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归真园,位于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人民公园西北角,是一座把中国古典文学与现代生态理念有机融合、兼具南北方古典园林风格的山水园林。</b></p> <p class="ql-block"><b> 归真园,始建于2004年,2006年4月16日正式开园,此后又进行了大规模维修改造,于2021年10月重新开放。该园由著名建筑学家杨鸿勋设计并主持建设。命名“归真园”,取“返璞归真”之意,体现了“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营造哲理。园内不仅有亭台楼阁、假山水池等,还有保留了50多年的大树、观赏锦鲤等动植物景观,是一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远离闹市尘嚣、回归自然的世外桃源。</b></p> <p class="ql-block"><b> 归真园大门,古朴庄重,门额横匾上“归真园”三个大字,为归真园的主要设计者杨鸿勋教授所题。大门有两副楹联,其一为:南北文化融合地;古往今来永续情。其二为:返璞天然众生共住清净土;归真大道一寸慈悲素常心。是对归真园的最好诠释。</b></p> <p class="ql-block"><b> 进入园内,迎面看到的是黛瓦粉墙,墙上镶嵌一砖雕“返璞归真”横匾,墙下石雕花台上有三株百年白蜡和一丛翠竹。粉墙东西两侧,各有一月洞门,东门额书“循诗门”,西门额书“入画门”。</b></p> <p class="ql-block"><b> 进入“循诗门”,便可看到园内核心建筑“绿荫堂”。透过山墙过道,远处的湖石山依稀可见。沿两侧曲廊慢慢前行,亭台楼阁,舒张有致,一步一景。</b></p> <p class="ql-block"><b> 绿荫堂,坐落于四株参天大树之下,故名“绿荫堂”。设计者秉承了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提出的“不是在房子旁边种树,而是在树林中种房子”的理念。绿荫堂内有一匾额,额上刻诗:“绿荫华堂林里生,四面凌空天籁通。莫道堂中无一画,只缘堂在画图中。”</b></p> <p class="ql-block"><b> 绿荫堂由一堂四阁(知春阁、快夏阁、赏秋阁、擁冬阁)组成,如同“众星捧月”。归真园设计者杨鸿勋教授亲拟绿荫堂楹联: 风月无边游思驰骋巡诗意;湖山如秀信步逍遥悟画情。</b></p> <p class="ql-block"><b> 绿荫堂,内部空间高大、宽敞明亮,桌椅几凳均采用红木制作,富丽而又典雅。</b></p> <p class="ql-block"><b> 绿荫堂被一对参天法桐和一对雪松的庞大绿荫所遮蔽,若不是事先知道此园为新建,还真会以为这几株大树是昔日房屋主人所栽植的。老树新堂巧妙融合,不着痕迹,令人赞叹!</b></p> <p class="ql-block"><b> 天香庭院内有座 “天香殿”,天香殿前为牡丹园,每年4月份,牡丹怒放,花朵繁茂,国色天香。张小山作诗云:“风生玉殿飒然爽,国色相随景色长。妙语归真返璞意,心香一瓣即天香。”</b></p> <p class="ql-block"><b> “深千尺”潭,位于绿荫堂南、湖石山下。其名取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b></p> <p class="ql-block"><b> 东篱馆: 东篱,意思是种菊花的地方,后人多用以代指菊园。出自陶渊明《饮酒诗》之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b></p> <p class="ql-block"><b> 东篱馆外,青竹苍翠,若是秋天来此当有丛丛菊花,花中四君子独占其二。</b></p> <p class="ql-block"><b> “板桥游踪”坊。板桥游踪,从字面看,是指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游历过程中的足迹和活动。他的游踪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区,尤其是扬州一带。但是郑板桥曾在潍州为官,设此坊也是一种对郑板桥当年为潍坊所做贡献的缅怀与纪念。</b></p> <p class="ql-block"><b> “月笼沙”,出自唐代诗人杜牧诗作《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现的是迷离的月色笼罩着寒水和白沙,夜晚泊船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b></p> <p class="ql-block"><b> “秦淮人家”,与“月笼沙”组成完美的诗中意境。现“秦淮人家”为景区办公处。</b></p> <p class="ql-block"><b> 掬月临流,比喻一种浪漫情怀。它源自唐代诗人于良史《春山月夜》诗:“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b></p> <p class="ql-block"><b> 寒山石径坊,源自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进入寒山石径石坊,沿着石子铺就的甬路前行,尽头别有洞天。</b></p> <p class="ql-block"><b> 一组依山傍水的建筑呈现眼前。恰如宋代词人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所描述的场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春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b></p> <p class="ql-block"><b> 兰舟舫、晓风亭、残月亭、酒醒何处舫尽在其中。身临此境,细细体会柳永“此去经年”时的心境,便会发现这首词委婉凄侧,可谓尽情尽致。几处建筑,与《雨霖铃·寒蝉凄切》巧妙地融合,在别处实不多见。</b></p> <p class="ql-block"><b> “枫林晚照”亭,与“寒山石径”坊相呼应,出自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一诗的后两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里的“晚”,不仅是指时间上的傍晚,也隐含了深秋时节的意味。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惜和留恋。</b></p> <p class="ql-block"><b> 月夕烟晨,取自唐代诗人杜牧的《赠渔父》:“芦花深泽静垂纶,月夕烟朝几十春。自说孤舟寒水畔,不曾逢著独醒人。”前两句是说,在芦花丛中,深泽之滨,一位老者在静静地垂钓,这位垂钓的老人已经历了几十个春秋的烟朝月夕。</b></p> <p class="ql-block"><b> 桃源村寨,桃源一是指桃源洞;二是指宋时临安县嘉会门外泠水峪,夹山多桃花,中有流水,人称桃源,为都人游集之地。南朝·陈·徐陵《山斋诗》:“桃源惊往客,鹤峤断来宾。”唐代诗人杜甫的《北征》诗也写到:“缅思桃源内,益叹身世拙。”位于园内东山的桃源村寨,应是远离闹市、理想隐居之所。</b></p> <p class="ql-block"><b> 湖石假山,主峰高10米,上立一石塔,高2米,是全园的最高点。山脚延续到湖边,形成岩石湖滩。</b></p> <p class="ql-block"><b> 假山主次峰之间有一条山涧,溪水自上而下流入湖中。溪上一座石桥,名为“仙人桥”,人在桥上,如临仙境。</b></p> <p class="ql-block"><b> 站在桥上向北望去,水畔楼阁,掩映在一片绿荫之中,仿佛进入了江南水乡。</b></p> <p class="ql-block"><b> 园内奇石异树、园林小品点缀其中,更增添了几分园艺文化氛围和更加盎然的生机。</b></p> <p class="ql-block"><b> 游览潍坊“归真园”,深深感觉到,这是一座充满诗意的园林,是一座追求返璞归真的生态园林。真心希望在祖国的各个城市,出现越来越多这样的园林,让人们在尽情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中国古典文学之美,感受人与自然和谐之美!</b></p> <p class="ql-block"><b> 本文图片拍摄于2024年5月23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