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镇江博物馆,位于镇江市润州区长江路东段云台山旁,紧邻西津渡古街。它成立于1958年,利用英国领事馆旧址建成。2020年晋升为国家一级博物馆。镇江博物馆,馆藏文物4万余件(套),2010年曾评出“馆藏十宝”,2017年还被印上邮票。“馆藏十宝”包括,青铜凤纹尊、青铜鸟盖壶、青铜人面纹錞于、上虞窑青釉瓷扁壶、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瓷罐、金棺银椁(一套5件)、银鎏金“论语玉烛”龟形酒筹筒、玉雕御题金山图诗插牌、明谢廷循杏园雅集图手卷、清八大山人花鸟图手卷。进馆便开始寻宝,但仅欣赏了3件青铜器宝物,另7件未能觅得真容。</p> <p class="ql-block">青铜人面纹錞于,春秋晚期器。1985年4月出土于谏壁王家山东周墓,当时是3件1组出土,为国家一级珍贵文物。錞于是一种乐器,主要作军乐器使用。该錞于体量大,高56.5厘米。青铜人面纹錞于的形状呈圆筒形,顶部有虎形钮,腹部有一兽形边棱和两个三角形音孔。它的造型独特,肩部有浮雕人面纹,腹部有两个三角形矫音孔,整体设计非常精美。錞于在古代主要用于军事指挥,常与鼓配合使用,用于战争中指挥进退。它象征着古代军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古代人们的军事策略和礼仪文化。</p> <p class="ql-block">青铜凤纹尊,为西周中期吴国的青铜器。1976年12月于江苏丹阳司徒公社窖藏出土。西周青铜凤纹尊是所见吴国早期铸造最为华丽的青铜器。西周青铜凤纹尊通高34厘米,口径41.1厘米、腹径34.1厘米、腹围107厘米,口沿下饰一周由相向的长尾鸟纹构成二方连续纹饰,颈部饰一周乳钉、牺首、鸟纹组成的二方连续纹样装饰;腹部以云雷纹作地,主体为两对大风鸟纹。两对凤鸟纹之间还补添了两只形态各异的蛙纹。地处江南水乡的吴国青铜器,以器体轻巧薄小、纹饰朴素简洁的清新风格瞩目于世,既继承了中原青铜器的风格,又融入了地域文化特色,在青铜配方上,以铜、铅、锡合金铸成且铅的含量大于锡而异于中原地区青铜器,在青铜器的色泽上也有别于其他地区的青铜器。这件青铜凤纹尊体形硕大厚重,纹饰精美华丽,是吴国青铜器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青铜鸟盖变形兽纹壶,西周早期器。<span style="font-size:18px;">1982年9月,在丹徒大港母子墩的一座西周墓中被发现。其</span>尺寸颇为壮观,通高达到49厘米,口径更是达到了20厘米和13.8厘米。壶直口斜颈,颈两侧有两对称半环形耳,下腹微鼓,圈足有直裙,器盖作鸱鸟形,呈昂首展翅翘尾、欲向上飞翔之态。壶体横截面为圆角长方形。正面纹饰被多枚绊带纹和圈点纹带划为四个梯形块区,各区内饰云纹形变形兽面纹,花纹形态各不相同,似随意勾划而成,线条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自如,末端作刀状回锋由势。中下部各有一枚乳钉,或为两对兽目。西周青铜鸟盖变形兽纹壶,形体硕大,方枚绊带饰为江南地区所少见。其鸱鸟形盖的构思亦很巧妙,形态逼真,以其轻盈欲飞的姿态攫取观赏者的视线,无形中减弱了器体的沉重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