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14日,我们哈军工6系64级的部分同学和亲友拜谒了黄帝陵。在轩辕庙前,我们留下了珍贵的集体照。那天,我们有的同学还拄着拐杖,岁月虽然在我们身上留下了痕迹,但那份对历史的敬仰之情却从未改变。</p> <p class="ql-block">黄帝陵,被誉为“天下第一陵”,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第1号古墓葬。这里三面环山,沮水绕流,形如八卦,气势非凡。走进这片圣地,我们仿佛能感受到几千年来华夏文明的脉动。</p> <p class="ql-block">轩辕庙前广场上的大石碑上刻着“黄帝陵”三个大字,这三个字是郭沫若先生亲笔所书。广场总面积一万平方米,草地上铺满了鹅卵石,象征着五千年的历史。这些鹅卵石来自华夏的父亲山秦岭,每一颗都承载着深远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走过沮水桥,拾级而上,九十五级台阶象征着黄帝的九五之尊。每一步都让我们更加接近那座伟大的陵庙,心中充满了敬畏之情。</p> <p class="ql-block">我们先去了轩辕庙,再前往黄帝陵。庙里的每一块砖瓦都透露着古朴的气息,让人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细细品味这份厚重的历史感。</p> <p class="ql-block">黄帝手植柏,据说是轩辕黄帝亲手所植,树龄约有五千年,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树。这棵古柏不仅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传承,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我们围绕着它转了一圈,感受着它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轩辕庙人文初祖大殿是祭祀轩辕黄帝的正殿,也是整个庙院的主体建筑。它重建于明朝,历经多次修缮,如今依然庄严宏伟。站在这里,我们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轩辕庙碑廊</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大型青铜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口钟悬挂在黑色金属支架上,每当风吹过,便会发出悠远的钟声,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黄帝的大脚印,长62厘米,深2厘来,不知真伪。</p> <p class="ql-block">轩辕石刻像</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前往黄帝陵途中的一个小的文物陈列館。</p> <p class="ql-block">坐上接驳车前往黄帝陵的路上,我们的心情愈发激动。沿途的风景美不胜收,古柏参天,山环水抱,景色宜人。</p> <p class="ql-block">貔貅(píxiū)。黄帝陵神道右侧有一尊名为“黄帝陵守护神”的貔貅雕塑,他肩负着华夏儿女的重托,日夜守护着黄帝的陵寝。貔貅被称为镇墓的神兽,它具有镇宅辟邪的作用,古代还用它来镇墓。</p> <p class="ql-block">文武官员下马石</p> <p class="ql-block">黄帝陵前的汉武仙台,登上去可以鸟瞰整个桥山,满山郁郁葱葱的古柏令人叹为观止。汉武仙台上行77级台阶,下行78级台阶,这“七上八下”的设计寓意深远。</p> <p class="ql-block">黄帝陵冢前的祭亭宽10米,深6.15米,建筑形式为歇山顶,飞檐起翘,气宇轩昂。亭前置放供桌、祭器与各种供品。</p> <p class="ql-block"> 亭中有一块高大的石碑,碑上刻着“黄帝陵”三个大字,为郭沫若先生手书。</p> <p class="ql-block"> 在黄帝陵碑的后面还有一块石碑,上面刻着〝桥山龙驭”四个字,桥山龙驭的寓意是黄帝乘龙升天,表达了黄帝的部族和后代的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这长着绿草和小树的土包是黄帝的衣冠冢。</p> <p class="ql-block">拜祭黄帝,我们遵循“先祭庙,后谒陵”的传统。轩辕庙坐落在沮水以北,坐北朝南,古柏参天,山环水抱,景色宜人。站在庙前,我们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p> <p class="ql-block">黄帝陵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标识,更是在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中逐步形成的文化符号。这次拜谒黄帝陵的经历,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在这片充满历史韵味的土地上,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根与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