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因琐事太多,今年国庆七天假期被撕成碎片,一地鸡毛,想乘此机会去散散心,于是就选择了近段时间抖音上火热的浙中318川藏线。</b> <b>318国道起点在上海,终点是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聂拉木县,全长约5476公里,经过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重庆、四川、西藏八个省级行政区,穿越平原、丘陵、盆地、山地和高原等多种地貌,沿途风景壮丽,从东部繁华都市到西部雪域高原,展现了中国自然美景和多元文化,被誉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此生必驾318”成为众多国人梦想。完美错过三次去西藏机会,那么就先到浙中318川藏线去体验一番,顺道也去探探网红打卡点——悬崖村。</b> <b>规划行程从西线进东线出,早晨出发全线畅通,从苏台高速转入316省道,一路上有很多指示牌提醒有许多小众景点值得去溜达:寒岩、涂鸦村、寒山湖、寒山古道等,暂时将它们放在回程上。316省道不宽但路面很好,加之两边风景绝佳,给人以美的享受。穿过数个隧道后抵达目的地,遗憾的是西入口正在修路,村民拿着一个手绘地图告诉我,上去之后也只能原路返回,如果要去悬崖村回到方前镇走另一条路,我知道那是中线,因为东线只适合越野车行走。</b> <b>“无巧不成书”,没有想到等在路口三辆车均是浙E牌照,都被网红吸引远道而来。</b> <b>返回经过茶潭自然村,被两旁美景吸引就停留下来,一桥将村庄一分为二,一边是古老的村庄,另一边是新村。</b> <b>一把巨大茶壶正源源不断地将茶倒入溪中,茶潭村名即由此而来,桥头坐着一排老农正在聊天。1990年作为实习老师曾经在磐安生活过一个多月,这拉近了距离,坐在石凳上与他们聊起家常。这边古村现属于保护范围,不能拆除,新建住宅均在对面公路旁,现在老房子没多少人在居住。</b> <b>老乡跟我聊起茶潭村名来历,但乡音太浓,我只听个大概,核心内容是“茶潭”跟从村里出去的“大官”有关。在旧村落逛了一圈,众多房屋因无人居住而倒塌,古巷中青苔斑驳,显然缺少人间烟火气。</b> <b>告别老农,从316省道转入乡村小道,标示为Y48,也有名有姓。担心山里没有信号导航跟不上,没想到一转弯“浙江318”的路牌就出现在眼前。</b> <b>没有片刻迟疑就转入,一路上看到基础设施正在不断地完善,停车场、休息凉亭、驿站、农家乐等,预示着旅游热度会逐渐升温。</b> <b>路边野杮已经透出成熟的红色,一片原生态风光呈现在面前,此时前后左右均是大山,真的来到山沟沟里了,未入深山心情已经开朗!</b> <b>但山再高也挡不住开发者的财商和游人的脚步,山顶处的悬崖露营地看着就有点后怕。</b> <b>沿着盘山公路不断地左摇右晃,不知经过多少个上坡下坡,转弯处路牌提醒我此处是悬崖村全景拍摄最佳点,于是停车前往。远处悬崖之上,一个小村落就隐藏于树林中,房屋不多,村后高山上风车正在缓缓转动着</b> <b>四周除了山之外还是山,看不到还有其它人类活动的痕迹,我不禁想问:他们为什么还要生活在如此不便的高山上?</b> <b>远远望过去挂壁公路在山腰处隐隐约约,导航显示距离6公里,还需要24分钟?这是怎样的道路?</b> <b>不出所料,一转入悬崖村道路就堵上了,上海的、江苏的、安徽的,还有浙江本地,无疑都被抖音诱惑而来,山道狭窄两车交会异常艰难,堵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好在大多司机都是明白人,把车停在可以交会地方耐心等待,车流就时断时流,好在终于到达悬崖村。</b> <b>一块“中国地质文化村”的标志牌横在两块巨大上,这正如悬崖村的真名——岩门村</b> <b>来到悬崖村一定要留个纪念,岩门和悬崖就有机地整合在一起</b> <b>回头望望来时路,弯弯曲曲隐藏于山林中,上下爬坡和道路曲折确有318国道韵味,浙中318川藏线名不虚传</b> <b>看到村口的悬崖村导览图,拍照存手机用作地图,开始在村里转悠</b> <b>渐渐成为网红打卡地之后,带动悬崖村旅游业发展,民宿、农家乐应运而生,老房子经简单改造后,就有了“云居山舍”“无境哥雅”等优雅名字,既保留原始味又满足现代生活要求,确实有发展眼光</b> <b>试着到悬崖边走一走,从悬崖下吹上来的风异常寒冷,站在悬崖边石头上,不知是因为寒冷还是害怕人在颤抖。悬崖边长满树木因而看不到悬崖边缘,一位老农悠闲地在悬崖边的梯田劳动,对我这个探险游客已经不感冒</b> <b>沿着悬崖边继续前行,一条小溪流到悬崖边就成为瀑布,小溪水不多,看到流下去的水反被风吹回来,好像瀑布倒流似的</b> <b>借助悬崖边的告示牌知道应该到下面才能看到全貌,而且瀑布下落之处就是著名的平板溪</b> <b>如果丰水期来就可以看到瀑布美景</b><font color="#ed2308"><i><b>(这是网友无人机照片)</b></i></font> <b>眼前的山脉看不出特别之处,仔细阅读介绍才认识到什么是火山岩峰丛,然而实景照片拍出来,藏在群山之中,依然不是很清楚。</b> <b>村中除了改建成民宿的建筑,也有村民废弃的房屋,土墙木门均是因地制宜</b> <b>屋内还有废弃土灶,可以看到灶台和烟囱,天花板被烟熏得漆黑,从旁边的烤火盆就知道原因</b> <b>村庄整体安静舒适,每个进村路口都有一个“浙江美丽宜居示范村”的门楼建筑,确实没有夸大其词</b> <b>村庄不大,没有多久就全部转了一圈,导览图提醒还有多个景点,但不知该往哪儿去,一直找到村后公路也没有,问问游客也不知,此时正好来了一位放羊小朋友,经询问才明白景点均在村外</b> <b>村后有两条地理科考线路,先沿着右边线路到达叫巨石阵的地方,其实是一个峡谷,自上而下布满蹦落的大岩石,最底下的岩石已经滚成球状散落在山谷中</b> <b>向上走是更大的岩石,石隙中已经长满毛竹,但因为仍旧有岩石蹦落和流水冲击,许多毛竹或被折断或倒伏着。</b> <b>另一条考察线路指向更远的山区,路边有许多科普标牌我都无心阅读,直奔主题——“杀人桥”,这其实是一条火山岩岩岗,长达百米的天然山脊像座窄桥,两面为深崖险峻异常,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气势</b> <b>但因为拍摄时高度不够根本看不出惊险之处,最窄处仅1米左右,在上面走还是心惊胆战。</b> <b>继续往前走是罗成岩,虽然自上往下可以看到一座孤立山峰,然而前面却是断头路,倒车让我费了很大的劲。至此悬崖村已经游毕,要看平板溪和罗成岩要下到山下,选择放弃,踏上回程</b> <b>然而上山容易下山难,没出村就被堵上,路边均停着游客车辆,只容一车通过。按理是对向司机让行,为了不必要的麻烦,我把车开进游客乱停车和村民堆放木料之间空隙,对向司机仍旧不敢开上来,我再往里调整车位避让,结果车刮到木头让我心痛不已。拍好这张照片看看畅通的路,计算着还可以去欣赏之前规划好景点,回家吃晚饭正好,心里美羊羊的。</b> <b>然而一出村就被堵得严严实实,路太小,加之有些司机驾驶技术差,会车成为难题和堵点</b> <b>导航已经显示红色,在热心游客不断疏通下,第一个堵点终于通过,可惜的是另一个堵点又形成。</b> “<b>挂壁公路注意安全“,本意是提醒司机小心落石,现在却把我们挂在壁上了,直到16点依然在出村的下坡路上</b> <b>好在上山车在减少,终于突出重围,翻过山谷来到对面公路,我再次拿出手机拍下余晖下的悬崖村</b> <b>继续前行,在原路返回和去凉村的路口徘徊许久,最终还是选择回程</b> <b>到了去往凉村的第二个路口时再一次停下来,凉村是适合看日出日落的,看看自己手机电量,多重考虑遗憾告别</b> <b>后面还有许多原生态的好去处,也只能说再见</b> <b>在东线出口处我又停下来,指示牌依然很清楚,这儿才是真正的川藏线,抖音上说此处路面是沙石路,只有四驱车才敢上去,我只能“望路兴叹”</b> <b>此处是磐安县最东的方前镇,隔一河就是台州天台县,至此浙中川藏线行程线束</b> <b>沿着省道316踏上归程,路过寒山湖,由于枯水期湖边出现大片“草原”,下面游客如织,公路一侧已经停满游客车辆,交警和保安在指挥,开了近一公里路也找不到一个停车位,只好继续向前</b> <b>有岔路去金满坑村,禁不住诱惑拐进去,这是一个因浙江传媒大学学生涂鸦作品而小有名气的古村落</b> <b>就在寒山古道其中一个岔口</b> <b>村民房屋墙壁几乎涂满学生各种作品,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涂鸦村,奈何此时手机罢工,忘记充电宝又拿错充电线,我为自己的疏忽付出代价,回程还需要加油、导航和就餐,该怎么办?</b> <b>苏台高速镜岭服务区相当简陋,只有一家点心店和一家超市在营业,工作人员忙成狗,根本找不到一个充电地方,好不容易 在保安室向一位清洁阿姨求助才充上电,因时间原因只充一点满足就餐和加油需要后,就踏上行程,全程自主导航回家,终于把地理老师的专业知识用上。在服务区利用有限的电量拍了两张照片,一张是服务区背后山景,一排连绵的奇异山峰犹如服务区的屏障,确实是一道风景线</b> <b>另一张是晚霞照,一条飞龙正在紧追大鳄鱼,也算是行程的最后收获。</b>