四川方言的形成》一文,四川官话是由外地人带入的。元末明初的战乱和大移民,大批湖广籍和部分陕西籍、安徽籍的军人和平民留居四川,到清代前期,从湖广地区为主的大批移民入川,从而形成了今天的以湖北话为基础的四川官话(成都语音)。语言专家通过对麻城方言和西蜀方言及成都语音的比较分析,认为麻城方言与西蜀方言在声母、韵母、声调、声韵调配合规律上,除少数地方稍有出入,基本一致。至今有些典型的方言词汇在麻城和巴蜀大地仍然通用。如:解手(小便)、一路(一起)、要得(行,可以)、歪(不正规)、晓得(知道)、扯谎(撒谎)、麻了(糊涂了)、二回(下一回)等等。 </p><p class="ql-block">⑥麻城籍移民后裔群星璀璨</p><p class="ql-block"> 麻城移民在长期的艰苦创业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坚韧不拔,开拓进取,刻苦耐劳,团结互助,崇尚正义,爱国爱乡”的“大客家”精神。在这种精神的传承下,麻城籍移民及其后裔,创造出了非凡的业绩,涌现出一大批杰出人士。他们中有:明弘治年间首辅内阁大学士杨廷和及其子杨慎(升庵),明嘉靖年间状元、文学家、思想家、易学家来知德,明末著名的巾帼英雄秦良玉,清康熙年间著名廉吏、户部尚书张鹏翮,兵部尚书李先复,农学家阚昌言,创办“泸州老窖”的郭氏家族,民主革命先驱、《革命军》作者邹容,“辛亥革命中坚”、同盟会员郭蔚华,民国元老张群,中共四川地下省委书记、著名烈士罗世文,中共早期革命活动家、著名烈士李硕勋、原国务院总理、人大委员长李鹏,著名经济学家、全国人大常委胡代光,中国人民解放军著名将领张爱萍、熊光楷上将,著名作家马识途,艾芜等等,他们不仅是麻城移民的荣耀,也是整个四川和湖北的骄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