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国庆假期计划自驾南太行,行程、住宿均已定好。怎奈人算不如天算,太行山车满为患,第一天进入就堵在了山路上,一整天除了堵车啥也没干。看到这个形势,当即立断立马返程,计划六天的南太行之旅刚刚开始即结束了。</p><p class="ql-block">也不能说没有收获,沿途捎带的武氏祠给了这次旅程最大的惊喜。</p><p class="ql-block">武氏祠位于嘉祥县纸坊镇武翟山村,始建于东汉桓、灵时期。</p><p class="ql-block">武氏祠为汉代祠堂和墓地,全石结构,石刻画像,内容丰富,雕制精巧,取材广泛,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东汉时期的社会状况,风土人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等。武氏祠汉画像石是中国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汉碑、汉画像石群。现存石阙、石狮各一对,石碑两块,祠堂石刻构件四组40余石。嘉祥县于1996年被命名为“中国石雕之乡”,其石雕渊源可追溯至此。</p> <p class="ql-block">“济宁汉画甲天下,嘉祥汉画冠济宁”,武氏墓群石刻是汉画像石的巅峰之作。武氏墓群石刻汉画像石题材内容之丰富、思想内涵之深邃、雕刻技法之精美,居全国汉画像石之首。被誉为“中国汉代历史的百科全书”。中国古代艺术的标志性图案,比如黄帝陵的黄帝像、联合国水利馆中的《大禹塑像》以及《伏羲女娲图像》、《荆轲刺秦王》等,均取自武氏祠画像石。</p><p class="ql-block">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武氏墓群石刻超过了同时期埃及的浮雕、古希腊瓶画,并称“世界三绝”。1961年武氏墓群石刻与故宫、三孔、敦煌一起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武氏祠最早见于北宋欧阳修的《集古录》和赵明诚的《金石录》。因水患淤漫,祠曾湮没于地下。</p><p class="ql-block">走进大门北侧有一人物画像石,这是现代石刻,有落款可知为“清代济宁运河同知黄易像”。黄易是清代著名的书法、金石大家,对于武梁祠的发现与发掘功不可没。</p><p class="ql-block">清乾隆时,黄易等人对武氏祠进行了发掘清理,认为祠有四座,即“武梁祠”和“前石室”、“后石室”、“左石室”,除将其中“孔子见老子”一石移置济宁学宫外,皆就地建屋将画像石砌于壁间,外缭石垣,围双阙于内,题门额曰“武氏祠堂”。</p> <p class="ql-block">第一展室。</p> <p class="ql-block">石刻画像多采用减地阳刻法,雕刻精密细致,画像内容题材广泛,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东汉的社会状况、风土人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等历史信息,是研究东汉历史的较为重要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武氏祠又名武梁祠,实际上是武氏墓群的一座祠堂。武氏墓地是一个至少埋葬了三代人的家族墓地,包括第一代的母亲、第二代的武梁和武开明、第三代的武斑和武荣。武氏墓群石刻由墓碑、石室、石阙、石狮等组成,石室是建于墓前专供祭典用的石造享堂,石阙是陵墓前的建筑物,一般左右各放置一个,或为方形石柱,或起高台,台上搭建楼观,因两台间有空阙而称阙。根据专家的复原,武氏祠是一间拥有三面石壁、两块屋顶石,占地面积为三平米的小祠堂。</p> <p class="ql-block">武氏祠中保存的石狮是目前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石狮造型艺术珍品,它可以说是“中华第一狮”。狮子原不产于我国,而是在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传入的。这对石狮是一两千年前中西文化交流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更是“一带一路”最有力最古老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石狮相对立于阙前两侧,高1.24米,长1.45米。为东汉石匠孙宗所作。石狮巨口瞠目,昂首顾盼,浑朴端庄,形态生动。</p> <p class="ql-block">石阙系墓道的设施,对阙对称,间距4.15米,由基座、阙身、栌斗、阙顶组成。重檐平伸,顶刻四坡瓦垄,傍依单檐子阙,通高4.30米,基座各宽2.58米,厚1.4米,通体刻画像及花边纹饰。</p> <p class="ql-block">两阙身正面有建和元年(公元147年)题铭90余字,记有立阙人武始公暨弟绥宗、景兴、开明及营造工匠姓名。</p><p class="ql-block">这对石阙是目前我国保存最完整的汉代石质建筑之一,是我国建筑史的活化石,是现存唯一一对保存完整的汉代石质子母阙。阙身上较大的一部分为母阙,较小的部分为子阙。</p> <p class="ql-block">车马。</p> <p class="ql-block">人物。</p> <p class="ql-block">武氏墓群石刻这两块汉碑,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汉碑之一。一块是武斑碑,另一块是无字碑。碑为圭形,是中国早期石碑的形制。和我们现在常见的碑是不一样的。</p> <p class="ql-block">第二展室。</p> <p class="ql-block">武氏祠画像的题材内容可大致分为神话传说、经史故事、现世生活三种类型。</p><p class="ql-block">第一行为上古帝王诸侯。自右至左十一位古代君王<span style="font-size:18px;">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亮相:</span>伏羲女娲、祝融、神农、黄帝、颛顼、帝喾、尧、舜、禹和夏桀。整幅画像是《史记·五帝本纪》的缩写版,与《史记》图文互证。</p> <p class="ql-block">仔细看,画像边上都有刻制人物说明。</p><p class="ql-block">荆轲刺秦王、专诸刺吴王……</p> <p class="ql-block">黄帝、大禹。</p> <p class="ql-block">可以对比一下:</p><p class="ql-block">陕西黄陵县黄帝陵内黄帝像。</p><p class="ql-block">洛阳二里头夏都博物馆大禹像。</p> <p class="ql-block">整幅拓本。</p> <p class="ql-block">孔门弟子。</p> <p class="ql-block">拓本。</p> <p class="ql-block">各类神仙。</p> <p class="ql-block">拓本。</p> <p class="ql-block">秦始皇泗水捞鼎。</p> <p class="ql-block">拓本。</p> <p class="ql-block">第二行为荆轲刺秦王,是最为生动的一幅,也是我们课本上见到的。</p> <p class="ql-block">拓本。画像中,荆轲在左,秦王在右,记录下了秦王欲向身后拔剑而未拔出的时刻。生与死、追与逃、行与止的复杂矛盾仿佛呼之欲出,仅一幅画,让时空凝结在惊心动魄的一瞬间。</p> <p class="ql-block">第二行为二桃杀三士。</p> <p class="ql-block">第三行为周公辅成王。</p> <p class="ql-block">来看细节:</p> <p class="ql-block">第三展室两块石碑。</p> <p class="ql-block">不同版本孔子见老子。</p><p class="ql-block">孔子拱手弓腰、谦逊从容,老子拄杖躬身,以礼相待。稚童项橐,三难孔子,孔子一视同仁,施以师礼。画像石在方寸之间再现了儒、道两位创始人,互敬互学,交流思想的历史画卷。</p><p class="ql-block">画像中部一人戴梁冠,左手拱手而立,右上方榜题“孔子也”。对面一位,冠服扶杖,左上方榜题“老子也”。孔子与老子间有小儿项橐,左手推轮,右手指向孔子。孔子身后一人,冠服捧简左向跟随。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千里迢迢赶赴洛阳,向老子请教礼乐之源、道德之要。</p> <p class="ql-block">九头人面怪。</p> <p class="ql-block">伏羲女娲。</p> <p class="ql-block">泗水捞鼎。</p> <p class="ql-block">出了武氏祠,时间尚早,去青山揽胜。青山地处嘉祥南7.5公里处,林泉茂美,有鲁西南“小岱宗”之美誉。掩映于青山西麓长松翠柏中的千年古刹青山寺,是周武王所封诸侯国君王的神庙,古称“焦王祠”,俗称“青山寺”。</p> <p class="ql-block">“天下奇观”坊为崇祯年间在青山为惠济公而立。由于年久,原坊不存。此坊为2017年重修,重修的此坊雕刻精细,人物众多, 厚重大气,栩栩如生,充分浓缩了一个时代的身影,见证了嘉祥石雕的悠久历史,展示了嘉祥石雕艺人的艺术风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焦韵青山”,由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的学生晁代双书写,苍劲有力,为青山景区的标志。</p> <p class="ql-block">看到这个纳罕这个季节怎么有冰?走进才发现是修补的水泥……</p> <p class="ql-block">恩济八方亭。</p> <p class="ql-block">山顶远眺。</p> <p class="ql-block">岩壁上堆满了神像,仿佛是一座“神像山”。到了这里,青山寺就不远了。</p> <p class="ql-block">青山寺,一座充满神秘与历史的古寺。始建于东汉末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据“焦王祠”碑记载,这座寺庙至少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青山寺原是祭祀西周焦国君王的祠堂,始建年代不详,据庙内北宋淳化三年《青山君庙三门之记》碑和元至正三年《重修惠济公神庙碑记》记载,祠旁原有汉建宁元年碑和晋永安碑,称“焦王祠”。<span style="font-size:18px;">惠济公是周初焦国第一代国君,</span>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加封“焦王”为宁应侯,赐庙号“崇佑庙”。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又加封“焦王”为惠济公,故又称惠济公庙,群众习称“青山寺”。</p> <p class="ql-block">青山寺坐东面西,顺应山势,层层递升,设计巧妙,别具一格。崇宇高阁,掩映于古树翠柏之中,景色颇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寺内最引人注目的“柪榆抱碑”,这一景观全国罕见。柪榆,这种在鲁西南地区仅见于青山的树种,与碑相互拥抱,历经400多年风雨。</p> <p class="ql-block">惠济公大殿前,1929年修建龙头碑一座。在碑前建砌八角形“玉液池”,其外接圆直径3米,雕砌以石栏。</p> <p class="ql-block">雕凿精致的龙头碑两侧,镌有一幅“山色霭霭人间胜地;水声潺潺世外洞天”的楹联。</p> <p class="ql-block">惠济公殿后山泉一眼,题名“感应泉”,泉水经殿底暗道,由碑底部之龙头口中喷涌而出,常年不息,如珠似玉,纷纷泻入“玉液池”中,久雨不溢,常旱不涸,池水如碧,清流见底。</p> <p class="ql-block">古柏森森。</p> <p class="ql-block">惠济公大殿是青山寺的主体建筑,建于1米左右高的石台之上,1343年(元至正三年)、1389年(明洪武二十二年)两次大修。</p> <p class="ql-block">大殿内雕梁画栋、壁画附饰,高大朱漆雕龛中原有高达2.5米的惠济公金色塑像。</p><p class="ql-block">惠济公是周初焦国第一代国君,亦为青山山神。</p> <p class="ql-block">碑林。</p> <p class="ql-block">古藤缠树。</p> <p class="ql-block">寝殿。</p> <p class="ql-block">内有惠济公及其两位夫人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泰山行宫,为青山寺最高点,建于明崇 祯七年(1634年),为鲁肃王朱寿铺所建。在这里遇到祖孙三人,女儿、母亲、外婆。二十多年前,外婆带着母亲在青山寺游玩拍了好多照片。二十多年过去了,她们拿着以前的照片按图索骥,找到原来的老地方,母亲和女儿再以相同的姿势复制二十多年前的母女。时光在变,不变的是那份母女情缘……</p> <p class="ql-block">殿内祀有泰山圣母及九位侍女塑像,故又称九女阁。泰山圣母就是泰山碧霞元君,又称泰山娘娘。</p> <p class="ql-block">外出旅行最少不了的是美食。</p><p class="ql-block">嘉祥肠汤是用猪肠做成的一种风味小吃,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嘉祥纸坊镇,顺达肠汤远近闻名。我们吃的就是这个,喝起来香味浓郁,粉丝润滑。</p> <p class="ql-block">糟鱼。</p> <p class="ql-block">晚上入住辉县百泉国际大酒店,这已是今年第二次入住了,清明节去八里沟时就住这里。</p> <p class="ql-block">参观酒店的小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酒店模型。</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起来去三清观。</p> <p class="ql-block">上次来主要看道观,这次是赏碑林。</p> <p class="ql-block">早饭后从宝泉进入太行山,没有想到在山上一路堵车,一言难尽。</p> <p class="ql-block">拍几张太行风光,不枉来了一趟。</p> <p class="ql-block">小村古巷。</p> <p class="ql-block">晚上吃的炉面,味道不错。</p><p class="ql-block">吃完面下定了返程的决心,第二天导航上看仍是红彤彤一片,为以后再来留下了充分的理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