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忘怀的石头碾子

天使海王

<p class="ql-block">  从小生长在农村,对农村的记忆难以忘怀,在小县城的西部有个遥远的乡村叫景泰泉,这就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在我家大院大门口的左前方,有一种古老的生活农具静静地躺在岁月的长河中,它曾让岁月磨润的圆润光滑,它就是过去我们生活必备的农具石头碾子,它坐落在菜园的北侧,有一颗海棠果树遮盖在石头碾子的上空。石头碾子它不仅仅是一件简单的生活农具,更是乡村文化与传统生活方式的象征,承载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代人的记忆与情感。</p> <p class="ql-block">  我们小时候经常帮助家人和自家院大娘家推碾子,听着老人讲的故事,磨着各种粗粮,一遍遍碾压成面粉供我们做主食,因为过去的年代没有碾米碾面设备,碾子是我们生活的唯一的磨面工具,各家各户都争着抢着利用早起、中午、晚上劳作后的时间推碾子,碾子几乎就这样没有闲置的时间,天天转个不停,因为人们白天一天的时间都在生产队忙农活,只能利用劳动的空余时间推碾子磨面。</p><p class="ql-block"> 碾子被大人孩子推着转,至于牲口拉碾子,见得极少,队里的牲口都是要下地干农活。我们农家的孩子们,有的是力气也勤劳,知道推碾是吃饭的必须,也喜欢咕噜噜的碾滚和大大的碾盘。那时家家都好几个孩子,听着大人讲着的故事,大小孩子一起用力,连推带跑,扫碾子的奶奶就要颠着裹了的小脚,边扫边紧跟着跑,时不时吆着孩子们慢一点,在欢声笑语里,一袋或者一簸箕玉米粒变成了很细的面粉,大家高兴的拿上面粉开心的离开了碾子。</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每逢过年之前家家户户都淘米,忙着蒸豆包、蒸年糕,大家都起早起来第一个抢着推碾子磨面,来晚了就自觉的排队等候,那时的相亲邻里都非常团结和谐,看着推碾子的人少都主动相互帮忙,团结互助你帮我,我帮你的在说话唠嗑中一家家的面粉就磨好了,碾子就这样起早贪黑不停地耐心的转动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碾子用的久了碾毂轮和碾盘被磨的光秃秃的,奶奶爷爷就的请西院大爷爷(本家人)给重新凿一边碾子和碾磙子,西院大爷爷因为会石匠活,我们请他不用给费用,因为是一家人每天请他吃饭就可以了,碾子的打凿活一干就的两三天时间才能完成,在他那叮当叮当捶打下凿出了一个个的凹凸碾齿石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大爷爷的石匠活干得非常好很被坤头河及黑里河川乡亲们认可,凿碾子、凿磨盘、凿滚子、凿猪食槽子、凿马槽等等。大多数人都叫他石匠,他高高的个子、笔直的腰板说话非常幽默,喜欢逗小孩玩耍,外出肩上总是背着一个钱褡子,里面装着他的凿子锤子🔨等工具,走街串巷的接活,有时半个月不回家一次总是在外面献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西院大爷爷家也有一个同样的碾子,他安置在二道房里。下雨、下雪天刮风天人们都会抢着去他家推碾子,他家的碾子从来没有闲着过。我们这两个院的碾子也成了村里人的集聚地,没事儿人们总是聚在一起唠嗑聊天休息避风等,夜晚树申三哥还会在我家碾子那里吹笛子拉二胡,吸引了很多儿时的伙伴们在一起听他的演奏和一起娱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 <p class="ql-block">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冲击着一个个宁静的小村庄。一台台先进的机械碾米机逐渐走进了大小队和村民们的家中,它以高效、便捷的优势迅速赢得了人们的青睐。石头碾子却依然坚守在村子的各自角落,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在先进的碾米机的初期,尽管这样村里的老人们,也始终坚持使用石头碾子,他们总说,用这碾子碾出的米面,有着机器无法比拟的香气和温度。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人们也感受到了现代设备的便利。老人的儿女们也劝其换用机械碾米机碾米和磨面,这总是既省力又高效还解放劳动力设备。</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推移,石头碾子逐渐被杂草和藤蔓覆盖,成为了村头一道被遗忘的风景闲地,偶尔有孩童们好奇地询问它的来历,老一辈的村民才会缓缓讲述起那段关于勤劳和智慧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进入现代化的今天,老物件儿一件件都成了现在人的陌生物,石头碾子在农村也很少见了,所见到的都是在旅游景点的摆设,主要是为了吸引游客们的注意和观赏,让好奇的现代人考证这一件件物品的来历和用途,石头碾子作为文化遗产或旅游景观,供人们参观和体验。</p> <p class="ql-block">  我在这里讲这个碾子的故事是想让现代人们知道,石头碾子虽然被现代设备所替代,但它所承载着历史与文化底蕴传统事物的记忆与情感却永远留在了老一代人们的心中,都值得我们去珍惜和传承。<span style="font-size:18px;">因为它们不仅仅是物质的存在,更是精神的寄托与传承。</span>像一座丰碑,记录着那个时代的人们辛苦和勤劳与智慧,也提醒着后来的人们不忘初心,珍惜那些看似平凡却充满意义的传统与习俗。</p> <p class="ql-block">  下面主要介绍一下 石头碾子的组成:它是由碾盘(碾台)、碾砣(碾磙子、碾碌碡)、碾框、碾管芯、碾棍孔、碾棍等组成。</p><p class="ql-block"> 石碾分上下两部分,上面的叫<span style="font-size:18px;">碾磙子</span>,下面的叫碾盘。碾盘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碾磙子</span>的接触面上,錾(zàn)有排列整齐的中间深两边浅的碾齿,而碾<span style="font-size:18px;">磙子</span>上錾有排列整齐的一边深一边浅的碾齿,用以磨碎粮食。<span style="font-size:18px;">碾磙子</span>被固定在碾框上(碾齿深的那头在中间),而碾框是用硬木做成的架子,呈四边形。<span style="font-size:18px;">碾磙子</span>两头的中央有两个向里凹的小圆坑,里面固定着一个小铁碗儿,叫碾脐;在碾框的对应位置固定着两个圆形铁棒,与碾脐相对,凹凸相合,能自由转动。碾框的一端,中间有一孔,套在碾管芯上,而碾管芯是固定在碾盘正中央的一根金属圆柱。碾框上一般还凿有两个碾棍孔。</p><p class="ql-block"> 这一切组合就绪,再安上碾棍,这盘石碾就可以使用了。碾棍是两根一米左右的木棍,分别插在两个碾棍孔里,呈对角线分布。当逆时针推动碾棍,<span style="font-size:18px;">碾磙子</span>转动起来,石碾就开始工作了。使用一段时间后,碾齿被磨平了,需请石匠重新錾出碾齿来,赋予这种石制工具以新的生命活力。</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人们围着碾盘一周周推碾子,走的人多了道路坚硬人们称为是碾道。</span></p> <p class="ql-block">  对于老一辈的农村人们而言,石头碾子不仅仅是一种农具,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乡亲们曾记得那些与亲朋好友一起劳作的日子,记得那些围坐在碾子旁谈天说地的夜晚。每当回忆起这些往事时,乡亲们的脸上总会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而对于年轻一代来说,石头碾子则是一种新奇而陌生的存在。他们或许无法亲身体验到使用石头碾子的乐趣与艰辛,但通过长辈们的讲述与传承,他们也能感受到那份来自过去的温暖与力量。</p><p class="ql-block"> 如今,虽然石头碾子已经不再是村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它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与历史价值却永远无法被替代。它像一座丰碑,记录着乡村的变迁与发展。它像一本史书,讲述着过去与未来的故事。每当人们走过那座古老的石头碾子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静静地凝视着它,仿佛能够穿越时空的隧道,回到那个充满温情与勤劳的年代。</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在未来的日子里,或许会有更多的现代设备走进乡村,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石头碾子都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一种永恒的记忆与传承。它让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无论科技如何发展,那些承载着历史与文化底蕴的传统事物都将永远值得我们去珍惜与传承。</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